企业文化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749372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194.64KB
企业文化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企业文化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迈向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战略势在必行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据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知识经济所依赖的知识和智慧不同于传统经济所依赖的土地、劳工与资本等资源,它们是深藏在人们头脑中的资源。
智慧和知识的分享都是无法捉摸的活动,上级无法监督,也无法强迫,只有让员工自愿合作,他们才会贡献智慧和知识。
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正确认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员工的整体意识,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文化所营造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前总裁小托玛斯认为,“公司成功与失败之间的真正区别常常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即它在多大程度上使员工巨大的力量和才能发挥出来。
”当然,只有朝着共同目标的力量和潜能的发挥才会真正产生作用。
那么,公司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员工找到共同的目标呢?
企业内新旧人员不断更替、形势不断变化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公司怎样才能维持这一共同的目标和方向感呢?
答案就在于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的力量及其对员工的吸引力。
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挖掘智力资源的潜能,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实施文化战略势在必行。
三、经济全球化使跨文化管理成为企业文化建设日益突出的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伴随与世界经济交往的增多,特别是中外跨国公司在地域上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将带来许多亟待解决的企业文化建设新课题。
在国内,伴随着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的组建与扩张,实际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跨文化管理问题有待解决。
还有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的企业规模化扩张,对于不同的企业异质文化的整合,也将作为企业集团组建的文化纽带问题而列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日程。
企业并购是实现企业快速成长和低成本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近年来企业并购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风起云涌的势头。
但纵观历史上的企业并购重组,往往以失败者居多。
美国默瑟管理咨询公司对300多次企业并购进行了调查,结论是大约2/3的公司并购以失败而告终。
麦肯锡咨询公司也曾对公司间并购做过一次大规模调查,得出了同样发人深省的结论,并购10年后只有近1/4的公司获得成功。
究其原因,双方企业文化不能很好融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四、企业使命是企业制定战略的依据
企业使命,就是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当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企业使命的确定过程,常常会从总体上引起企业方向、发展道路的改变,使企业发生战略性的变化。
确定企业使命也是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是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是企业分配资源的基础。
企业的使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企业哲学和企业宗旨。
企业文化是企业使命内容的拓展,企业使命要靠企业文化建设去丰富和完善。
企业使命、企业文化建设都对企业战略管理有重大的影响,三者紧密相关,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前提,企业文化建设是战略管理有效实施的保障之一。
五、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
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
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也要考虑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反映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决定着企业内在凝聚力的大小。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文化力的作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经济的、非技术的因素导致了一些杰出企业的成功。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指出,一个企业要在国际上站住脚,就必须做大。
然而,这种“大”是要建立在“强”的基础上的,只有“强”才能保证企业在“大”的过程中不出问题。
而使企业强大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企业文化,这应该是一种价值观正确、全体员工都认同的粘合剂,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内在基础。
企业组织制定战略以后,就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
当一个企业组织自身具有很强的文化特色时,会通过企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表现出企业的特殊性,这有利于企业形成别具一格的战略,为企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原始动力。
六、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塑造的基础
在当今这个以企业形象、品牌形象为竞争特征的时代,塑造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是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是企业取得成功与收获的土壤。
