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十一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686256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4.74KB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十一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十一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十一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
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
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
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
观看教师出示的温度计,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
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思考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4、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设计实验探究发现温度计的发现认识。
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讨论,提出猜想假设。
了解教师出示的实验材料,小组讨论交流制定探究方案。
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小组实验学习活动。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教师下发探究学习活动的资料提示卡片,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学习活动。
学生进行交流活动,交流探究的方法和探究中的发现。
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
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并加以巩固
3、
了解教师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问题,引导进行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或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丰富自身。
(一)教师引导学生从做中学,在做活动中自主发现、生成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学习内容。
(二)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创设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充分交流、探讨,形成并不断完善实验方案并进行合作学习活动。
发现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在实验一种液体后做好观察记录再进行下一步另外一种液体的实验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归纳,并以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归纳的单一个体越多,归纳越科学。
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进而实现资源共享,丰富自身认知。
(三)充分激发学生课后拓展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六、学习小结:
第十二课
玩镜子
1.能够用图画语言对不同种类镜子的成像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能设计实验探究多个平面镜汇聚太阳光后,会使温度升高的现象。
2.认识到生活中镜子的用途,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知道平面镜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知道多个平面镜汇聚太阳光后,会引起温度的升高。
5、
第十三课
筷子“折”了
:
1.通过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能运用
光的折射知识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作出解释。
2.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的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想知道并爱提出有关光的折射方面的问题。
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第十四课
彩虹的秘密
1.能从“是什么”、“为什么”等角度针对彩虹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研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
2.想知道,爱提问;
愿意合作交流;
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知道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知道彩虹的形成原因。
6、
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进而实现资源共享,丰富自身认知。
第十五课
飞旋的陀螺
1.能制作各种陀螺;
在玩陀螺的过程中运用光的色散只是。
有所发现,并能及时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7、
第十六课
光与我们的生活
1.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对光污染提出问题;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3.了解光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止方法,会做简易护眼镜。
8、
彩虹的秘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组合而成的,我们看到的物体的不同颜色是色光反射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在实践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光的三原色,了解用光的三原色可以混合成各种不同的色光。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
1、形成彩虹的实验材料──水盘、平面镜、纸屏、喷雾器、光碟、肥皂。
2、看到物体颜色的材料──几张不同颜色的纸片。
学生
1、空心塑料三棱镜
2、制作彩色陀螺所需材料──火柴梗,红、绿、蓝圆形卡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教学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引入
1、谈话:
(1)(出示彩虹挂图或投影片)你们认识它吗?
说一说彩虹是什么样的?
(2)彩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
出现在天空的哪个方向?
(3)关于彩虹你还知道些什么?
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讲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彩虹的形成及关于光的有趣问题。
学生回答
能过图片初步了解彩虹
探究
1、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
(1)谈话:
彩虹的形成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2)讲述:
为了研究彩虹的形成,我们来做个实验。
每一组水盘里有5厘米深的清水,把水盘端到阳光下,把平面镜正对阳光,斜放在水盘中,对面放置纸屏,调整平面镜和纸屏倾斜度。
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5)出示学具
空心三棱镜
(6)小结:
阳光照射在空心三棱镜,平面镜对面的纸屏上就出现了一道彩虹。
白色的阳光变成的平面镜上,平面镜对面的纸屏上就出现了一道彩虹。
白色的阳光变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你看到什么现象?
数一数,有几种颜色的光?
它们像什么?
你能按顺序说出各种光的名称吗?
通过对彩虹的制作和探究了解彩虹的成因及光的色散原因。
2、认识彩虹的形成。
(1)提问:
阳光为什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每个组都有一个喷雾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有水。
我们到室外向阳处用喷雾器背着太阳向天空喷水,观察到什么现象?
(6)师生小结:
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
夏天,雨后转晴的天空仍然悬浮着很多小水珠,它们像水中的镜子一样,将白色的阳光分成七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彩虹总是出现在太阳的哪一边呢?
(7)提问:
你还在哪里看到像彩虹一样的的七色光?
你还有哪些方法做成彩虹?
①喷水时,看到什么现象?
②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
(5)讨论:
①以上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
彩虹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②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推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与上面的活动可以合二为一)
3、认识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的多种颜色。
(1)讨论:
阳光照射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2)提问:
几种不同颜色的纸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别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学生分组利用学具进行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课下可以让学生继续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板书设计
彩虹的的成因是
我的发现有
课后记:
飞旋的陀螺
1、能运用所学光的色散知识,制作各种陀螺;
在玩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并能及时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1、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卡纸、水彩、火柴、胶水、剪刀、透明胶带、双面胶
导入
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科学 下册 教案 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