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礼仪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647947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9.21KB
涉外礼仪文档格式.docx
《涉外礼仪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外礼仪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如在大庭广众之前,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着装,他有规范性的说法,两句话:
“女人看头,男人看腰”。
女人看头是看什么呢?
看发型,比如染不染色,长度如何等等。
像我们服务行业,政府机关一般公务员是不染彩色发的,除非把花白的头发染黑。
另外头发不宜过长,作为女性,一般工作岗位上不长于肩部。
有同志讲了,长于肩部如何?
长于肩部要做技术性处理,盘起来、挽起来、梳起来,不能随意披散开来。
道理很简单,年轻姑娘的一头飘逸的长发是很有一些魅力的,你这儿一甩,没准附近的每一个人就晕了。
“男人看腰”,看什么呢?
不是看我们腰粗不粗,也不是看腰带是什么品牌,而是看这样一个细节,腰上挂不挂东西。
我们说句涉外交往中的行话,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一个有层次的人,在大庭广众之前腰上是不挂任何东西的。
你见过普京总统腰上挂手机吗?
你见过安南腰上有一串钥匙吗?
所以我刚才想讲的这是涉外礼仪的一个特点,就是规范性。
2、对象性:
关心有度、内外有别
那么实际上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讲的涉外礼仪,国际交往中要遵守的国际惯例,和我国传统礼仪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我国有五千年的传统文明,有五千年的礼仪文化,我们都在这个良好的氛围中继任成长,那么我们大家应该说是学识源远流长,但是,从国际交往的角度来看,中外礼仪是有一些差异的。
譬如国际礼仪它是强调关心有度,换而言之,不得打探或者涉及个人隐私问题。
而我国传统礼仪,强调亲密无间。
这个恐怕在国际交往中,此点不了解就麻烦了。
(5:
00)
按照我们的规范性说法,国际交往中不宜随便探讨对方、请教对方的问题有五,我们叫涉外交往五不问:
第一不问收入问题,第二不问年纪大小,第三不问婚姻家庭,第四不问健康状态,第五不问个人经历。
第二个特征讲对象性,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内外有别,自己人你该问还是问,但是外人你不问还是比较好。
比如在国际交往中,每个人的健康被视为私人的资本,你身体不好,人家做生意会跟你合作?
那缺乏可靠程度嘛,但是说实话,这个问题是我们很多人比较爱问的。
那天一个老兄就问我了,说“老金你怎么脸色不大好?
”我说我最近比较累,晚上经常熬夜。
“你是不是胃不行?
吸收不好胃一般不好,脸色就不好。
”我说我胃还行,比较能吃。
“那你肝呢?
”他不把你整死他难受,但是我也知道此人并无恶意。
但是因为他在对外交往中,或者跟陌生、不大熟悉的人打交道时,他要不讲规矩,就容易引起歧义、误会。
其实我们中国老百姓聊天时最爱问的一个问题和老外最不能问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收入问题。
在国际交往中为什么不谈收入,收入的问题和个人能力有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的问题和企业效益有关。
你一问这个人挣多少,实际就等于问这个人本事大小,单位如何。
痛苦来自比较之中,你不谈这个问题可能就比较安全,涉及到这个问题可能就较为困难。
我们讲了一个规范性,讲了个对象性,还要讲一个沟通。
3、技巧性:
沟通互动
人和人之间有接触才有了解,有了解才能沟通,有沟通才会互动,这是三个重要的程序。
接触是第一样,前提。
接触了之后才会了解,逐渐了解之后知己知彼才容易沟通。
所谓沟通是双向了解,我理解你,你也理解我。
但是这个有难度,不同地方人有不同的招呼,老北京的习惯就是要问,五十岁以上的人一般要问“吃过没有”。
我们听众大家外语都没得说,我不知道你怎么翻译,但是我一般告诉我的学生,老北京文外国朋友“吃过没有”,最准确的翻译是“你好”。
千万不要直译,因为大多数外国兄弟听不懂,我个人就遇到这种情况。
有一次一个活动我们一个同志没话说就问外国朋友说:
“你们吃过没有”?