2002年世界权威机构统计:
最具品牌价值的可口可乐公司品牌价值696亿美元,微软641亿美元,IBM512亿美元。
海尔以489亿人民币雄居国内品牌价值第一4,红塔山以460亿人民币屈居第二460亿人民币。
从上述一串数据我们看到了品牌的价值,但是品牌的打造决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需要我们长时期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文化和品牌作为企业生存和进入市场的有利的武器,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一个企业来讲,如果只有品牌而没有文化,那么品牌也就没有生命力,如果只有文化而没有品牌,那么文化也就缺乏其应有的价值。
世界著名企业品牌价值均凝聚着他们优秀的企业文化和成功的品牌战略。
七、企业文化的构成有利于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能力也就是企业竞争力,企业的能力可以分为战略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六个方面。
企业核心能力就是企业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它是一种能将各种竞争力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
现在企业都认识到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说到底,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
决定企业能力的要素:
企业拥有的资源(产品、技术或服务等);
企业现行的流程(企业将资源转化为增值的产品或服务的方式);
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员工共同的信念、期望)。
企业能力是逐级递升的,只有当递升到流程和价值观时,企业的核心能力才被建立起来。
企业的核心能力应该是由企业的核心流程和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构成,并且价值观优于流程。
企业唯有将愿景、价值观、使命感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也是核心能力的重要一部分,创新并不单单指技术创新,更关键的是业务流程的重组和观念的转变。
英特尔(Intel)公司创立于1968年,70年代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块个人电脑的4004型微处理器,并且构筑了成功的商业模式——不断改进芯片设计,进入90年代更是加速了“自己淘汰自己”,最终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脑芯片供应商。
人们也许会把这种成功归因于英特尔的强大技术研发能力,然而背后这一切都是基于摩尔定律,基于公司确定的“永不停顿,不断创新”的企业理念。
正如公司总裁巴雷特所说的,如果有什么关键因素指导我们如何推进企业发展的话,那么这个关键因素就是公司文化。
管理的三阶段论
图2-1管理理论发展的三阶段
1.经验管理
从1769年第一家现代企业在英国诞生,到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诞生之前,这140多年的时间,企业管理一直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所谓经验管理是指:
没有成形的管理规律、没有成文的管理制度可以遵循,企业完全按照经营者自己的设想,跟着感觉,凭经验、直觉去管理。
所以,在经验管理条件下,企业的兴衰成败完全取决于经营者的个人素质,这包括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凝聚人的个人魅力、良好的感觉和直觉。
2.科学管理
1911年科学管理理论诞生,它探索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将管理经验抽象化、规律化,使企业管理由经验变成了科学,这是管理的一场大革命。
在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这一理论的开拓者——泰勒,着重于运作管理研究;
法约尔,着重于管理的一般原则研究;
韦伯,着重于组织理论研究。
3.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是指以把人假设是社会人为前提,重视感情和价值在管理中的运用,通过将企业的价值灌输到每个员工的思想意识中,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工的热情和创造力,来实现超越制度管理的飞跃。
在20世纪80年代末科学管理已走向没落,而文化管理逐渐突显出来,这是有其必然性的。
经济人的假设逐渐脱离了实际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温饱问题已逐渐解决,工人除了经济要求以外,他们的社会要求越来越高,自我实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知识经济的浪潮
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简单重复劳动逐渐为机器所承担,员工类型正在从体力劳动型逐步向知识型转变。
对知识员工的管理、监督和激励需要从内部着手,充分调动人的内在动力和责任感,以监督体力劳动为导向的科学管理,已不再适合脑力劳动者。
企业竞争由生产力竞争转变为服务竞争
一方面服务产业占GDP比重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从价值链的服务环节增加产品的价值,即以服务制胜。
从这个角度来讲,必然要用文化去解决管理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潮流
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造就了跨国公司,企业跨地区经营,跨国经营,面对不同的市场、客户和竞争对手,公司的决策越来越分权化。
但是如何才能保证分权结构下的所有决策都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呢?
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哲学思想,共同的经营理念,而这些问题必须在文化领域解决它。
在这4个背景之下,文化管理逐渐突显出来,取代了科学管理,成为管理理论创新的前沿。
文化力与竞争力
1.文化力为什么是竞争力
在文化管理理念提出以后,文化从一种抽象意义的概念,已逐渐成为一种管理理念,这种理念是管理实践发展的产物,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特征,符合知识经济特点,迎合现代企业需要的。
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管理实践已经证明了它的有用性,文化力在现在就是一种竞争力。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文化管理不能取代具体的业务角色,文化管理需要有业务的支撑,文化管理所起的作用在于整合。
2.文化如何产生竞争力
一个优秀企业的文化能从九个方面推动企业提高竞争力。
导向作用
企业为什么会存在,具体而言,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它存在的根本宗旨和目标是什么?
