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712475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9.62KB
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独立性B.统一性c.矛盾性D.多样性
8.情绪对于学习的主要作用表现为(AB)。
A.动机功能B.组织功能C.信号功能D.支配功能
9.在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中,当要求他们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会同时记住和这样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这叫(C)现象。
A.记忆混淆B.记忆混乱C.记忆偶发D.记忆干扰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
A.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
B.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
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D.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
1.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B)。
A.布卢姆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
2.如果一个人失败以后,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他的归因倾向可能是(A)。
A.能力归因B.运气归因C.努力归因.D.任务难度归因
3.为获得奖励、表扬而产生的学习动机称为(C)。
A.内部动机B.认知动机C.外部动机D.自我提高的动机
4.影响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后天因素主要是(ABC)。
A.营养B.睡眠C.适量的运动D.遗传
5.儿童的一般认知能力差异集中体现在(ACD)等方面。
A.发展水平差异B.气质类型差异C.表现早晚差异D.结构差异
6.教师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且提供可能使问题获得解决的知识或技能,然后教师为学生确立目标,让学生进行尝试性探索的教学方式称为(B)。
A.情境性教学B.支架式教学C.随机通达教学D.自上而下的教学
8.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恍然大悟”或“豁然开朗”的情况,这一现象可以用(D)解释。
A.定势B.功能固着C.迁移D.酝酿效应
9.下列项目中正确的说法是(CD)。
A.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的顺序是可以改变的
B.有良好的道德动机,就会表现出适当的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起着引导与深化的作用
D.在具体明确的道德规范下,在言行一致的环境中学生的道德观念比较容易形成
10.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BD)。
A.促进师生心理健康B.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C.整顿班级秩序D.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学习
1.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占优势的记忆类型有(BC)。
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形象记忆D.抽象记忆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是(C)。
A.操作性条件反射B.经典性条件反射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可以将迁移分为(CD)。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
4.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ABCD)。
A.说服B.角色扮演C.榜样学习D.奖励与惩罚
7.教学设计包含的内容有(ABCD)。
A.教学目标设计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过程设计D.教学评价设计
8.认为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的心理学家有(ABC)。
A.巴甫洛夫B.桑代克C.斯金纳D.奥苏伯尔
9.小学高年级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一般处在(B)。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
10.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性包括(ABD)。
A.流畅性B.变通性C.稳定性D.独特性
1.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B
)。
A.
一般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C
)阶段。
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B)。
苛勒
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C.贾德
D.桑代克
4.信息保持时间短暂;
记忆容量大;
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记忆为(A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
5.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D
每天跑步
B.视力下降
C.装修房屋
D.不怕见生人了
判断题(每小题1分)
11.程序教学思想是斯金纳提出的。
(√)
12.当学生能够用言语清楚地说明某一原理中包含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时,表明他已经掌握了这个原理。
(×
)
13.罗杰斯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反对把学生看作“较大的白鼠”和“较慢的电子计算机”。
14.小学五年级学生品德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既不简单服从权威,也不机械遵守规则。
15.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16.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学习策略训练,其效果优于与学科内容融在一起的学习策略训练。
1.划线、记笔记、画关系图都是属于精加工策略。
2.快速联想策略和头脑风暴法都是由奥斯本提出的。
3.人们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在行为、动机和意向方面的期望称为定型期望。
4.我国古代对于学习有“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的说法,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
5.合作学习采用同质分组的原则,这样有助于帮助差生。
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9)的提法,健康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评语。
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的作者是桑代克。
3.“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注意(√)
4.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要求来改变自己,也无法改变环境,由此产生情绪困扰的现象,称为适应不良。
5.个体差异和学习心理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
6.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而情绪、行为以及社会适应则不属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范畴。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别重视认知结构特征在学习中的作用。
2.大多数6-10岁儿童的身体发展处在相对平缓的状态。
3.原理学习的本质就是能够准确地陈述和解释原理。
4.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5.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目的在于让优秀学生帮助较差的学生。
6.提问、小测验、阶段考试、期中考试或作业练习都可以用来进行课堂评价。
1.对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不包含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2.成熟个体的某些心理机能和心理过程在内部的后天原因影响下发生的变化。
3.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因而教师决定了学习的效果。
4.驱使人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是情感。
(×
5.情感有较为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
6.偶尔一次行为不能作为品德。
(√)
7.儿童自我体验的诸因素的发生和发展不同步。
8.练习是同一刺激―反应的重复。
9.小学儿童的学习迁移心向由弱向强发展。
10.性别刻板印象是我们对学生的认识更符合男女群体的特点。
1.自然行为的偶然观察是一种有计划的非连续偶然观察。
2.人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人具有社会化本质。
3.兴趣可以补偿智力成熟的不足。
