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解析重庆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精校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645664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92.47KB
名校解析重庆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精校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名校解析重庆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精校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解析重庆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精校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突出基层实践经验
D.体现公开公平原则
【答案】C
【详解】材料没有涉及高官选拔强调对中央的服从,排除A;
材料无关注重庶族的倾斜的信息,排除B;
对材料“曾任州县官”“举非州县”说明政府注重高级官员的从政经历和实践经验,故选C;
材料没有反映官员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原则,排除D。
4.“种麦得时,无不善”;
“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椹赤,可种大豆”;
“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
这表明中国古代
A.区域农业比较发达
B.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
C.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D.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详解】材料信息是古代种麦、豆等农作物的时节,这是精耕细作的表现,说明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故B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出区域农业,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不出政府的行为,故C项错误;
材料只涉及两种农作物,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5.儒服又称“方巾衫”,是明代文人学士的专属身份服饰;
到明代后期,市民阶层皆尚儒服,以至出现“满城文运转,遍地是方巾”的现象。
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
A.文人学士地位低下
B.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C.文化重心下移趋势
D.城市市民队伍壮大
【详解】材料没有涉及文士学士地位问题,排除A;
明代时期儒学依然处于正统地位,排除B;
由材料“方巾衫”从明代文人学士的专属身份服饰到“遍地是方巾”,说明文化重心下移趋势,故选C;
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市民队伍壮大的信息,排除D。
6.“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
”它使
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
B.中国被迫开放了福州等通商口岸
C.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答案】A
【详解】材料“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列强势力侵入京津地区。
结合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天津条约》,开放南京等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故选A;
B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排除;
C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
D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影响,排除。
7.19世纪后期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
,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
这反映了康有为
A.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
B.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
C.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
D.调和了中西文化矛盾
“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说明康有为从西学的角度解释儒家经典,故C正确;
A中取代不符合史实;
B是康有为变法特点;
D中调和不符合康有为思想。
8.清政府规定,上海机器织布局生产的布匹在上海纳税后,若运往内地,则领取相关单据作为完税凭据,否则须按照传统方式沿途征收税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税法在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的近代企业中得到迅速推广。
这有助于
A.推动上海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B.推动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
C.政府加强对近代企业的管理
D.提高民族工业品的竞争力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对上海织布局实行在上海统一征税后,运往内地免收税厘;
这一做法在近代企业中得到推广,从而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提高民族工业品的竞争力,故D项正确。
材料涉及上海织布局的纳税方式,而不是上海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排除A。
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政府才收回关税自主权,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加强对近代企业的管理,而是强调清政府的做法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品的竞争力,排除C。
9.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
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
由此可推知
A.各派合力促进辛亥革命发展
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埋下了此后帝制复辟的隐患
【详解】立宪派首领帮忙出谋划策,且各地响应,各省纷纷独立,这说明辛亥革命的成功离不开各派的通力合作,因此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故A正确。
辛亥革命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错误。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民主共和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故C错误。
材料反映当时立宪派力量还很强大,但不能说埋下了此后帝制复辟的隐患,故D错误。
10.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年份
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
钢铁和机械
棉纱及棉制品
棉花
矿砂及金属
1925年
6.5
20.7
3.8
2.9
1928年
7.2
15.8
3.4
2.1
1931年
9.3
7.9
1.6
A.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
B.中国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于优势
