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680663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4.34KB
《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研组长
最后学历
大专
申请者承担研究项目情况以及完成情况
项目来源类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是否完成
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指南(2010-2015)
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注明刊物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
王芳:
2010年论文《放飞学生的个性激活语文课堂》发表于科教新报第18期第7版,2010年指导戴欢同学第小论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荣获县级一等奖,2011年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发表于《现代教育报》第65期第5版。
龙成根:
2012年撰写的论文《发挥主观能动性巧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发表《中外教育研究》杂志社。
谢鹏:
2012年参加全县语文优质课比赛荣获第二名,
研
究
课
题
名称
起始时间
2013.4
终止时间
2016.12
成果形式
实验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当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不断涌向发达地区和城市,加之部分地方户籍制度的束缚,孩子难以随亲就读,这样就在其户籍所在地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学生。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我国留守学生已超过6000万人,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更是达到了相当比重。
这部分学生由于缺少家庭教育、亲情关爱,在生活、学习、心理发展上与非留守学生整体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探究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措施,为存在留守学生问题的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了解,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的心理动向,提供可行的教育教学策略,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农村初级中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为探索农村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同时,对于丰富教育理论,转变教育理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对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学教交流园7F"
|k-l"
g
3、监管人的现状与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关系。
4、探索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新模式、新方法。
建立符合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身心特点的良好品质的培养方案形成一套有效的成功经验及理论。
5、通过活动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自己的巨大付出,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到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习自觉性。
6、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健康教育、教育教学实践,验证和推进对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的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的心理特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农村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预计突破的难题:
1、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多,操作难度大。
2、研究对象个体差异较大,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一套有效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措施有一定的困难。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该课题有普遍的、广泛的现实意义。
留守学生是贫困地区农村社会转型时期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良好的服务体系对留守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课题结合我校留守学生现有的现象:
(基础知识差、厌学情绪重、不喜欢学习、混日子、品行不端正、语言不文明,性格孤僻、怪异等)。
我们坚持“家庭缺位、学校进位、社会补位”的研究思路,标本兼治,形成合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促进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校园网查阅资料,及时把握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参考或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实践创新。
行动研究法: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及个案调查等方式把握留守
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对调查结果进行心理状况分析研究,开设生理心
理讲座,及时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家庭教育。
个案研究法:
主要用于本校农村“留守学生”不良个性,心理健
康,行为、学习习惯的研究,找到基本规律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法:
通过设立实验班,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对比实验方
案,论证教育途径的有效性。
观察法
通过对留守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心理活动、学习能力、学
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研究操作的得失,及时总结反思,
对研究进行修正完善。
经验总结法:
积累研究过程中的所有资料,组织并鼓励教师不断发掘,及时提炼研究中的成功经验。
四、本课题研究的方案。
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实验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留守学生是贫困地区农村社会转型时期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我国留守学生已超过6000万人,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问题相当严重。
我校坚持“家庭缺位、学校进位、社会补位”的工作理念,标本兼治,形成合力,结合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式和我校留守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教学现状(基础知识差、厌学情绪重、不喜欢学习、混日子、品行不端正、语言不文明,性格孤僻、怪异等)。
为此,我校特提出《
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研究项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早在1994年,上官木子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文中首先提出了“留守儿童”这一概念,此后留守儿童逐渐进入学界研究和探讨范围。
此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对未来农村社会发展影响的深层研究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潜在影响的研究涉及较少。
缺乏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对产生留守儿童的政治上、经济上的深层次原因的挖掘和研究也十分有限,因此,从总体上看目前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策略研究不足,研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国外对我国农村留守学生的现象关注较多,但正式研究不够。
国内农村留守学生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启动。
但对产生的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的专项研究还远远不够,不同地区往往各有特色,同一地区,留守学生现象也有各有差别。
04年前后,中央教科所,江苏、河南等地的个别专家学者,对农村留守学生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研究。
2005年5月,全国妇联等单位组织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学生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
这些研究,重点探讨了农村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在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
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
(1)大量关注农村留守学生成长方式的消极面,缺乏对留守成长方式积极因素的研究。
(2)大量关注当前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的问题,缺乏面向过去和未来的纵向研究。
(3)大量关注问题的表面现象,对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
(4)以舆论宣传代替问题探究,对如何解决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指在体力和智力上各自充分和自由发展的人,认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及高度的创造性等基本属性。
并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可是,一个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关注具有特殊背景的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就显得特别迫切。
2、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人。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对于学校来说,科学发展就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留守学生同样也是学生,我们也应当关注他们的一切。
因此,关注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④。
新课程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留守学生因家庭背景的特殊性,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更应该受到重视和关爱。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