4.顿悟是突然出现的,因为顿悟是学习常见于解决简单问题的学习中。
5.思维对事物的认识统统是间接的。
6.情绪多以内在体验的形式存在。
7.移情就是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感情转移到其他人(或事物)上。
8.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9.能力分组是按学生的学力或智商分组,对各组授予相同的课程。
10.好的教学方法应该能够适合任何教学情境。
1.一对数学家夫妇能把“数学能力”遗传给后代。
2.成熟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3.问题的表面特征即“问题的表征”。
4.情感是驱使人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
5.情绪表现为一种主观感受。
6.道德观念是个体道德认识的一种表面现象。
7.小学儿童的学习迁移心向由弱向强发展。
8.男生比女生具有右脑发展的优势,因而使男生语文能力往往优于女生。
9.中等程度的焦虑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
10.“作业分组”是按学生的作业好坏分组,授以不同的课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
18.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它与个体一般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19.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20.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21.课堂学习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个案法是对某个人或某个学生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这种方法可以进行短期的研究,也可以进行长期的追踪性研究。
2.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来保证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施。
3.高原现象指动作技能的练习过程中,在总的进步过程中,所出现练习进步一时性停顿的现象。
4.定势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5.趋一避式冲突是指个体所面临的选择既能给他带来好处,同时又伴随着不良的影响。
在各种心理冲突中,有一种给个体带来的压力是最大的一种冲突。
1.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原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原理。
3.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4.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概括,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
具体方法是把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把这些单元归入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
5.角色混淆是指个体无法获得明确清晰的角色期望,或因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的角色知觉而产生混乱。
角色混淆也是对外面环境要求的心理反应,当外面要求含糊时,就会产生角色混淆。
1.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2.意义学习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
即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3.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4.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5.他律是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第二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儿童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行为的正确指导,合理组织他们的各种活动,并注意自身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1、遗传:
是指亲代将自己的生物学特征传递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
2、学习动机:
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
3、发展:
通常是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4、性格:
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个性的核心。
5、记忆:
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1.观察法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下,根据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某种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2.自然实验法是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得有意义信息的方法。
3.移情是指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相互作用。
当个体看到他人忍受痛苦或交好运时,自己也能体验到不安和愉快的情感,这种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
4.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指儿童接受社会影响,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选择,把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个性特征的过程。
5.社会互动也称社会交互作用。
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这种作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基本条件。
6.控制点是指一个人找出控制他生活的主要力量,即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和命运某些力量的看法。
7.顿悟是指突然知觉到问题情境中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
8.问题的表征是指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
9.内部言语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知觉行动联系更多的一种高级的言语形态。
特点是以自己的思想活动作为思考对象。
10.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1.实验室实验法是通过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情境条件,使所期待的反应得以出现,并加以精确测量的方法。
2.社会教化是儿童社会化的外部动因,指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内部影响、社会文化传播工具等,对儿童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3.认知发展准备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或一定范围的智力活动时所具备的认知功能的适当的发展准备。
4.试误学习指当人或动物面临一个新情境时,会进行各种尝试,以求得动机的满足,又称选择学习或联结学习。
5.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材料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自己情感和影响别人的过程。
6.小学儿童亲社会态度指小学儿童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利他的社会态度。
8.社会情境指儿童和父母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家庭环境。
9.教学风格教育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
10.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表演问题的情境,然后讨论表演,借此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价值、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形成处理这些情境的恰当方法。
12.短时记忆是介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证忆,一方面它接受由感觉记忆而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将其中一部分通过复述进入长时记忆;
另一方面它又接受由长时记忆中选择出来的等待调用的信息。
2.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3.知识准备指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存储状况,它取决于学生先前的学习和保持。
4.工具说指学习者通过自身的某种活动或某种操作,在强化的条件下形成的条件反射。
5.情绪记忆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6.道德认识指对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规范、准则的认识。
7.练习曲线练习进程及其效果用曲线表示,这种图形为练习曲线。