他们很实在,我们都没吃,你请吧,谁让你问了。
那么外国人也有个习惯,他喜欢恭维异性。
见男士会说你很帅,很酷,见女孩子会说你很漂亮,charmming,甚至会说你很性感,很有魅力。
但是我相信我们大家都见多识广,当别人说我们说小姐你很漂亮,我们一定会落落大方地看着对方的眼睛,eyer
to
eyes(眼对眼)说一声“谢谢”。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这实际上是传播了两个信息,第一,咱见多识广,第二谁怕谁。
两军相逢勇者胜,充满自信的人,临阵不慌的人容易得到尊重。
(三)涉外礼仪的基本要求
1、尊重为本
那么从国际交往的角度来看,涉外礼仪有什么基本要求呢?
宏观上来讲有三个基本要求,第一个要求:
尊重为本。
这个“尊重”二字应该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的根基之所在。
你不管是“坐、请坐、请上坐”也好,“茶、上茶、上好茶”也好,关键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向别人传递出尊重别人的信息,这恐怕是要点。
但是“尊重”在国际交往中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不能够偏袒于一方。
(9:
53)
(1)自尊为本
第一个方面的要求就是要自尊为本。
要强调自尊自爱,一个人在国际交往中不讲自尊就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首先要尊重自己,你自己要把你当回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举止有方。
有同志这方面差点劲了,往人家对面一站,或者一坐,也不管对方是熟人是生人、是同性是异性,比较洒脱。
比如腿伸出,男同志,顺手把裤管往上一拉,露出一条“飞毛腿”。
但是此种人在国际交往中,在比较重要的场合怎么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所以要尊重自我,
其次要尊重自己的职业。
工作你分工不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真正被人家尊重的人是有实力的人,是学有所长的人,是专业方面有本事的人。
所以要爱岗敬业,这样的人才会赢得尊重,各国皆然。
最后,第三个方面要尊重自己的单位。
大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小到我们现在供职的地方,那在国际交往中,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它的尊严和形象。
(2)尊重交往对象
其次我们强调要尊重交往对象,不仅要自尊,而且要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
我们一般要讲五句话,“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份,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所有的人是一种教养”。
这五个方面涉及到我们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尊要重,要全方位的尊重,不能失敬于人,尊重为本。
2、善于表达
但是光讲尊重为本在国际交往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有第二个方面的理念的要求。
就是要善于表达,你要把你对对方的尊重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你不表现他怎么会知道你尊重他呢?
它有个表现程式的问题。
3、形式规矩
(1)接待三声
比如我们在国际交往中接待外国客人,我们强调接待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来了的话,你要先说个“欢迎光临”,然后再说事。
我曾经跟我们保卫处的同志讲过课,我跟他们讲要来了客人的话,你首先要问“先生你好”,然后再说事,你不能上来问“找谁”?
人家是犯罪嫌疑人吗?
你打电话也是,拿起电话第一句话“你好,中国人民大学”,然后再说事。
不能上来就“喂、喂喂,噗噗”,再问“有人吗”?
那人家不是人吗?
那你这是基本礼貌啊,你这个“三声”没有你算什么?
(2)热情三到
但是,除了三声之外不够,还有,三声是出发点,还有三个到。
第一个到:
眼到,你跟人家说话要看着人家。
眼到之外要讲口到,口到就是你表达的内容要和此时此刻这个场景、范围相协调,要看对象讲规矩。
男的和女的,老的和幼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美国人和印度人,他有的时候有差异之别。
二、涉外公务活动中的常规礼仪
那我下面呢想结合我们日常交往和社交活动、公务活动来跟各位谈一谈日常交往中和公务交往中需要使用的一些常规的礼仪。
首先我想跟各位讲一讲公务活动中会遇到的几个礼仪。
(一)公务交往中的介绍问题
第一,公务交往中的介绍的问题。
人和人见了面你要介绍,你有时候不介绍就很麻烦了。
我也遇到过这种人,他对你很客气,跟你说了半天话,你不知道他是谁,你就没办法跟他沟通啊。
介绍有两种,第一种介绍自我介绍,第二种介绍,介绍他人。
那两者你都需要了解,它有规矩。
1、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
自我介绍一般有四个要点需要注意,第一个要点,最好是先递名片再介绍。
其实你交换名片时有个时机的问题,你说我要走了,都把事跟你谈完了你才给我留名片,是不是才信任我?