C.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1925年到1931年重工业机械的原材料进口不断增加,这说明中国重工业有所发展,但体现不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均衡,排除A;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落后,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于劣势,排除B;
钢铁和机械的进口不断增加,说明工业建设有所发展,故选C;
材料体现的是1925年以后的经济发展,不是一战以后的萧条,排除D。
11.中共中央在《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并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这一决议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B.导致“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C.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详解】土地革命是在农村打土豪分田地,满足农民土地要求,这是将国内的阶级矛盾当做主要矛盾,不符合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实施,排除A;
材料中是在纠正“左”倾错误,排除B;
1935年12月25日,瓦窑堡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排除C;
根据材料中共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同时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这表明中共扩大自己的政治格局,将自己从只代表工人和农民等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升到代表全中国各族人民的立场上。
结合史实,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东北以及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全面抗日战争即将爆发,中共在此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时局的问题,由此将视线从内战转向了民族抗战,争取掌握领导抗战的主动权,故选D。
12.1978年9月,邓小平在视察东北三省等地时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史称“北方谈话”。
他指出,“四人帮”要搞的“穷社会主义”荒谬至极,我们“要一心一意搞建设”。
邓小平“北方谈话”
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推动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到来
C.实现了经济工作的拨乱反正
D.为农村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
【详解】A中“彻底”的说法太绝对,排除;
我们“要一心一意搞建设”的主张对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铺垫作用,推动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故选B;
材料只是对“四人帮”的否定,没有实现经济工作的“拨乱反正”,排除C;
由“要一心一意搞建设”不能判定是农村经济改革,排除D。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金融业有显著发展,尤其是典当业日趋发达,当铺遍布全国。
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十几万两。
经营典当业的主要是商人,此外还有地主、官僚等。
当铺的业务除放款外,还接受存款,兼营兑换等。
明清时期还出现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
除了民间自办的各种机构外,清政府也设立了官方的金融机构“官银钱号”,从事金融业务。
——摘编自孔祥毅《明清中国金融革命及其货币商人》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典当、票号等传统金融机构继续发展。
外商在1845年将银行公司植入中国的通商口岸。
清末,外国银行不仅经营对清政府的贷款、而且操纵中国外汇市场,直接控制了中国金融业。
受西方证券的影响,1872年轮船招商局发行了首张公司股票。
1896年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亦中亦西”的中国通商银行,民族银行公司由此产生。
1904年和1908年清朝借鉴英日等国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经验,设立了户部及交通两家国家银行。
1903年后,清政府设立商部,对银行、保险立法,赋予商部兼管证券及保险的职权;
规定户部为银行的监管机关。
晚清的72年间,中国发生过13次较大的金融风潮。
其中1910年上海发生金融危机,政府无力管理金融市场,社会陷入混乱。
——摘编自孙建华《晚清金融创新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金融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金融业出现的新变化并对其评析。
【答案】
(1)表现:
典当业发达,且分布广泛;
金融机构类型众多;
政府积极参与。
原因:
商品经济繁荣,经济货币化的程度加深,商人自有资本不足,当铺家数增多;
白银和铜钱的同时流通,产生兑换问题,带动钱庄发展;
商品的长途贩运引起了资金异地划拨的需求,推动了票号发展;
大型商帮的出现,商业竞争加剧等。
(2)变化:
金融机构方面,是中西并呈,外国银行占主导;
金融监管方面,从基本上无政府监理过渡到政府依法管理金融业。
评析:
晚清金融近代化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开展;
进程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外国金融势力入侵并操纵中国经济命脉,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
资本市场体制不健全,具有半殖民地特征。
中国近代新式金融发展推动经济近代化;
有利于抵制列强侵略;
借鉴西方金融运行机制,为后来资本市场发展提供借鉴。
【详解】
(1)第一小问,由材料“金融业有显著发展,尤其是典当业日趋发达”,可见典当业尤为发达;
由材料“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数万两或十几万两”,可见资本相对雄厚;
由材料“经营典当业的主要是商人,此外还有地主、官僚,甚至政府也投资设当铺”,可见经营主体来源广泛;
由材料“清政府也设立了官方的金融机构‘官银钱号’”,可见政府积极参与;
由材料“设立了同业行会,订立共同规则,协调金融业内部及其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可以归纳注重协调行业内部各种关系。
第二小问,可以从商品经济繁荣、当铺和钱庄发展、长途贩运推动票号发展和商业竞争加剧等因素作答。
(2)第一小问,由材料“外国银行不仅经营对清政府的贷款、而且操纵中国外汇市场,直接控制了中国金融业”,可见中西金融机构并呈,外国银行占主导;
由材料“清政府设立商部,对银行、保险立法,赋予商部兼管证券及保险的职权;
规定户部为银行的监管机关”,可见金融监管从基本上无政府监理过渡到政府依法管理金融业。
第二小问,要一分为二进行评析,首先要承认由于外国金融势力入侵导致我国金融业具有半殖民地特征。
但是,中国近代新式金融发展推动经济近代化和金融近代化,为后来资本市场发展提供借鉴。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里的重要成分,是支撑祖国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
下表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力量对此认识的摘要。
高骈(唐朝)
“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
”
顾炎武(明清之际)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义和团运动
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收回利权运动
主张文明排外,通过“合法”手段并付出高昂代价收回部分路权。
辛亥革命
孙中山提出“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
国民革命运动
提出“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中共提出了建立中华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还同美英帝国主义结成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
解读材料,从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
(要求:
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
【答案】论题例举:
近代的爱国主义是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紧密联系对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要作客观、历史的评价,辨证地认识近代爱国主义运动的经验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
示例一:
论题:
近代国人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有深刻的时代烙印阐述:
中国历史上不乏爱国主义的传统。
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成为了中华民族面临的重大时代主题,爱国主义由此被赋予了时代烙印。
甲午战后西方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义和团运动便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团结清政府抵抗外来侵略,掀起了近代史一次大规模的爱国反帝浪潮。
帝国主义国家也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结束后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这便让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认识到清政府反动,更加坚定了他们希望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实现民族、民主革命。
于是便出现了材料中“孙中山提出:
‘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
’”
小结: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每次“救亡图存”时代背景的具体性,致使每一阶段人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不一。
但无论有何不同,我们都能感受到近代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示例二:
近代爱国主义运动的经验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
【详解】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
材料中反映反映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的表现。
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可以比较古代与近代的爱国主义的时代变迁,也可以从近代不同时期爱国主义进行共性的提炼。
由材料可见近代的爱国主义是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紧密联系,从近代爱国主义运动的经验来看,爱国主义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代长安城是一座“国际都会”,但实施的是以坊里封闭为基础、以彻夜宵禁为手段、依靠强力警治禁卫力量的“封闭式静态管理”。
宋代街市敞开之后,城市面临严重的治安问题:
繁华商业区鱼龙混杂,流氓无赖横行街巷;
流民、难民、退伍军卒及失业工匠流散社会,威胁社会安宁;
一些商贩买卖货物以假充真骗取钱财。
宋政府为适应形势需要,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改革措施。
京城在“都巡检使”统领下,划分成若干治安责任区,称做“厢”。
厢下设有“军巡铺”,是基层治安机构,主要负责疏理交通、清理路沟、洒扫路面、处置打架斗殴结伙吵闹、追捕盗贼、逃犯等。
宋代将居民以街巷为单位编列起来进行管理,并推行“户牌制”,每户设置户牌,便于查找、控制。
宋政府下令缩短宵禁时间,缩小宵禁范围。
宵禁期间,由防隅巡警和居民实行联巡。
——摘编自陈鸿彝《宋代城市治安管理模式杂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治安管理面临挑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城市治安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1)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
城市公共生活空间扩大;
城市人口流动性增强。
(2)思路:
完善配套措施,构建完整的治安管理体系;
发动基层力量,警民合作;
管理上宽严相济,适度放松对市民的公共生活的限制。
(1)据材料“繁华商业区鱼龙混杂,流氓无赖横行街巷;
”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得出所面临的问题所在。
(2)据材料“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改革措施。
”、“厢下设有‘军巡铺’,是基层治安机构,”、“宋代将居民以街巷为单位编列起来进行管理,”、“宋政府下令缩短宵禁时间,缩小宵禁范围。
”加以归纳概括,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16.【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18年底,梁启超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会外顾问的身份赴巴黎进行活动,之后游历了欧洲诸国,至1920年初回国。
在欧行中,战后欧洲的满目疮痍、西方社会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西方社会对“一战”和欧洲文明的反思,都对梁启超的思想产生了震动。
在《旅欧心影录》中,梁启超说: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他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认为中国人对世界文明有大责任。
他说:
“我的可爱的青年啊,大海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
”梁启超认为,建设强大国家要靠全体国民,要靠改造国民心性。
而改造国民的心灵,需要有耐心。
梁启超特别强调,救国强国之路,是万万急不来的。
——据张琳璋《梁启超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梁启超在“一战”前后思想主张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思想主张的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1)由迷信欧洲物质文明到反思欧洲物质文明;
迷信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到主张中西文明互补。
(2)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作西方推崇的科学上的失败,是代议制政体的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欧洲变成一片废墟,科技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毁灭人类一手缔造起来的文明。
影响:
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反思向西方学习的路径,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资产阶级的新觉醒,一定程度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从材料“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说明梁启超迷信欧洲物质文明到反思欧洲物质文明;
从材料“中国人学西方比作沙漠中追逐幻影,而今幻影已经不见”“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反映梁启超迷信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到主张中西文明互补。
(1)第一小问,结合梁启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将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生产力的破坏上升到西方科学和代议制政体的失败。
梁启超认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毁灭人类一手缔造起来的文明。
第二小问,梁启超的观点启发国人对欧洲文明的反思和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有利于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校 解析 重庆市 第一 中学 届高三 上学 期中考试 文科 综合 历史试题 Word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664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