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相关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681607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4.10KB
高考相关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相关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相关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此,将录取最低分细分为学校录取最低分和专业录取最低分是必要的。
为了便于表述,这里把学校录取最低分和专业录取最低分高出当年“省控线”的分数,分别称为“学校录取相对分”和“专业录取相对分”;
把考生高考总分高出当年“省控线”的分数,称为“高考相对分”。
下面再来梳理一下上面提到的几个概念:
所谓“高考相对分”,即考生高考总分高出当年“批次线”的分数。
比如,假设某考生的高考总分为550分,一本线为535分,那么用该考生的高考总分550分,减去一本线535分,其高考相对分为15分(550-535=15)。
所谓“学校录取相对分”,即学校录取最低分高出“批次线”的分数。
比如,假设某高校的学校录取最低分为570分,一本线为555分,那么用该高校的学校最低录取分570分,减去一本线555分,则该高校的“学校录取相对”分为15分(570-555=15)。
所谓“专业录取相对分”,即高校某专业录取最低分高出“批次线”的分数。
比如,假设高校某专业的录取最低分为575分,一本线为555分,那么用该专业的最低录取分575分,减去一本线555分,则该“专业录取相对分”为20分(575-555=20)。
二.如何运用“相对分”把握高考分和录取分
1.运用“相对分”把握高考总分
可能有的网友会问,我考了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啊?
还需要把握吗?
回答是肯定的。
高考总分虽然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但如果没有批次线作参照,就会显得比较“抽象”。
比如,假设某考生考了550分,能判断该考生考得怎么样吗?
实际上难以判断。
如果以批次线为参照,就能作出一个具体的判断。
比如说,假设某一批次的批次线为549分,那么该考生的高考分数(550分),相对于这一批次的批次线来说,相互比较接近;
假设某一批次的批次线为500分,相对于考生的高考总分来说,该批次线低于该考生的高考总分50分。
举例来说。
假设一本线是490分,二本线是450分,则该考生550分的高考总分,高出一本线(490分)的分数为60分(550-490=60),高出二本线(450分)的分数为100分(550-450=100分),即该考生的高考总分相对于一本线来说,其“高考相对分”为60分,相对于二本线来说,其“高考相对分”为100分。
假设一本线是550分,二本线是505分,则该考生550分的高考总分,与一本线(550分)持平(550-550=0),刚好踩一本线,高出二本线(505分)的分数为45分(550-505=45分),即该考生的高考总分相对于一本线来说,其“高考相对分”为0分,相对于二本线来说,其“高考相对分”为45分。
可见,批次的不同,批次线的高低,对考生的高考分数的判读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而运用“相对分”作参照,考生对自己的高考总分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就比较明晰了。
2.运用“相对分”把握学校录取分
我们知道,填报志愿时,对某高校录取分的把握,需要参考该高校往年的录取分。
但是,假设某考生考了500分,某高校上一年的录取分为480分,如以该考生500分的高考总分和该高校上一年480分的录取分来参照,即根据该考生500分的高考总分,比该高校上一年480分的录取分高20分,就能断定该考生的高考总分超过了该高校的录取分吗?
没有这么简单。
这还得用“相对分”来进行比较。
假设二本线为480分,则该考生500分的高考总分,高出二本线(480分)20分,即该考生的“高考相对分”为20分。
假设上一年的二本线为450分。
则该高校上一年480分的录取分,高出上一年450分的二本线30分,即该高校上一年的“学校录取相对分”为30分。
也就是说,该考生500分的高考总分,虽然高于该高校上一年480分的录取分20分,但该考生的“高考相对分”(20分)却低于该高校上一年的“学校录取相对分”(30分)10分。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考生的高考总分来与往年的学校录取分进行比较。
而“高考相对分”只与某一年的“学校录取相对分”进行比较是不够的。
因为不同年份的“学校录取相对分”往往会有高低变化,因此,某一年的“学校录取相对”或高或低,可能具有偶然性,“高考相对分”须与近年3-5年“学校录取相对分”作比较,才能作出大致的判断。
但是,如果以某高校近年实际学校录取分直接进行判断会怎么样呢?
