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发51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679705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0.99KB
西建发51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西建发51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建发51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认真抓好阶段小结,及时做好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布署。
我局对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每一个阶段的工作,认真进行总结,根据各阶段开展所取得的成效,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围绕与先进地区发展上的差距,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围绕自身职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重点从三个方面查找问题,一是查找各站所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二是查找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等深层次问题;
三是查找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
广泛征求广大市民、群众及干部职工对建设工作的意见,召开有各层次人员参加的西畴县城市建设工作座谈会,把征求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和公示,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切实制定保证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解决当前能解决的问题,并组织领导到扶贫点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8月底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学习活动,全局干部职工认真撰写了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对照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并制定了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的学习活动,促进了建设事业各项工作的落实提高。
二、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正派、业务素质强、敢于干事的建设队伍
为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正派、业务素质强、敢于干事的建设队伍,我局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提到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具体从三个方面抓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打造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集体。
局领导班子以身作则,每个人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做到谋事不谋人,在理解中共事、在工作中互补、在权力上自律、在荣誉上共勉。
加强沟通,注意发现潜在矛盾,及时化解,在局里营造一个团结、民主的氛围。
二是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切入点,建设好一支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党员队伍。
今年,我局切实抓好机关效能建设,通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抓紧抓好党员的理论学习,做到每次党员会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不断改进机关作风。
同时鼓励参加各类讲座,培训班,多学习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使局班子、党员及干部职工以崭新的面貌、务实的作风、高效的形象,树立起自己在干部群众中的威信。
三是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狠抓与各站所签定的《西畴县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的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正反面典型教育片,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
继续实行“工程建设合同”与“工程建设项目廉政责任书”双签制度,逐步实现“投资、建设、监管、使用”相分离,从制度的层面上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四项制度
(一)按照省、州、县关于实施四项制度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局实际,对贯彻落实好四项制度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成立了建设局实施四项制度领导小组,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站(所室)负责人为成员。
按照县委《关于在全县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意见》(西发[2008]7号)、县政府《西畴县行政机关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实施意见》(西政发[2008]36号)等文件对实施四项制度的工作目标和基本要求,制定出《西畴县建设局推行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实施办法》,印制成《西畴县建设局四项制度工作手册》,发全局干部职工人手一册,在全局贯彻实施。
进一步把职责分解到每个岗位,明确窗口服务岗位的职责和人员。
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建立完善的受理、交接签收等登记手续,使机关内部事务运作做到环环紧扣,一目了然,有书面依据可查,使四项制度执行起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及时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认真组织学习四项制度,传达“全县实施四项制度推进会”会议精神,确保此项工作在我局进一步深入开展。
此外,强化行政效能监察职能,严格按州县检查组反馈意见进行整改,把《行政机关工作八项承诺》落实到局属各站所室的各项具体工作中,热情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高行政工作效能,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
