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673644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90KB
影响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影响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来自社会的困扰。
日益进步的社会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弊端。
如社会竞争力的增强,从某一角度看,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出现人对人的信任度在降低。
同时,对人的焦虑度在不断上升。
这反映在“学困生”身上更是明显。
他们总是觉得有人在不怀好意地注意自己,特别是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如果发现有人在注意自己,心里就会感到紧张。
他们经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
发现人家在背后议论他,他会感到讨厌。
他们在游戏或与别人的竞争中输给了对方,就不想再干了。
又如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诸如枪杀、盗窃、拐骗、抢劫、交通事故等也同样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对整个社会充满了一种恐惧感。
他们经常感到后面有人跟着自己。
有些“学困生”害怕很多东西:
害怕到高的地方去;
害怕听到打雷声;
害怕乘车穿过隧道或路过高桥;
害怕黑暗,喜欢整夜开着灯睡觉。
他们还常常作恶梦。
2、来自学校的压力。
(1)学业的压力。
对于“学困生”来说,在学习上,他们无疑是一群落伍之雁。
但是他们也有自尊,也怕难为情,也希望自己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
于是,在学习上出现了种种焦虑情形。
他们比别人更担心学习,在学习成绩不好时总是提心吊胆。
他们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之前,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
甚至有人在夜里睡觉时,总想着明天的功课。
(2)考试的负担。
在学校里,“学困生”最害怕的就是考试。
他们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紧张。
一遇到考试,就担心会考坏。
考试后,在没有知道成绩之前,他们总是放心不下。
他们也经常做考试考坏了的梦。
在考试成绩不好时,他们心里总感到不快,担心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3)同学间的竞争。
长期的在学习上不如同学,使得“学困生”造成自卑心理,他们常常会自责。
除了学习,他们在打排球、篮球、踢足球、拔河、广播操等体育比赛输了时,心里也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
他们在参加集体比赛失败时,总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大家受到责备时,他们会认为主要是自己的过错。
和同学吵架以后,他们总是认为是自己的错。
在别人笑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碰到为难的事情时,他们常常认为自己难以应付。
他们有时也后悔,那件事自己不做就好了。
3、来自家庭的影响。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的家长能为孩子创设许多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更多促进孩子成长的因素。
好大一部分“学困生”的家长自己忙生意、忙工作、忙着赚钱,平时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也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游戏、娱乐,当然也就更少深入了解子女的内心活动。
他们认为赚钱是他们的义务,至于其他就要看孩子自己的了。
也有些家长文化不高却很能赚钱,他们认为有知识不一定会有钱,有钱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知识。
于是,他们并不怎么重视知识,孩子能认些字也就差不多了。
还有一部分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整日吵着要离婚,今天你出门,明天我不回家,这星期跟着妈妈过,下星期就跟着爸爸走。
不安定的生活,没有温暖的日子,又怎么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呢?
长期的压抑、单调、苦闷的家庭生活使这帮学习上自叹不如的“学困生”又在生活中形成了严重的不利于发展的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
他们在同学笑时,也不会大笑。
和大家在一起时,也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有时觉得和同学一起玩,不如自己一个人玩,又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
平时讨厌参加运动会和文艺演出,很害怕去人很多的地方。
有时他们一个人在家时,又感到特别的孤独。
经常会突然想哭,又想突然大声喊叫。
他们有时也想过自己一个人到很远的地方去,甚至有“学困生”出现过“自己还是死了好”的念头。
(二)个人因素
1、个人生理因素有差异。
由于遗传的因素和各种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记忆、理解、性格等都因人而异,这也是造成“学困生”上述心理问题的一个方面。
2、“学困生”的自我概念差。
影响自我概念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
其一,自我评价的高低。
“学困生”的自我评价明显低于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们自我肯定不足,也有一部分人的自我全靠别人来肯定,他的喜怒哀乐受制于别人对他的赞赏或贬损。
许多“学困生”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人家怎么做,他也跟着怎么做。
他们往往不敢追求本身能够实现的生活目标,遇到挫折常常自责,生活态度消极、被动。
其二,自我接受的程度。
自我接受是指对自己的现实,特别是对自身的缺陷能够宽容。
俗话说“人无完人。
”一个人应该对自身的缺陷以及无法改变的生理特征(如相貌、身材、嗓音等)持宽容的态度。
而部分“学困生”由于自己的懒散,不求上进,导致别人对他的疏远时,不加思索地认为是自己以上无法改变的缺点给自己抹了黑。
于是,对自己的缺陷耿耿于怀。
这样的人生活得非常痛苦,常常有挫折感,最后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二、“学困生”心理问题的缓解对策研究
目前,我们正面临市场经济的大潮。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文明、民主程度的提高,经济体制、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都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在的学生将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怎样使“学困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呢?
作为班主任,笔者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按以下步骤努力缓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档案
缓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工作。
因此,为了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首先可以运用问卷调查、家访谈心等方法了解和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建立起他们的心理档案。
1、问卷调查
(1)、对“学困生”实施测验的指导语是:
“这个测题是调查你的心情和感受的,不是测验智力和学习能力的,与你的学习成绩无关,答案也没有好坏之分,请按照你平时所想的如实回答。
”这样做,无疑首先舒缓了“学困生”的戒备心理。
(2)、回答方法:
本测验每一问题都只有“是”和“不是”两种可供选择的答案,回答纸上相应地附有a、b两个可供选择的英文字母,请把你所选择的答案在相应的英文字母上画上,即:
你如果选择“是”答案,就在回答纸相应的“a”字母上画上;
选择“不是”答案,就在回答纸相应的“b”字母上画上。
按此方法对下列两个“例题”进行练习。
如、早晨起来,你是否感到头痛?
a、是b、不是
如、你是否考虑今后的事情就感到头痛?
