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679916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06MB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观察光的行进路线。
把4张卡纸放在同一条直线上,让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卡纸上的小孔,发现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前3张卡纸上的小孔,照射在第4张卡纸上。
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观察到手电筒的光只能够直接穿过第1张卡纸上的小孔,不能穿过第2张卡纸上的小孔,在第2张卡纸上留下光斑,第3、4张卡纸上没有光斑。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实验三:
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探索
手电筒、杯子、玻璃、纸张、书本等等。
①用干净的透明玻璃片遮住手电筒并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观察手电筒的光能否照到杯子上。
②把玻璃片换成一张薄薄的纸,再观察手电筒的光能否照到前方的杯子上。
③把纸张换成一本书,观察手电筒的光能否透过这本书照到前方的杯子上。
本次实验要在黑暗的环境中完成,要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实验效果才会更好。
本次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在这三个小实验中唯一的变化是遮挡在手电筒前面的玻璃、纸张、书本不同,其他的条件不会发生变化。
①用干净透明的玻璃杯遮住手电筒时,发现手电筒的光能够透过透明的玻璃杯照射前方的杯子上,并且看得非常清楚。
②用薄薄的纸片遮住手电筒,发现手电筒的光只能部分通过这张纸片并照射到前方的杯子上,而前方的物体看的不太清楚。
③用书本遮住手电筒的光,发现手电筒的光完全被厚厚的书本遮挡住了,书本前方的杯子完全看不见。
光的传播是会遇到阻碍的。
光在遇到透明的介质时,是不会遇到阻碍的,而遇到半透明以及不透明的物体,光的传播就会被部分遮挡或者完全遮挡。
实验四:
光照射烟雾的探索
水槽、激光笔、线香等等。
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
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气的水槽,观察水槽中发生的变化并解释自己看到的现象。
这是一个过程实验,线香的烟气慢慢充满水槽,浓度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光在照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这次实验使用的是激光笔,在实验中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防止眼睛受伤。
随着水槽中烟气浓度的增加,我们会发现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越来越大,透过烟气的光越来越弱。
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光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遇到不透明物体的阻碍。
为什么在大雾弥漫的天气中我们看不到阳光,看不到周围的物体?
因为大雾弥漫,太阳光、周围物体发出的光等都被弥漫的浓雾遮挡,因此我们很难看到阳光和周围的物体。
实验五:
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
探究的问题:
将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这一杯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吗?
实验预测:
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
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
一杯水、实验记录表、激光笔等等。
关好门窗,保持实验室的黑暗,让激光成为实验室的唯一光源。
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观察光线的传播路线是否会发生变化。
如果发生变化,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次实验要保持实验室的黑暗,让激光成为实验室的唯一光源,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实验效果。
不要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
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其传播路线会发生了变化。
光透过空气斜射进水中,其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
实验六:
把铅笔斜和垂直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
将铅笔分别倾斜和垂直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看看铅笔会有怎样的变化?
