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小学留守儿童的随笔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713774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19KB
最新关于小学留守儿童的随笔Word下载.docx
《最新关于小学留守儿童的随笔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关于小学留守儿童的随笔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等。
关注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经常与他们一起拉家常、做游戏,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
这样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
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用爱心、耐心去拯救一颗颗需要爱心滋润的心灵。
关于小学留守儿童的随笔【第二篇】:
不把留守儿童另眼看待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农村的小夫妻进城打工,留下孩子和老人,有的父母从孩子三四岁就外出,每年也只能过年的时候回家一趟,和孩子接触时间甚短,孩子整天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身边,缺失了父母的陪伴和教育,隔辈人又常常比较溺爱孩子,不会教育孩子,所以这些我们熟称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问题!
如果孩子已经上学,更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特别是班主任应该怎样做呢?
先让我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小赫,七岁,小学一年级,从小留守,跟爷爷奶奶在一起,是我班一个与众不同,特别淘气的小男孩!
说他与众不同是因为别人腰板直直的坐着的时候他就像老爷一样往后一靠,悠闲自得的样子;
犯了错误,别人能接受应有的惩罚,他却瞪着一双大眼睛,泪汪汪的看着你,说什么也不按你说的办;
公开课上就因为他急于表现,举手回答问题,本以为会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夸奖,没想到被同学指出错误,而一个劲的问我问题。
说他淘气,你看站路队的时候,别人都会站到队伍里面,只有他非要站出来,给路队来一个“拐弯”;
自习时和做题,写字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出一些怪动静。
这样的一个孩子既可爱又令人头疼,因为他总不守规矩。
学校为了对留守儿童的重视和关爱,特意举办了关爱留守儿童会,把学校的留守儿童都集中在一个教室里,给他们心理讲座。
后来吉林省调查留守儿童,填表,要确定必须是农业户口,我就给小赫的奶奶打电话,然后奶奶听到留守儿童这个词很激动,告诉我:
“我们不报留守儿童,不要特殊对待,要和别的孩子一样就好,因为上次学校留守儿童开会回来孩子说了好多,说自己没有爸爸,妈妈的爱,他们也不关心我,孩子心思很重,李老师,我们不报这个,也不要什么待遇,只要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就行!
谢谢你的好意!
”
奶奶的话,引起了我的沉思!
我们知道许多留守儿童存在教育问题,但我们要怎样给他们关爱,整天把留守儿童这几个字放在嘴边,说你是留守儿童吗?
还是不经意间让班级同学,学校同学知道了他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怎么了?
留守儿童同样是你的学生!
我们说教育要平等,那就不要搞特殊!
困难学生也好,留守儿童也罢,都有自己的自尊,我们不能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我们表面上的开会,发物品,填表格,其实无意间真的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我现在终于明白,小赫为什么总是“与众不同”,因为他想引起我的重视,得到我的关爱!
这种关爱,不是给他开个会,给他填一个表格,给他发一个书包,而是我的真正在乎,他回答问题好时,我的一个会心的微笑;
他写字工整时我的一句真心的表扬;
他帮助同学时我的赞赏的眼神!
他要的是我的真爱,是父母不在身边我的如妈妈一样的爱!
说到这,我哪有任何理由去惩罚这个时常有些怪异举动的男孩!
他的向后靠,他的发出怪声音,他的不站到队列里都是希望我能关注他,给他哪怕一个温暖的眼神就好!
所以在我的班级没有名义上的“留守儿童”,我要给他们的就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温柔的爱抚,一句发自内心的夸赞!
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爱!
不把留守儿童另眼看待,让他平等成长,才是真正的关爱!
