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696141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97.07KB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供给呼吸
B.具有可燃性
C.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D.液氧常贮存在绿色钢瓶中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发生红热现象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1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下列气体中,能使木条熄灭的是()
①空气
②氧气
③人体呼出气体
④氮气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4.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淡水很少
B.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澄清后即可饮用
D.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15.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电后可观察到两电极附近均有气泡产生
B.图中气体A是氧气
C.该实验得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D.可用点燃的方法来检验B气体
16.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B.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D.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柳絮飘飞﹣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一分子间间隔变大
C.1滴水中大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发生了变化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20个质子
B.该元素离子的核外有20个电子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40.08g
19.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2﹣﹣镁离子B.2Ca﹣﹣两个钙原子
C.N2﹣两个氮原子D.2S﹣2个硫元素
20.硒元素是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如图是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B.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
C.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21.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C10H14N2)。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C.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D.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
7
2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〇”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乙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D.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
二、填空题
23.化学和生活紧密相关。
用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可用于食品防腐的物质是_____,可用于潜水的是_____。
(2)冬季室内玻璃上常有水珠说明_____。
(3)一种水是硬水,是因为该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的_____,可用_____来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
2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中还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H2S),二氧化碳的存在影响甲烷的燃烧,而硫化氢燃烧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可以将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转化为一氧化碳、水和硫,从而实现了对这两种物质的高效去除。
请回答:
(1)天然气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请用化学式回答:
在上述加点的七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
25.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1)磷酸亚铁锂中锂、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在磷酸亚铁锂中,已知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则锂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6.含有杂质的天然水经过过滤、吸附消毒等得到净化过滤是除去了水中_____。
吸附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一般净水器中使用的用于吸附、过滤的物质是_____。
如图为实验室过滤装置图,B所指仪器名称为_____,过滤时玻璃棒的位置是_____。
在实验室中可用_____的方法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三、实验题
27.如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前首先应检查_____。
(2)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_____分为5等份,做好记号。
(3)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4)待红磷熄灭并_____,打开止水夹。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5)该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_____。
(6)该实验还能得出氮气_____的性质。
28.如图所示的是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还需要_____,加热时应注意_____。
(2)若用装置①制取氧气,长颈漏斗中加入试剂的化学式是_____,锥形瓶中加入试剂的化学式是_____。
(3)可用装置③收集氧气,这种方法叫做_____,它的依据是_____。
当出现_____现象时即可收集氧气。
(4)可用装置④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29.下面是某同学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1)如图是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
用_____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火焰的_____部分加热,当加热到木炭_____插入到氧气中,在插入时要注意_____。
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D中的现象是_____。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把铁丝擦拭光亮且_____,点燃系在铁丝下的火柴,待_____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集气瓶内要预先放入少量水,目的是_____。
四、推断题
30.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已知A是一种固体,D是一种气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反应①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
(2)D的化学式为_____。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若D是一种能导电的固体,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
五、计算题
31.
(1)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氢气_____,H2SO4_____,NaOH_____,CaCO3_____。
(2)计算甲烷(C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是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
故选D。
2.A
A、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点睛】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3.B
A、氮气做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用于飞艇是利用稀有气体密度小的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酒精做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C
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5.C
A、蜡烛熔化是液化过程,是物理变化.
B、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属物理变化.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的沉淀导致的,是化学变化.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是蜡蒸汽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是物理变化.
