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672541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1.02KB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
氮气(
)和
(o2)1/5
2、水煤气:
(co)和氢气(
)
3、煤气:
(co)
4、天然气:
(
5、石灰石/大理石:
6、生铁:
(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
8、铁锈:
)
三、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
食盐;
(hg):
水银
2、碳酸钠(
,
;
碳酸氢钠(
3、
(
):
,火碱,
4、氧化钙(
生石灰
(生石灰和水反应是
热现象)
5、
熟石灰,
6、
固体(
干冰
7、氯化氢、氢氯酸(
盐酸
8、
(cu2(oh)2co3):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矾,
矾
10、
沼气、坑气
11、乙醇(
酒精,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
醋酸
12、过氧化氢(
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
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
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
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
固体(潮解),氯化钙,氯化镁,浓
;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
(生石灰,
)、无水
(在实验中证明水蒸气的存在,有白色变为蓝色cuso4·
5h2o)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
、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具有挥发性物质):
浓
,浓
,浓硝酸,
,汽油;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
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
,则是氧气.
2、氢气:
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火焰上罩一个
的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
,再立即往烧杯中倒入
,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
通入
,若变
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
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
,则是氨气.
5、水蒸气:
通过
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
(cuso4·
h2o),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证明溶液显
性):
滴加
试液/加入氢元素前的金属(mg)
7、氢氧根离子(证明溶液显
试液/利用氢氧根离子与金属离子产生沉淀(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
加能提供
离子或
离子的
物质(盐酸或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
离子的可溶性物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
物质(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
离子的可溶性物质(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
离子的可溶性物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
离子的可溶性物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na2co3):
滴加稀盐酸,若产生
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cao)是否含有石灰石(caco3):
,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
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
,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
沉淀,则是稀h2so4;
再分别滴加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
加入含单质
溶液(碘水,
),若变
则含淀粉。
19、葡萄糖:
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括号内为杂质,实质:
1将杂质变为所要物质,2将杂质变为沉淀)
1、co2(co):
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
2、co(co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
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
化学方程式:
6、cu(cuo):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或在加热条件下通入co、h2
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
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
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
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
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co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不能通过
溶液(它吸收水蒸气的时候,也能大量吸收co2)。
【证明水蒸气存在:
通入无水硫酸铜,有白色变为蓝色】
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密度最小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4、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
5、ph=0时,
性最强;
ph=14时,
性最强
6、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三种元素,因此人类制作了氮肥、钾肥、磷肥(
不溶于水)。
nh4cl属于
,cahpo4属于
,kcl属于
,kno3属于
7、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最硬的单质金属是
(符号: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9、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1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石油,
(主要成分是
)。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是因为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
是因为含
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
4、元素种类不同:
不同。
(质子数决定
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决定
元素化合价不同:
层电子数不同。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初中化学常识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
(中国四大发明之中)、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
爆炸、
、
(食物腐烂、金属生锈、发酵过程等)。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和非稀有气体,如:
co2、o2等)、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
(非沉淀的酸碱盐类物质)。
微粒性质:
(1)微粒在
;
(2)微粒间
(3)微粒
小。
4、原子分为
和
原子核分为
和
带正电的微粒:
带负电的微粒:
不带电的三种微粒: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
元素和
元素
的;
(2)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
和
个氧原子
的。
6、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
任意排放;
(2)生活
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治理水污染的措施: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7、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
(不容于水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
的气体)。
8、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
原子
不变,原子
不变,
不变。
9、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溶质,
溶剂(
蒸发),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方法:
溶剂、
(升高或降低)。
10、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
生成
或者
酸碱盐发生化学反应一定属于
11、三大化学肥料:
(n)、
(k)、
(p)[口诀:
蛋+0](其中
能溶于水;
不溶于水)
12、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
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3、燃烧发白光的物质:
,木炭,蜡烛。
14、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
,单质碳。
与不含铁元素的氧化物反应:
(1)氢气,一氧化碳夺一次氧元素,反应条件为加热(△)。
(2)单质碳夺两次氧元素生成co2反应条件为
与含铁元素的氧化物反应:
反应条件是
15、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
(清洁),
(有毒),
(常用)。
16、co的三种化学性质:
可燃性,还原性,
性。
17、三大矿物燃料:
(其主要成分是:
)。
(三大矿物燃料全为
物,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18、铁的三种氧化物:
19、炼铁的三种氧化物:
,焦炭,石灰石。
铁矿石提供氧化铁(fe2o3);
焦炭:
支持燃烧,提供c元素;
石灰石吸收矿石中杂质(sio2)
20、常见的三种强酸:
,硝酸。
21、浓硫酸的三个特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强氧化性。
22、氢氧化钠(符号:
)的三个俗称:
,苛性钠。
23、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容易分解成三种氧化物,三种氧化物分别是:
24、实验室制取co2用稀
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
),不能用的三种物质:
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硝酸和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易生成no2,so2渣子;
生成的cacl2是易溶物,如果用硫酸制取生成
是微溶物质,就会把caco3包裹起来使反应缓慢,碳酸钠为碱性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收集co2。
25、酒精灯的三个火焰:
,
(加热物体用
26、使用酒精灯有三禁:
禁止向
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
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
吹灭酒精灯。
27、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
搅拌、引流、转移
溶解(加快
速度)、过滤(
)、蒸发(使液体
,防止液体飞溅)
28、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
,
(2)玻璃棒轻靠在
层滤纸的一端(防止滤纸
),(3)
紧靠烧杯内壁。
29、固体配溶液的四个步骤:
,称量,
,装瓶。
30、浓溶液配稀溶液的三个步骤:
计算,
31、浓溶液配稀溶液的三个仪器:
烧杯,
,玻璃棒。
浓硫酸稀释:
烧杯中的浓硫酸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32、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
(物理变化,相当于自身稀释),
固体(物理变化,相当于溶解,液体大量吸收二氧化碳co2),
(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
33、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破损,
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4、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
不能用
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
任何药品的味道。
35、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k、ca、
、mg、al、
、sn、pb、(h)、
、hg、ag、pt、au
(1)排在
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
(2)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
出来。
36、
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氢氧化钙)。
37、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1)
,
(2)是否
(3)固体颗
粒的
38、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同时存在):
39、溶质的三种状态:
态(文字中带有金字旁或石字旁,例:
铁,铜,碳等),
态,
态(文字中带有气字头氧,氦等)。
40、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
的性质,
十一、实验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①实验中使用
(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现象
,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
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
①红磷
,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
不好③没有
就打开弹簧夹。
2、、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
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
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3、电解水实验可证明:
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是化学变化中最小颗粒)。
4、电解水中
极产生
,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
,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
(不溶于水的酸碱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通的是
电。
5、电解水化学方程式:
(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
(1)加入絮凝剂吸附沉淀杂质(加
吸附沉淀,在水中形成胶状物聚结杂质,粒子越结越大,最后沉入水底,属于
变化);
加入活性炭(具有
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味,属于
变化),
(2)过滤(3)、消毒(加氯气或一氧化二氯,氯气和水反应会生成次氯酸hclo,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消毒杀菌,属于
漂白粉(漂白粉在水中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属于
变化)
2、硬水和软水
(1)区别:
水中含有
的多少。
(2)硬水软化方法:
(生活中)或
(实验中)。
(3)硬水和软水鉴别:
(常用方法,硬水:
泡沫
,易起
软水:
少)
(物质的分类方法)
1、过滤:
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3、结晶:
分离溶解度不同的物质,通过改变温度(降温饱和溶液或升温饱和溶液得到所需物质)
(金属资源的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料:
铁矿石,焦
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知识点 归纳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