关于小学留守儿童的随笔【第三篇】:
关爱留守儿童,用爱感化童心
从小我就很怕被老师家访,总感觉老师会把我在学校的所作所为都一五一十告诉我家人一样,就因为自己不够优秀,会担心自己的不足被老师放大化,怕自己的很多事情就这样被老师暴露。
但是今天的家访却是特殊又有意义的,我们今天家访的对象就是沙地小学中的留守儿童。
队长团带着3班班主任徐怡老师和宣传组队员来到3班其中一名留守儿童的家里访谈,后来我发现这些家庭有点特殊情况的孩子性格都比较内向。
当他们发现有老师来到自己家的时候表现得比较拘谨,然后他们家长都会很热情的招待我们。
一坐下来就说很感谢我们对他们孩子的关爱和教育,不停地赞扬我们的支教活动带给他们孩子带来很大的思想改变。
孩子们会把学习的想法放到第一位,学习兴趣也因为我们开展的第二课堂而提高了,孩子们的视野也从而开阔了很多。
在队长团的带领下,我们坐在留守儿童的家中央和家长聊家常的时候引来了很多其他同村的小孩子,这一场面突然就感觉难以控制了,但是从侧面来看这也发现很多家庭里都会有1-2个以上的孩子居住在一起,但是他们的家人都不会和他们住在一起,假如我们这次没有到沙地小学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话那么孩子们的假期就一直玩到忘我了。
其实也挺为“萌芽”实践队的而感到骄傲的,我们有强大的支教团队、有丰厚的学科知识,并且每位老师都是有超强的耐心和细心,在课余时间都会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对我们有更多的信心。
在访谈的途中我们听到家长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我们和赞扬我们的工作,我们瞬间都倍感欣慰。
特别是有个家长在谈话的时候提到之前支教组的老师护送学生回家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学生某些原因而不能走路然后老师就这样一路的把学生背着送到家,这一举措让这位孩子的家长很是感动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定的认可。
除了我们支教的沙地小学之外,其他地区还是会有存在着留守儿童的问题,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陪伴,也离不开家人的关怀,然而我们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当着引导者、聆听者的角色,初衷就是想让孩子们上课时能多开动脑筋、多积极发言,我们是他们的“大朋友”只要孩子们肯说我们就会用心聆听。
前面的路就算有多难走,也不能苦孩子。
我们虽然帮不到他们改变现状,但是我们可以从心灵方面带动他们,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不在身边也不孤单、不会寂寞。
留守儿童的心灵比任何人都脆弱,可能一不注意就会触碰到他们的底线犹如在他们心中的那条缝上撒盐,所以我们身为“大朋友”应该更加用心去认识他们、教导他们。
用心感化留守儿童、用爱铸成一汪清泉滋润他们脆弱的心。
关于小学留守儿童的随笔【第四篇】:
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理应关心民生。
然而,我又是一名教师,站在教师的角度更应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因为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也是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中最重要的基石。
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学校也是为了孩子的一切,党和人民政府也是一切为了群众过上好日子。
随着政策的开放,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
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规模已达23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
因此,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乐港镇乡镇府的关公委专门制定了一项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的计划。
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各级人大代表带着学习用品及衣物亲自送到一些学校及幼儿园中的留守儿童手里,让孩子感到除了父母之外,社会上还有人关心着他们。
让他们好好学习不再自卑不再孤单。
尽管如此,这也是杯水车薪。
因为这只是一时的感动而已,还是不能完全解决孩子的实际生活与思想感情问题。
我个人认为一时的感动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只有长时间的付出与实际的行动才能解决并感化这些留守儿童,防止他们走上歧途,让他们与正常的孩子一样一边学习一边快乐的生活。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全校184人,留守儿童就将近100人了。
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我大概可以归纳为出以下几种类型:
(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
(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
(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
这几种类型的孩子通常会出现学校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
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品德不佳;
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
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等多种突出的问题。
所以,我建议近期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迫在眉睫。
