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民歌2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686965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76.30KB
江南民歌2Word文件下载.docx
《江南民歌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民歌2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用“鱼咬尾”的方式来发展音乐,这种手法在苏南民歌中较多见,它使乐句与乐句之间温和,柔润,无跌宕起伏之感,旋律朴实而柔美。
如苏州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
谱例16:
四、江南民歌形成原因
4.1各种因素对文化艺术个性的影响
总的说来,在我国境内,政治制度、哲学、伦理、宗教等各种因素对各地区的人们的影响是大同小异的。
大同者,中华民族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儒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提出的“三纲五常”伦理秩序深入人心,一向要求人们顺应自然、服从礼仪、克制情感、节制欲望、乐天安命,以求得生活的和谐,社会的祥和,甚至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的地步。
与此相配合的,还有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
道教的鬼神惩戒,善恶感应;
凡此种种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都极大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久而久之,形成了人们恪守礼法,顺从怯懦,温和谦让,避祸求安,因循守旧,迷恋传统的文化心理特征,这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
小异者,则由于地域的不同,有的地区离封建统治中心近,禁锢更甚,影响更深;
有的地区“天高皇帝远”,难免有些鞭长莫及,照顾不周;
有的地区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历来为封建统治者所重视,刻意经营,决不掉以轻心;
有的地区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则常常会眼开眼闭,听之任之。
从这个角度上说,吴越地区的情况正处于中间状态。
比起中原地区来,这里所受封建礼教的桎梏要适当轻些,比起西南、东北等边远地区来,这里的人们所要遵循的种种“规矩”毕竟又要多得多。
因而表现在文化心理个性上,吴越地区比中原地区要开放、自由、随和、浪漫一些,而比起西南、东北等边远地区来,则又较为循规蹈矩,多一些温文尔雅,细腻精美,而少一些粗犷豪爽,激越奔放。
4.2生产力发展水平
熟悉吴越地区历史的人都知道,吴越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史前时期并不低于中原。
但由于种种原因,自有文字记载之来,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中原人称之为蛮荒之地。
吴越地区的生产经济也确实落后于中原。
然而,由于这一带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毕竟十分适宜于经济开发,又由于历史上几次大移民,大大加强了吴越人征服自然的能力,吴越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终于又迅速得以提高,到明清之际,就已经出现领先的趋势了。
明朝后期,吴越地区的丝织业中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由于经济繁荣,这一带的大城市日趋繁荣,小城镇星罗棋布,读书人越来越多,文化娱乐遍及城乡,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势必造成文明水平的提高。
一般说来,文明水平较高的群体,其情感世界往往会比文明水平较低的群体更复杂些、丰满些。
但是随着文明水平的提高,教养、礼仪、规矩等因素也随之得到加强。
于是人们内心骚动时的情感渲泄也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循规蹈矩”的意思。
反之,文明水平较低的群体,则习惯于随心所欲,毫不隐瞒地渲泄他们的情感冲动。
虽说他们也受习俗、禁忌的制约,但毕竟较少人为的规矩。
这就是说,文明水平较高的群体由于有较强的控制自我情感流露的能力,所以一般往往追求规范、含蓄、雅致;
同时又无可奈何地暴露出一些着意雕琢的缺陷,不够豪爽、雄浑。
而文明水平较低的群体,则由于缺少这种控制自我的能力,往往喜欢直接地、随意地渲泄他们的情感,于是就在文化艺术心理上呈现一种祖犷、豪放乃至杂乱、迷狂的个性特征。
从这一点上说,吴越神歌所呈现的温文尔雅、精美细腻的艺术个性特征,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更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本身有着一个形成和发展的漫长过程,随着生产力——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它的世俗化倾向愈趋强烈,这种个性特征也随之而不断得到加强,不断变得清晰起来。
吴越神歌虽说是一种民间文化,与吴越地区的上层文化相比较,它还比较粗野。
但是到了近代,这种情况也有了很大改观。
由于吴越地区的小城镇星罗棋布,交通又十分方便,就使得城乡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许多原在城镇小市民阶层流布的俗文艺,诸如弹词、评话和各种戏曲也都几乎渗透到了这一带乡村的绝大多数角落,这种俗文艺的流布无疑会提高当地农民的审美水平。
还有一批下层文人,虽通笔墨,却又无缘走上科举之路,也就混入民间,甚至染指于俗文艺。
他们中间有的参与评话、弹词、宣卷和戏曲的改编或创作;
也有的人插手到神歌文化中来,参与了一部分神歌作品的改编。