经过100题的测验调查,把“学困生”的以上心理问题归结为六大类:
一、对学习的焦虑;
二、对人的焦虑;
三、孤独倾向;
四、过敏自责倾向;
五、恐怖倾向;
六、冲动倾向。
可以根据答卷情况分析出该生偏向于哪类心理问题,然后从家访入手,掌握造成以上心理问题的第一手材料。
2、家访谈心
家访就是深入学生家庭环境中,通过对家长及相关人员的询问、调查和座谈等有效形式,全面了解学生所受家庭教育及学生在家实际表现的过程,也是老师将学校教育信息及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学生家长的过程。
通过家访,我们发现,有的“学困生”在班上寡言少语,不大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而在家却异常活跃,性格开朗;
有的“学困生”在校内表现积极主动,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深受师生的喜爱,而在家则表现得极为自私、懒惰,不愿为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
有的“学困生”经过家庭离散的打击,性格大多孤僻、敏感,长期压抑的生活氛围更使其心理日趋失衡,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对家庭的失望,对父母的仇视恶化为对整个社会的漠然和敌视等等。
针对种种情况,教师的谈心必不可少,或是对其有关人生的畅谈点拨,或是对其平时言行举止的宽容,或是对其生活上的嘘寒问暖,或是对其在学习上的督促检查等等,使这些孩子感到来自老师的温暖,明白自己没有被抛弃、被遗忘,有人在关心自己。
教师通过这样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状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身人格上的包容和生活真理,帮助他们形成真确的人生观念、健康的心理。
当然,教育者要及时地把以上家访、谈心的情况做好记录,以便比较教育过程中的前后变化。
(二)、分析情况
俗话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我们要具体分析情况后分别对待。
如案例:
有一位父母离异的“学困生”,跟随再婚的父亲生活。
家庭生活强烈的压抑感,使她在同学面前采取过度释放的方式——不守纪律。
我们可以对他进行爱心教育,让她受到集体教育后来抚慰他封闭的心灵。
如案例2:
有一位“学困生”因父亲突然逝世,性情变得压抑、自卑。
我们可以让他仔细观察,到底同学对他的态度如何。
经过观察,让他认识到:
也有一部分同学对他有看法,但是大部分同学喜欢他,并且引导他,只要自己不做坏事就行了。
又如案例3:
一位父母离异的“学困生”常与同学发生冲突(情绪非常不稳定),原因是:
同学们常常笑他,他一见同学笑就生气。
我们可以这样帮助他:
要搞清同学们为什么笑?
笑什么内容?
从而使他认识到也有个别同学的笑不怀好意,但大多同学的笑是善意的。
另外,告诉他笑是人的权利,不可能制止别人笑的权利。
又如案例4:
一位“学困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生得笨,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于是,他自暴自弃,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外不做作业,有时还逃学。
这时,我们可以给他讲和爱迪生小的时侯以及一些名人名家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他,只要肯努力,学习成绩一定能提上去。
这种充满爱心的引导教育,如春风化雨,能滋润“学困生”的心田,开启他们的心灵之窗,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让他们在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开设讲座
人的行为总是在心理支配下的行动,结合“学困生”实际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使他们掌握一些心理科学知识,有助于心理发展,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行动。
如:
开学时进行“首因效应与成功”、“目标、进取、成功”、“成就感与成功”等专题讲座,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立下壮志;
学习中,介绍预习、听讲、作业、复习等学习心理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满意,悲观气馁时,进行“挫折、容忍、成功”等讲座,教导他们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取得新成就;
当班级出现许多小团体,影响集体团结时,可作“小团体与集体”的讲座,教育他们处理好小团体与班集体的关系,关心班集体,同学间团结友爱,鼓励同学之间大胆交往,建立融洽的同学友谊。
还可以作些有关心理咨询的知识讲座,帮助他们理解心理咨询的含义和实质,以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引导他们大胆地进行心理咨询,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四)、开展咨询
人的心理活动有其隐蔽性的一面,学生还希望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解决心中藏而不露的一些心理问题。
教师可利用个别谈话、个别教育的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诱导,从而加强学生的个别教育。
这里要求咨询员以平等、热情、友善、诚恳的态度关心咨询者,给咨询者以安全感、亲切感与信任感。
(五)、引导保健
正如生活中,人生了病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医治一样,要是没得病时能加强保健,就会极大地减少得病的机会。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要是平时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爱听音乐的特点,在课前、课后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世界名曲供学生娱乐欣赏。
此外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放松练习”、“投射练习”都可以进行心理保健,使学生既放松情绪,陶冶情操;
又自娱自乐,有益身心。
同时要引导学生,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
实践证明,作为一名教师,能运用好心理科学这个有力武器,去教育、管理好每一位“学困生”,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任务的。
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有责任、有计划地分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能够适应高风险、快节奏、强竞争的环境,使之成为心理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响 学生 学习 困难 心理因素 应对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