以某高校近5年的“学校录取分”为例。
假设某高校:
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的学校录取分分别为600分、575分、560分、565分、593分,但我们不能仅根据2010年600分的学校录取分,超过了历年的学校录取分,就简单地认为该校2010年600分的学校录取分,是近年最高的;
也不能简单地根据近年录取分,多数时候都在575分以上,就认为高考成绩须达到575分以上,才能报考。
与判断考生高考总分相似,这种以高校实际录取分为参照分的方式,同样是不能有效判断该校的学校录取分的。
因为不同年份的批次线往往不同。
我们得根据对应年份的相同批次的批次线来进行判断。
换句话说,就是需根据对应年份的“相对分”来进行判断。
仍以上述某高校为例,只是近5年的参照分由“学校录取分”改为了“学校录取相对分”。
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的学校录取分分别为600分、575分、560分、565分、593分,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该校招生省份的“一本线”分别为550分、515分、500分、510分、520分则:
2010年该高校600分的学校录取分,高出当年550分的省控线分数为50分,
2009年该高校575分的学校录取分,高出当年515分的省控线分数为60分,
2008年该高校560分的学校录取分,高出当年500分的省控线分数为60分。
2007年该高校565分的学校录取分,高出当年510分的省控线分数为55分。
2006年该高校593分的学校录取分,高出当年520分的省控线分数为73分。
即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该高校的“学校录取相对分”分别为50分、60分、60分、55分、73分。
可见,2006年至2010年近5年来,由于不同年份的“省控线”不同,从“学校录取相对分”的角度来看,该校2010年600分的学校录取分表面上看最高,但“学校录取相对分”却只有50分,为历年最低。
虽然该高校近5年的“学校录取相对分”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到该高校的“学校录取相对分”的大致区间,即在50分-73分之间,且连续4年都没有超过60分,最近5年“学校录取相对分”的平均分也在60分左右。
通过运用“相对分”对该校录取分的把握,就可以大致知道,报考该校,考生的“高考相对分”至少应该到达60分左右。
3.运用“相对分”把握专业录取分
前面说过,我们在填报志愿选择院校时,最终还要落实到具体的专业。
而某考生的“高考相对分”达到了某高校的“学校录取相对分”,仅仅只能表明,从分数的角度来看,该考生达到了进入该校的基本条件,是否能被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则要看该校相关专业的录取分,因为高校的专业录取分,往往要高于学校录取分,至少不会低于学校录取分。
与选择院校时参考具体高校的学校录取分同理,对意向高校某专业录取分的把握,也需要参考该专业近年3-5年的录取分。
在比较高考总分与高校专业录取分时,同样需要运用“相对分”来进行判断。
还是以上述某高校为例。
假设该高校的某一专业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的专业录取分分别为(括号内为学校录取分)610分(600分)、580分(575分)、577分(560分)、575分(565分)、603分(593分),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该校招生省份的“一本线”分别为550分、515分、500分、510分、520分则(括号内为学校相对分):
2010年该高校610分的专业录取分,高出当年550分的省控线分数为60分(50分),
2009年该高校580分的专业录取分,高出当年515分的省控线分数为65分(60分),
2008年该高校577分的专业录取分,高出当年500分的省控线分数为77分(60分),
2007年该高校575分的专业录取分,高出当年510分的省控线分数为65分(55分),
2006年该高校603分的专业录取分,高出当年520分的省控线分数为83分(73分)。
即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该高校的“专业录取相对分”分别为60分、65分、77分、65分、83分。
从而可以看到该高校某专业的“专业录取相对分”的大致区间为60分-83分之间,多数年份都没有超过77分,其中有3年没有超过65分,最近5年“专业录取相对分”的平均分为70分。
因此,如果报考该高校的这一专业,其“高考相对分”至少应该达到65分以上,最好能达到这一专业近年的“专业录取相对分”的平均分(即70分),如果考生的“高考相对分”再高一些,报考这一专业则更加稳妥。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同一高校的“专业录取相对分”要等于或高于“学校录取相对分”。
因此,在根据“相对分”选择院校和专业时,就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考虑。
不能只顾“学校录取相对分”,就贸然填报。
否则,即使档案投进了高校,也可能因为分数没有达到专业录取分被退档。
因此,填报志愿究竟是以“学校录取相对分”为参照,还是以“专业录取相对分”为参照,是有考究的。
如首选院校,只要能录取就读,也就是说即使被调剂到没有填报的专业,也能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学校录取相对分”为参照,当然,填报“服从专业调剂”是必要地;
如首选专业,最好以“专业录取相对分”为参照。
同时,还要结合高校录取专业的排序方式等来进行综合考虑,关于这一点,因不是本文的重点,不再赘述。
高考志愿,切莫忽略的几项原则
(2013-05-0723:
27:
57)
估计高校录取分不能直接用往年录取分,选择院校时不要忽略专业录取分,切莫照搬所谓志愿填报模式
高考志愿,切莫忽略的几项原则
一、估计高校录取分不能直接用往年录取分做参考
填报志愿时,对所选高校录取分的估计,只能依据往年的录取分,但又不能直接用录取分作参考。
假设某考生高考成绩为550分,所选高校上一年录取分为530分,能说该考生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所选高校上一年的录取分吗?
