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717620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29.95KB
刑事诉讼法Word格式.docx
《刑事诉讼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事诉讼法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行使某些判决和裁定的执行权
5向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
审判组织
1独任庭
2合议庭
3审判委员会
人民陪审员制度
1任职条件
2任免程序
3审理案件范围
4陪审员挑选
5权利和义务
6任职保障
人民检察院职权
1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
2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3对于公安机关侦查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
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4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5对于执行机关的执行刑罚活动是否合法,进行法律监督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地位
1是国家侦查机关之一
2是国家唯一公诉机关
3是专门的诉讼监督机关
公安机关的地位
1公安机关是主要的侦查机关
2公安机关是强制措施的主要执行机关
3公安机关是刑罚的执行机关之一
诉讼参与人
1当事人
2其他诉讼参与人
①法定代理人
②诉讼代理人
③辩护人
④证人
⑤鉴定人
⑥翻译人员
诉讼参与人成为当事人条件
1与案件最终结局有利害关系
2当事人必须在诉讼中拥有广泛的诉讼权利,并能对诉讼过程和诉讼结局发挥比其他诉讼参与人更大的影响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区分
1首先根据诉讼法一般理论,提起正式控诉是确定“被告人”的前提
2将“犯罪嫌疑人”确定为“被告人”需具备法定的条件
3将受刑事追诉者在诉讼过程中统一称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诉讼公正、民主和文明的重要标志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诉讼地位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拥有一系列诉讼权利的诉讼主体,居于当事人地位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案件结局有利害关系,他们居于被追诉者地位,国家追诉机关发动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追诉,使那些在法律上构成犯罪受到定罪量刑,从而剥夺其财产自由乃至生命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身还可以成为重要证据来源
被害人诉讼地位
1被害人作为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与案件结局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
2被害人作为诉讼当事人,与被告人居于大致相同的诉讼地位,也拥有许多与被告人相对应的诉讼权利
3被害人尽管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但他一般也是了解案件事实的人,其陈述本身也是法定证据来源之一
其他诉讼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
1自诉人
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
3法定代理人
4证人
5鉴定人
6翻译人员
单位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方式
1单位被害人通过其法定代表人行使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2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有被害单位“诉讼代表人”的身份
3单位被害人通过法定代表人行使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4单位和自然人一样可以提起自诉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特点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往往包含丰富诉讼原理,体现刑事诉讼活动基本规律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律原则
3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般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4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约束力
国际通行刑事诉讼原则
1国家追诉原则
2控审分离原则
1刑事追诉权裁判权分别由警察,检察机关和法院各自独立行使
2法院审判必须在检察机关提出合法起诉前提下才能启动
3法院审理对象和范围仅限于检察官起诉书起诉的
3无罪推定原则
4公正审判原则
5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6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3依靠群众原则
4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5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6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7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8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9审判公开
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11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12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13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法律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1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公、检、法三机关有权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
2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行使职权,必须遵循《刑事诉讼法》制度和程序,不得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三机关只能分别行使各自的职权不能相互混淆取代。
如何贯彻实现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原则
1要处理好依法独立审判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关系
2要处理好依法独立审判与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关系
3处理好依法独立审判与社会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关系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权
1对公安机关立案活动的监督
2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监督
3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
4对执行活动的监督
依照法定情形不追究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情形
确定管辖原则
1依法管辖原则
2准确及时的原则
3便于诉讼的原则
4维护合法权益的原则
5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管辖分类
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
2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判案件职权范围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1贪污贿赂犯罪
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犯罪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级别管辖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案件
①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②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案件
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案件
地区管辖
1犯罪地法院管辖
2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
3优先管辖和移送管辖、
4特殊情况管辖
①对罪犯在服刑期间发现漏罪又犯新罪
②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国际条约规定的犯罪案件,由被告人抓获地中院管辖