本课题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为各级政府乃至全国解决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提供参考。
也可以为我县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和谐农村社会的构建。
(1)在教育实践方面,为有效解决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作出贡献。
(2)在教育理论方面,打开农村基础教育研究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
(3)在综合效益方面,为各级政府部门解决广大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以教育为核心的系列问题提供参考,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课题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原则
1、研究的基本思路
从学校处于我县经济落后地段,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现状出发,切实找准农村留守学生心理现状与需求,立足于解决本校的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学校教育功能,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累研究经验,作为以后留守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
从家庭缺位——学校进位——社会补位的基本思路,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形成合力,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2、研究的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监管人的现状与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关系。
(3)探索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新模式、新方法。
(4)建立符合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身心特点的良好品质的培养方案形成一套有效的成功经验及理论。
(5)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
(6)通过活动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对自己的巨大付出,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到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自觉性。
2、研究方法
通过设立实验班,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对比实验方案,
论证教育途径的有效性。
观察法:
通过对留守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心理活动、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及时总
结反思,对实验进行修正完善。
经验总结法:
4、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全体和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2)活动体验性原则:
(3)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4)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5)发展前瞻性原则:
(6)保密性原则:
(7)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5、研究对象:
7—9年级共9个教学班。
6、课题研究的步骤
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
(1)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开展课题申报及筹备工作。
(2)第二阶段:
(实验研究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开展留守学生现状调查,分析留守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
(3)第三阶段:
(实验研究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探究解决留守学生思想、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问题的措施。
(4)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2015年1月——2016年9月,
A、撰写研究综合报告、研究论文、经验总结,形成最后成果。
B、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与交流。
C、接受课题组专家组的全面评估与验收。
7、研究的保障措施
(A)、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
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力量,学科带头人,部分成员担任过领导职务,大多数具备本科学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朝气蓬勃并积极投身于各种教改实践,科研氛围浓厚。
(2)课题研究经验丰富。
近年来,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参加县里优质课等活动竞赛并获奖,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3)地理优势明显。
我校处于县城郊区经济落后的乡镇,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学生数量较大,研究工作的典型性较为明显,工作开展的可行性较强。
(B)、研究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
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2)专家引领。
邀请有关科研部门专家作为我校的科研顾问,定期来校作课题研究指导,少走弯路,保证研究扎实有效的开展。
(3)校本培训。
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努力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的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C)硬件设施
我校已有电教室、图书室。
这些设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D)经费支持
校长领导的校委会对科研全力支持的态度,保证课题组人员有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经费。
(E)研究措施(加强课题组自身管理工作)
1、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落实到人,定出时间。
2、收集资料,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及时记录,整理好研究和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经验教训、方法效果、典型案例、音像资料、阶段总结、研究论文等。
3、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和研究实验的进展情况。
4、课题组长经常检查方案和计划的执行情况,时处理研究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5、加强学习,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及时吸收相关成果,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与实践能力。
8、课题研究管理
(A)确立实验班级,由点到面实施
七年级
(2)班
八年级(3)班九年级
(2)班
(B)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
谢鹏(教务主任)
副组长:
龙锋杰(教务副主任)龙成根(语文教研组长)
主要研究员:
唐命常龙玉辉龙阳生
王芳田琳穗龙金玉
(C)明确职责
1、主要研究员的共同职责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2)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教案、案例评说、等资料以便汇总归档。
2、主要研究员的分工
谢鹏教务主任:
(1)指导、督查课题研究与实施;
(2)保障实施活动所需经费及物质条件,并写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3)侧重有关留守学生教育结构模式的理论研究。
负责课题的过程管理、文稿撰写工作。
龙锋杰副教务主任:
指导制定并实施相关措施,做好资料积累,处理及归档等工作。
龙成根语文教研组长:
(4)全程负责课题具体的过程管理、研究方案、开课报告及结题报告等文稿的总结提炼和撰写工作。
龙玉辉校级骨干教师:
与龙成根老师对课题具体的过程管理、研究方案、开课报告及结题报告等文稿的总结提炼和撰写工作。
唐命常校级骨干教师:
与龙锋杰老师指导制定并实施相关措施,做好资料积累,处理及归档等工作。
龙阳生学科带头人:
具体负责各种活动文档的记录整理
王芳学科带头人:
具体负责课题资料的搜集整理,数据处理。
田琳穗学科带头人:
龙金玉校级骨干教师:
五、本课题研究的成果预计及使用范围。
(一)成果预计
(3)在综合效益方面,为各级政府部门解决广大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以教育为核心的系列问题提供参考,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使用范围
本课题的理论研究成果可适用于我县农村初级中学基础教育教学实践,,有利于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和谐农村社会的构建。
也可以适用于各地同级同类学校乃至各级政府解决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提供参考。
。
六、本课题拟投入的研究经费概算(单位:
万元)
类别
年度
合计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4.1
1.1
0.9
2.1
图书资料费
0.3
0.1
调研费
1.2
0.4
成果打印费
0.5
小型仪器设备费
0.8
0.2
结题奖励费
1.0
其它:
实验费
七、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及签名
姓名
职称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分工情况
签名
谢鹏
29
中文
松桃县太平中学
见分工说明
龙锋杰
中学一级
34
35
见分工说明
唐命常
40
龙玉辉
中学高级
46
见分工说明
龙阳生
王芳
37
田琳穗
32
龙金玉
43
八、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九、申报单位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领导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十、专家评审意见(在相应的数字上画○)
课题的意义
1.重要2.较重要3.一般4.不重要
课题的内容
1.充实2.较充实3.一般4.空洞
学术思想
1.有明显创新或特色2.有一般创新或特色3.创新性不明显4.无创新
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1.先进且有创新2.清晰、可行3.尚可、模糊4.不可行
课题组的研究基础
1.雄厚2.较好3.一般4.较差
专家组综合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名
日期
十一、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注:
本表一式三份。
复制有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农村 初级中学 留守 学生 心理特点 教育 对策 研究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