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模拟练习常考要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663133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52.97KB
考研政治模拟练习常考要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
《考研政治模拟练习常考要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模拟练习常考要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
相关知识点2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解决:
民主革命。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相关知识点3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2)从1953年到1956年底。
到1952年,随着******反动残余势力被消灭,镇压******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特别是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使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因此,在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
(1)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没收******官僚资本和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2)从1953年到1956年底,党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3.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产生了根本变化,从而阶级关系和社会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开辟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扫清了道路,创造了前提。
相关知识点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
这个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确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对长期以来把阶级矛盾作为主要矛盾的错误的纠正。
党的八大深刻分析了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地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这一方针并未得到坚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决定重新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相关知识点5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而不断得到解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样两类社会矛盾,这两类矛盾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质的矛盾。
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质的。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2)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方法也根本不同。
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矛盾,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
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问题,只能用民主、说服的教育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向自然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
(4)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除了对抗性的一面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是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
官僚资本主义已经被消灭,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与无产阶级有过合作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它们拥护党的领导,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明确将民族资产阶级包括在人民范畴之内。
(5)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在经济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
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
它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存在的状态、性质、解决途径等的深刻论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基本矛盾;
引导人们在实践中努力探寻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
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社会形态。
同时,在历史转折时期出现多种可能性时,主体对具体道路具有选择性,这体现了人的自觉选择作用。
试结合规律的客观性和意识能动性,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体现了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跨章节考查是近年来哲学部分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如2008年第34题就涉及了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三个部分的内容。
本题的相关知识点涉及哲学中辩证法、唯物论两个部分,同时还涉及了毛泽东思想概论的相关内容,是典型的综合题。
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可以能动地认识、掌握客观规律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决定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而人的选择性则体现了人类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则表明:
当我们能科学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时,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重大胜利,反之则必然遭遇挫折。
2009年考生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角度:
(1)分析规律的客观性和意识的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说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是统一的”。
(3)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认识论意义。
规律与联系和发展
1.联系的普遍性。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能否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是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
2.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思维、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3.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是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
规律的客观性和意识的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
(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是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之所以具有客观性是因为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性。
2.意识的能动性。
(1)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世界具有反作用。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过程。
意识的能动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它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人可以能动的认识、掌握客观规律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
(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指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它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2)社会发展过程决定性的原因:
一是社会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人口,特别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二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
三是社会发展是由许多个人意志和活动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
(3)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使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社会形态。
2.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
(1)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是指在历史转折时期出现多种可能性时主体对具体道路的确定作用。
(2)主体选择性是一种自觉的选择:
一是这种主体选择取决于内在矛盾与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取决于不同阶级、集团实际力量的对比;
二是这种选择取决于人民大众的愿望与要求,取决于领导集团对历史必然性和本民族特点的认知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民族的根本利益。
(3)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具有多样性。
3.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
(1)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的活动前提,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决定的。
(2)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不能改变人类历史总体进程。
4.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一致性。
(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在旧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变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
(2)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
在20世纪40年代末,在中国进行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大决战。
以******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则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体现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难探索
1.科学认识国情,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是一个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
在毛泽东的倡导和带领下,中国共产党内掀起了一股调查研究、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的热潮,并在中共八大前后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取得一系列初步的但却是重要的理论成果。
2.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规律有一个曲折的过程,而且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实践中一贯坚持下去,有时还出现了严重的背离,使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
(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国情。
“大跃进”运动是党试图通过群众的建设热情和行政命令的方式迅速积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财富,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超越了现实阶段,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口号。
“人民公社化”运动则反映了毛泽东试图通过不断变革生产关系的途径,建立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以便实现“直接过渡”到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这也脱离了当时生产关系的现实而完全依靠主观意志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结果事与愿违,造成严重的后果。
(2)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背离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正确认识。
1962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阶级斗争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在此背景下,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3.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及其意义。
邓小平在科学认识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
4.******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及其意义。
******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
5.******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及其意义。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创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试分析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并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
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建设的重点包括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制度、社会管理六个方面。
其中,教育、收入分配另有专题深入阐述,就业和社会保障已经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以分析题的形式考查过,社会管理与考研政治知识点相距太远、考查可能性很小。
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关系人们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2009年考生必须高度关注这一命题点。
与此相关的命题角度主要包括:
(1)结合当前形势,分析为什么说“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2)结合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说明“和谐社会建设也要以人为本”;
(3)结合医疗体制改革的争论,说明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目标、途径及其重大意义。
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目标、任务等相关内容,不可能作为分析题的考查对象,考生稍作了解即可。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1.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将“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扩展为四位一体。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矛盾普遍性原理,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努力解决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问题等。
(矛盾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4.我国具备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条件:
(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将带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城镇化加快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2)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具有较好基础,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3)改革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
(4)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1.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
(1)人的发展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人的发展。
(2)人的发展不是脱离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也离不开社会关系。
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自由性和充分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本身的发展。
(3)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包括丰富的内涵:
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作为价值观,它强调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和运用人的尺度,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
(2)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
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的程度最终是通过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统一于社会主义社会。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它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宗旨,表达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
我们要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2.近年来,我国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发展逐步加快。
但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医疗卫生服务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矛盾还比较严重。
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医疗资源配置失衡;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医患矛盾突出,医疗纠纷增多;
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健全;
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就是要坚持卫生事业维护公众利益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特别要注重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公共卫生需求。
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试分析我国应如何正确处理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说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近代中华民族对现代化的孜孜追求,充满对科学技术进步的神往。
从“洋务运动”欲借科技与实业富国强兵的未果尝试,到“五四运动”尊崇“赛先生”的启蒙呐喊,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被国人所认识。
近年来,人们开始反复思考这样一系列问题:
为什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履维艰?
为什么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为什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多年而资源环境问题难以逆转恶化的势头?
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科技进步不足,核心问题还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毫无疑问,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战略问题。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2005年12月30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目标和重点。
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中,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以分析题的形式反复考查过(2007年考查了一道分析题,2008年也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命制了一道相关的选做题)。
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000年以来却一直都未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过。
作为现代化战略的一个核心问题,考研政治理论却仅仅蜻蜓点水般地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这显然是十分罕见的。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型国家的相关内容在过去数年内被考研政治命题忽视的不正常现象,将在未来被加倍地补偿(反复考查)。
结合近年来的命题规律,考研教育网预计,2009年本专题的命题将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政治 模拟 练习 要点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