(二)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行政务公开。
根据县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领导小组的要求,我局指定专人负责,结合实际,编制并公示了本单位的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更新完善建设局政务公开栏,将建设局各站所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及服务承诺书制作成公开栏上墙对外公开,建设局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增强办公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三)认真开展“大下访”“大接访”活动。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中发[2007]5号),建设局及时成立了大接访大下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西畴县建设局关于开展信访工作大接访大下访活动方案》,确保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和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成功举行,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解决一批容易引发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隐患苗头以及长期积累的信访疑难问题,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行为,推动建设信访工作责任制的落实,维护社会稳定,杜绝了群众进京赴省非正常上访事件的发生,避免或减少群众到县委、县政府非正常上访事件的发生,促进局属各站所树立执政为民理念,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
在我局实施大下访、大接访活动中,处理有关城镇建设、管理方面信访件16件,着力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对于一时难于办理的事项,耐心、细致地作好解释工作。
(四)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案及政协提案。
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县政协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建议案、提案转交到我局后,我局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建议案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分管的副局长具体抓,局法规股承办和负责日常工作。
到九月底,承办的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建议案8件,已办结2件,列入计划解决3件,暂时不能解决3件。
承办的县政协第七届委员第一次会议提案15件,已办结5件,正在办理3件,列入计划解决4件,暂时不能解决3件。
四、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和生态建设目标,把县城建成一个城市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舒适的绿色园林城市和全县的政治、文化中心;
把兴街建成一个创业条件优越的全县经济中心以及文山州南部的商品仓储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以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的工贸重镇。
立足实际,依托优势,突出特色,把兴街建成一个山水田园风光秀美、生态良好、环境优雅的休闲旅游集镇。
紧紧围绕“以地生财、以财建镇”和“抓两镇(西洒、兴街),促三乡(莲花塘、董马、鸡街),带全县”的城镇建设思路,结合全县“两条经济带”经济发展规划布局和各乡镇区位,科学定位小城镇功能,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坚持科学规划,配套建设,强化管理,规范培育建筑市场,建立健全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总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城市品味不断提升。
(一)规划编制情况
1.完成县城及兴街总体规划的编制:
《西畴县城总体规划调整》、《兴街中心城镇总体规划修编》于2005年12月与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签订合同,委托其进行编制。
经过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方案的编制,省规划设计院分别于2006年4月13日、2006年6月16日、2006年12月5日向县委、政府四套班子及各相关单位的领导汇报规划编制方案。
根据每次方案汇报提出的意见进行不断修改、完善。
于2008年3月11日在县人民政府会议室召开评审会,两个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并根据评审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最后修改,现两个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结束并上报,待审批。
2.其它规划项目:
一是西畴县香坪山旅游景区规划,2008年7月18日与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签订了《西畴县香坪山旅游景区规划及设计协议书》,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规划设计费用20万元,计划于2008年12月31日完成编制;
二是西畴县城给排水专业规划及环卫设施专业规划,2008年7月11日与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了《县城给排水专业规划及环卫设施专业规划》设计合同,设计费用16万元,计划于今年内完成编制;
三是县城及兴街控制性详细规划经西政复[2008]47号文件批复,同意组织开展县城和兴街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按照文件要求,县建设局及时组织人员做好控规的前期准备工作。
就两个控规的编制设计,组织专业人员到昆明对多个实力较强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了考察,最后确定3个设计单位作为两个控规的预选设计单位,并于2008年7月28日邀请3家设计单位到县建设局进行商谈。
在县纪委、发改局、审计局等单位的参加审查下,最后确定两个控规由云南省城乡规划评估中心进行设计编制,设计费106万元,规划控制范围:
县城:
北到磨角,南到环城路,东至上新民,西到县委,总面积160公顷。
兴街:
北到江鳅洞畴阳河,南到河对门,西至交警支队,东至新大桥,总面积230公顷。
3.新农村规划编制:
完成兴街镇清河村委会、莲花塘交支坟村的测图、规划工作。
清河村委会规划面积37公顷,交支坟村规划面积52公顷。
(二)城市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1.西畴会堂建设:
西畴会堂作为2006年全县的八项重点工程之一,在完成选址、土地征用及旧房拆迁、地质勘察、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立项及规划许可的基础上,于2007年3月9日进入文山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施工单位确定后,工程于2007年4月21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完成工程主体结构、地板砖铺设、土建施工任务8780平方米,钢结构网架1280平方米,完成投资920万元,。
根据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我局积极配合政府办做好二次装修工程的招标工作,按照招标日程安排,招标前期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
在做好工程监管及装修招标准备工作的同时,我局配合政府办认真做好灯光、音箱招标方案的筹备工作。
2.垃圾处理场建设:
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置工程项目经省、州有关专家多次踏堪后选址在距县城5公里处的脚魁小冲子,占地面积(含荒山)577.837亩,已按国家标准补偿征用。
修建了进场道路1.06公里的碎石路,现正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报告等编制评审,并委托云南省设计院对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8年7月18日通过评审,待审批。
截至目前,共支付前期工作经费241.64万元。
该项目原打算申报世行贷款建设,现已转向申请国债资金建设,力争在明年初动工建设。
3.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
2008年与云南省设计院签定了县城污水管网改造及污水处理厂可研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意向性合同,项目厂址已初步选定在西洒镇下新民阴洞自然村,现正积极做前期准备工作。
4.住房保障建设工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
确保我县住房保障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扎实开展工作,县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并于2007年12月4日成立了我县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建设、财政、国土、民政、发改局、各乡(镇)政府等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建设局,由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
二是调查摸清了我县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现状和需求。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县城镇居民最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660元以下,人均建筑面积20㎡以下,符合住房保障户数的有2393户,8651人。
其中最低收入家庭1076户,3610人,低收入家庭1317户,5041人。
通过这次调查,摸清了我县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状况,为我们制定住房保障建设规划提供了一个可行的依据。
三是初步建立了住房保障制度。
自我县开展住房保障工作以来,先后制定完成了《西畴县城镇住房保障建设“十一五”规划》、《西畴县2008年度城镇住房建设计划》、《西畴县2009年度城镇住房建设计划》、《西畴县2008年廉租住房建设投资计划》、《西畴县2008年至2010年廉租住房工作方案》等住房保障制度,明确了2008年至2010年全县住房保障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采取的措施。
这些制度的建设均在我县政务网上发布。
四是2008年住房保障实施情况。
廉租住房建设于2008年4月9日举行了工程奠基仪式,4月底工程正式动工建设,新建廉租住房100套,5000平方米,总投资606万元。
目前第一、二、三、五幢主体全部完工,第四幢第五层墙体在建。
装饰装修情况:
第一幢内外墙粉刷完成,第二至三幢内粉完成一层,第四幢内粉完成二层。
总投资完成380万元,工程已完成88%的工程量。
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实行首批城镇最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租金补贴,补助标准在100—200元之间。
2009年1月100户城镇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入住廉租住房。
5.农村民居抗震工程:
我县经过精心筹备和组织,于2007年11月初圆满完成了全县(除县城三个居委会)9个乡镇69个村委会1602个村民小组51714户农户215809人口的民居房屋抗震性能普查。
普查房屋总面积6314786㎡。
其中土木结构41301间,占普查总数的79.9%;
砖木结构5611间,占普查总数的10.8%;
其他结构4802间,占普查总数的9.3%。
评定完好的房屋有8796间,占房屋总数的17%;
需加固改造的房屋有20402间,占房屋总数的39.5%;
需拆除重建的有22516间,占房屋总数的43.5%。
按每个村民小组重点选择5户进行调查,共计8010户,照片40425张,录入云南省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调查档案,整理汇总档案70卷。
今年5月份州下达我县加固改造400户,县自筹资金加固改造100户,拆除重建200户,共700户,补助金额180万元。
为落实计划,6月份分别到各乡镇沟通政策,落实任务。
各乡镇结合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上报了加固改造和拆除重建户数。
目前我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按照确定的步骤(1、宣传动员;
2、成立机构;
3、确定试点;
4、制定方案;
5、鉴定房屋;
6、编制规划;
7、确定补助;
8、张榜公布;
9、签订协议;
10、组织实施;
11、质量监督;
12、兑付资金;
13、工程验收)分步实施。
至2008年11月28日,全县9个乡(镇)81个项目村已全面动工建设,拆除重建动工200户,完工102户;
加固改造动工500户,完工237户;
残疾贫困户30户已全部动工建设,完工16户,预计今年12月30日前全部完工。
项目补助资金的80%已拨付到乡镇,剩余的20%待工程验收合格后足额拨付。
6.争取资金,实施县城旧城改造。
我局通过积极协调沟通,争取资金,对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居民反映强烈的环城北路、东安新村道路实施了改造:
1、环城北路分两个标段,第一段逸夫中学路段,长218m,宽9m,人行道宽7m,面积3495平方米,计划投资49.6万元;
第二段,水工队路段,长226m,宽9m,人行道宽7m,道路面积3616平方米,计划投资49万元。
2、东安新村分两个标段,职中门口路段长390m,宽10m,道路面积3900平方米,计划投资48万元;
老民政局路段长315m,宽10m,道路面积3150平方米,计划投资36万元。
环城北路及东安新村道路改造计划投资182.6万元;
3、环城北路路灯安装计划投资20万元。
以上工程于11份进行了招标,现正进行组织施工,预计2009年年初竣工投入使用。