企业的根本宗旨和目标构成了员工奋斗的共同理想或愿景,但是企业目标不能仅仅是追求盈利,企业要能够凝聚人,就必须有超越利润的价值观,就需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激励作用
对员工的激励,应综合考虑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物质需要可以用物质去满足,而精神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尊需要则要靠企业文化。
这就是现在很多企业在留住人才的时候,不仅只靠待遇留人,还要靠感情和事业留人。
而感情和事业正是文化的一部分。
凝聚作用
企业应能够团结员工的心,使他深切感到这个事业值得追求,使他感到企业如家,也可以通过企业文化,通过文化的感情诉求实现。
塑造作用
人都是环境影响的产物,一流的员工不仅要有一流的业绩,一流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风貌、作风、敬业精神都应该是一流的。
企业文化特别强调,员工之间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互相协作很好,内耗少,一致性强,企业的竞争力也会较强。
规范作用
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员工的行为符合公司的利益,泰勒的科学管理关注于硬的规范、制度、惩罚;
而文化管理,则是通过塑造统一的公司文化来形成一种规范力,这是一种软规范,自然约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也即是员工们能自觉、主动地按照公司的一切规
第二节企业文化概念和特征
一、企业文化概念
企业文化理论是近年来日益兴起的一种管理理论,它的提出使管理重点由"硬"向"软"转变,人被视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在广名著《寻求优势》中指出,“在经营得最成功的公司里,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或利润指标,更不是计算机或任何一种管理工具、方法、手段,甚至也不是科学技术,而是企业文化或公司文化。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80年代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斯坦利M•戴利首先提出来的。
威廉•大内1981年写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2年,托马斯•J•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合写的《追求卓越》,泰伦斯•狄尔和爱伦•甘乃迪合著的《公司文化》等等,均是论述企业文化的重要著作。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由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
这个词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一种新的思想和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众说纷纭的现象,企业文化也不例外。
纵观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五因素说美国的迪尔和肯尼迪在《公司文化》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企业环境、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
企业文化的要素:
1、企业的环境指企业的性质、经营方式以及企业与外界的联系等等。
2、价值观企业内部成员对某件事物判断的一致认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3、英雄企业中的英雄是他人的榜样和敬重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念。
英雄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象征,企业传奇般的创办人,企业的劳动模范,企业的优秀的员工,都是企业英雄的表现形式。
如果没有英雄,企业文化就会因缺乏凝聚力而肢解。
4、仪式仪式是一种活动,把企业中某些生活戏剧化、固定化、程式化,以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念,强化企业文化。
抽象的价值观通过仪式的体现变化为有形、可见的东西。
5、文化网络指非正式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它不用来传递官方的信息,而是用来传递文化信息。
2.两种文化总和说
这种学说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物质文化是显形的文化,主要指企业中的设施、工具、机器、材料、技术、设计、产品、包装和商标等;
精神文化是隐形文化,主要指企业的价值观、信念、作风、习俗、传统等。
3.群体意识说
这种学说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群体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群体意识及行为方式。
所谓群体意识,是指员工所共有的认识、情绪情感、意志及性格风貌。
4.精神现象说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企业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企业的“意识形态”。
5、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建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企业文化作如下定义:
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稳定的独特点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以及由此为核心衍生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管理制度、典礼仪式、企业形象等,是全体成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创造的由观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构成的综合体。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
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从中国企业文化的实践和国外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文化要经过长期的培育才能形成并完善,同时,企业文化又因企业的差别而各有千秋。
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
结合21世纪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企业文化具有以下普遍性特征:
1、人本性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
2、社会性
企业文化的社会性,是指每一个企业都处于社会之中,社会文化无时不对企业发生重要影响。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行为准则、社会文化心理、社会人际关系、社会道德规范等等,无不影响于企业。
3、时代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反映;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具体化;
*企业文化的时代性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保持良好关系的关键。
4、民族性
任何民族由于其生存与发展的具体条件不同,因而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因素,并构成了这个民族的特质和内涵,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基础上。
