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技术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748667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85KB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技术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技术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技术操作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
AAMIST79
3、术语和定义
3.1包装完好性packageintegrity:
最终包装未受物理损坏的状态。
3.2闭合closure:
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放法。
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3.3闭合完好性closureintegrity:
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
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3.4超声波清洗器ultrasoniccleaner:
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
应”的原理,进行机械清洗的机器。
超声波清洗器有落地式和台式全自动、半自
动等类型。
3.5密封sealing:
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
注:
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
法。
3.6清洗cleaning:
用水除去被洗物品上的污物,使其达到能进—步处理和使
用的程度。
3.7清洗槽rinsetank:
专门用于各种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
所需要的辅助设施,其材质具有防酸、防碱、防腐蚀、易打理、不损伤器械和不易污染等性能。
3.8清洗消毒器washer-disinfector:
对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洗
与消毒的机械设备。
3.9冲洗flushing:
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上污物的过程。
3.10洗涤washing:
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清除器械、器具与物体表面污染物的过程。
3.11漂洗rinsing:
用水冲走和稀释被清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残留物。
3.12烘干drying:
采用机械方法消除器械和物品表面的湿气。
3.13植入医疗器械implantablemedicaldevice:
任何通过外科手段使其在体内至少留30天,且只能通过内科或外科的手段取出的来达到下列目的的医疗器械:
全部或部分插入人体中;
为替代上表皮或眼表皮用。
4处理医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基本原则
4.1应根据医疗器械、物品危险程度分类,选择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方法。
医疗器械危害程度分为3类,包括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低度危险性物品。
4.1.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为高度危险性物品,应
达到灭菌合格。
4.1.2接触不完整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为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
到消毒合格。
4.1.3接触完整皮肤的器械、器具和物品为低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清洁或消毒合格。
这类物品不应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4.2耐湿热的器械、器具与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与灭菌方法。
4.3职业防护原则: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具体措施见附录?
。
5操作流程
技术操作流程包括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
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5.1回收
5.1.1回收程序包括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的初步处理、封闭暂存、收集、运
送的过程。
5.1.2使用者对用后的器械、器具与物品应进行初步处理,如清除废弃物,并封
闭暂存于使用部门;
对甲类及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朊毒体感染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进行双层的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
5.1.3应避免反复装卸,不应在病区和诊疗场所进行器械物品的清点和核查。
5.1.4应及时回收,封闭运输。
5.1.5回收器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和消毒,干燥存放。
5.2分类
5.2.1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进行污染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清点和核查。
5.2.2应根据器械物品材质、精密程度、归属部门等进行分类,并使用专用容器、
设置分类标识。
5.3清洗
5.3.1清洗方法包括手工清洗、机械清洗。
5.3.2机械清洗方法适用于一般器械的清洗;
手工清洗方法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
5.3.3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清洗方法及注意事项应符合附录()的要求。
5.3.4应充分清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表面、轴节和管腔。
精密器械清洗操作和处理程序,应依照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5.3.5清洗设备的使用与操作规程,应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5.3.6注意事项
5.3.6.1清洁剂、酶清洁剂等的配制,应正确使用,及时更换。
不应使用研磨剂类的清洗产品。
5.3.6.2塑胶类和软质金属材料器械,不应使用酸性清洁剂和润滑剂。
5.3.6.3不应使用石蜡油进行器械保养和润滑。
5.3.6.4清洗用水
(1)人工清洗的预清洗、漂洗步骤宜使用常水(生活饮用水)。
根据器械如光学器材、窥镜、穿刺针等精密程度和材质要求,终末漂洗时宜选用软水或纯化水或蒸馏水。
(2)清洗消毒装置进行冲洗、洗涤、漂洗应使用软水,终末漂洗宜选用纯化水或蒸馏水。
(3)热力消毒应使用纯化水或蒸馏水。
5.4消毒
5.4.1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经过清洗处理后方可进行消毒。
5.4.2机械清洗采用热力消毒时应达到的要求:
高度危险性器械物品消毒温度应≥90℃和时间≥5分钟,或Ao值为3000—6000;
中度危险性器械物品消毒温度应≥90℃和时间≥1分钟,或Ao值>
~3000。
5.4.3手工清洗后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消毒可选择热力、化学消毒方法。
热力消毒方法的时间、温度按照表?
的要求进行。
化学消毒方法应选用对器械腐蚀性低
和对人体安全性较高的消毒剂,如75%的乙醇、?
和获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适用于医疗器械消毒的其它消毒剂。
表?