假设该考生高考当年本一批次线为530分,则该考生的高考成绩超出本一批次线20分;
假设上一年本一批次线为500分,则该考生所选高校录取分超出本一批次线30分。
虽然该考生的高考成绩高于所选高校上一年的录取分20分,但该考生高考成绩超出本一批次线的分数却比所选高校录取分超出本一批次线的分数低10分。
可见,直接用“绝对分”进行比较,会导致错误判断。
而用“相对分”进行比较,不同年份的分数,才具有可比性。
所谓“相对分”,是指考生高考成绩、高校或专业录取最低分高出当年“批次线”的分数。
当然,对所选高校录取分的估计,仅参考某一年的录取“相对分”是不够的,因为高校某一年的录取“相对分”或高或低,可能具有偶然性。
建议参考高校近年3至5年的录取“相对分”。
比如,某考生所选高校近3年录取最低分分别为540分、553分、545分,近3年“批次线”分别为534分、543分、540分,则所选高校近年录取“相对分”分别为6分、10分、5分,最高时为10分,最低时为5分,近3年录取“相对分”平均分为7分;
该考生高考成绩为535分,当年批次线415分,则高考“相对分”为20分,超过所选高校近年录取“相对分”平均分13分。
考生通过这样的分析,便可大致判断所选高校把握度的大小了。
二.选择院校时,莫忽略专业录取分
考生高考“相对分”超过所选高校录取“相对分”,仅表明有被所选高校录取的可能,能否被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则要看所选专业的录取“相对分”,因为高校的专业录取分,往往要高于学校录取分,高出几十分的情况并不鲜见。
而对所选专业录取分的估计,也需参考近年3至5年的录取“相对分”。
至于什么情况下参考学校录取“相对分”,什么情况下参考专业录取“相对分”,则要看考生更看重学校还是更偏爱专业。
如首选学校,只要被录取就读,即使被调剂到没有填报的专业(当然填报“服从专业调剂”是前提),也能接受,可以学校录取“相对分”为参照;
如首选专业,尤其是目标比较明确的专业,最好以专业录取“相对分”为参照。
三.平行志愿“冲”的院校,莫忽略“调剂”志愿
假设平行志愿设A、B、C三个院校志愿,按照平行志愿的检索、投档流程,首先会检索考生A志愿所填高校,如达到投档线则投出,未达到投档线则检索考生B志愿所填高校,如达到投档线则投出,未达到投档线则检索考生C志愿所填高校,如达到投档线则投出。
也就是说,只要考生的高考分数达到A、B、C志愿所填任一一所高校录取分,都有可能被投出。
但考生的分数一旦达到首先被检索到的高校的投档线,档案投出后检索便告结束。
即使被高校退档,即使考生的分数超过后续志愿所填高校投档线许多分,也不会再检索和投档。
由于学校录取“相对分”每年有可能发生或高或低的变化,因而考生可以在学校录取“相对分”高于和低于自己高考“相对分”适当范围内,对院校进行筛选。
如考生所选院校的录取“相对分”,既有高于高考“相对分”的,也有低于高考“相对分”的,且考生对这些院校的“喜好”程度与这些院校的录取“相对分”高低排序“一致”,可采取“一冲”、“二稳”、“三保”的方式排序。
即A院校志愿可以“冲击”一下自己心目中较好的高校,填报录取“相对分”高于高考“相对分”的高校;
B院校志愿则应以稳为重,可填报录取“相对分”适当低于高考“相对分”的高校,力争被录取;
C院校志愿因是最后的机会,应填报录取“相对分”低于高考“相对分”一定分数的高校,录取“相对分”低于高考“相对分”也多,保险系数越大。
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如“冲”进A志愿高校,自己的高考分数往往不占优势,被录取到自己所填专业中最希望读的专业的机会较小,甚至有被退档的可能。
因此最好填报服从专业调剂,以降低退档风险。
不过,如服从专业调剂,有可能被调剂到自己不满意的专业。
考生对此要有充分认识。
四、A院校志愿“冲”与“不冲”要理性
高校录取分的高低波动或不同高校间录取分的“此消彼长”,往往反应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复杂心态和对所选院校的认知变化。
如同一省会城市的某“211”财经类高校和既是“211”又是“985”的某综合性高校,去年招生时的最低录取分,前者低于后者许多分,而在这之前的几年中,最低录取分前者却常常高出后者许多分。
可见,高校录取分的高与低,并非意味着高校的好与不好。
但许多考生会用A院校志愿去“冲”所谓好学校。
在这些考生看来,录取分数高的就是好学校,录取分数低的就是一般的学校,因而用自己的高考“相对分”去“对号入座”学校录取“相对分”,认为这样才不浪费分数,这是一个很大误区。
五、平行志愿“冲、稳、保”非固定模式,不能照搬
考生在选择与自己的高考“相对分”大致匹配的院校时,也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选院校的录取“相对分”的高低排序,并非与自己对这些院校的“喜好”程度的排序完全一致。
录取“相对分”较高的院校,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院校,录取“相对分”较低甚至在所选院校中最低的高校,恰恰是自己心目中比较喜欢的高校。
如果是这种情况,平行志愿的A、B、C院校志愿则应以对院校的“喜好”程度排序,即最喜欢的高校放在A院校志愿,其次B院校志愿,再次D院校志愿。
