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自考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643296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54
- 大小:77.65KB
完整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自考文档格式.docx
《完整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自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自考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17~19世纪德国与荷兰理性主义(rationalism)心理学思想
l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创立,内容心理学(contentpsychology)以及与之相对立的意动心理学(actpsychology)
l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在欧洲和美国的产生与发展
l行为主义在美国的产生与发展
l美国的构造主义心理学(structuralism)
l德国的完形主义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
l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产生及在美国的进一步发展
l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在美国的产生与影响
l日内瓦学派(Genevaschool)与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l以维果斯基与彼德罗夫斯基等为代表的前苏联的心理学发展
l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心理学的成就
从这些分析中不难看出,心理学发展的脉络是:
古希腊罗马是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发源地;
德国是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故乡,是世界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
美国是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以及认知、社会等心理学的产生地,也是当代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
(3)心理学史的主要内容:
l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和具体见解
l心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发现与重大成就
l前人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争论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预测
l心理学与邻近学科在发展上的联系
l各个国家的心理学传统与特点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
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
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个时期:
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个时期:
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
二、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与方法
1、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1)有助于扩大我们的视野,提高心理学研究与学习的理论水平。
以精神分析为例,通过历史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出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
(2)通过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使心理学在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人的特性与本质。
(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
1.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2、学习心理学史的方法
(1)整体把握法
指在学习中要先有一个总的框架,然后把部分性的材料镶嵌进去。
时间、地域等都可以成为构成框架的材料。
(2)比较分析法
在比较中提高理论认识。
从发展上可以分为纵向与横向比较;
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同类与异类比较。
(3)史论结合法
指在学习中始终要坚持事实与观点理论的统一,切忌以论代史和堆砌史料两种倾向。
(4)两点论评价法
指在学习时对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和流派均应视为对立统一体,具有两重性,既要肯定其合理、积极、贡献的一面,又要指出其不合理、消极、局限的一面,切忌一点论。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
勒奈·
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
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
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
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2)提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笛卡儿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根据光学、力学原理和解剖实验,以及受哈维关于血液的机械解释的启发,提出了"
动物是机器"
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刺激反应的假设,揭示了反射和反射弧的本质。
3)在心身关系上提出了"
心身交感论"
的二元论观点。
在心物关系上,笛卡儿认为,世界上除了物质实体以外,还有所谓的精神实体。
心灵和身体既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又是可以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
笛卡儿根据当时的解剖学知识认为松果体是心身交感的地方。
总之,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是二元论的。
这个二元论虽然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是在当时宗教和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它还是具有进步作用的,在生命活动最复杂的领域中为决定论的新方法论开辟了新的前景。
三、霍布斯的心理学思想
托马斯·
霍布斯(1588-1679)是培根唯物论的继承者,近代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其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1)主张一切心理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
2)运用联想来解释人的想象和思维。
霍布斯对联想的本质和种类作了论述,他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四、洛克的心理学思想
约翰·
洛克(1632-1704)是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学家,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典型代表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倡导者。