而这种下层文人的创作活动,也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神歌文化的艺术风格。
4.3环境成因
4.3.1、生态环境
吴越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有个历史发展过程,但总的说来是适宜于农耕生产的。
太湖流域与宁绍平原一带,唐宋以来就成为中国的粮仓,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
一般来说,长期在温润的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人们,往往具有和谐、平衡、机敏、细腻的心理特征。
与此相比照,寒冷的气候使人勇敢、豪爽,却容易僵硬、迟钝;
炎热的气候使人活跃、敏感也容易消沉;
而温润的气候则使人更顺畅地成长,心绪和谐而舒坦。
这种影响当然不可理解得过于绝对化。
但也确有一定的道理。
吴越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正是在长期的熏陶之中对吴越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使之形成与别地迥然不同的文化个性特征。
此外,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使得吴越地区的物产,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一直比较富裕,人们为解决温饱所付出的劳动,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也比较容易些。
这就使得吴越人比较容易满足现状,有一定的惰性。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人们看惯了风和日丽、山青水秀的美景,久而久之就使人们习惯于欣赏一种秀婉柔弱的美,这种审美趣味方面的地域特征,也是早就有人指出过的。
4.3.2、社会生活环境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生产方式,一是稻作,二是蚕桑。
考古资料证实,宁绍平原的河姆渡和杭嘉湖平原的罗家角是亚洲最早栽培水稻的地方,也是全世界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水稻生产一直绵延至今,太湖流域一向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这一带的蚕桑丝绸生产历史,也可以一直追溯到四、五千年之前。
江南民歌所呈现的温文尔雅、精美细腻的艺术个性特征,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更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本身有着一个形成和发展的漫长过程,随着生产力一一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它的世俗化倾向愈趋强烈,这种个性特征也随之而不断得到加强,不断变得清晰起来。
五、江南民歌的发展与保护
5.1发展前景
5.1.1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
在江南民歌中蕴藏着一种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
如流传在江苏无锡地区,靠口耳传唱流传下来的《华抱山》,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赞誉为中华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枝奇葩。
这部长篇吴歌长达16000行,篇幅浩繁,气势恢弘,情节跌宕起伏,句式自由奔放,语言极富江南民歌特色。
《华抱山》记录了明末无锡一位民间英雄带领农民抗强暴、反官兵的故事。
近400年来,它的手抄本早已绝迹,主要靠民间歌手用口头传唱吴歌的方式流传。
据了解,《华抱山》亦称《公道歌》,传唱者、手抄者屡遭历代官府囚禁和杀害,现在会唱《华抱山》的歌手华祖荣先生,生于华抱山故乡,他是按照祖先族规代代传唱的。
这部流传于太湖民间的长篇叙事性英雄史诗,在中国民间文学史上,甚至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填补了长期以来学术界所认为的“汉民族无史诗”的说法,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
无论是诗歌中描述的民间英雄,还是历史上后来的若干传唱者,手抄者,都无一例外地向世人展示一种坚韧的自强不息和奋发有为的高贵精神。
无论统治者是如何的残害、压迫人民,作为弱势群体的老百姓,并没有屈服,从现实的斗争到文字的控诉,都闪耀着江南吴地的老百姓的自强不息与奋发有为。
5.1.2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自然情趣
吴歌民谣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过去人们劳动时经常唱歌,用来抒发胸中的情感。
比如,鲁迅先生就曾经形象地解释中国诗歌的起源:
中国的第一首诗歌,就是劳动人民在劳动时,大家为了互相鼓励,一起唱出来的那个“吭唷、吭唷”的劳动号子。
因为这样的劳动号子,枯燥的劳动生活一下变得生动了;
因为这样的歌谣合唱,使漫长的劳动时间变得短暂了,生活一下子有了情趣。
江南名城苏州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五代时,即有“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之说。
作为地处濒江、沼海,大运河从城下流淌而过的苏州,已是东方一等风流繁华大都。
冠之以“衣被天下”的美誉,可以设想人烟的稠密,市场的繁荣,服务性的行业应运而生。
许多生活在农村的农民,进入城市从事织造和各种手工艺劳动。
他们带来了民歌,一等闲暇之余,并开展许多形式的自娱自乐活动。
那个时代所涌现出的城市市民文化可以从冯梦龙在《山歌》和《桂枝儿》的附记中,看到像琵琶阿园那样的歌女,怀抱琵琶,嗓音清脆,高歌一曲,绕梁三日。
大明万历年后,苏州时调风靡一时。
更为有甚者,在达官贵人的府邸中,供养着“家班”。
那个时候的吴歌最典型地记录了生活的内容,成为我们人们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社会大学。
