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工作报告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685454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40.05KB
县政府工作报告文档格式.docx
《县政府工作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政府工作报告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后实施****等千万元以上项目460个,完成投资108亿元。
分别有29个、**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个项目列入全省“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数量与规模均居全市首位。
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完成303亿元、年均增长31.1%。
园区体系全面形成。
***工业聚集区成功争列为省级工业聚集区。
**中心跻身首批省级***聚集区。
**园被列为全省“十二五”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
食品加工园区被列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产业群被列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两区一园两基地”的园区经济支撑体系,为加快县域发展搭建了优质平台。
过去的五年,是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的五年。
工业转型步伐加快。
累计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生产性项目382个,完成投资83.3亿元。
***四大主导产业扩能提质,****四大新兴产业扎实起步。
入库税金超千万元企业新增13家、达到19家。
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9.7亿元增加到33亿元,年均增长27.7%。
农业特色优势明显。
**、林业、畜牧业四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食用菌总量由2006年***万袋增长到**亿袋,年均增长3700万袋,跻身全国“三甲”行列。
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新增5家、达到11家,居省内各县之首。
“***香菇”、“***滑子菇”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荣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全国食用菌产业集群品牌50强等系列殊荣。
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圣地***”城市品牌登陆央视,分别有2项、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省级保护名录。
谋划实施了总投资45亿元的“四大文化产业园”项目。
**等33个工程按期完工,完成投资10亿元。
首届*化研讨会、首届中国*节成功举办,中国*研究中心、全国菇菌文化专业委员会落户***,被评为全国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摘取中国文化产业特色园区魅力奖。
商贸物流繁荣发展。
华北物流建成20万平方米,亚欧果仁等12个专业市场建成投用,客官国际饭店等10个大型商贸服务设施竣工运营,全县服务型企业达到400家,个体工商户1.3万户,分别是2006年的1.6倍和1.7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12.9亿元增加到32.5亿元,年均增长20.3%。
商务工作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三城同创”、“六创联动”、“三年大变样”系列活动连续攻坚,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7.8平方公里增加到1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6%增加到45%。
五年累计完成城建投资120亿元,编制各类规划40项,动迁110万平方米,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220万平方米。
“数字城管”在全省县级城市率先运行,跻身全国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城,被评为全省“三年大变样”工作先进县。
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
坚持“三化同步”,撤乡建镇1个、撤并村69个,建设农村社区20个,三批30个省级新民居稳步推进,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农村面貌三年大变样成效显著,***镇、**镇跻身国家级生态乡镇行列,金杖子村通过国家级生态村验收。
基础设施全面加强。
县城生态防洪、大庆水库除险加固、中水回用工程建成投用,鸽子洞水源工程开工建设,被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新建、扩建220千伏变电站1个、110千伏的5个、35千伏的11个,改造输配电线路300公里,供电能力达到40万千伏安,被评为全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县。
**高速、**公路、**公路建成通车,**铁路完成线下工程,“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四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949公里。
数字电视、移动通讯、宽带网络普及率居全市前列。
过去的五年,是节能环保强力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节能减排扎实有效,电机变频调荷等节能技术大力推广,燃煤锅炉改造等节能工程深入实施,“三场一中心(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粪便处理场、医疗垃圾储运中心)”建成投用。
单位GDP能耗下降21.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1.1%和29.3%,节能减排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基地落户***,中国农科院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开工建设,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被列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玉米油提取等26个循环经济项目深入实施,被列为省循环经济示范县、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
生态建设全力推进,累计造林56.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2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52.2%提高到60.8%,被列为集体林权改革全国百县典型,荣获首批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过去的五年,是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
教育布局调整和学区建设成效显著。
***等106所中小学建设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新增校舍24.5万平米,职教中心晋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我县被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
卫生计生事业稳步推进。
县医院病房楼等7个项目建成投用,19所乡镇卫生院、7所乡镇计生服务站、291所村卫生所完成达标改造,被评为全省“十一五”疾控工作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新改建乡镇文化站13个、农家书屋291个,圆满承办两届全国跳伞锦标赛,成功举办两届全民运动会,在全国民运会等赛事上摘取奖牌42枚,被评为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县。
民族宗教活动依法管理。
成功承办天主教承德教区主教祝圣活动,赢得中央、省、市高度评价,民族和谐、宗教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国土资源、审计统计、工商物价、档案史志、应急管理、外事侨务、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的五年。
惠民便民实事有力实施。
五年累计实施实事182件,民生方面财政支出40.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6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分别由7855元、2931元,提高到14705元、5677元,年均分别增长13.4%、14.1%。
就业社保工作不断加强。
争取和筹集就业社保专项资金2.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万人。
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五大社保体系日益完善,参保人数达到36万人,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全省发展劳务经济先进集体。
特困群众生活有效改善。
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林场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六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推进,累计新建住房面积34万平方米,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90万元。
发放低保、五保、优抚、扶贫资金2.4亿元,筹集善款2000万元,帮扶救助各类特困人群26.5万人次,被列为全省第一个产业化扶贫示范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去的五年,是政府职能加速转变,平安建设成效显著的五年。
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入驻,中国·
***门户网站、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系统在全市率先开通,县、乡、村三级服务中心成功设立,行政效能大幅提升。
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民主法治工作不断加强,被评为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县。
安全生产扎实有效。