将铅笔分别倾斜和垂直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
将铅笔倾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铅笔看上去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一样。
将铅笔垂直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铅笔看上去没有变化。
实验七:
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三棱镜、强光(白光)。
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让教室尽可能的变黑暗。
让一束强光(白光)通过三棱镜,仔细观察看到的现象。
当一束强光(白光)透过三棱镜之后照射在墙上,白光变成了色光。
白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三棱镜能够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白光分解成色光。
实验八:
制作一个彩色轮,将色光混合成白光
硬纸板、水彩笔、火柴头、棉线等等。
①用硬纸板剪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在圆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
②圆纸片中间扎一个小孔将火柴头插在圆纸片中间小孔中。
③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的变化。
或者用棉线穿过彩色轮,高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彩色轮旋转时发生的变化。
制作彩色轮的注意点:
三个扇形大小相同,火柴头要插在圆盘的中间,高速旋转彩色轮,仔细观察彩色轮发生的变化,特别是颜色方面的变化。
彩色轮旋转时,红、蓝、绿三种颜色已经看不清,当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时,会看到彩色轮慢慢接近白色。
色光经过高速旋转会混合成白光。
实验九:
光的反射实验
手电筒、黑色卡纸、胶带、白色的纸屏。
①将卡纸剪成比手电筒光圈直径略大一点的圆,在剪好的卡纸中间划开一道缝隙,并用透明胶带将卡纸固定在手电筒光圈上,打开手电筒,会有一道狭窄的光束射出来。
②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先用手电筒照射白板或纸屏,调整手电筒距白板或纸屏的距离,以确保能看清楚一道光斑。
③在白板或纸屏的某处做一个记号,再通过调试平面镜,使光反射到标记的位置。
④不断重复上面的实验,直到你能预测平面镜会将光反射到什么位置。
本次实验要在黑暗的环境下完成,实验时要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使手电筒的光成为教室唯一光源。
在做这个实验时,要不断反复的重复实验,直到自己能够了解光的反射路线,能够预测平面镜会将光反射到什么位置。
利用镜面进行光反射的时候,当镜面呈一个固定的角度时,镜面会将光反射到同一个位置。
实验十:
调整镜子的位置,使反射光到达某一指定地点
通过调整镜子的位置,使反射光达到某一指定地点。
在教室黑板上划出一个区域,要求学生利用镜子反射阳光,使反射的阳光反射到黑板中的规定区域。
不断重复上面的实验,知道你能够利用平面镜使阳光反射到黑板上的规定位置。
观察阳光是怎样从镜子反射回来的,光的反射有怎样的规律。
光的反射规律:
光在反射过程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示意图: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了解地震的成因
猜测1:
地壳的运动。
猜测2:
地球板块的挤压。
猜测3:
地球板块的拉伸。
猜测4:
海水的运动。
猜测5:
岩浆的运动。
分成两半的小盒子、塑料薄膜、水、土、小铲子等等。
①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②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
③等泥变干之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者挤压。
④观察发生的现象。
泥土变干之后,将小盒的两半拉开或者挤压的动作要迅速,不能缓慢,不能拖泥带水,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实验效果。
盒子的两半迅速拉开时,泥土分裂开来;
盒子的两半迅速挤压时,盒子中的泥土被挤成一团。
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
地壳的不停运动。
地球内部的岩浆不停的涌动。
地球陆地板块之间的挤压。
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等等。
①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②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番茄酱适当的稀释一下),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③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的现象。
①倒入小洞内的番茄酱要进行适当的稀释,这样实验效果会更好。
②用来封住洞口的一层土豆泥要薄一些,这样有助于番茄酱的喷发。
③在做本次实验时,小组成员需要佩戴好护目镜,距离实验材料要稍微远一些,以免番茄酱飞溅出来。
④使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注意按照步骤操作,时刻注意安全。
通过加热,密封在“火山”内部的“岩浆”不断上涌,最后冒着热气,并伴随着大量气泡,从薄弱的火山口喷涌而出。
火山喷发的成因是由于地壳的不停运动。
地球内部充满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之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从而造成火山喷发。
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
①用放大镜观察打磨前的岩石;
②用砂纸打磨岩石;
③再次用放大镜观察打磨后的岩石。
实验报告:
我的观察记录
我的预测
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会产生影响。
观察结果
利用砂纸打磨岩石,发现有白色粉末,岩石表面被砂纸打磨掉了。
我的解释
当大风卷起沙石从岩石上刮过时,岩石的表面会被沙石慢慢打磨了。
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喷壶、塑料盒等等。
①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为了便于观察现象,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
②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仔细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
③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
①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看一看土壤和带颜色的沙子分别是怎样移动的。
②要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用图画描绘出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或者用文字描述,然后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中。
降雨前后的小山丘有着明显的变化,小山丘顶部的泥土和沙子被雨水冲到了山下。
雨水降落的力量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就被带走了,这就是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两个塑料盒子、泥土、喷壶、植被模拟的材料等等。
①动手制作两个小山丘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
②用喷壶分别对两个小山丘从顶部喷水,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
③比较两个小山丘降水后的变化。
在实验,要注意控制哪些量一样,哪些量不一样呢?