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
建立以市、县、(市、区)、乡(镇)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责任制,县(市)、乡(镇)政府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实行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县(市、区)、乡(镇)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的目标,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益。
同时,要改革学籍管理方式,为异地农民工子弟建立流动学籍,要取消各种名目的借读费、建校费、捐资助学费,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入学的门槛,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儿童相同的接受同等教育的权益,使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
而且再加上外面的书本与我们的不同,最好是在外读书的在外考试不须回原籍地参加考试。
3、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
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
我建议可以放在老年活动中心中设立,因为每个村子里都有老年活动中心。
我们还可能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如优秀退休教师等),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成长服务。
4、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恶化。
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
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为主题,一方面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如果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努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并能做到以上几点的话,我相信一定会给留守儿童们构建一个温暖的家。
关于小学留守儿童的随笔【第五篇】:
留守儿童
我有一个十岁漂亮乖巧的女儿,今年下学期上五年级了,她一直跟随爷爷奶奶在湖北老家居住。
我一直在天津工作,因为忙,两人无暇照顾女儿,最后决定把女儿送回奶奶身边抚养,我想把女儿送回家的原因有几种,第一,家境不是很好,第二,不想放弃工作,第三,家里教学水平挺好,哪天回家发展了,孩子不用转学,转学很费劲。
如果当初把孩子带在身边也行,那就要失去一份好工作,重新找工作。
不得已,只有做最后决定,暂时让孩子在老家上学,等条件好点,再接过来。
离开女儿的那一年,女儿三岁了,她上了幼儿园,我回天津继续上班,女儿不在身边,每天夜里都很想她,想着想着,泪水开始泛滥,累了,倦了,不知何时进入了梦想。
每次安慰自己,女儿现在很好,爷爷奶奶又疼她,没什么担心的。
每次见到路人带着孩子从我身边经过的时候,心里总是很难过,总幻想,如果女儿在我身边多好,那样,我才知道女儿喜欢吃什么?
喜欢玩什么?
有什么爱好?
学习好不好?
她在想什么?
受了什么委屈?
为什么哭?
为什么笑?
关于她的种种我都不知道。
我的时候觉得自己作为妈妈很失败,不能为孩子亲力亲为做些什么?
现实很残酷,没有钱,什么也做不了。
舍我其谁?
我只想为你,当你伤心难过时,拥抱你,失败受挫时鼓励你,困了累了可以躺进我的怀里,我想下雨为你撑伞,天晴为你遮阳,送你上学,接你放学,喜欢听关于你在学校里的小烦恼,小开心。
想听你放学回家喊我一声妈。
第一次学会了洗澡,第一次学会了洗头,第一次学会了骑车,第一次……我想关于你的第一次,开心的,苦恼的,无奈的,我都参与其中,陪你笑,陪你哭。
我是你的避风港,让你稚嫩的心灵歇歇脚,未来的路你要学会坚强,做个独立自主的好女孩。
每年暑假的时候,女儿都要来天津住两个月,我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女儿,虽然有点累,看见懂事乖巧的女儿,烦恼和累全都逃跑了。
白天她一人在家,吃饭在楼下的饭店买点,喝水有凉白开,上午在家做作业,下午时间自己合理安排,每一次检查女儿的作业,我都要哭了,她的字写得很工整,作文写得不错,两科答题也很少错,每次都是超额完成作业。
女儿真的长大了,没我在她身边的日子,奶奶照顾得很好,我应该高兴才对,可我哭了,不知道女儿是怎样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
不知道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不在身边,她是多么的孤单和无助?
在天津的那段时间里,我问她最想做什么,最喜欢玩什么?
喜欢吃什么?
每个礼拜抽出一天时间来陪孩子,满足女儿的愿望,只满足是暂时的,没有长期的相依相伴你有怎么了解她?
离开了,女儿同样是忧伤的,这就是留守儿童的悲哀。
我只能供他上学,吃穿,而她的成长我是缺席的。
每个留守儿童都想得到父母的关爱,每个孩子都是无辜的,是孤独的,可是,现实就是这样赤裸裸,让做父母的总是处在不称职的状态。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和孩子分开的现实,可我们要努力做个好父母,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多听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的心灵不再孤单,我只能一次次的弥补孩子,才能把罪过减低。
关心每个留守儿童,让阳光照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健康快乐的生活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关于 小学 留守 儿童 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