国情不同、传统文化不同、企业文化也不一样。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筛分、利用、培育有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精神,才能建设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
5、融合性
企业文化的融合性,是指随着21世纪已形成的世界市场和发达的交通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企业文化都呈互相开放、互相交流、互相引进、互相吸取的发展趋势,通过融合不同的文化,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的内涵发生变化,竞争中的合作,使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铺平了道路,让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成为跨文化的人类群体组织。
通过全球化把各种稀缺要素集中在自己手里,通过全球性合作实现最佳优势互补,所以90年代以来才会出现世界上越来越大的各种和兼并和战略联盟,以获得信息、人才和其他稀缺资源。
6、整体性
建设企业文化只有注重企业文化系统的整体性,使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与企业特点的互相结合、互相联系、互相渗适、互相作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7、传播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是价值观客观化的结果,它的客观存在就可以被人们认识、学习与掌握,并向社会传播,影响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同样可以被人们认识、学习与掌握,并向社会传播,影响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传播性主要表现为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传递。
8、创造性
企业文化的创造性,是指企业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消除消极传统,否定落后传统,肯定积极传统,继承进步传统,使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时代和企业的要求。
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
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
第三节企业文化结构和功能
一、企业文化结构
1、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
而精神文化它不像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那样,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立竿见影、说到做到,所以它的塑造也相当复杂,需要各种因素的互补。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员工通过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才得以逐步建立的,需要社会的文化环境和舆论导向的配合。
企业的精神文化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精华,它深深“内化”于企业员工的心理之中,并且通过一定的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得以保留和发展,因此是群体文化心理的长期“积淀”。
企业的精神文化往往可供企业员工共享,它是一种超个性的群体意识,其价值具有更广泛、更深刻、更长远的社会意义。
(1)、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集中体现在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
企业精神常常通过一些精炼、浓缩、富于哲理、又简捷明快的语言表现出来。
企业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和精神财富。
正如,美国IBM的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所说:
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较取得何等成就,主要决定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这些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及组织机构、革新和选择时机等重要得多。
每个成功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
比如,著名的索尼公司的"
不断开拓精神"
、IBM公司的"
IBM就是服务"
的精神追求、惠普公司的"
尊重个人价值"
的精神;
海尔的企业精神: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红塔集团的企业精神:
天有玉烟,天外有天;
中国移动的企业精神:
沟通从心开始。
(2)、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又是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
企业的价值即企业为顾客带来的利益、企业创造的竞争优势及超值利润,是一种战略价值。
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选择,是为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
实际上,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
价值观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到一起的精神纽带;
价值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
价值观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
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不同的企业个性,规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摩托罗拉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尊重每一个员工作为个人的人格尊严,开诚布公,让每位员工直接参与对话,使他们有机会与公司同心同德,发挥出各自最大的潜能;
让每位员工都有受培训和获得发展的机会,确保公司拥有最能干、最讲究工作效率的劳动力;
尊重资深员工的劳动;
以工资、福利、物质鼓励对员工的劳动作出相应的回报;
以能力为依据;
贯彻普遍公认的——向员工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的政策”。
摩托罗拉的这种公司价值观为每一个员工创造了一种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
企业价值观是支配员工精神的主要的价值观念;
企业价值观是长期积淀的产少,而不是突然产生的;
企业价值观是有意识培育的结果,而不是自发产生的;
特别提醒:
企业价值观不是喊喊口号、开开会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艰苦努力的结果。
(3)、企业经营哲学、
企业的经营哲学反映了企业的基本指导思想。
具体而言,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必须回答的有关企业最经营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反映了企业行为的基本取向。
包括:
企业存在的目的和价值;
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与环境的关系。
经营哲学是企业的最高指导思想。
作为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还反映了行业的特色,不同的行业必须有不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文化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