相同之处:
两个小山丘的模型布置的要一模一样,特别是地形要一样。
用喷壶喷水时,要从同样的高度降雨,降雨的量也要相同。
不同之处:
两个小山丘的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
两个小山丘降雨后的变化是不一样的,没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的泥土和细沙被雨水冲刷到了山脚下。
而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的泥沙没有什么变化。
现植物对侵蚀是有影响的。
没有植被覆盖的裸露的山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使土地沙漠化。
而有植被的土地被雨水侵蚀的影响较小。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一根香、插香的盘子、打火机、秒表等等。
实验要求以及方法:
①取一支香分别在香的1/4、1/2、3/4处做标记。
②点燃这根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③填写燃香时间记录表。
一根香平均分成了4部分,每一部分燃烧所花的时间基本相同。
一炷香燃烧的时间为半个小时。
通常情况下,一炷香燃烧的时间都是均匀的,因此在古时候没有钟表的时代里,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大概计量时间。
除了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我们还可以用蜡烛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
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
铁架台、烧杯、量桶、塑料瓶(去掉底部,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铁圈(用来固定塑料瓶)、计时器、自来水等等。
①按照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②用刚才的瓶子装200毫升的水,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流出,并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流出的水。
③用计时器测量量杯里的水集聚到50毫升时用了多长时间?
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④利用同样的方法测一测积聚到100毫升、150毫升的水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杯子中的水每增加50毫升,需要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杯子中集聚50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都是基本相同的。
这说明水的流动速度是均匀的,不存在忽快忽慢的现象。
自制一个摆,观察摆运动的特点
一根细绳、一个小重物、铁架台等等。
实验方法及活动要求:
①拿一根细绳,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做成一个简单的摆。
②让我们的摆自由摆动,幅度不要太大,测量并记录他一分钟摆动的次数。
③重复多次活动,测量并记录我们的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
自制摆一分钟摆动次数是一样的。
单摆具有等时性特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铁架台、摆锤质量不等的摆、计时器等等产。
①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个摆锤,让摆小幅度的自由改动,观察摆30秒摆动的次数。
②保持摆绳长度不变,依次增加摆锤的质量,测量不同质量的摆30秒摆动的次数。
本次实验中,会改变的条件:
摆锤的质量分别是原来的质量两倍质量、三倍质量。
不会改变的条件:
摆长度不变、30秒时间不变、摆动幅度不变。
不管摆锤的质量是多少,30秒时间内摆支动次数是一样的。
通过本次实验,我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没有关系。
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
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长短的关系。
铁架台、摆绳长短不同的摆、计时器、实验记录表等等产。
①利用最长摆绳的摆,测量30秒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
②利用中等长度摆绳的摆,测量30秒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
③利用最短摆绳的摆,测量30秒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
本次实验中,不会改变的条件:
摆锤的质量、摆幅的大小。
会改变的条件:
摆绳的长短。
摆绳长,摆动得慢,摆绳短,摆动得快。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摆绳越长,摆的越慢;
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第四单元健康生活
制作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
制作材料:
筷子或者短木棍、橡皮筋、线绳等。
在这个运动模型中,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呢?
筷子(或短木棍)模拟骨;
橡皮筋模拟肌肉;
线绳用于固定“肌肉”和“木棒”,使“肌肉”附着在“骨”上。
线绳连接的部分相当于关节。
心脏运动模拟实验
活动材料:
烧杯、管子、吸耳球等。
活动方法:
像图片上那样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
活动要求:
这样的活动持续一分钟,数一数一分钟之内我们挤压了多少次。
感受一下一分钟之后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活动交流
连续挤压了一分钟之后,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感觉手比较酸。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的手和吸耳球以及塑料管的作用各相当于什么器官?