热力消毒的温度与时间
温度(℃)
消毒时间(分钟)
90
l
80
10
75
30
70
100
5.5干燥
5.5.1宜使用机械方法进行干燥处理,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
5.5.2机械干燥温度70℃一90℃;
干燥时间:
一般金属器械15—20分钟,塑胶
类器械(如呼吸机管路等)30—40分钟。
5.5.3穿刺针、各类手术吸头管腔类器械等宜使用压力气枪,辅助干燥处理。
5.5.4不耐热器械,宜采用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5.6器械检查
5.6.1器械检查包括洁净度检查、功能检查、规格、数量检查等。
应符合以下规
定:
5.6.2目测方法检查器械清洁度,对复杂、精密器械应使用放大镜(5—6倍数)
进行检查;
清洗质量检查不合格,应重新进行清洗处理。
5.6.3带电源器械应进行漏电检查。
5.7包装
5.7.I包装程序包括器械装配、包装、封包、注明标识等步骤。
5.7.2器械装配时应依据器械装配规程或图示进行。
.
5.7.3包装要求:
盘、盆、碗等器皿,宜单个包装;
有盖的器皿应打开盖子,摞放时器皿间用吸湿毛巾、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
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宜撑开摆放;
管腔类物品盘绕放置,勿打折,保持管腔通畅;
精细器械、锐器等应采取保护措施。
5.7.4灭菌包重量要求:
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公斤,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5公斤。
5.7.5灭菌包体积要求: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30cm×
30cm×
250n;
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30cm×
30cm×
50cm。
5.7.6包装材料及包装方法
5.7.6.1根据灭菌方法的要求和使用情况,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
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应每次清洗。
5.7.6.2硬质容器灭菌盒或箱的清洗消毒,应符合本规范清洗消毒的规定;
其使用方法应参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5.7.6.3灭菌物品的包装方法包括闭合式和密封式包装。
采用闭合式包装时,包装材料应为2层,分为2次包装;
密封式包装如塑封宜为一层。
5.7.7封包
5.7.7.1应包装严密,松紧适度;
不应使用别针、绷带、线绳等物品封包。
5.7.7.2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宜使用灭菌专用胶带封包,胶带长度与灭菌包体
积、重量相适宜。
无菌屏障被破坏时,应有清晰的指示。
5.7.7.3硬质容器闭合完好性应有清晰的标识。
标识被破坏即视为已污染。
5.7.7.4采用密封包装方法其密封宽度应大于6mm,包装两端应留至少2.5cm。
5.7.7.5热封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和设定温度、密封宽度、密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设置并核对生产日期、无菌有效日期等标识的准确性。
5.7.8标识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等内容。
手术器械包外应有信息卡,内容应符合《医院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
5.8灭菌
5.8.1灭菌方法
5.8.1.1压力蒸汽灭菌
5.8.1.1.1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耐湿热的器械、器具与物品的灭菌,不应用于凡士林等油剂和粉剂的灭菌。
5.8.1.1.2压力蒸汽灭菌包括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宜选用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5.8.1.1.3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参数:
如表?
对于超重的外来器械:
应由供应商提供灭菌参数。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参数
设备类别
物品类别
时间(分钟)
压力(kpa)
下排气式
敷料
121
102.9
器械
20
预真空式
器械、敷料
132—134
4
205.8
5.8.1.1.4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5.8.1.2环氧乙烷灭菌
5.8.1.2.1环氧乙烷灭菌适用于不耐湿热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医疗器械的灭菌。
5.8.1,2.2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参数:
见表?