如果考生所填A志愿高校录取“相对分”比自己高考“相对分”低很多,表面上“浪费”了不少分数,但考生高考“相对分”高出学校录取“相对分”越多,被录取并被录取到自己所填专业中较满意的专业的可能性越大。
“一冲”、“二稳”、“三保”仅仅是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之一,也非固定模式,不能照搬。
高考无效志愿多因忽略高校录取规则
(2012-04-1722:
36:
33)
高校的招生章程是考生获取高校招生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就考生填报志愿而言,最具参考价值的则是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
可以说,录取规则是招生章程的核心。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也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并对招生章程应包括的“录取规则”作了简要说明:
“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
可见,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是考生填报志愿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然而,考生或考生家长却往往忽略了招生章程或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从而导致高考志愿成为无效志愿。
笔者近年搜集的这方面的高考志愿案例不胜枚举。
有位理科考生,以高出西安交通大学调档线5分的成绩被投进该校。
但因不符合该校录取规则,又被退了出来。
这位考了604分的理科考生,语文却只有86分。
西安交通大学因“该生语文成绩单科不及格,故予以退档”。
我们来看一下西安交通大学招生章程录取规则有关条款是怎样表述的:
“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检查合格、高考投档成绩(含加分)达到西安交通大学在该地区提档分数线(单科成绩应达到及格水平)的前提下,按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加分)和所填的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当地专业计划人数确定录取专业。
”
不难看出,西安交通大学招生章程中有关考生单科成绩的要求是很明确的。
显然,这位考生填报志愿前没有认真阅读该校的招生章程,没有细究过该校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
考生如果事先查阅一下西安交通大学校的招生章程,事先留意一下该校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自然会避开填报有语文单科成绩应达到及格要求的这所高校。
事实上,这位考生本来有机会选择与该校实力相当的另外的高校。
如同样是“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某大学,其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只要求“理工类考生外语、数学须在及格分数线以上”。
还有这样一个案例,北京体育大学在招收非体育类专业考生时,所退14位考生,有11位考生是因为身高或视力不合格。
笔者做了一个统计,这11位被退考生中,有6位考生视力和身高均不合格。
这里不妨列举其中3位考生的视力或身高体检结果和退档原因:
一位男生的身高为1.65米,因不符合该校男生身高不得低于1.70米的要求被退档。
一位考生的裸眼视力,左眼为4.3,右眼为4.0,不符合该校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得低于4.5的要求被退档。
一位女生的身高为1.56米,裸眼视力,左右眼均为4.2;
不符合该校女生身高不得低于1.58米、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得低于4.5的要求被退档。
而自己的视力、身高是否符合要求,在填报志愿前是可以知通过该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到的。
北京体育大学当年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是这样表述的:
“除体育类、艺术类专业外,其他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不得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得低于1.58米”,“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得低于4.5”。
但遗憾的是,这些考生似乎并不知道这些信息,从而导致所填志愿为“无效志愿”。