以前都不信任我?
其实有经验的话,我们一见面就把名片递过去,什么头衔什么职务都不用说了,顶多把名字重复一下,省得你念错了,省很多事。
所以有经验的人他是先递名片再介绍。
第二点自我介绍时间要简短,愈短愈好。
你问我“先生怎么称呼”?
“我叫金正昆”,“您在什么地方高就”?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你就直截了当,说了就算了,不要在那连篇累牍地大说废话。
不要告诉人家你名字怎么写,是弓长张还是立早章,外国人懂这个吗?
不要跟人家说你名字几笔几划,有什么深刻含义,爹妈给你起名时如何浮想联翩,而你的名字跟你坎坷人生如何相关,人家没兴趣呀,可是这种有自恋癖倾向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你问他“先生怎么称呼”?
“金,金银铜铁锡的金,金木水火土的金,金兀术的金。
我告诉你我这个金字这么写,一个人他姓王,腰里别着两块糖”。
你不说他贫嘴你说谁贫嘴呢?
无聊之至。
而这个第二点你要注意,要言简意赅,一般自我介绍半分钟以内就完全可以结束了,训练有素。
第三你要注意内容要全面。
自我介绍一般的内容(主要)有四个要素,“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比如我到比较正规的场合我要介绍,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的教授,我叫金正昆。
单位、部门、职务、姓名,一口气全出来,别挤牙膏。
“先生在哪高就”?
“混”。
“什么单位”?
“一个破单位”。
“到底什么单位”?
“不值得一提的一个单位”,他也够不值得一提了,提都提不起来。
所以要训练有素,一气呵成。
最后第四个要注意,倘若你的单位和部门头衔较长的话,这个名字较长的话,一定要注意。
第一次介绍的时候要使用全称,第一次介绍使用全称,第二次才可以改简称。
你别小看这个,你比如说我在这里要给你讲个词,简称“南航”,恐怕大多数人就会想到南方航空公司,其实还有一个南航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所以在国际交往中,用字母来做简称,或者以中文来做简称,一定要注意先全称再搞简称,否则很麻烦,南辕北辙,这是关于自我介绍。
2、介绍他人的注意事项
第二个方面我想介绍,就是介绍别人,介绍别人有两个点是比较重要的。
第一个点,谁当介绍人。
比如社交场合的惯例,介绍人一般应该是女主人,这个事你要不注意就麻烦了。
那天我到朋友家里去吃饭去了,这个女主人只顾着来给我们包饺子,忘了介绍了,就聊起职业来了。
其中有一个老兄认识我,就讲了,说你家孩子,说另外一个女同志,该考大学了,最好考师范或者考一个文科的学校,将来当老师。
这老师这个职业有地位,有面子,有尊严。
那女同志讲“我的孩子才不当老师呢,老师有啥不得了的,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然后一会就问我“你干嘛的”?
“我就是那种越教越瘦的”,很尴尬的。
那么在国际交往中介绍人是谁呢?
国际交往中介绍人一般是三种人,第一种人我们称为专业对口人员。
比如我请一个教授来给我们学生办讲座,那我就有义务把他跟校领导之间做介绍,是吧?
我把他请来的,我俩对口,专业对口人士。
第二是什么呢?
