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委员长对琉球的经营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733277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54KB
蒋委员长对琉球的经营Word格式.docx
《蒋委员长对琉球的经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蒋委员长对琉球的经营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而琉球对中华文化的倾慕也是始终不渝,从祀孔大典到俚俗小曲,都有浓浓的中国风,明成祖曾御赐“守礼之邦”匾额,至今仍然高悬于琉球的神圣王宫首里城。
但日本人却摧毁了这一切。
明朝中叶倭寇猖獗,日本图谋海权,对琉球十分嫉视,经常南下扰掠。
中国曾派武将出戍琉球,震慑日本。
但是万历年间的衰颓给日本可乘之机。
万历卅七年(1609年),日本萨摩藩出兵琉球,俘虏国王尚宁,强迫琉球割让北部的大岛群岛(奄美大岛等五岛)。
此后萨摩藩垄断琉球的海洋贸易,并且要求巨额贡品,琉球自此衰微。
但日本随即进入锁国时期,琉球国祚乃得以维系。
直到两个半世纪之后,清朝同光年间的积弱不振再次让日本人得到可乘之机,日本先后以设置琉球藩与废藩置县等两次“琉球处分”,吞并琉球,于1879年设置冲绳县。
日本的统治摧毁了琉球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乃至语言,琉球人成为二等国民,经济上也陷入“芋头与赤脚”的困境。
在大正年代甚至一度出现民众采食苏铁树的树皮与果实的惨景,史称“苏铁地狱”。
大量的琉球人离乡背景到海外打工,而琉球本土则被日本改造成生产砂糖与香蕉的农业殖民地,海上不再有琉球的船队。
到了二战的冲绳战役,日军强迫约十万琉球百姓集体自杀,甚至任意屠戮平民,这是琉球永远的伤痕。
至今琉球百姓听到“天皇陛下万岁”的口号,仍然会怒形于色,因为七十年前日军强迫百姓集体自杀时,必需要呼喊这个口号。
然而,冲绳战役也为琉球的地位带来转机,因为美国并没有将琉球交给日本,而是自行设置民政机关管理。
美国看中的是琉球在太平洋第一岛链上的战略价值,所以将琉球改造成大军营。
在1947年夏派赴琉球接收剩余物资的舒万祥回忆道,他见到的琉球本岛“不管是山湾平地,遍处都可以看到露天的仓库和库房,炮弹垒等军用物资。
”
但美国人对琉球百姓并不客气。
美国一心建立军事基地,土地征用几乎不给钱,军纪又差,引起多次抗争。
而且美国人也不重视琉球民生。
舒万祥见到的琉球本岛以村为单位用铁丝网围住,海岸全面封锁,居民无法出海,只能每天到公路道口等美军为了建设基地招募临时工的卡车。
美国人的统治也因此被称为“bayonetsandbulldozer”(剌刀与推土机)统治。
然而美国人实在太有钱了,琉球的军事基地耗费数十亿美元,琉球经济也随着基地经济而起死回生。
在1960年代,琉球的GDP年成长率平均达到15%,1970年时的国民所得平均为770美元(同时期台湾约370美元)。
琉球之所以畸富,主因还是美军基地。
琉球在1970年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73。
3%,这笔钱主要是美军基地的消费。
1970年度GDP总额8亿6040万美元中有2亿2800万美元直接来自正在打越战的美军基地。
所以琉球经济被称为“存在于美军基地上的琉球”。
琉球的糖业巨子宫城仁四郎曾对台湾友人私下述说琉球百姓对美军基地又爱又恨的矛盾心情:
“多数人均认为琉球之经济能有今日之繁荣,实系美军基地所赐,只是此种意会大家不愿说出口而已。
衣食足而后知礼义。
在经济腾飞之后,琉球人民提出了身份认同的大哉问:
琉球究竟是日本的冲绳县,还是明朝皇帝御笔亲赐的“守礼之邦”琉球王国?