歌唱的内容广泛深入地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
古人古事,农事节令,习尚风俗,动物花卉,远山近水,宗教迷信、神话传说等等。
学者们特地将这方面的吴歌进行了专门分类,包括时政歌、劳动歌、仪式歌、儿歌等等。
因为生活在各式各样的民歌中,平凡琐碎的日子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情趣。
如传唱千古的《子夜四时歌》: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歌谣巧妙地将劳动生活与美丽的爱情融合在一起,明显地将生活诗意化了,给读者无穷无尽的阅读享受。
再如:
“新打大船出大荡,大荡河里好风光。
船要风光双只橹,姐要风光结识那个郎。
”歌谣里吟唱的原本是大河里劳动场景,却也一下子褪去了劳动与生活的艰辛,充满诗情画意。
5.1.3崇尚自由的婚恋追求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犹衔半边日。
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对吴歌的推崇早已使得吴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有一席。
虽然吴歌品类丰富,包括时政歌、劳动歌、仪式歌、儿歌等若干歌谣形式,但其中最多最精彩的还是情歌。
江南山青水秀,经济发达,人多聪慧温柔、情感细腻,表现在民歌中则显委婉清丽、含蓄缠绵、隐喻曲折,以吴侬软语、浅唱低吟,呈阴柔之美。
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说:
吴歌的“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
而吴歌中的情歌更是软语细声,情意缠绵,思怨有之,愠而不怒。
江南民歌,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民族文化神韵。
中国的封建社会绵延了几千年,“礼教”束缚一直是人民群众的桎梏,可是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特别在江南农村,彼此之间河网交错,交通不便,致使统治者鞭长莫及,难予教化,使人民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放纵”。
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尽情歌唱。
如《不怕切头不怕羞》:
“铁链子九十九,哥拴颈子妹拴手,哪怕官家王法大,出了衙门手牵手。
”非常形象生动地讴歌了人们对爱情的忠贞,无视王法,蔑视王法,敢于公开对封建礼教进行抗争——展示了江南人民摆脱束缚,崇尚自由的婚恋追求。
5.2江南民歌文化内涵与现时代精神的接洽
江浙地区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故来就有鱼米之乡之称,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生产水平较高,加上吴越一带很少受到自然灾害与战乱的侵扰,人们安居乐业,富裕无忧,思想偏于清雅,亦相应形成了柔和闲雅优美秀丽的审美情趣,这些文化心理折射于音乐艺术,导致其音乐风格偏于柔婉秀丽。
历史上出现了众多著名的雅集型乐社和艺术流派,诸如无锡的“天韵社”、上海的“大同乐社”、“浙派”等。
具有颇高艺术造诣的乐人、作品在此区也大量出现。
正如中国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一样,虽然历经千年的历史沧桑,但却越来越焕发别样的风采。
吴歌好比是《诗经》中的“风”,传唱记录的也正是吴地人的生活与情感,每一字,每一句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是历久弥醇。
江南民歌的千年历史发展和丰富文化内涵深刻地体现了生活在江南吴地人民一脉相传的精神品格与情感追求。
在经济发展,物质丰富,文化发达的现代社会,为什么人们再一次把研究与欣赏的眼光投向古老的吴歌,除了因为吴歌是中国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生动质朴,新鲜活泼,很大程度上却是因为吴歌的基本文化内涵恰恰切合了时代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既是我们国内的,也是整个人类的永恒精神所归。
5.2.1文化认同的时代追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十分明确地指出:
文化认同是确立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关键。
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或团体,之所以想要把某种文化视作自己的遗产加以传承与保护,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它能满足文化身份确认的需求。
比如某个民族、地域的人对自己民族的、地域的语言,剪纸艺人对剪纸艺术等的情感,不仅仅是因为对其实际功能的认识,而且是对其能够体现的自我文化身份意义的把握。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之所以引发了苏州和无锡两个地区的“源头”与“申报”之争,其实就是争夺的吴歌对其所有者具有文化本体的意义。
这启示我们任何生活在群体社会中的人或集体,都要关注文化身份,再从身份文化的内涵中去获得精神层次的认同,这样就会更加有利于把握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本质。
5.2.2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吴歌作为一种“活态”文化。
这种“活态”性,在口头传唱和表述及其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以及传统工艺技能等遗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吴歌的文化内涵是通过人的活动展现出来,直接传达给受众(或物体)。
它在传达给受众时往往还会有互动,如表述中的语言交流,听觉中吴歌音乐,甚至在传唱过程中的舞蹈动作,一切的关于吴歌的活动都是一个动态的流传。
所以说吴歌创造和传承关键在人,正因为有这种文化的“活态”性,才有了吴歌的独特魅力。