第二就是公关礼宾人员,外事办公室的同志,办公室的主任或者秘书,或者专门委托的接待陪同人员,各地的接待办公室的同志,他是搞接待的。
第三,如果来了贵宾的话,礼仪上讲身份对等,要讲对等,就是我们在场的这些人里职务最高的,那么这个是关于介绍。
(19:
56)
(二)国际交往中名片的使用问题
那我下面再讲一讲国际交往中名片的使用问题。
在国际交往中,你要注意我用的词是国际交往中,不是学生。
1、国际交往中名片使用的要点
关于名片使用讲两个要点,第一的要点,一个没有名片的人将被视为没有社会地位的人。
换而言之,国际交往中拿不出名片的人,人家怀疑你是真是假,有没有地位可言。
第二句话,一个不随身携带名片的人是不尊重别人的人,名片不仅要有而且要带着。
说实在话,外国的企业公司,员工这个名片放在什么地方都有讲究。
一般放在专用名片包里,放在西装上衣口袋里,或者放在什么什么地方,不能乱放。
比如白领的话,女孩子出去的话一般在公文包的某一个部位放着呢,一伸手拿出来。
我也见过有同志这方面稍逊一筹,我有一次跟一个女孩子交换名片,我把名片递给她,她说“金教授我给你拿名片”,把包马上拉开了,包也是个好包呢,很名贵,但是找不着名片。
首先抓出一包话梅,接着发现一包瓜子,最后拽出半只袜子,然后告诉我“忘带了”。
2、名片使用的几个重要礼仪
那么我现在讲一讲名片使用的几个重要的礼仪。
(1)名片制作的三不准
第一,名片制作上在国际交往中讲三个不准。
第一,名片不随意涂改。
我们经常有的同志说好听点比较节约了,电话该号了,神州行变成动感地带了,就划掉再写个新的。
电话升位了,010改称020或者什么什么的,到外地去了,这种事常有。
但是在国际交往中,强调名片譬如脸面,脸面是不改的。
大家理解我的意思,不能改,否则会贻笑大方。
第二,不提供私宅电话。
刚才讲了,涉外礼仪和我国传统礼仪的一大区别,涉外礼仪是讲究个人隐私。
有教养有身份的人不向别人索取电话号码、私宅电话,诸如此类。
那么在国际交往中你要注意,他讲公私有别。
我因公跟你打交道的话,我给你的电话就是办公室的电话,手机号码不给你,私宅号码更不给你,我们国内同志有些人没这个感觉。
那天一个外国朋友给我们一个同志一张名片,这上面没有私宅电话,我们那位就问“家里有电话吗”?
那位装听不懂,“你家都没装电话呀?
是不是很贵呀?
”互动出现问题。
第三个点你要注意,制作名片的话一般不提供两个以上头衔。
名片上不出现两个以上的头衔,他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倘若一个名片上给的头衔越多,有三心二意、用心不专、蒙人之嫌。
所以很多外国客人,他比较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他身上会有好几种名片。
他是对不同的交往对象强调自己不同身份的时候,使用不同的名片,这个要说一下。
(2)索要名片的注意事项
第二个点关于名片我想讲一讲索取名片的问题,一般索要名片有这么几个点你要注意。
第一个点,尽量不要去索取名片,因为名片交换有一个讲究,地位低的人首先把名片递给地位高的人,地位低的把名片递给地位高的。
所以你要去索取名片的话,马上出现地位方面的落差了,你说是吧。
那么第二个点你要注意,索取名片最好不要采取直白的表达。
那天一个同志就问我了,“你有片子吗?
”这个话有点糙。
我们比较恰到好处地交换名片的方法大概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我们称为交易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交换的方法,交易法。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我想要史密斯先生名片了,我把名片递给他,“史密斯先生,这是我的名片”,他无论如何他要回我一张,他不至于告诉我“收到”。
当然,你在国际交往中,有的人会有一些落差,有的人地位高的,身份高的,他明哲保身,你把名片递给他,他跟你说声“谢谢”,他没下文了。
这种情况存在,你把名片递给他,他跟你说声谢谢,他没下文了。
你要担心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就是跟对方有较大落差的时候,你不妨采用第二个办法,我们成为激将法。
“尊敬的威廉斯董事长,很高兴认识你,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跟你交换一下名片”。
这话跟他说清楚了,“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跟你交换一下名片”,他不想给你也得给你,他不至于告诉你“不换,就是不换”。
还可以采用第三个方式,我们成为联络法。
“史玛尔小姐,我认识你非常高兴,以后到联邦德国来希望还能够见到你,不知道以后怎么跟你联络比较方便”。
以后如何跟你联络比较方便,这就是联络法,那就是暗示她,怎么才能找到你。
她一般会给,她不给她也有恰到好处的退路,我跟你联系吧,其深刻含义就是这辈子不跟你联系。
还是讲互动的。
(25:
54)
(3)接受别人名片的注意事项
那么名片呢,我们还要讲第三个点就是接受别人名片的注意事项,有来有往。
接受名片的第一的点要注意,就是要回敬对方,“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拿到人家名片之后一定要回。
当然这个在我国就会出现一个比较的问题,就是相当数量的同志大概是没有名片的,特别是做内勤的同志,没有。
这个在国际交往中比较正规的场合即便没有一般也不说,采用委婉的表达,“不好意思,名片用完了”,“抱歉,今天没有带”。
没有带或者用完了其实是两种可能,第一,对方不愿意给你。
地位高或者对你有猜忌之心,不知道你是谁。
第二,没有,那你给人家退路下,“没关系,改日再补”。
不要跟人家拆穿,“没有就是没有,少来这套”,那也不合适,这是第一个点。
第二个点你要注意呢,那是更重要一个点,接过名片一定要看。
是否对人家尊重,是否待人友善,那这个点是很重要的。
接过名片一定要看,通读一遍,这个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看。
为什么要看?