8.性别刻板这种现象指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两性的生物属性、心理特征和角色行为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
9.教师焦虑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作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10.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创设一个培养学生学习风格和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教学环境,而不是控制学生的环境。
教学以自我认识的概念而不是以教材的概念为基础。
教师扮演促进者的角色。
四、简答题(每题8分)
22.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模仿理论,即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们的行为而学习社会行为的,即模仿他们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进行学习的,班杜拉强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对认知一行为的结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
另外,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
由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框架中纳入了多种认知过程,因此该理论又称为社会认知理论。
23.简述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模式的主要内容。
(1)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
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阶段和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阶段。
(2)习俗水平。
它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阶段与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阶段。
(3)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
它也可以分为两阶段:
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阶段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阶段。
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
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24.为了保证有效的复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1)及时复习。
(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对复习效果具有很大影响,根据材料的性质.、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3)试图回忆。
(4)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5)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6)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
25.按学习结果,加涅把学习分为哪几类?
按学习的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以下五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4)态度的学习;
(5)运动技能的学习。
1.简述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作为言语信息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有命题、命题网络、图式三种:
(1)命题是表达判断的言语形式,是用词语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它由一个关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起来而成。
(2)命题网络是由若干个包含共同成分的命题彼此联系组成的,用来表达一个复杂的事实。
(3)图式用来表征较大的、有组织的信息组合概念。
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应该做到:
第一,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
第二,组织行为练习,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第三,针对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但所有这一切措施,都应针对儿童的年龄特
点进行。
3.简述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原则。
(1)了解学生的需要;
(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
(4)建立课堂规范。
1.简述小学儿童亲子交往的特点。
儿童入学以后,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表现为儿童与父母的交往时间、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都有所改变。
在交往时间上,与学前期相比小学儿童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相对减少,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相对减少,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和依赖程度减弱。
在交往内容上,小学儿童的父母更多关注孩子学业和品德。
在交往方式上,父母的控制性在小学阶段开始减弱,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已做决定。
2.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领悟和练习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操作程序的过程,复杂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
(1)认知阶段;
(2)分解阶段;
(3)联系定位阶段;
(4)自动化阶段:
这是动作技能的熟练期阶段。
3.简述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情绪。
(1)好奇,它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情绪,当学生知觉到他们知识存在不足时就会产生好奇。
(2)兴趣,它是个体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对学习有重要影响。
(3)愉快,它是一种正性情绪,是人或事物符合个体当前优势需要时的一种主观体验。
(4)焦虑,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还是起抑制作用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
4.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要求是什么?
第一,明确学生能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判定其教学效果的依据。
第二,教学安排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使用符号标志技术。
第四,教学方法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习惯,
可选用讲解、图示、提问、回忆等方法。
第五,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行动研究的特点是:
(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
(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
(3)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
(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2.简述知识迁移与应用的关系。
知识迁移和知识应用二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及效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是促进知识迁移的有效条件。
另一方面,知识应用过程中都存在着知识迁移,知识的迁移是保证知识应用成功的重要条件。
知识的应用本质是依赖于知识的迁移实现的。
但知识应用并不是知识迁移的全部,知识的应用主要是一种顺向的、正迁移过程。
3.简述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内容。
成就目标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
成就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分为两种:
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
掌握目标是指从事成就活动的意义在于掌握、理解任务,提高自身能力,往往根据任务标准或自我标准来评价个体的表现;
成绩目标是指以证明或显示自身能力为目标,努力完成任务的理由是要证明自己有胜任该项工作的能力,个体倾向于把自己和他人作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专科 小学 儿童教育 心理学 复习 考试 试题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