③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告人一方或者双方是在港澳台居住的中国公民或者单位,由犯罪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④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犯罪,由公民离境前居住地或者原户籍所在地法院管辖
回避制度意义
1确保刑事案件得到客观公正的处理,实现实体公正
2确保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受到公正对待,实现程序公正
3确保司法机关和司法活动公信力
回避人员范围
1审判人员
2检察人员
3侦查人员
4书记员
5翻译人员
6鉴定人
回避的理由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2本人或者其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回避种类
1自行回避
2申请回避
3指令回避
回避的程序
1回避权告知
2提出回避申请
3回避的审查,决定和宣布
4对驳回申请回避决定的复议
5回避效力
回避的决定
1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2检察人员回避由检察长决定
3侦查人员回避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4检察长回避由本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5公安机关负责人回避由同级检察机关检察委员会决定
6法院院长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7书记员回避,由本机关负责人决定
8鉴定人,翻译人员回避,根据其所处不同诉讼阶段,分别由该阶段进行诉讼活动的机关负责人决定
辩护制度正当性基础
1辩护制度反应人类对刑事诉讼认识规律的正确把握
2辩护制度的发展,适应了法律和诉讼职业化需要
3辩护制度反映人类对人权理念和人权保障追求
4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刑事诉讼的结构
辩护的种类
1自行辩护
2委托辩护
3法律援助辩护
辩护人范围
1律师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护人、近亲属
辩护人责任
1从实体上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行使辩护权,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2从程序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辩护
3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其他帮助
辩护人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诉讼权利
1职务保障权
2会见通信权
3阅卷权
4获取证据权利
5依法提供或者表达辩护意见权
6其他权利
辩护人的义务
1认真履行职务义务
2依法辩护义务
3部分证据展示义务
4保守秘密义务
5遵守诉讼纪律义务
代理意义
1可以为被代理人提供法律上帮助。
2可以代理那些不能亲自参加诉讼的被代理人参加诉讼
3可以协助人民法院准确及时查明案件,正确处理案件
刑事案件代理种类
1公诉案件代理
诉讼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的委托,代理被害人参加诉讼
2自诉案件代理
代理人接受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参加诉讼,维护自诉人的合法权益
3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代理
法律援助制度特点
1法律援助是一种国家行为,它是现代法治国家要求国家承担的一种国家责任,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法律援助对象是特定的社会阶层,即因经济困难或者其它因素难以通过一般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社会权利的阶层人士。
3法律援助发展有一个过程各国早期仅限于为刑事案件中在押贫困被告人辩护,后来逐渐发展在民事诉讼程序中
4法律援助宗旨是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正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刑事法律援助范围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精神病人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
证据的属性
1证据客观性
证据所表达的内容或证据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办案人员的意志为转移,不是主观想象。
2证据关联性
证据的事实和案件事实有存在着客观上内在联系性,从而起到证明作用
3证据合法性
证据的形式以及证据收集主体、方法程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并且证据必须经过法定审查程序,其中重点强调证据收集合法
证据意义
1证据是准确确认案件事实的主要手段
2证据是有效力实现司法公正基石
3证据是当事人维护合法权利重要依据
4证据是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宣传与教育有效工具
证据裁判规则
1裁判所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依据
2裁判所依据的证据是具有证明力的证据
3作为综合裁判所依据证据,必须是达到法律规定的证明标准
证据基本理论
1认识论
2价值论
3诉讼真实论
1客观事实
2法律真实
证据证明对象
1实体法事实
2程序法事实
免证事实
1常识性事实
2自然规律和定理
3国内法律规定及其解释
4司法职务上应当知晓其他事实
举证责任
1公诉案件公诉人负有举证责任
2自诉案件自诉人负有举证责任
3被告人除法律规定外不负有举证责任
证明过程
1收集保全证据
2审查判断证据
1对单个证据的审查
2从不同证据种类与分类特点来审查判断
3全案证据相互印证,加以审查判断
3综合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我国证明标准
1定罪量刑事实有证据证明
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综合全案,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证据规则
1关联性规则
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传闻证据规则
4最佳证据规则
5意见证据规则
6补强证据规则
需要补强
1对伪证的补强
2对某些犯罪的证明
3儿童提供的不经宣誓的证言
4共犯证言
证据规则意义
1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实现实体公正
2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
3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非法证据规则适用范围
2检察院对侦查人员非法取证进行法律监督
3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及条件
4证据合法性的证明责任及证明方式
5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的证明标准
传闻证据特点
1传闻证据必须是一项陈述
2传闻证据是法庭外作出的
3传闻证据是一项主张,并旨在证明这项主张真实性
4法官和陪审团没有机会观察陈述者在陈述时行为举止
证据种类
1物证
2书证
3证人证言
4被害人陈述
5犯罪嫌疑人陈述和辩解
6鉴定意见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物证特点
1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存在状态物证属性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
2物证客观性较强,比较容易查实
3许多物证具有对科学技术依耐性
4证明范围狭窄性是物证缺点
书证特点
1表现形式和形成方式具有多样性
2书证以文字,符号或图画表述和反映人的思想内心世界
3书证具有较强稳定性
4书证能直接表明案件主要或部分事实情况。
书证和物证差异
1对案件事实起证明作用的根据不同
2是否反映人的思想不同
3内容和形式能否为人所理解不同
4对案件事实起的证明作用不同
5保存和固定方法不同
证据分类
1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2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3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4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强制措施特点
1有权适用强制措施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其他任何
2强制措施适用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诉讼参与人和案外人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3强制措施内容是剥夺和限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生自由,而不包括对物强制处分和隐私权干涉
4强制措施性质是预防性措施而不是惩戒性措施
5强制措施是法定措施
6强制性措施是临时性措施,随着刑事诉讼进程应当变更或解除
强制措施同刑罚不同
1性质不同
2对象不同
3法律根据不同
4适用机关不同
5适用时间不同
6适用稳定性不同
7法律后果不同
强制措施同行政处罚不同
6稳定性不同
强制措施适用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必要性原则
3相当性原则
4变更性原则
强制措施适用考虑因素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小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进行各种妨害刑事诉讼行为的可能性
