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复习笔记绝对完全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701845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12
- 大小:209.58KB
微观经济学复习笔记绝对完全Word格式.docx
《微观经济学复习笔记绝对完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复习笔记绝对完全Word格式.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生产什么(what):
品种、数量(因时代、生产水平而定)
2、如何生产(how):
生产者、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形式(方法)
3、为谁生产(forwhom):
谁来消费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分配取得的收入决定(要素决定收入)
4、何时生产(when):
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时机选择)
5、谁做决策(who):
经济体制问题——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价格引导生产和消费)
混合经济(市场经济为主、政治干预为辅)
三、经济学的定义:
1、经济学是在一定制度下,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合理配置,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资源生产出(人们需要的)更多物品,以满足人们无限多样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
(1)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稀缺的资源
(2)资源稀缺产生资源进行配置的问题:
实际上是对稀缺资源的用途进行选择的问题
(3)资源稀缺使资源具有价格:
资源的稀缺程度决定资源的比价
(4)人们的选择具有成本:
资源的配置是价格和成本的比较
四、一些重要概念:
1、权衡取舍(trade—off):
(1)原因:
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
(2)本质:
选择问题(理性选择)
(3)种类:
个人消费的取舍工作(学习)与娱乐(休息)的取舍国民收入消费与投资的取舍
社会效率与公平的取舍(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更多的东西
公平——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全体成员)
2、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
(1)定义:
一种资源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它各种可能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2)产生前提:
资源的稀缺资源的多用途
(3)本质:
一种资源对另一资源的相对性(4)选择:
机会成本较小的
(5)特点:
存在于任何行为主体的任何选择行为中作出决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难以精确估计,只是一种观念上的判断现期机会成本的高低与长期收益的关系
3、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
是指在现有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下,充分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按不同比例组合进行的各种物品生产的最大可能产量。
(2)限制因素:
技术的改进、现有资源种类的增加、现有条件的改善
(3)特点:
各方相互依存,追求高效率与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存在浪费
4、边际分析(marginalanalysis):
对于任何一种投资或投入,理性人往往都会考虑边际量,通过分析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决策的优劣
(2)本质:
微量调整带来的影响增量的影响
(3)资源对需求、欲望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甚至为负)
(4)最优: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利润达到最大
5、激励(incentive)
影响人们做出不同选择的的动力
(2)条件:
市场经济中,影响激励最重要的因素是价格
(3)分类:
个人——对不同选择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厂商——受价格影响改变生产计划(产品或资源)
公共政策——与人们面临的利益相关,考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6、交易(interact):
(1)地位:
市场上的自愿交易保证资源的最合理利用
(2)特点:
交易使买卖双方均可从中获得好处、改善双方福利(个人之间、个人与厂商之间、不同国家之间)
(3)市场:
任何发生交易的场所称为市场包括有形市场、无形市场和虚拟市场(期货)
(4)交易平衡:
交易双方最终达成平衡的核心概念是价格
市场就是通过价格波动达到供需平衡、形成最佳资源配置(均衡的价格和数量)
7、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
(1)定义:
市场不是万能的;
在某些领域,市场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即市场失灵
(2)原因: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一个人或一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这种力量就是垄断力量
(3)解决:
良好的公共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弊端,提高经济效率;
只是弥补并非主要
定义——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
内容--政府确定的法律结构规范着厂商和私人的活动
政府通过出台的各类经济政策以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私人部门不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即公共产品
(4)结论:
市场是保证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力量,政府只有在市场出现失灵时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8、信息(information):
(1)地位:
信息在决定市场形态以及在稀缺资源有效配置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做出任何选择都需要信息,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判断
(2)信息对称性:
不对称性可利用与谋取利益,互联网建立是搜索信息成本降低,信息具有对称性
共享-—消费者有为了解信息而付费的激励
重要——信息偏差导致的后果需要政府干预
9、分配(distribution):
(1)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
生产什么——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选择性配置
如何生产——如何配置资本与劳动,以及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为谁生产——如何分配剩余价值(涉及政治问题)
(2)原因:
收入分配的差异似乎是市场经济的直接后果,人的技能有差异
为了缩小收入分配的差异而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有可能挫伤各类经济激励:
为穷人提供免费资助需要增加税收,税收增加有可能挫伤纳税人工作和储蓄积极性
过高福利会提供一种反激励,使人们不愿工作而享受福利
缩小收入分配差异必须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
10、通胀与失业(inflationandunemployment):
(1)通货膨胀:
定义—-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一般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表示
本质——表明货币内在价值减少原因—-货币发行过量
影响——资产严重缩水,严重阻碍经济增长步伐
(2)关系: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在短期内存在着一种负相关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curve),政府须就此作出取舍
含义—-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
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五、经济学的分类:
1、研究对象范围的大小: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谓“虫瞰"
(worm'
seye)
一般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进行经济决策、如何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经济学(个人、企业如何选择,研究个量变化)
它被称为市场均衡理论或价格理论(生产者、消费者活动形成均衡价格,是重要激励)
(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以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是谓“鸟瞰"
(bird’seye)
研究经济总量变化和政府经济行为的经济学
它被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或收入分析、国民收入结构理论
2、研究方法:
(1)实证经济学(positive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多用此法