故选C
6.B
A、液态空气中含有液氧、液氮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液氧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人体呼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7.A
A、该物质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正确;
B、该物质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B错;
C、该物质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该物质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8.D
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元素的是:
氧、硅、铝、铁、钙,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9.C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可以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选项正确;
B.氧气可供给呼吸,可用于抢救病人,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不是一种空气污染物,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太高时会导致温室效应,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选项正确。
10.D
A、煤改气”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有利于保护空气,故A错;
B、积极种草、植树可以净化空气,故B错;
C、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汽车排放的有害物质,故C错;
D、在野外焚烧垃圾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D正确。
11.A
A、氧气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的化学性比较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
D、液氧显淡蓝色,液氧常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12.D
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会发生红热现象,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3.D
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
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氧气中,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木条燃烧的更旺;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木条熄灭。
14.C
A、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故正确;
B、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每天饮用水中应含有微量的矿物质;
纯净水中几乎不含矿物质,对健康不利,不宜长期饮用纯净水,故正确;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可以得到澄清的水,因为含有微生物,不能直接饮用,最好经过煮沸处理后才能饮用,故错误;
D、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15.C
A、通电后可观察到两电极附近均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B、A玻璃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是纯净物,不含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B玻璃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点燃的方法来检验B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
2。
16.C
A、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故正确;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正确;
C、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阳离子,故错误;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再分,分为原子;
故正确。
17.C
A、柳絮飘飞是宏观运动,不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
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
所以,氧气压缩在钢瓶中,故选项解释错误;
C、1滴水中大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分,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结成冰是因为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8.A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20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钙,带有“钅”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省略不写;
故选项说法错误。
19.B
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Ca可表示两个钙原子,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N2可表示1个氮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
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S可表示2个硫原子,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
20.D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硒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21.B
A、由化学式可知,尼古丁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含氮分子,故错误;
C、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10+1×
14+14×
2=162,故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0:
14=5:
7,故正确。
22.C
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23.氮气;
氧气;
空气中有水蒸气;
钙、镁化合物;
肥皂水;
加热煮沸;
(1)空气中,可用于食品防腐的物质是氮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可用于潜水的是氧气,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2)冬季室内玻璃上常有水珠说明:
空气中有水蒸气;
(3)一种水是硬水,是因为该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
24.混合物;
CO2;
SO2;
CO;
H2O;
S
(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都属于氧化物;
硫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25.1:
4;
+1
(1)由化学式可知,磷酸亚铁锂中锂、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已知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氧元素显﹣2价,设锂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x+(+2)+(+5)+(﹣2)×
4=0,x=+1。
26.不溶性杂质;
物理变化;
活性炭;
漏斗;
玻璃棒的下端放在三层滤纸的一侧;
蒸馏;
过滤是除去了水中不溶性杂质,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属于物理变化;
一般净水器中使用的用于吸附、过滤的物质是活性炭;
如图为实验室过滤装置图,B所指仪器名称为漏斗,过滤时玻璃棒的位置是:
玻璃棒的下端放在三层滤纸的一侧;
在实验室中可用蒸馏的方法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27.装置的气密性;
水面上方的空气;
冷却至室温;
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氮气不支持燃烧或氮气不易溶于水
(1)实验开始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防生成的气体外逸;
(2)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面的空气分为5等份;
(4)将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5)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的组成结论是: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6)红磷在空气里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氮气;
由红磷的熄灭,说明了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性质不活泼;
由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上升,说明了氮气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
28.B;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H2O2;
MnO2;
排水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气泡从瓶口逸出时;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
(1)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还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加热时应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用装置①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过氧化氢,其化学式为H2O2;
锥形瓶中加入试剂是二氧化锰,其化学式为:
MnO2;
(3)可用装置③收集氧气,这种方法叫做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当出现气泡从瓶口逸出时,即可收集氧气;
(4)氧气能支持燃烧,用装置④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29.坩埚钳;
外焰;
红热;
慢慢从上向下插入;
发出白光;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绕成螺旋状;
火柴燃尽;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防止铁丝燃烧时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分析】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铁丝在纯净的氧气中能燃烧,为增强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我们可以把铁丝绕成螺旋状。
且在铁丝的下端系一根火柴引燃铁丝。
铁丝在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以防炸裂集气瓶,我们在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
(1)用坩埚钳夹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迅速加热;
当加热到木炭红热时插入集气瓶中,在插入时注意要将木炭慢慢从上向下插入,防止反应放出的热量将氧气排出,造成反应时间短,不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把铁丝擦拭光亮且绕成螺旋状,点燃系在光亮细铁丝下的火柴,待火柴快要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集气瓶内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防止或避免溅落的熔融物损坏集气瓶。
30.KClO3,催化作用;
H2,化合反应;
Fe3O4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固体,D是一种气体单质,D和B点燃会生成E,所以D是氢气,B是氧气,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所以E是水,A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所以A是氯酸钾,C是氯化钾,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由分析可知
(1)所以A的化学式为KClO3,反应①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D的化学式为H2,反应②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3)若D是一种能导电的固体,D可以是铁,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E的化学式可能为:
Fe3O4。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1.
(1)2;
98;
40;
100
(2)75%
(1)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石家庄市 高邑县 九年级 上学 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