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重点高中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672945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566.98KB
省重点高中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省重点高中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重点高中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F2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F2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
6.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调查时发现:
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1:
1,其中女性均为患者,男性中患者约占3/4。
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为杂合子
C.患者的双亲都不会患该遗传病D.该遗传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
7.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
现将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交配获得F1,全部为红眼果蝇,然后将F1中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F2中雌蝇均为红果蝇,雄蝇中一半红眼一半白眼。
现让F2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3,在F3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比例为()
A.7:
1B.3:
1C.5:
1D.13:
3
8.女娄菜是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研究发现,含Xb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
现选用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遗传时跟性别有关联,而位于XY同源区段上的基因跟性别没有关联
B.F1雄株中窄叶占比1/3,因父本产生存活雄配子的比例为1/3Xb、2/3Y
C.在F2中宽叶植株占全部植株的比例为13/28,且性别比例雄株比雌株为4:
D.若F1中出现XXY的窄叶植株,能确定是母本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异常
9.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
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绳杂交,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
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Ⅰ;
ⅠB.Ⅱ-1;
ⅠC.Ⅱ-1或Ⅰ;
ⅠD.Ⅱ-1;
Ⅱ-1
10.某男孩是色盲,其祖父也是色盲,祖母、外祖父母及父母都是正常的,那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
11.已知人类某种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由此可知
A.该病孩的祖父母一定是正常的
B.该病孩的母亲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该病孩一定是女孩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病孩的概率是1/2
12.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圆形叶和缺刻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纯种品系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1:
圆形叶♀×
缺刻叶♂→子代雌株全为圆形叶,雄株全为圆形叶
实验2:
缺刻叶♀×
圆形叶♂→子代雌株全为圆形叶,雄株全为缺刻叶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B.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C.实验l、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D.实验1子代雌雄植株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缺刻植株
13.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与性别决定有关
B.人群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患者往往多于男性患者
C.伴Y染色体遗传病不出现交叉遗传现象
D.红绿色盲的女性患者的外婆一定是该病患者
14.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
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50%致死。
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
A.全是雄株,其中1/2宽叶,1/2狭叶
B.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C.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2∶1∶2
D.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
15.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
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雄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无g基因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无G基因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无G基因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无g基因时致死
16.果蝇的R基因和G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它们都跟红眼性状有关,其中任何一个基因的隐性基因表达都会导致白眼。
现有一对白眼的雌雄果蝇,他们所有的后代雌雄果蝇都是红眼,那么由此可推测,亲本雌果蝇基因型为
A.BBXRGXrgB.BBXRgXRg或BBXrGXRg
C.bbXRGXRGD.bbXRgXrG
17.鸡的k基因是伴性遗传的隐性致死基因,含k基因的雄鸡与正常的雌鸡交配,并孵化出120只小鸡。
请问这120只鸡中雌雄的比例是多少(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
A.雌:
雄=80:
40B.雄:
雌=80:
40
C.雌:
雄=60:
60D.雄:
雌=90:
30
18.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雌蕊、雄蕊的形成由性染色体上基因决定
B.正常情况下,女性红绿色盲携带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外祖父
C.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初级精母细胞在联会时期,红绿色盲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常染色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B.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
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发现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D.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2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B.母亲怀孕期间有抽烟等不良习性一定会导致子女患遗传病
C.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宜选择发病率高的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D.若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其遗传规律与性别相关联
21.某种果蝇野生型个体的翅为圆形。
该种果蝇有两种纯合的突变品系,一种为椭圆形翅,另一种为镰刀形翅。
将这三种果蝇相互杂交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杂交
亲本
F1
雌蝇
雄蝇
1
镰刀形
圆形
2
椭圆形
A.镰刀形相对于椭圆形为显性
B.镰刀形相对于圆形为显性
C.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F1椭圆形与圆形杂交可产生镰刀形后代
22.下列关于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精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一定含有X染色体
D.伴性遗传的相关性状常表现交叉遗传的特点
23.某昆虫种群中有绿眼和白眼两种类型,性别比例为1∶1。
现保留种群中的绿眼个体并让其自由交配,统计发现,子代出现了绿眼和白眼两种类型,比例为63∶1。
已知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具有相同的生活力和受精机会,且各种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眼色受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亲代纯、杂合个体的比例为3∶1
B.若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子代中白眼个体全为雄性时,则相应基因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
C.若眼色受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绿眼雌性亲本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1/16
D.若亲本中雌、雄绿眼个体的基因型都相同,相关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则眼色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
24.家蚕(ZW决定性别)茧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Y决定黄茧,y决定白茧,基因I抑制Y功能而i无此作用。
家蚕幼蚕体色正常(T)对透明(t)为显性且T、t位于Z染色体上。
雄蚕产丝量多白茧销量好,现欲选择合适家蚕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代中根据幼蚕体色选出结白茧雄蚕用于饲养。
下列提供杂交组合中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是
A.YYIIZTZT×
yyiiZtWB.YYiiZtZt×
yyiiZTW
C.YyIiZTZt×
yyiiZTWD.YyIIZtZt×
25.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刚毛雄果蝇甲与刚毛雌果蝇乙交配,子代中刚毛(♂)∶刚毛(♀)∶截毛(♂)∶截毛(♀)=2∶1∶0∶1,由此推测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
A.常染色体B.X染色体
C.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D.Y染色体
26.果蝇的红眼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B.杂合红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
2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男孩(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可以断定控制此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可以排除此病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C.可以断定该男孩的母亲是杂合体
D.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该男孩正常的概率是1/2
28.下列关于人类伴X显性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患者后代中,子女各一半患病
B.女患者后代中,女儿患病,儿子都正常
C.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患病,人群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D.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该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29.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和XX,假定一只正常的雌性蝌蚪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其子代中的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
A.♀:
♂=1:
0B.♀:
♂=2:
1C.♀:
♂=3:
1D.♀:
3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内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B.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C.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和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致的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