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
描述事实(客观存在),现状如何,为何会如此、发展趋势如何
不含自身价值判断:
对经济现象好与不好、该不该如此不作评价
(2)规范经济学(normative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多用此法
以一定价值判断为出发点:
对经济现状及变化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作出该不该如此的判断
流派众多:
角度不同,结论不同
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
排除社会价值判断,描述经济现象
2、规范分析(normativeanalysis):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同一现象的不同观点
二、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
1、个量分析(individualanalysis):
又称为微观经济分析法(某商品价格、产量等)
2、总量分析(aggregateanalysis):
又称为宏观经济分析法(GDP、经济增长量等)
(1)内生变量(endogenousvariables):
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具有函数关系
(2)外生变量(exogenousvariables):
不是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有外部因素(如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较难衡量,无法认为控制,影响选择)
(3)存量(stock):
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变量的时点状态,国民财富)
(4)流量(flow):
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两个变动方向,GDP)
三、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1、均衡分析(equilibriumanalysis):
供求平衡,相对稳定静止的状态
(1)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equilibriumanalysis):
其他市场和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单个产品、生产要素或单个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应具备的各种条件的分析方法(使用范围较广)
(2)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
把整个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各种相关经济单位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应具备的各种条件的分析方法(较为困难、科学)
2、边际增量分析(marginaladdinganalysis):
分析一种经济变量变化(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使得其他相关变量如何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
(2)实质:
增量变化分析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staticanalysis):
完全排除时间因素和均衡状态的具体变化过程,来分析某一产品或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在均衡状态下的情况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2、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staticanalysis):
(1)对某些经济变量变化前后的两种静态均衡的结果进行比较的方法
(2)特点:
过程不可知性
3、动态分析(dynamicanalysis):
分析中引入时间因素,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过程,研究的是经济变量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又称为过程分析
考察整个变化过程
五、经济模型(economicmodel):
1、定义:
用来描述有关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如逻辑关系、数量关系等)的理论结构
2、形式:
文字说明,数学方程式、几何图形
六、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定:
经济人”(Economicman)假定
1、定义:
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有限资源为自己取得最大的效用、利润或社会效益的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
2、基本特征: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满足程度)
市场经济中,每个人被假定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客观上也为社会服务
3、原因:
(1)多数人选择利己的假定,主观为己、客观有利于社会
(2)收益为物质、精神,有无形、有形之分,无法用货币衡量
4、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密的“经济人"
假说
第三节经济学发展简史
一、经济学史中的三次革命:
1、“古典革命"
:
(1)威廉·
配第—-《赋税论》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创始人,提出劳动价值论和地租论
(2)魁奈—-《经济表》近代第一个经济学家,用抽象图式提出了对经济体系的分析,纯产品学说
(3)亚当·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国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之一
(4)大卫·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最高峰
(5)约·
斯·
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本影响西方经济学教育达半个世纪的教科书
2、“边际革命”:
(1)门格尔;
杰文斯;
瓦尔拉斯
(2)阿弗里德·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最著名经济学
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3、“凯恩斯革命”: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创立宏观经济学,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
(2)萨缪尔森-—《经济学》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
二、诺贝尔经济学奖:
1、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
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
2、1969年至2009年,共有64位经济学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章小结
1、本章从经济学产生的原因-—稀缺性出发,介绍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的定义,解释了几个重要的概念.介绍了经济学的两种分类和经济学的框架结构。
2、本章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作了初步的介绍。
阐述了经济学中的最重要假定--理性人假定。
3、本章对经济学发展历史中的三次革命和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了简要介绍.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供求均衡
第一节需求理论
一、与需求有关的几个概念
1.需求(Demand):
消费者一定时期内,对应某一商品(或服务)的各种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消费者在各个可能价格下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消费者既有购买意愿又有购买能力的一种有效需要,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2)说明:
购买意愿与购买能力(现实意义上)的统一,需求≠需要,需求=愿意购买且能够购买
同时涉及两个变量——商品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需求量
非实际购买量需求量不一定与实际购买量相一致(供不应求)
个人需求——单个消费者在各个可能价格下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需要——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在各个可能价格下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总和(计算:
个人需求量叠加)
2、需求的表示方法:
(1)需求表(DemandSchedule)(表格法):
定义——描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格
特点——较明确展现该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函数关系
反映出价格与需求量反向变动的需求规律
(2)需求曲线(DemandCurve)(图示法):
(斜率为负)
定义-—显示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数量之间对应关系的二维曲线
特点—-更为直观的反映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需求函数—-Qd=ƒ(P,I,T,Pi,E,…)仅考虑商品自身价格时的需求函数