看是对对方表示重视,看是要了解对方的确切身份。
但是很遗憾,我们有人不看,不看有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了。
我有一天到一个单位去讲学去了,我给那个主持活动的同志递了一张名片。
那位你也不知道他看了没看,我人民大学金教授呢,他这么介绍的,“各位,非常高兴地向你们介绍北大的高教授”,我赶快就找,我以为还有位老高,没有啊,就我一个。
你把我调到北大还说得过去,是吧?
这说实话,咱俩学校也是势均力敌,谁也不比谁差哪去。
但是你干嘛让我姓高啊?
我姓金啊,你让我改姓对不起俺爹呀。
你把人家的名字和姓氏搞错了,显而易见怠慢对方,这不可以的,所以这点要注意。
那么在世界各国对此都有比较具体的规定,比如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他要求接过名片不仅要看,而且要看一分钟左右,因为看一分钟会看三四遍,看三四遍就记得比较清楚了。
有些国家要求更高,他要求不仅要看,还要像我这样嘴里做默读状。
有些国家要求更高,发现对方有重要头衔要朗声读出来,“哦!
董事长啊,这么年轻就是董事长啊,看不出来啊”,你想想对方一听是什么感觉,爽!
是吧?
他没白印啊。
(三)涉外交往中常用的几种称呼
那么第三个点,在国际交往中,你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称呼的问题,在公共交往中称呼的问题。
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习惯不一样,称呼上面就有一些差异了。
比如我们大家知道,在国际交往中对行政职务,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我们可以用“阁下”这个称呼,“总统阁下、大使阁下”这样的称呼。
但有些国家不行,比如美国、联邦德国、墨西哥这样的国家不大喜欢讲“阁下”这个词。
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以下三种称呼最为通用,其一,称行政职务,这个一般是在正式的官方交往中使用的。
“董事长先生”,“尊敬的经理先生”,“部长阁下”,那么这是称行政职务。
第二,称技术职称,见了专家学者或是学术方面比较要造诣的人士称学术职称。
第三个方面在国际交往中你可以称呼是什么呢?
就是所谓的泛尊称,先生、小姐、夫人、女士这样的一些称呼。
(30:
(四)国际交往中礼品赠送
那么在国际交往中必须重要的下一个问题,礼品赠送的问题。
1、礼品赠送的两个作用
在国际交往中,赠送礼品实际上是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纪念,纪念两国人民、两方人员的交往和友谊。
第二宣传,宣传本国文化,宣传企业形象,推广民族特色,纪念性和宣传性是国际交往中礼品的基本功能。
2、选择礼品的注意事项
但是我们在选择礼品的时候恐怕有两个点是一定要考虑,一定要注意的,有规范性,有对象性还有沟通的问题。
第一个点你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就是在向外方人员选择礼品的时候首先要回避对方的禁忌。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当你和他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类似的禁忌,不仅国际交往有这个问题,其实民族交往也有的时候会出现这个问题。
另外一点你要注意什么呢?