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年下降,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和药品安全示范工程扎实推进,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首批国家级食用菌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
“五五”普法深入推进,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
“迎创抓促”、信访稳定“六无县”创建等活动深入开展,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县,村级综治专管员队伍和机制建设赢得中央综治委充分肯定。
严打整治斗争不断深入,现行命案侦破率连续七年100%,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面夺取北京奥运、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重大庆典安保胜利。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这是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历任领导班子同心同德、拼搏进取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是驻平单位、社会各界携手共建、帮助支持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人士,向所有支持和帮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深体会到,加快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县,必须不断深入解放思想。
五年来,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支招***”等系列活动,对县情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县域发展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形成了广泛共识,为县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必须突出狠抓开放项目。
五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地缘、资源、人缘优势,牢牢抓住开放项目总抓手不放松,持续开展“开放引资突破年”、“重点项目攻坚年”等活动,引进了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县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循环经济、文化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内循环、产业间融合的转型发展之路,发展后劲愈发强劲。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3294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把握,不遗余力构建以城带乡、产城互动、一体化发展格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和谐稳定发展局面不断巩固。
必须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五年来,我们坚持大力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基础要素支撑能力持续增强,政务服务效率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决维护县委的核心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切实形成戮力同心谋发展、众志成城求跨越的强大合力。
以上这些,是我们发展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做好政府工作的制胜法宝,必须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继承和发扬。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经济总量小、实力弱的基本县情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资源依赖程度高、自主创新和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大项目少、重大项目落地慢仍是短板,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还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市民素质还有待提高,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新一届政府的战略任务
新一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从宏观趋势看,虽然国内外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没有改变;
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总体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拓宽新的发展空间。
从自身基础看,产业多元支撑愈加稳固,城乡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统筹城乡试点县、“两区一园两基地”(省级工业聚集区、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航空科技产业园、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优势平台,为我们再续发展新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发展潜质看,工业方面,航空科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扎实起步,与国家转变发展方式战略深度契合;
农业方面,食用菌、花卉等产业特色鲜明,在环京津农超功能对接上优势明显;
文化产业方面,契丹文化独树一帜,是承德国际旅游城市的特色补充;
服务业方面,现代物流蓬勃发展,是河北环京津、沿渤海物流体系的优质节点,这些都为我们新一轮竞争发展赢得了先机。
从干群精神状态看,全县上下谋发展、求跨越的士气空前高涨,必将激发出争先晋位、跨越赶超的无穷动力。
立足新起点,面对新机遇,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善于顺势而为,勇于自我加压,敢于改革创新,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
根据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做出的决策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全面贯彻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现代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创造幸福民生”核心任务,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农业兴县、文化活县、商贸旺县”发展战略,大力培育航空科技、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着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努力推进县域综合实力跨入全省上游,强力打造冀辽蒙三省交界区域经济增长极,强力打造冀辽蒙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今后五年的战略任务是:
——突出质量效益,在综合实力上实现新突破。
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18.1%;
全部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20.1%;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0亿元,2016年完成249亿元,年均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年均增长20%;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
50:
35;
县域综合实力跨入全省上游。
——突出以城带乡,在城乡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到2016年,累计完成城乡建设投资325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20万以上,城镇化率50%以上。
中心城区“一城三区、一轴三带”功能布局基本完成。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中心镇为纽带、中心村为基础的城乡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建设中心村32个。
创建节水型社会,提升供电保障能力,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数字***,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初具雏形。
——突出生态文明,在可持续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到2016年,新建企业研发机构7家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个以上,分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实施一批重大专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居全市前列。
全县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6.3%。
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三废”循环利用水平,单位万元GDP能耗降到1.14吨标煤,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8.5%、13.5%、9%和7.5%,实现由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向示范区的转变。
——突出公平共享,在社会事业上实现新突破。
到2016年,高质量普及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城区教育承载能力,教学质量保持全市领先,建成河北教育强县。
进一步巩固“防、保、治、管”四大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县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打造健康城市。
提升城乡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加快文化强县建设。
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9:
100以内,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高。
——突出富裕和谐,在幸福民生上实现新突破。