3、需求规律(LawofDemand):
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依存关系(负相关)
(2)例外:
价格与需求量同向变化
吉芬商品(GiffenGoods):
低档的生活必需品(特殊时期)
炫耀性商品:
奢侈品(象征财富和地位)
投机性商品:
股票等
(3)解释:
替代效应(substituteeffect):
定义-—由商品价格变动引发相对商品价格价格变动而导致商品需求量变化的效应
实质—-该商品相对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了改变,其他商品价格未变或降低
以相关商品代替该商品
收入效应(incomeeffect):
定义——由商品价格变动引发实际收入变动而导致商品需求量变化的效应
实质——消费者实际收入相对该商品发生变化,即实际购买力下降,消费者不得不改变消费组合以降低自己的效用水平(实际收入下降,购买数量下降)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和两种不同性质的需求变动:
1、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或服务自身的当前价格(price)
(2)其他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相关)
A、替代品(substitutegoods)
B、互补品(complementarygoods):
效用互补、配套
(3)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预期价格(expectations):
时间变化的影响,同向变化;
预期但并未发生
(4)消费者的收入水平(income):
消费行为
(5)消费者的偏好(taste):
弱化其他因素的影响
2、两种不同性质的需求变动:
(1)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定义——其他因素不变,仅由价格因素导致商品或服务需求数量的变动
实质-—仅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图形—-表现为一条既定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需求曲线并未发生移动
(2)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定义-—价格不变情况下,由其他因素(价格以外因素)导致商品或服务需求数量变动
实质——由商品自身价格以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图形——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增加减少,函数关系的平移)
变化—-一个或几个因素一起变化都会导致需求变动,引起需求曲线移动
第二节供给理论
一、与供给有关的几个概念
1、供给(Supply):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某一商品(或劳务)的各种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提出售的数量
生产者在各个价格下愿意出售并且能够卖出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生产者既有出售意愿又有卖出能力的一种有效供给
(2)说明:
出售意愿与生产供应能力的统一,供给≠生产,供给=愿意销售且能够销售
同时涉及两个变量:
商品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供给量
非实际售卖量供给量不一定等于实际消费量
个人供给--单个生产者在各个价格下愿意出售并且能够卖出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市场中所有生产者在各个价格下愿意出售并且能够卖出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总和(个人供给的加总)
2、供给表示方法:
(1)供给表(SupplySchedule)(表格法):
定义-—描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供给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格
特点-—较明确地展现该商品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供给曲线(SupplyCurve)(图示法):
(斜率为正)
定义—-显示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供给数量之间对应关系的二维曲线
特点——更为直观地感应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供给函数—-QS=ƒ(P,a,Pi,E,Pf,……)仅考虑商品自身价格时的供给函数
供给数量和影响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价格是关键因素)
3、供给规律(LawofSupply):
影响供给的其它因素既定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同向的依存关系(同方向变动)
(2)例外:
劳动力的供给:
某些情况下符合供给规律(价格较低),一定价格后可能相反
土地:
相对而言供给是一定的,某一行业相符但供给曲线的斜率较大
受收益刺激做出保留或出售的决定
(3)解释:
厂商的目标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价格变动影响利润空间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两种不同性质的供给变动:
1、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或服务自身的当前价格:
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和行业之间转移
(2)其他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现在和将来的供给
(3)生产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预期价格:
(4)生产成本:
与利润有直接关系
(5)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使产量和成本内部负相关
(6)自然因素:
自然灾害(非人为控制)
2、两种不同性质的供给变动
(1)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定义--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由价格导致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实质—-仅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图形——表现为一条既定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运动
(2)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定义——价格不变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导致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实质——由商品自身价格以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图形——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变化—-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供给变动而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
第三节供求均衡及均衡价格、均衡产量
一、几个重要概念
1、均衡(Equilibrium):
经济中的相关变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最终达到相对静止的一种状态
(2)实质:
相对稳定的静止不存在改变当前状态的内部因素
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双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3)具体:
市场价格使得该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的状态
即消费者正好买到该价格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生产者也正好卖出该价格下自己愿意售出的商品数量(市场出清)(MarketClearing)
2、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1)均衡价格: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和生产者提供该种商品的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市场出清价格(Market—clearingPrice))
商品试产供给和需求双方力量相互作用达到均衡状态时,即市场上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
(2)均衡产量:
均衡价格下的交易量(即需求量或供给量)(EquilibriumQuantity)
均衡价格水平下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相等的供给量
(3)特点:
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形成
反映在几何图形上被称为均衡点,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
二、供求均衡形成过程与供求法则
1、供求均衡形成过程:
静态分析—价格调节供给和需求之间差距至均衡点(差距导致变动)
(1)商品价格处于较低价格水平:
市场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供不应求--商品短缺,存在超额需要,卖方市场(卖方主导市场)
消费者——因得不到自己满意的需求量而考虑出更高价格以买到自己需求数量的商品
生产者-—因价格升高而愿意提供更多的商品
结果——价格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复习 笔记 绝对 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