比如长篇英雄叙事诗《华抱山》的传唱、整理者朱海容先生,和已故去的无锡歌王钱阿福,可以说他们的生命就是吴歌。
而在吴歌的内容上,那些精美的描写爱情婚姻,男女相恋的诗歌更是无一字,无一句不再关注作为“人”自身的美好追求。
不论封建婚姻势力是如何强大与黑暗,也挡不住人们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如上文提到的《不怕切头不怕羞》光是歌曲的题目,就足见吴地人民自发与自觉地追求着“以人为本”,如今“以人为本”既是吴歌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也对我们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了重要启示。
所以说吴歌文化其实传唱的更是一种“活的精神”,对吴歌文化的传承也主要是对活“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历史与当下的人的直接沟通。
5.2.3构建和谐的社会目标
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社会建设的目标,也不仅是我们每个人个体的目标,更是整个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而和谐社会构建必须与和谐文化建设相为表里。
和谐的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基础。
挖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和谐基因,在保护和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无论是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长篇英雄史诗《华抱山》等,还是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的生活类吴歌,还是以人为本,崇尚自由的歌谣,人民歌唱着的都是“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古老的吴歌在今天焕发无穷的魅力,恰恰是因为吴歌自身永恒的内涵与时代精神接洽并且融合了。
5.3研究与保护的必要性
吴歌历史源远流长。
如果从传说开始,殷商末年,周太王之子泰伯从黄土高原来到江南水乡,建了勾吴国并"
以歌为教"
,吴歌就已有3200多年历史。
《楚辞·
招魂》即有“吴蔡讴,奏大吕些”的记载。
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时将吴歌编入《清商曲辞》的《吴声曲》。
明代冯梦龙采录宋元到明中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辑录成《山歌》、《挂枝儿》。
清代是长篇叙事吴歌的成熟繁荣时期,经书商刊刻、文人传抄和民间艺人的口传,保存了大量长篇叙事吴歌。
“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发起了一场歌谣运动,《晨报副镌》于1920年起连载吴歌,其后陆续编辑出版了《吴歌甲集》(顾颉刚)、《吴歌乙集》(王翼之)、《吴歌丙集》(王君纲)、《吴歌小史》(顾颉刚)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辑成《吴歌丁集》(顾颉刚辑、王煦华整理)、《吴歌戊集》(王煦华辑)、《吴歌己集》(林宗礼、钱佐元辑),大量吴歌得到搜集、整理和研究。
特别是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挖掘和"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歌谣卷的编纂出版,使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
进入21世纪,有关部门又编辑出版了《白茆山歌集》、《芦墟山歌集》、《吴歌遗产集粹》和《吴歌论坛》等几百万字的吴歌口述和研究资料。
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向来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吴歌如今也逐渐引起西方学者的重视。
作为吴歌走向世界的3个里程碑安·
比雷尔的《汉代民歌》和《玉台新咏》把南朝的吴声歌曲译成了英语,科奈莉亚·
托普曼翻译出版的冯梦龙的《山歌》把明代的吴歌译成了德语,荷兰学者施聂姐出版的《中国民歌和民歌手--江苏南部的山歌》则研究和翻译了部分现代吴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传统民歌保存情况考察团”曾于1994年到苏州、常熟考察吴歌的保存情况。
在吴歌的保护方面,令人感到高兴的从吴歌产生到现在也一直被人们重视和研究,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的记录和研究成果。
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以刘复,顾颉刚,刘半农等为代表一批有着科学民主精神的知识分子有意广泛地收集歌谣,其中有大量的吴歌被收集。
并且已经对吴歌进行科学的理论研究,开始感觉到吴歌的传承存在着濒危性。
强调在收集歌谣要注意保证它的完整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吴歌的研究被许多民间文学研究工作者和民俗研究工作者以及民间音乐工作者所重视。
取得了很多成果。
1984年国家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发出三集成的通知,大大推动了吴歌研究工作。
吴语地区由此展开了有史以来空前规模的吴歌普查采风运动,时间长达十多年。
在这次普查收集活动中,由于时代的进步手段更加先进,除了采用文字记录也采用了录音录象等先进工具。
为吴歌的整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别是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引起了轰动,推翻了“汉语无长歌”的说法并且直接影响到国际上,此期间发现整理的长叙事吴歌有《红娘子本姓王》《五姑娘》《沈七哥》《红郎偷小姨》《白杨林山歌》。