(三)城市管理工作
1.规划管理工作。
一是完成兴街镇清河村委会、莲花塘乡交支坟村、香坪山村、大地村、老胖箐村的测图、规划工作。
清河村委会规划面积37公顷;
交支坟村规划面积52公顷;
香坪山村规划面积31公顷;
大地村、老胖箐村规划面积58公顷。
二是完成董马乡、蚌谷乡老街道改造的测设及预算编制工作。
董马乡老街道改造:
长1088米,面积4510平方米,预算投资70.57万元。
蚌谷乡街道改造:
长135米,宽5.4米,面积729平方米,预算投资11.87万元。
三是完成西畴二中教学楼、县城廉租房建设、兴街综合性能检测站等放线工作,完成西畴县职教基地的选址工作。
职教基地选址在兴街镇江鳅洞,北抵摈榔岛畴阳河边,南至江鳅洞到河边的路,西接兴西路,东至畴阳河,占地面积197亩。
四是完成县城东安新村、环城北路道路改造测量、设计、预算编制工作。
五是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6本;
建设规划用地许可证23本;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3本;
准建证120本;
规划竣工验收合格证120本。
2.质监及安全工作。
一是抓报建管理、净化建筑市场。
今年,接受办理工程报建12项,总投资4393.4万元,总建筑面积30852平方米。
二是认真做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工作,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政策性审查10份。
三是严格执行国家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制度,认真做好县级监管工程的招标前备案核准、招投标过程监督、招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备案审查工作,办理备案工程2项,投资239.4万元,面积2668平方米。
四是认真做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报监备案工作,接受办理报监项目7项,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力度,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检查11次,发现督促整改安全隐患5类68条,发出安全整改通知书28份,召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4次。
五是严格履行建设工程备案监督管理职能,强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五方责任主体单位的质量行为管理,办理质监申报项目7项,投资2739.19万元,总建筑面积25461平方米,办理竣工验收备案2项。
六是严格项目建设程序管理,加强工程发包及项目施工许可管理工作,发放施工许可证7份。
七是认真做好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落实好预存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
八是认真做好当地建筑材料价格信息上报工作,报送地方材料价格信息5份。
3.房管工作。
一是抓好县内房地产管理,规范房地产市场,合理引导住房建设与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规范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制度,严格登记审批核发房屋所有权证。
办理房屋产权(换)证登记368宗,核发所有权证384本,共有权证647本;
登记房产建筑面积103761.73㎡,土地使用面积260697.43㎡。
其中:
西洒镇250宗,所有权证250本,共有权证444本,建筑面积54574.81㎡,土地使用权面积20494.3㎡;
兴街镇82宗,所有权证82本,共有权证156本,建筑面积23948.23㎡,土地使用权面积10954.21㎡;
其它乡镇23宗,所有权证23本,共有权证47本,建筑面积7616.89㎡,土地使用权面积3941.81㎡;
单位房13宗,所有权证29本,建筑面积17621.80㎡,土地使用权面积225307.11㎡。
三是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备案415宗,抵押登记建筑面积110578.81㎡,抵押贷款5822.3万元。
房地产抵押396宗,抵押登记建筑面积110578.81㎡,抵押贷款5605.4万元;
在建工程抵押19宗,抵押贷款216.9万元。
四是办理房地产、房改房交易备案登记169宗,交易建筑面积22946㎡,交易金额1732万元;
自建房91宗,建筑面积15237㎡,交易金额1221万元;
房改房73宗,建筑面积5329㎡,交易金额267万元;
非住宅5宗,建筑面积2380㎡,交易金额224万元。
五是办理危房鉴定228宗,鉴定危房建筑面积38000㎡。
4.环卫工作。
一是以争创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为目标,努力改变西畴县城脏、乱、差,加强舆论曝光,对一些久治不愈的卫生难点问题予以公开曝光,划定责任区、明确具体责任人,建立检查台帐,作出专门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催办督办、及时反馈,做到每天检查、巡视不间断,巡视区域无死角,存在问题处理不积压。
并加大早班前、中午午休、下午下班前后最易出现环境卫生问题时段的巡查频率及加强对治理重点路段、重点公共场所、垃圾桶等难点问题的巡检。
二是加强保洁的连续性。
保证路段保洁员的数量及保洁时间达到规定的要求,实现空间无盲点、时间无盲区的覆盖式过程管理,三是认真落实门前卫生责任制,切实解决“一条道路两条扫把”的问题,消除清扫盲区。
在全城规划范围内,按照清扫面积270568.2平方米及实际工作量的大小,划分了8个清扫保洁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了一名小组长,实行定路段、定人员、定职责的管理方式,负责对各自所分的路段进行全天候清扫保洁,同时对每个清扫保洁小组,按照《清扫保洁质量考核标准》,实行日检月评,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每天的垃圾做到日运日清,一年来共清运垃圾一万余吨。
清理了卫生死角80处,共清运垃圾100余吨,平均每月对垃圾堆放场进行4-5的灭蝇清毒工作。
五是加大环卫投入,提高环卫工人待遇,提高环卫工工作积极性,增加环卫设备,保证环卫工作正常运转。
5.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
一是按照“不漏街、不漏户、不漏楼”的工作要求,对30米大街、金玉路、青年路、人民路、北回广场等城市主要道路两侧违章搭建的店外店和雨棚、雨遮进行清查,共查处违章店外店16户。
同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向存在店外店经营现象的户主或经营户发出限期拆除通知书15份。
二是对流动摊贩进行整治。
城建监察大队把流动摊贩列为全面清理整治的重点,对新、老菜市场门口、小学校门口、邮局门口、车站入口处、体育馆入口处等路段的违章流动摊贩和占道经营者劝说教育1000余人次,签订《不再违章保证书》40余份,实施物品暂扣处理60余人次。
使这几处的占道现象得到较大改观。
对审计局、供销社、体育局等路段规范管理,实行划线经营规范其占道行为,划定红线50余米。
三是对大型户外广告清理整治。
加强对塘房丫口、广场、30米大街、金玉路户外广告的设置进行管理,严格路段新设的大型户外广告审批工作,对道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建发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