2.兴灭国、继绝世
蒋委员长在开罗会议时首次接触琉球。
蒋委员长声明中国将收回东四省、台湾、澎湖与辽东半岛之旅顺大连。
罗斯福对中国的严正要求完全同意,却又主动询问:
中国要不要琉球群岛(RyukyuIslands)?
琉球群岛是中国的藩属而非领土。
罗斯福的询问,来自国际强权在谈判桌上任意瓜分弱小国家的坏习惯。
蒋总统只要点个头,就能在谈判桌上开疆拓土。
但蒋公的回复,却展现了泱泱大国“柔远人则四方归之”的风范,也赢得了琉球人民的敬重:
“最高元帅(Generalissimo,西方人对蒋公的敬称)回复道,中国同意参加由中美两国对琉球的联合占领,最终加入位于国际组织托管之下由中美两国合组的行政组织。
蒋公提出的托管(trusteeship)是寓有深意的。
托管的概念来自威尔森总统,他希望在一次大战之后成立的国际联盟能以托管制度扶持列强殖民地独立。
但国联却把托管(mandate)这个词给搞臭了,所以二战时使用trusteeship一词替代。
蒋公提出托管琉球,就是将美国人拱手送上的琉球定位为遭到日本窃占的殖民地,中国政府对琉球并没有领土野心,只希望中美能在战后联手扶持琉球再次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罗斯福不敢相信蒋总统把美国人主动奉送到口边的肥肉推掉。
国务院档案的开罗会议记录特别记载罗斯福"
不止一次"
询问中国要不要琉球,似乎担心蒋公没听明白美国政府的善意。
然而,“兴灭国、继绝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泱泱之风。
中国以“天下之民归心焉”为职志,而不以武力开疆拓土为荣,这是千年以来中国之所以为“天朝”的原因,这不是罗斯福之流所能理解的传统。
二战结束之后,美方仍然重视中国对琉球的态度。
1948年9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就琉球前途问题再次与访美的外交部长王世杰洽商,王世杰告诉马歇尔,中国政府可以赞同美国驻军琉球,但仍维持“琉球全部将来应置于中美共同托管之下”的主张。
美国人似乎也听进去了。
美国将琉球定位为被日本侵占的殖民地,在琉球列岛设立的统治机关称为“琉球列岛民政府”(UnitedStatesCivilAdministrationoftheRyukyuIslands),而不使用日本占领琉球之后改用的“冲绳”(Okinawa)地名。
日本人在侵占琉球之后,费了巨大的心力设法将“琉球”两个字从历史上抹掉。
美国人的RyukyuIslands,形同给日本人的响亮耳光。
更难堪的是,当时实际统治日本的麦克阿瑟曾经访问琉球,但麦帅却拒绝任何日本人同行,完全不给日本人申张主权的机会。
美国人的灰色态度为琉球复国运动燃起一线希望,蒋公也因此再次面对琉球战略之定夺。
台湾与琉球非常接近,琉球本岛距离台湾只有600公里,琉球列岛南端的与那国岛与台湾直线距离更只有50公里,渔船3个小时即可抵达。
而在二战时又有不少琉球人在台湾工作。
所以一批激进的琉球志士对蒋总统满怀希望。
1949年,著名的琉球抗日志士蔡璋(原名喜友名嗣正)直接请见蒋公。
蔡璋是激进派,他主张“中琉一体”,中国应该收回琉球,而后让琉球自治。
蔡璋领导的琉球革命同志会在1941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成立,分别于台湾与琉球两地活动,宣传抗日。
抗战胜利后琉球革命同志会迅速扩张到6000余人,并于1947年在与那国岛发动回归中国活动,成为国际新闻。
蔡璋在1949年11月7日上呈蒋总统的报告,说明回归祖国的热切盼望:
“窃查琉球为中国属地,琉球人民即中国人民…日寇败降,全琉人民无不庆幸今后可以重返祖国怀抱,兹者,对日和会尚无确期,琉球归属问题亦尚乏明显确定。
本会夙以标榜中琉一体为宗旨,为自由解放而奋斗,并期早日达成归还祖国之最后目标。
”
蒋总统指示对琉球革命同志会资助小笔经费与宣传器材,但对蔡璋的吁求却进行冷处理。
他鼓励蔡璋回到琉球参加政党政治,组成琉球国民党。
这个布局是很沉着的,如果回归中国是琉球人民的主要意向,琉球国民党应该大受欢迎。
然而,琉球国民党并没有获得主流支持,蔡璋的表现也显现出他只是一个与现实脱节的书生,甚至遭到党内同志的反对。
琉球人民真正的愿望是什么呢?