198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江南十大民间叙事诗》.这是对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作了一次总结的巡礼。
填补了吴歌研究的空白。
为了更好地发展与保护江南民歌,在原始民歌的基础上来进行创作,这也是发展与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创作江南风格柔性音调的途径有两种,即:
(l)直接吸收江南民歌中的原始素材进行改编创作;
(2)不直接运用原始素材,只是根据江南民歌旋律特点自由编织而进行创作的。
在当今的创作中,第二条途径的写法多于第一条途径的写法。
然而江南民歌的保护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口头艺术乃至我们的方言和民俗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加剧,旅游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移民,环境,使得本土文化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
许多江南民歌在文字声音上作了记录,但仅仅是资料上的保存,但是“歌无声不传”,有人做了调查在苏州十五岁以下的小孩已经没有多少会说苏州本地方言。
用吴地方言唱的民歌到了这些孩子身上怎么传承呢?
有许多人在研究关心抢救吴歌,可是很遗憾的是其中有许多人不是本土人不了解吴地方言,因此他们对吴歌的深入研究很困难。
类同的情况世界各国都有存在。
为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为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法律条款,于2003年10月17日在联合国32届大会通过了:
《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
所有这些为保护民歌都提供了政策保障。
江南民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起来的,更是民歌文化中的瑰宝,它还将深刻影响地影响江南文化进一步的方向和格局,离开传承就会使创新成为无源之水,也就失去了创新。
而创新是传承的动力,而创新是发展的内在动力。
只有创新和发展才能使江南民歌更好地得到传承与保护——保护为了发展,发展为了传承。
六、结论
江南民歌揭示了吴语地区民间艺术所具有的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蕴涵了吴地民众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思维模式、情感方式、民俗文化事象等方方面面。
对其进行文化的深层次解读将有助于理解、弘扬、传承和发展这些吴文化的精华,并且在与新的时代精神接洽过程中,赋予古老的吴歌最新鲜的现代文化价值,如此,古老的吴歌在新的时代社会环境中必然焕发勃勃生机,不仅唱响在吴地,还要唱响整个中国的大地,乃至于飞向世界。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童楚平《吴越文化新探》,浙江人民出版杜,1988版.
[2]《东南蚕桑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1版.
[3]江明惇.《试论江南民歌的地方色彩》音乐研究,1983版.
[4]杨瑞庆著.《中国民歌旋律形态》,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版
[5]王耀华、乔建中.《音乐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朱自清.《中国歌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8]苗晶.《汉族民歌旋律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9]周青青.《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10]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宋大能.《民间歌曲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版.
[12]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13]孙光钧.《词曲宫调探微》著,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
[14]《语言与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15]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
杂志类:
[16]蒲亨强.水乡清韵:
吴越旋律特色及其文化内涵[J]中国音乐,2006,(02).
[17]方昳.苏南民歌的歌唱艺术及其继承与发扬[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04).
[18]黄翔鹏,张振涛.中国传统音乐煞声问题的乐学理论研究[J]中国音乐学,1989,(01).
[19]徐湘.深入挖掘吴歌音乐传统创作新时代音乐作品[J]中国音乐,2005,(01).
[20]张胜.江南民歌传统审美情趣的突破[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5,(04).
[21]董维松.从律学的角度再谈“苦音”的音阶及其调式[J]音乐研究,1987,(01).
[22]伍国栋.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上)[J]音乐研究,2000,(04).
[23]赵志安.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下)[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01).
[24]黄翔鹏.中国传统音调的数理逻辑关系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南 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