到201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600元、10300元,年均分别增长11%、12.9%,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累计新增就业2.5万人,每千人企业个数增加到2.34个、每千人工商户数增加到40.95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5万人以上,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国防后备和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安定和谐局面更加稳固,三省交界区域群众幸福指数最高城市初步建成。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紧密结合县情实际,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牢牢把握科学发展总基调。
突出“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题,准确把握河北“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和我县“一个跨入、两个打造”战略任务的本质要求,按照“十二五”提出的魅力、实力、活力、和谐***发展路径和重点安排,稳中求进、好中见快,扎扎实实抓好落实,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坚持开拓创新,全面打响结构调整攻坚战。
贯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推动实体经济质的飞跃这一战略基点,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升级、三产抓拓展的工作原则,坚定不移调结构,不遗余力促转型,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高地,着力把航空科技、新能源、现代物流培育成最为响亮的产业名片,把***建设成为新型工业聚集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文化产业先行区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三是坚持重点突破,紧紧扭住开放项目“牛鼻子”。
抢抓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培育、资本梯度转移、京津冀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等历史性机遇,有针对、有选择地谋划运作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举全县之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极化效应,着力打造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四是坚持统筹兼顾,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统筹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民生、政府自身六大重点建设工程,持续发力提优势、增特色,分秒必争补短板、破制约,努力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全方位的突围崛起。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幸福新***。
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努力实现新一届政府工作良好开局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确保120亿元,增长20%;
力争130亿元,增长30%。
三次产业比重达到24:
45:
31。
财政收入确保17亿元、增长18.2%,力争18.38亿元、增长27.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确保6.99亿元、增长18.7%,力争7.56亿元、增长28.3%。
固定资产投资额120亿元,增长33.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亿元,增长17%。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300元、6300元,同步增长11%。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紧紧抓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主线,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强力打造三省交界区域经济增长极
着力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进一步扩大增量、调优存量、提升总量。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扩大增量。
切实加快总投资182亿元的汉能光伏发电、高铁车站周边开发等26个亿元以上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抓好总投资198亿元的舒适6000万件园林工具、亮达国际酒店等92个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40个,其中亿元以上的不少于50个,10亿元以上的不少于2个。
加大对席奥通用飞机组装制造、中国活性炭创意城等项目的包装力度,积极争列省市重点,最大限度争取扶持。
二是优化投资结构提升质量。
提高准入门槛、严格筛选程序、规范项目管理,引导投资向传统产业改造、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倾斜,全年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增长36.4%,高于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幅3个百分点。
积极谋划包装一批可操作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滚动储备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50个,其中亿元以上的不少于100个,50亿元以上的不少于20个。
三是强化经济运行调节优化存量。
加快现有企业技改扩能步伐,对生产工艺及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生产能力。
加强监测预警,强化运行调节,确保山庄、泉力等骨干企业高效运营,冀东特种水泥等35个竣工项目达产达效。
全年新增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利税15亿元以上。
四是强化税收征管增加可用财力。
加强财源建设,优化税源结构,支持商贸服务业等一般预算收入贡献高的产业发展,推进骨干企业主辅分离,研究企业税收征缴次序,最大限度增加一般预算收入,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由“产值经济”向“财源经济”转变。
突出发展新型工业。
加快建设工业聚集区,积极争列省级经济开发区,着力推进“产城”互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融。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谋划实施润丰多金属综合利用、北大荒黄金E王技改扩能、长城化工六氟磷酸锂、起亚汽车电子线束整体迁入等77个项目,总投资104.2亿元、完成投资20亿元。
主动承接交通设施、光纤制造、铸造压延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改造提升矿山冶金、食品加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加快推进通用飞机组装、光伏发电、金盛建材、家具产业园等44个项目,总投资152.3亿元。
席奥飞机10月份具备组装条件,泰达生物质发电、金盛建材、新型木塑产业化竣工投产。
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航空科技、新能源、新型建材、家具制造四大新兴产业。
大力推进园区建设。
加快南城区航空科技、南五十家子多金属综合利用、长城化工、红山新能源四个产业园建设速度。
强化工业聚集区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抓好塔泉复合玻璃钢等12个驻区项目建设,年内新增入驻企业1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6亿元以上。
航空科技产业园积极争列国、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深化企业对标挖潜。
引导企业全方位开展“对标”行动,加快技术革新改造步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利税超亿元企业达到4家、超千万元企业24家,规模工业增加值41亿元、增长24.2%。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
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做强特色产业。
食用菌:
在稳步扩大木腐菌规模的同时,着力提升草腐菌比重,食用菌新增6000万袋、总量达到3.2亿袋。
设施园艺:
重点加快以鲜切花为主的花卉产业扩张,稳步推进设施菜基地建设,年内新增设施园艺5000亩,其中设施花卉2000亩。
现代林业:
加快推进中国北方种苗实验基地、花卉基质与产业化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全年新造林7万亩、发展苗木基地8000亩。
畜牧养殖:
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力争6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年内投产。
特色主导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4420元。
调优大田结构。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以露地菜、花、薯类等高效作物为重点,大力实施盛合源千亩露地菜种植、5000亩万寿菊基地等项目,调优大田作物种植面积5万亩。
壮大龙头企业。
依托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总投资21.2亿元的亿源工厂化杏鲍菇、太平洋绿豆凉茶等15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
实现产业化经营额38亿元。
培育名优品牌。
积极引进推广菌、菜、花等优新品种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栽培技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培优做靓“***”、“泽州”、“榆州”、“八沟”、“会州”等地理标志商标,年内新增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各1个,绿色、有机认证各2个。
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活化营销手段,提升包装档次,促进“集市农业”向“超市农业”转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政府 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