我们的手相当于心脏挤压的力量,吸耳球相当于我们的心脏,塑料管相当于我们全身的血管。
这个活动与心脏输送血液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都是通过挤压把液体输送到其他地方。
模拟活动输送的是水,心脏挤压输送的是血液。
模拟活动只需要活动一分钟,心脏输送血液一天24时一下子都不停。
模拟活动只是把水输送到水杯中,心脏输送血液需要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活动结论:
通过这次模拟活动,我们发现心脏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需要很强大的力量,而且一刻也不停息。
做接乒乓球游戏
游戏材料:
乒乓球、纸杯等等。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一名同学扔乒乓球,另一名同学想办法用纸杯接住乒乓球。
游戏规则:
每组接球10次,将球一次性接入纸杯中,并且不弹出来的算有效接球。
游戏过程:
①各小组先进行反复的练习,然后展开比赛。
②画好投球线和接球线,根据练习情况确定统一的接球距离。
③学生两人一组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数一数接到球的次数。
讨论交流
经过反复练习接球之后,我们的命中率是不是有所提高呢?
是的,经过反复练习之后,我们接球的命中率有所提高。
在游戏的时候,增大两人之间的距离,命中率有变化吗?
会有什么变化?
缩小两人之间的距离呢?
会有变化。
如果增大两人之间的距离,命中率会降低,缩小两人之间的距离,命中率会提高。
2.1地球的表面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第1课。
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
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
学生感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已有认知作出猜想。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地形地貌虽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他们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旅游途中或在网络、电视中对地形地貌有一些浅显的认识。
因此,他们可以尝试对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猜测,这种猜测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思维线索,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心中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变化原因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2.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3.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2.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观察分析几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做出初步猜想与解释。
难点:
对主要地形地貌形成原因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
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们对地球了解吗?
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现在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新单元的学习吧。
(板书课题:
地球的表面)
设计意图:
一连串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地球表面的样子。
聚焦问题,引发学生对于地形地貌形成及其变化原因的思考。
二、探索
(一)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1.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提问:
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图,你们发现我们的地球表面有什么特点?
海洋与大陆的分布、大陆板块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2.交流、研讨:
地球的面貌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3.教师播放海陆变迁的相关视频,补充学生认知。
4.师生总结:
整个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复杂多样的,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
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形成几大板块。
地球表面的样子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的。
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观察、分析,帮助学生对地球地表形态形成一个较为宏观的认知,初步认识到地球现今的整体面貌都是地球演化的结果。
为后续研究具体某一地形地貌形成原因作铺垫。
(二)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
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
(1)观察中国地形图,交流研讨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2)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地形地貌特点。
教师提问:
同学们的家乡在哪里?
你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地形地貌?
它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交流研讨。
在整体感知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特点的基础上,将学习的视角聚焦到陆地,建立具体的地形地貌的概念。
2.观察图片中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师出示5种地形地貌图片,组织学生观察交流图片中的地形地貌特点。
通过几张典型的地形地貌图片,将学生观察的目光再次聚焦:
观察某个典型地形地貌,并描述它们的特点,为后面分析其成因做好充分的准备。
3.把每幅地形地貌图的特点和自己对这种地形地貌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
4.学生填写记录表后小组研讨。
发挥个人学习与小组交流研讨的优势,记录表达自己的认识,为后面的全班交流,形成初步的共识奠定基础、提供线索。
三、研讨
1.各组汇报地形地貌观察记录表。
2.研讨:
(1)比较各组的解释,你认为哪组同学解释得更合理?
为什么?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地球的表面由各种各样复杂的地形地貌组成。
地球表面主要有哪些地形地貌?
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综合全班同学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可能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
3.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几种主要的地形地貌的特点,还推测出这些地形地貌可能形成的原因,我们的推测是否合理呢?
我们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展开深入的研究。
通过全班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 科版五 年级 上册 科学 实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