国际交往中赠送礼品其实更多强调的是形式而不是内容,换而言之它比较注重包装,是否认真的包装跟郑重其事有关。
同时接受对方礼品时,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要打开看一看,表示欣赏。
不看他的礼品,不打开看,意味着怠慢对方,没把他当回事。
(五)涉外交往中宴请的五M原则
最后,我关于公务接待的话,我想讲讲宴请的问题。
衣、食、住、行、访、谈、送,这恐怕是国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几个问题,衣、食、住、行、访、谈、送,访问、谈话、赠送礼品。
吃是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那么在国际交往中,宴请外国友人的时候或者是请客人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我们一般讲所谓的五M规则,五个M。
1、费用(Money)
第一个M,费用(Money),费用的问题。
国际交往要强调节俭,要强调务实,要强调宴请的少而精,反对铺张浪费,没有必要每见必吃,大吃大喝。
说实话人家不是到你这儿混饭的,大吃大喝不仅浪费金钱而且浪费时间。
没有必要,少而精,干净、卫生、上档次就足够了,必要的时候到我们职工食堂吃个工作套餐也可以啊,务实啊。
所以第一个是讲Money,讲费用。
2、菜单(Menu)
第二个我们讲的M是讲什么呢?
讲菜单(Menu),就是讲菜肴的安排,讲内容。
但是这个呢,我跟大家讲一下你要请外国客人吃饭的话,这个地方你要动动脑筋,吃什么?
这个有的时候需要表达,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不大善于表达,他问你“你爱吃点什么”?
“你喜欢吃什么”?
“这个海鲜行不行”?
不要这样问,有经验的人其实要问“你不能吃什么”?
这是比较重要的。
我爱吃什么有时候不好意思跟你说,最重要的是我不爱吃的东西你不要给我。
民族禁忌,宗教禁忌,尤其不可触犯,这个事你不了解就麻烦了。
一般的西方人,我们以西方人为例,白人为例,他们一般不吃什么。
首先,不吃动物内脏,什么炒肝尖、溜腰花、卤煮啊,你上一道他就晕了。
他不吃中式动物内脏,当然西式的你也不会,法式鹅肝你会吗?
你不会,我讲的是不吃中式做的动物内脏。
第二,不吃动物的头和脚。
我国宴请客人都全鸡全鱼,那头对着谁都有讲究的。
那外国人不行啊,那个鱼眼睛瞪着,那鸡嘴张着,恐怖主义,破坏食欲。
你吃过肯德基凤爪吗?
它没有的。
第三,他不吃淡水鱼。
他们比较喜欢吃海鱼,而且煎炸。
他认为淡水鱼土腥味重,刺多。
所以你要想让他不爽,其实还有个小办法,吃清蒸鲫鱼。
那家伙土腥味少,但是刺多,基本上可以扎坏他,他扛不住。
接着他们不吃的东西还有什么呢?
不喜欢吃无鳞无鳍的鱼,就是蛇、鳝(白鳝、黄鳝)、鳅(泥鳅)、鲶。
蛇、鳝、鳅、鲶这四种他不吃,无鳞无鳍的鱼。
再者不吃宠物,猫和狗绝对不吃,在他们来看,狗是人列的一员,是朋友,怎么能吃朋友呢?
所以这个东西你要注意。
(35:
15)
宴请呢,第二个M讲菜肴,吃什么,不吃什么,首先要把不吃的排掉,再讨论吃的。
其实说实话,宴请外国客人吃的东西有的时候还是比较好解决,要少而精,要对象化。
我经常请他们吃饭,我有数,一般的西方人不怎么特别喜欢吃中餐,这跟我们中国人尝西餐一样,尝尝可以,坚决吃下去是不行的,一个道理。
偶尔一试可以,人家跟你说好好吃啊,那是跟你客气,别当真,老让他吃也整死他。
但有些东西你还是可以跟他沟通,我一般邀请外国朋友到家里吃饭,二十块钱可以搞定,我知道他爱吃什么。
比如糖拌西红柿绝对可以,他比较喜欢吃这个,糖拌西红柿酸酸的、甜甜的,半生不熟的,他喜欢。
你要觉得这个玩艺不上档次,炸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涉外 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