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701846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71.76KB
学年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
《学年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2、探究新知
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3.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
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
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三、巩固练习
1.谈话交流:
我们已经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你能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激发兴趣)
2.课堂检测
3.组织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
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
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
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我的创新点:
四粒黄豆、一粒花生米、两粒玉米粒一个大药片的质量大约是一克。
板
书
设
计
克、千克的认识
克
g
千克
kg
1千克=1000克
教
学
反
思
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基本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克、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了天平的简单用法,
教学的得与失:
学生对教具和课件的应用很感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质量的感觉的教学,让他们充分感知,克、千克、吨的大小。
教材6——9自主练习,克、千克相关知识及拓展练习
2
2
9.3
1.
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
2.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3.
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秤、生活实物
一、导课复习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P8—10部分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2.补充:
填合适的单位
1)小兰体重32()
2)一个鸡蛋重50()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把握
3)2瓶矿泉水重约()
4)7粒黄豆约重()
3.自主练习P8—11
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3、拓展延伸
薯片
薯片
200g
150g
2.5元2.5元你会买哪种,为什么?
通过练习加深了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并学会了基本的单位换算。
达到教学目标。
能更加熟练的进行单位换算,对所学的质量单位有了更加清楚地认识。
对于单位的换算不但是练习就能行的,要让学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我学会了吗和综合练习
3
3
9.4
进一步理解吨、千克、克的含义,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运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情境问题。
情境图、实物
1、引导复习
2、情境导入
1.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市大赢家。
2.出示情境图,指导看图
1)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
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黄瓜为参照物“6根黄瓜大约重1千克”)
2)一棵白菜大约有多重?
(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只要合理就正确)
3)你喜欢的小食品有多重?
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30个呢?
多少个就是1吨了?
(考察学生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以及吨的组成)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总结评价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学生充分认识了质量单位,并能够熟练进行单位换算,达到了教学目标。
更加巩固了知识,对单位的换算更加熟练。
第二单元备课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在分部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分布解决“求比一个数的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4
4
9.5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课件
1、回忆大课间的情景,谈谈大课间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信息。
引导学生获取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第一红点
三
(一)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1.学具操作
2.根据乘法的意义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
3.把20看作2个十,2个十乘2得4个十,4个十是40。
3、第二红点
1.借助学具,动手操作
2.将12分成10和2
3.用竖式计算
注意引导学生将竖式的生成过程与摆小方块及口算过程相结合,使学生理解竖式计算每部分表示的意思,通过板书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竖式的理解,再实现由“原始竖式”到“简便竖式”即一般竖式的过渡生成。
20×
2=40
12
×
36
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好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理解其竖式计算的各部分的意义,掌握了竖式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目标基本达成。
学生开始接触竖式计算,一定要仔细的把舒适的计算含义和方法与以前的摆小棒的方法紧密的结合好。
团体操(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5
9.9
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一、观看视频,提出数学问题
二、第一红点
表演扇子舞的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29×
2=(人)
可先让学生尝试竖式计算,当遇到需要进位的难题时,老师演示摆小棒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没一部的含义,然后表现在竖式乘法的每一步中来。
在引导学生简化竖式,规范竖式的书写格式,
重点探讨“积的十位上为什么是5”,使学生明晰:
“个位上2乘9所得积18,在个位上写8,向十位进1,十位上2乘2得4加上进位的1等于5”。
3、小电脑
你会计算59×
7和8×
25吗?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说说为什么进位/怎样进位,尽量让学生能够复述计算的过程,明晰算理。
说说;
计算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29×
2=(人)
59×
7=
8×
25=
学生基本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明确了算理。
能够掌握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大部分学生能理解其算理。
个别学生对进位的算理不是很理解。
呼啦圈表演
6
9.10
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在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
1、课件出示
1.找出数学信息
一年级18人,
二年级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
三年级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
2.提出问题
二年级有多少人?
三年级有多筛入?
2、解决问题
1.先解决二年级有多少人,
先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弄清一年级和二年级人数之间的关系。
再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可见展示线段图的画法;
并说明注意事项。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启发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先求一年级的2倍是多少,再求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
在理解的基础上列式计算。
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二年级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
学生初步学会了绘制线段图帮助自己理解题意,并能够利用线段图找出联系。
学生对绘制线段图感到陌生,对图上的一些要求,掌握的不全面。
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线段图的含义,但是,占用一定的时间。
7
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
二、新课
第二个红点
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在教师指导下画线段图,并表明各个部分,
3.列式计算
4.与第一个红点的解题方法比较
三、课堂练习P19页3、4题
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
学生能够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多少人是啥意思,能够利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大部分学生感到比上一节课轻松些
我学会了吗
8
9.11
总结比较“求比一个数的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一、复习
二、总结比较两种解题方法的不同处和相同处。
三、课堂练习
1.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
2.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数是多少
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这类问题的解法。
个别学生对于画线段图还是有点困难。
智慧广场
9
9.12
1.学习简单的搭配,了解和掌握解决简单搭配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尝试用搭配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数学活动中养成善于思考、合作、倾听、表达的好习惯。
4.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搭配,了解和掌握解决简单搭配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尝试用搭配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引入
2、学生自主探索问题:
2件上衣、3条裙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从解决问题入手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4、努力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第三单元备课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的方法的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能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2.结合现实情境,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8课时
P23信息窗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笔算
10
9.16
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
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
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出示主题图“捕鱼归来图”
师:
你都看到了什么?
(有指导的观察,说清楚在哪看到了什么?
)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师板书。
3.解决问题:
购买2筐螃蟹需要多少元?
引入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放手让学生去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然后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沟通各种算法之间的联系。
4.课堂练习
5.第二红点
买扇贝一共需要多少钱?
可以放手让学生先做,当孩子提出“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
”时,可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
教师班内总结、提升。
6.练习
富饶的大海
2筐螃蟹需要多少钱?
买扇贝一个需要多少钱?
基本按照预期目标完成
学生组内讨论热烈,思想活跃
学生印象很深,要适当掌握好学生讨论的度。
P23信息窗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笔算练习课
11
9.17
1.自主练习4 在竖式上直接写出结果。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自主练习5 学生先独立审题
3.自主练习7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自主练习8请你帮忙算一算
p26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12
9.18
1.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1.出示情景图
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
3.有选择解决问题:
121笼装多少只螃蟹
121×
8=(只)
先让学生自己试做,当遇到问题时老师再集体指导,
具体指导积得十位上应该写几?
4.7笼装多少只扇贝
125×
7=(只)
具体指导:
积的十位和百位上应该写几?
5.小结:
想一想,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21笼装多少只螃蟹
7笼装多少只扇贝
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进位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进位时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练习课
13
9.19
自主练习P27第三题
学生自主练习,集体订正
4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指名说算式,个人计算
7题
看图,弄清题意,图上的主要信息是“票价9元”
学生自主列式并计算,集体订正
票价9元
通过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计算,
个别学生对应用题感到有难度
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P29
14
9.23
1.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度 青岛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第一 学期 全套 教学 设计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