蒋总统多次派员到琉球考察,逐渐理解琉球民心的向背。
这些调察报告中,以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科长李国卿在1956年提出的《访琉观感报告》最为清晰。
李国卿查觉琉球人普遍对日本反感,对中国“多具好感”,“言谈之间,亦有鸣咽者,且多反对并日”,但蔡璋所说的回归中国意识却太超过了。
现实的琉球人心混乱,对政治出路的主张并没有共识,在日本统治时领高薪的公务人员甚至为了个人福利希望并入日本:
“传统思想仍多保持大明之遗风,迄今犹自豪为守礼之邦。
举凡风俗文物,仍多明朝遗迹,故年长者,富有者,多数均反对并日。
惟有公务人员多主张并日,俾可取得年资及恩给金…以全体人民生活情况与日治时比较,真同自地狱步入天堂。
惜因青年惑于日本之游说,且无独立之文(化),加以美国态度暧昧,致多数人混淆认识不清。
李国卿在报告中提出很实际的建议。
要经营琉球,首先要增加与琉球之间经济与文化的往来,招收琉球籍学生。
在经济上改善琉球依存日本的处境,在文化上增加双方互动。
在政治上,李国卿则提出“联合菲韩纽澳,发表联合宣言,将琉球问题造成更具国际性。
在政治上与日本针锋相对的建议是很冒险的。
当时日本是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份额大约都在半数以上。
如果冒险开罪日本,可能会造成贸易上的大灾难。
其次,台湾当时非常依赖美援,而琉球是美国的禁脔。
在琉球政策上剌激美国,更是不可想象之事。
然而,蒋公却不惜同时开罪日本与美国,在1953年为琉球挺身而出!
3.孤独的正义之声
西方国家没有道义,只有利益。
美国原本有意引导琉球脱离日本,但是朝鲜战争却使美国改变心意。
日本是美国军事巩固韩国的跳板,朝鲜战争使日本国际地位大增。
为了结好日本,美国在1953年8月以“圣诞礼物”之名,突然将琉球北方以奄美大岛为主的九个岛屿移交给日本接收。
日本人真是乐疯了!
奄美大岛是日本人在庆长琉球之役中强迫琉球割让的战利品,日本彷佛又品尝到三百年前血洗中山的侵略快感,而对琉球其它各岛的主张也如火如荼地延烧起来。
世界各国对奄美大岛的命运却是漠不关切的,没有国家会为了几个陌生小岛开罪美国与日本。
然而,蒋总统却毫不客气地挺身而出,向美国提出正式备忘录,坚拒承认美国向日本移交奄美大岛。
蒋总统的备忘录从《波茨坦宣言》、日本侵略琉球历史谈到中琉关系,慷慨言道:
“中国政府对于琉球群岛并无领土要求,亦无重建其宗主权之任何意图,惟愿见琉球居民之真实愿望,完全受到尊重。
彼等必需获得选择其自身前途之机会!