31.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院确认了X染色体上有109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有趣的是,这1098个基因中只有54个在对应的Y染色体上有相应功能的等位基因,而Y染色体上仅有大约78个基因。
这些基因的异常会导致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是23条染色体上DNA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X、Y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C.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可能含有0或1条X染色体
D.伴X染色体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
32.已知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纯合的①灰身红眼、②灰身白眼、③黑身红眼、④黑身白眼果蝇可供选择。
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确定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请选择以上品系材料,设计实验。
(要求:
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
(2)已知黑身(b)与灰身(B)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
若要对另外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裂翅(A)和直翅(a)基因进一步定位。
现有⑤纯合灰身裂翅、⑥杂合的灰身裂翅(AaBb)、⑦纯合黑身直翅果蝇。
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
33.现有五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表现形式及相应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其中,2—5果蝇的品系均只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且都由野生型(长翅、红眼、正常身、灰身)突变而来,请据表回答问题:
亲本序号
4
5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Ⅱ号
X染色体
Ⅲ号
性状
野生型(显性纯合子)
残翅(v)
白眼(b)
毛身(h)
黑身(a)
其余性状均为纯合显性性状
(1)通过观察和记录后代的性状来进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
①若要进行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验,可选择2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种杂交组合作为亲本。
②若要进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既不能选择2和4作为亲本,也不能选择1和4做亲本,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测发现果蝇b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结构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多只基因型为XBXb的雌果蝇,其细胞中的X染色体均如图所示,基因e在纯合(XBXB、XBY)时能使胚胎致死,并且与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
为检测经X射线辐射后的白眼雄果蝇M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实验步骤如下:
将雄果蝇M与多只题中所给的基因型为XBXb的雌果蝇交配,得到F1,淘汰F1中白眼雌果蝇后,使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统计F2果蝇的雌雄数量比。
①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辐射后雄果蝇M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②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辐射后雄果蝇M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了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4)摩尔根假说:
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摩尔根做了多组的验证实验,请写出其中最为关键的验证实验的遗传图解。
________。
34.图一是某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图中字母(A、a、B、b、e)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
图二表示该生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请据图回答:
(1)若要对该动物进行测交,写出与其测交的个体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
(2)据图一可知:
该细胞正在进行_________分裂,其直接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细胞名称),这种基因型的动物可以形成哪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___________________。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在__________段。
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段。
(4)上述用于测交的动物的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
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
现有3组实验:
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
请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5.图一是图二中I-1或I-2的基因位置图。
图二是某家庭系谱图,其中甲病由A、a控制,乙病由B、b控制,两种遗传病有一种是伴性遗传。
其中女性两病兼患时,在胚胎发育早期致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属于伴性遗传的是__________(填写“甲病”或“乙病”),可以确定图一是______的基因组成图。
(2)理论上Ⅱ-5与Ⅱ-6所生子代男女比例是__________,女儿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Ⅲ-10与Ⅲ-13婚配,所生孩子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
36.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用A或a表示)控制的遗传病,致病基因导致细胞膜上正常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从而使正常钙离子通道的数量不足,造成细胞功能异常。
该致病基因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
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如细胞的_______(填结构)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图中结构C的形成。
(2)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患周期性共济失调的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红绿色盲的孩子(色盲基因用b代表)。
这对夫妇中,妻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
37.家蚕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
(1)正常情况下,雌蚕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__,雄蚕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__________条Z染色体。
(2)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A对a显性)。
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
而b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
①结黄茧蚕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蚕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
子代中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例是3:
1。
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
AaBb,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交、反交视作同一种情况)。
(3)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的配子有活性)。
是否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
请作出判断,并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开花时顶端为雄花,叶腋处为雌花,间行均匀种植可以进行同株异花受粉和异株异花受粉。
玉米的宽叶和窄叶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选取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
请问能否判断显隐性?
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
宽叶植株自交。
实验二:
上述宽叶植株作父本,窄叶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
①若实验一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即可判断____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则宽叶为显性性状;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则窄叶为显性性状。
(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__种;
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_种;
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下图所示),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9.某雌雄异株植物的性染色体为X、Y,控制花色的基因为A、a(两个基因都能被荧光标记为红色)。
在该植物的某红花群体中岀现了一株白花雄株,将这株白花雄株与多株红花雌株杂交,F1全部为红花植株。
F1的雌、雄植株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雌株︰红花雄株︰白花雄株=2︰1︰1。
对白花雄株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某个细胞,发现该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常且有4个红色荧光点。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基因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_________。
F1代红花雄株产生的配子中,含a基因的比例是_________,出现这种比例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2)若要检测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进行测交实验。
请写出测交实验的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_________。
40.家蚕是二倍体生物,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叶量低,蚕丝率高。
为了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某高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系列研究。
(1)雄蚕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
(2)从性染色体的组成分析,雌蚕能产生卵细胞的类型共有哪几种?
__________。
(3)家蚕的个体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时期。
这样的个体发育过程叫做__________。
(4)在众多皮肤正常的家蚕幼虫中,出现了一个皮肤透明个体。
该个体的出现可能是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了差错,产生了__________引起的。
(5)家蚕幼虫的皮肤正常(R)对皮肤透明(r)为显性,该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
欲利用该性状在幼虫期鉴别出雄蚕,其亲本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
试写出该实验过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省重点高中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测试题 重点高中 遗传 规律 应用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