更有甚者,上海海事大学所退13位填报航海类专业,但“视力不合格”的考生中,居然有2位考生在这所高校征集志愿时,再一次填报了该校的航海类专业。
由于上海海事大学在批量录取时,有较多考生不符合专业录取要求被退档,导致未完成招生计划,需要征集志愿。
这两位考生,就是在征集志愿的时候,由于不明被退原因,又填报了这所高校。
再一次被退档自然在所难免。
而上海海事大学当年招生章程有关“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的条款非常明确:
“报考航海技术专业的考生,每眼裸眼视力不低于5.0;
报考轮机工程专业的考生,每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8”。
那么,上述两位考生的视力情况究竟怎样呢?
笔者从所搜集的案例中可以了解到,这两位考生中,一位考生的裸眼视力,左右眼均为4.1;
另一位考生的裸眼视力,左眼为4.7,右眼为4.8。
均不符合所报高校航海类专业的录取要求。
在高校招生章程的录取规则中,一些高校的特殊专业或一些特殊类高校可能会有性别限制的相关条文。
按照教育部有关高校招生工作规定,“未经教育部批准,高校不得擅自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
因而高校招生章程的录取规则中,一般多表示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也许正因为高校一般都无男女生性别限制,所以才会有不少考生“忘记”一些高校的特殊专业或一些特殊类高校的特殊要求。
但“忘记”就可能导致“想当然”,“想当然”填报出来的志愿则往往导致志愿无效。
比如有位女生,填报的4所院校中,有3所院校填报了一般只招收男生的航海类专业。
该女生填报的这些大学和专业分别是宁波大学航海技术,广东海洋大学航海技术,上海海事大学轮机工程。
结果这位女生的档案在广东海洋大学只作了短暂停留便被退了出来。
而广东海洋大学当年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有这样的表述:
“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不含轮机工程(陆上)专业]只招男生”。
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启示,就是高校录取规则中的所有要求,甚至一些细节上的表述,都应该成为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包括录取规则中有关男女性别方面的要求或提示,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艺术类高校或专业的录取规则也不列外,也是考生或考生家长应该留意的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在录取时所退的13位考生中,除两人外退档原因均为“无我校专业合格证”。
该校当年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有关“艺术类录取原则”的条款表述得很清楚,就是考生应“取得我院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证”。
虽然并非每所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均要求必须获得校考专业合格证,但高校一旦将此规定列入招生章程,就会照章行事,这就是录取规则。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无效志愿”是导致考生被退档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造成无效志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忽略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且有相当多的的考生“集体忽略”,足见忽略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现象非常普遍。
因而仔细阅读招生章程尤其是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应该引起考生和考生家长的足够重视。
高考状元赢在哪里?
导读:
近年来,“高考状元”被炒作得热火朝天,人们一边盲目追崇着他们的高成绩,一边也质疑着他们的实际能力。
每到放榜时,状元们带着耀眼的光环,从各个角落走进公众的视野,状元情结发酵出巨大的社会舆论。
他们是怎么学习的?
他们有什么秘诀?
他们是不是“考试机器”?
高考状元在人们眼中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高考专家尹宗禹老师从专业角度解读高考,和高考状元畅谈应试秘籍,点播复习方法,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高考状元,引导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