3公安司法机关对案件事实调查情况和对案件证据掌握情况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个人情况
强制措施意义
1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2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进行妨害迅速查明案情活动
3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继续进行犯罪活动
5可以震慑犯罪分子,鼓励群众积极同犯罪行为斗争
6可以严格规范公安司法机关诉讼行为
拘传特点
1拘传对象是未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拘传目的是强制就讯,而不是强制待讯,待诉,待审,因此拘传没有羁押效力,讯问后立即放人。
拘传程序
1由案件经办人提出申请
2拘传应当在被拘传人所在市县进行
3拘传时应当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并责令在拘传证上签名,捺手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后,应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
5讯问结束后,如果被拘传人符合其他强制措施条件,应当依法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6拘传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饮食和休息
7一次拘传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复杂、重大拘传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连续拘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取保候审对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至发生社会危险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育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程序
1取保候审的申请
2保证人和保证金
3取保候审的决定
4取保候审的执行
5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6取保候审的解除
监视居住适用对象
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人唯一抚养人
4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办理案件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更为合理
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取监视居住
拘留的特点
1有权决定采用拘留机关一般是公安机关
2拘留是在紧急情况下采用的一种处置办法
3拘留是一种临时强制措施。
拘留条件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及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所发现犯罪证据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
7有流串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
逮捕条件
1证据条件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罪责条件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社会危险性条件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
附带民事诉讼特点
1附带民事诉讼性质特殊性
2附带民事诉讼法律依据复合性
3附带民事诉讼处理程序附属性
附带民事诉讼意义
1有利于维护被害人的经济利益
2有利于公安司法机关全面正确处理案件
3有利于打击和制裁犯罪活动
4有利于保证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统一和严肃
5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期间
1应当是刑事案件立案以后即可提起
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终结期间是一审判决的宣告
附带民事诉讼成立条件
1附带民事诉讼以刑事诉讼成立为前提条件
2原告必须具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能力
3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有明确被告和诉讼请求
4附带民事诉讼诉因是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物质损失
刑事诉讼期间的恢复
1必须是当事人提出恢复期间的申请
2期间的耽误必须是由于不可抗拒原因或其他正当理由
3当事人的申请应是障碍消去后5日提出
4必须经人民法院裁定批准期间才能恢复
刑事诉讼法定期间
1强制措施期间
2侦查羁押期间
3审查起诉期间
4一审程序期间
5上诉抗诉期间
6二审程序期间
7再审程序期间
8执行期间
刑事诉讼送达
1送达主体是公安司法机关
2送达内容是有关诉讼文件
3送达对象可以是公民个人,也可以是机关单位
4送达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
刑事诉讼送达方式
1直接送达
2留置送达
3委托送达
4邮寄送达
5转交送达
刑事诉讼中止条件
1中止侦查
2中止审查
3中止审理
刑事诉讼中止和终止区别
1条件不同
2结果不同
3程序不同
刑事诉讼终止条件
刑事诉讼终止程序
1在侦查阶段,发现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侦查机关应当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从而终止诉讼
2在起诉阶段,发现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
3在审判阶段,,发现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终止审理,从而终止
立案特点
1立案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权力和职责,其它任何机关无法行使
2立案是我国刑事诉讼一个独立,必经的诉讼阶段刑事诉讼开始标志
立案意义
1准确立案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保障无罪人不受刑事追究的重要程序性保障措施
2及时立案有助于督促公安机关及时准确露证实打击犯罪
3准确评价社会治安形势,为国家刑事政策提供依据。
立案材料来源
1单位或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
2被害人报案或控告
3犯罪人自首
4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自行获取材料
5其他途径
立案条件
1有犯罪事实
1需要立案追究的只能是按照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事实。
2犯罪事实必须有相关证据材料证明。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符合管辖规定
侦查特点
1侦查是我国刑事诉讼一个独立阶段
2侦查只能是法定侦查机关进行
3侦查内容包括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措施
4侦查活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侦查任务
1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查获犯罪嫌疑人
2保障无罪人不受刑事追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犯罪嫌疑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
3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做斗争
侦查意义
1侦查是同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2侦查是刑事诉讼基础环节
3侦查是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力措施
讯问犯罪嫌疑人程序
1讯问人员以及人数
2讯问地点及时间
3讯问前准备
4讯问方法
5讯问录音录像规定
6讯问聋哑等犯罪嫌疑人特殊要求
7询问笔录制作
勘察检查种类
1现场勘察
2物品检验
3人身检查
4尸体检验
技术侦查
1技术侦查主体
2技术侦查批准
3技术侦查措施执行
4技术侦查适用范围
侦查终结条件
1案件事实清楚
2证据确实、充分
3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
4法律手续完备
5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处理
1提出起诉意见并移送起诉部门审查
2提出不起诉意见并移送公诉部门审查
3提出撤销案件意见并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
补充侦查
1审查逮捕阶段补充侦查
2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
3法庭审理阶段补充侦查
补充侦查方式
1退回补充侦查
2自行补充侦查
侦查监督程序
1对侦查违法行为的发现
2对侦查违法行为的处理
1口头通知纠正
2书面通知纠正
3要求重新调查取证
4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起诉任务和意义
1发动审判程序
2从诉讼职能上讲,起诉是现代刑事诉讼三大主要职能之一——控诉职能
3从效力看起诉限制法院对案件审判范围
审查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