解析时间为:
60℃时解析8小时,50℃解析12小时。
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参数
气体浓度(mg/L)
温度(℃)
湿度(%)
>
600
37—55
60—80
5.8.1.3其它灭菌方法应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5.8.2操作程序
灭菌操作程序包括设备运行准备、装载、灭菌器操作、灭菌后卸载等步骤。
5.8.2.1设备运行准备
5,8.2.1.1安全检查。
内容包括:
(1)灭菌器压力表应处在“零”的位置;
(2)记录打印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3)灭菌器柜门密封圈平整无损坏,柜门安全锁扣灵活、安全有效;
(4)灭菌柜内冷凝水排出口通畅,柜内壁清洁;
(5)检查电源、水源、蒸汽、压缩空气。
5.8.2.1.2预热灭菌器。
5.8.2.1.3预热后进行BD试验。
监测结果合格允许使用灭菌器。
5.8.2.2灭菌装载
5.8.2.2.1装载量: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80%;
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90%,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
5.8.2.2.2灭菌物品装载应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装载。
灭菌包之间应间隔一定距离(≥2.5cm)。
5.8.2.2.3宜将同类材质的器械、器具与物品,置于同一批次进行灭菌。
材质不相同的器械、器具与物品在同一批次灭菌时,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上层、竖放,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
5.8,2.2.4手术器械包类、硬式容器(盒或箱)应平放。
5.8.2.2.5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
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利于蒸汽进入和冷空气排出。
5.8.2.2.6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大包宜摆放于上层,小包可摆放于下层,
5.8.2.2.7纸塑包装应倾边放置,纸面对塑面间隔放置。
5.8.2.3灭菌器操作方法应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5.8.2.4灭菌后物品卸载、储存
5.8.2.4.1物品卸载时,应至少先冷却30分钟,待温度降至室温时才能触摸和移动。
5.8.2.4.2应检查化学指示物变色、标识等,符合标准后发放或储存。
湿包、破损、灭菌包掉落地上或误放不洁处,应视为被污染,需重新处理。
5.8.2.4.3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区,分类放置。
设专人管理。
已灭菌的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
5.8.2.4.4灭菌物品存放架(柜)必须离地20cm—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
5.8,2.4.5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要求,接触灭菌物品前应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5.8.2.4.6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进入灭菌物品储存间,应去除外包装,建立入库和发放登记,记录物品入库日期、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
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5.8.2.4.7灭菌物品的有效期
(1)使用棉布类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14天:
未达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规定的环境温、湿度标准,其有效期应为7天;
(2)使用纸袋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1个月;
(3)使用一次性皱纹包装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6个月:
(4)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1年。
(5)具有密封性能的硬质容器,有效期为1年。
5.9灭菌物品发放
5.9.1记录灭菌物品的发放情况。
5.9.2发出的物品不应退回灭菌物品存放区。
5.9.3灭菌物品运送器具应每次清洁,干燥存放。
6特殊感染污染器械、器具与物品的处理
特殊感染病人污染的器械、器具与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消毒和/或灭
菌。
6.1朊毒体感染病人污染的器械、器具与物品,应先浸泡于lmol/L氢氧化钠溶
液内作用60min,再121℃,60min;
或134℃-138℃,18分钟;
或132℃,30分钟,再按照一般污染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6.2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器械、器具与物品,使用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不少于30分钟,再按照一般污染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6.3注意事项
6.3.1特殊感染病人宜选用一次性物品。
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
6.3.2接触污染器械物品人员应严格执行职业防护规定。
污染处理结束后,应立
即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与手消毒。
附录B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防护措施
表?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防护措施
区域
操作内容
防护措施
圆帽
口罩
防护服/防水围裙
专用鞋
手套
护日镜/面罩
病房
污染物品回收
√
▲
去污区
污染器械分类、核对、机械清洗装载
手工清洗
清洗器械运送器具
检查包装灭菌区
清洗器械检查、包装
灭菌物品装载
灭菌物品卸载
√#
灭菌物品储存区
灭菌物品管理
√:
应使用,▲:
选择性使用,#具有防烫功能的手套。
附录C清洗操作方法
C.1手工清洗、消毒
C.1.1操作程序
(1)冲洗:
将被清洗器械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或刷洗。
(2)洗涤;
初步去除污染物后,可使用酶清洁剂浸泡器械,浸泡时间>
2min,
然后用刷子刷洗。
(3)漂洗:
流动水冲洗或刷洗,水温15℃—30℃为宜。
管腔内用高压水枪冲洗;
终末漂洗是宜选用纯化水或蒸馏水。
(4)消毒:
按照7.4?
要求进行。
(5)干燥:
按照7.5?
C.1.2注意事项
(1)刷洗器械时宜在水面下进行,防止产生气溶胶。
(2)清洗时不应使用钢丝球类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
(3清洗用具、清洗槽等使用后,应每天清洁与消毒。
C.2超声波清洗
C.2.1操作程序按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C.2.2注意事项
(1)超声波清洗方法不适宜橡胶和软塑类材质器械的清洗。
(2)清洗时,器械物品应浸没在水面卞,管腔器械的腔内应注满水。
(3)清洗时应加盖,人员不可与清洗液面接触。
C.3清洗消毒器清洗
C.3.1操作程序按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1)将器械物品摆放在专用的清洗篮筐和清洗架上清洗。
(2)预清洗程序使用软水,水温不宜超过45℃。
(3)清洁剂、酶清洁剂清洗(洗涤)程序使用软水。
(4)漂洗程序使用软水。
(5)终末漂洗程序选用纯化水。
可根据被清洗器械需要使用润滑剂。
(6)消毒:
按照7.4?
(7)干燥:
温度80℃一90℃。
C.3.2注意事项
(1)定时检查清洁剂泵管是否通畅,确保清洁剂用量准确。
(2)定期检查设备的清洗消毒效果。
(3)设备舱内、旋臂应每天清洁、除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消毒 供应 中心 技术 操作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