在蒋总统之外,没有任何声援琉球的声音。
而美国与日本则是双双充耳不闻,忽视对蒋总统的抗议,把蒋总统看成一颗自言自语的酸葡萄。
然而,琉球人却深深感念蒋总统不畏强权的坚定呼喊。
美国对琉球对外贸易的封锁持续到1951年,台湾与琉球的经济文化交流则从1956年起开始推动。
蒋总统亲自指示“对琉贸易甚为重要…不可悉以赢利为目的。
”于是双方贸易大幅增长,为交流打下稳定基础。
1958年2月,蒋总统成立“中琉文化经济协会”,由方治主持,加强双方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的交流。
方治到任之后,惊讶地发现双方交流的顺利远远超出想象,顺利到离奇的程度。
方治回忆道,他每次到琉球,当地政商头面人士一定率领大批民众到机场欢迎,而欢迎的长布条上,居然大书“以欢迎父亲心情欢迎方治先生”。
谁会“以欢迎父亲心情”,欢迎一位经贸文化代表呢?
在外交场合说出视对方如父亲的欢迎词,简直是失格之举。
但方治却深知其中原因。
在这弱肉强食毫无信义的国际社会上,只有蒋总统曾经不顾现实利害,真摰地为琉球人民挑战美日强权,发出正义呼喊。
而方治更以“琉球是琉球人之琉球”为口头禅,代琉球向国际发声。
所以琉球百姓见到方治,等于再次见到了那“柔远人而四方归之”的汉官威仪。
方治迅速打开经济文化之交流。
他结纳琉球工商界四大巨头(建筑业巨子国场幸太郎与大城鎌吉、糖业巨子宫城仁四郎与啤酒大王具志坚精宗),与琉球商界打成一片,而后与琉球之报社电视与大学文化界互通友好,推动交换学生,进而与琉球的政界人士连络,建立密切友谊。
这份情谊代代相传,长达40余年。
1972年5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森将琉球全部“归还”日本,琉球又成为冲绳县,而蒋总统也再次严拒承认琉球归还。
台湾的官文书只使用琉球,而不用冲绳县字眼。
台湾与琉球的来往也一律经由“中琉文化经济协会”,绝不经由台湾与日本之间的交流机关“亚东关系协会”,这让日本非常难堪,但琉球人却深深牢记这份情谊。
4.被遗忘的琉球之父
方治在琉球前后服务近30年,并卜葬琉球。
在方治垂暮之时,琉球朝野人士特赠匾额,推许方治为“琉球之父”。
经方治力辞,才改为“琉球之友”。
这是何等真切的情意。
1988年蒋经国去世,次年方治去世,支持琉球力抗美日的志气也随之消散。
媚日的李登辉自视为日本人,“中琉文化经济协会”名存实亡,陈水扁更于2004年悄然撤废“中琉文化经济协会”,正式放弃为琉球声援主权的奋斗,而琉球也就真正沦落为“冲绳”了。
中琉文化经济协会今已不存,而蒋公琉球策略的历史评价,亦复光怪陆离。
今日的台湾避谈经营琉球往史,罕见相关论述,方治已经被时人遗忘了。
而在内地,谈及蒋公经营琉球的作品,却又一面倒以马基维利式的逻辑,冷嘲热讽,指责蒋公外交懦弱痛失“收复”琉球的良机。
今人不读论语,已经无法理解“兴灭国,继绝世”的华夏泱泱之风。
这泱泱之风,是“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的兢兢业业,是“天下之民归心焉”的以德服人。
如果蒋公在开罗会议接受罗斯福的厚礼,那么他与惟力是视的西方列强领袖,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琉球朝野之所以仰慕方希孔先生,颂之如父,事之如亲,并不是希孔先生有何耀武扬威之雄兵劲旅或霸气言论。
琉球古来向慕中华,而蒋公与希孔先生“兴灭国,继绝世”的理想,虽然不合马基维利之时宜,却是最醇厚的汉家威仪,这才是琉球朝野誉方治为父亲的原因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委员长 琉球 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