洛克的心理学思想对后来英国和法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
"
贝克莱和狄德罗都渊源于洛克。
洛克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1)反对笛卡儿的"
天赋观念论"
,提出了"
白板说"
认为人的全部观念"
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
洛克认为,构成知识的观念来源于两类经验:
一类是外部经验,即感觉,它是由客观外部对象刺激我们的感官所引起的;
另一类是内部经验,即反省,它是通过对人的"
心灵"
的内部活动的体验而得来的。
由于洛克把观念的来源归结为物和心两个方面,因而使陷入了二重经验论,为唯心主义经验论打开了方便之门。
2)洛克将感觉观念分为"
第一性的质的观念"
和"
第二性的质的观念"
洛克虽然承认一切感觉观念都是内外物刺激引起的,但是他并不认为一切感觉观念都是外物酌"
真正映像"
他把感觉观念分为两类:
一类叫第一性的质的观念,即关于物体的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等等的观念,它们同自己的原型是相似的,是这些性质"
真正的映像或肖像"
例如,取一枚麦子,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仍具有体积、形状、广延等性质,若继续分下去,一直分到各个部分都看不出来的程度,每一部分还是保持这一些性质。
另一类叫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即关于事物的颜色、声音、滋味、气味等等的观念,它们完全根据主体的变化而变化,根本没有与之相符合的原型,至多在物体中只有引起这种感觉的诱因。
例如,同样的火,离得较远我们就有温暖的感得离得较近我们就有灼病的感觉又如,一块班岩在黑暗中是没有颜色的,但光线照在它上面,我们就有红色和白色的感觉。
于是,洛克就认为,温暖和灼痛、红色和白色等性质的观念并不是客观事物的映像,而是主体接受第一性的质的作用后历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
如果我们的感官不去感觉的话,这些性质也就不再存在了。
他又说,这些观念都是上帝结我们作为"
认识相区分事物的记号"
,它们同外物并不是一种反映的关系,仅仅是一种"
对应"
的关系。
这样,尽管洛克对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的解绎是唯物主义的,但对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的解释则因他夸大了认识的相对性而背离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滑向了唯心主义的符号论。
这一点后来被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所利用和发挥。
3)洛克又把观念分成"
简单观念"
复杂观念"
两种。
一种是简单观念。
即由对象的某一个单纯现象所引起的不能再分的观念。
例如,我们说一朵百合花有香的气味和白的颜色,香味和白色就是两个简单观念。
它不是靠心灵创造的,而是通过感觉或反省得到的。
他还把视觉和触觉直接结合所产生的"
运动"
观念,以及对理性和意志进行自我观察而形成的"
忍维"
愿望"
的观念列为简单观念,显然这是不对的。
另一种是复杂观念,即由简单观念经过结合、联系和分离所组成的观念。
例如,"
朋友"
这个复杂观念,就是由"
人"
、"
友爱"
同情"
幸福"
等简单观念的结合而产生的。
洛克认为,简单观念是消极被动的,外面强加的,可以作为知识的原始材料。
而复杂观念则要求理智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具体地体现在将简单观念组成复杂观念的过程。
洛克把复杂观念仅仅看作是简单观念的机械总和,说明他不懂得认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也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能动飞跃的过程,因而他说一般的抽象的概念只不过是"
名义的本质"
,并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就使洛克的观念论陷入了狭隘的形而上学的经验论。
4)在欧洲心理学史上洛克最先提出的"
联想"
一词。
洛克认为,观念的联想有"
自然的联合"
与"
习得的联合"
他说:
我们一些观念相互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合……除了这些联合以外,还有另一种联合,完全是由于机会和习惯来的。
他对于后者较为重视。
认为习惯是使观念联合的一种力量。
这是后来联想律中多次律的开端。
洛克除了用联想的原则说明观念的结合而外,还用它解释情绪的形成及其对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五、贝克莱和休谟的心理学思想
1、乔治·
贝克莱
乔治·
贝克莱(1685~1753)是近代主观唯心主义的鼻祖,是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
贝克莱心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
首先,贝克莱对心理本质的看法是以唯心主义经验论为其理论基础的。
由此他得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公式:
存在就是被感知"
,从而否定了客观世界的存在。
其次,联想说是贝克莱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方法。
贝克莱在否认了客观世界而把经验说成唯一存在的时候,常常用联想的原理来说明各种心理现象的形成过程。
他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
一是由感觉直接得到的观念;
二是由内心的情感和作用(自我反省)而感知的观念;
三是借助于记忆和想象而形成的观念。
这三种观念的形成,都是和人的联想分不开的。
同时,他还认为,联想也是人们辨别情感的一种手段。
最后,贝克莱对空间知觉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他从经验和联想的原则出发,主张空间知觉是视觉、触觉和动觉印象之间经验联合的结果。
2、休谟
大卫·
休谟(1711一1776)是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也是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心理学思想家。
主要著作有:
《人性论》(1739-1740)、《人类理智研究》(1748)以及死后出版的《论灵魂不死》等。
休谟从唯心主义的经验论的观点出发,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并且强调知觉是哲学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唯一对象。
认为,"
除了心灵的知觉或印象和观念以外,没有任何东西真正存在于心中。
其次,休谟对朕想的形成和原则作了分析,把联想的形成归结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简单观念联结成的复杂观念。
在他看来,联想的形成有三条法则:
即相似律、时空接近律和因果律。
贝克莱和休谟的心理学思想纯属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范畴,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赫主义和西方一些心理学流派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都是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对心理学的问题如空间知觉的形成,印象与观念的区分,联想的本质、种类和规律的分析等都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促进了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进一步发晨。
六、英格兰和苏格兰联想主义者的心理学思想
1、哈特莱
哈特莱(1705--1757)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缔造者。
首先,在心物关系上,哈特莱反对洛克的反省说,承认感觉是认识的源泉。
其次,在身心关系上,哈特莱虽然是一个平等论的二元论者,但是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他用种经的振动解释心理现象。
他还认为,观念和感觉的区别,并不在于观念的相应振动小于感觉的相应振动,而在于引起观念的振动最初是由神经内振动所引起、并永远存在于脑中。
最后,在联想主义心理学上,哈特莱也是一个正式的建立者,哈特菜十分重视联想的作用,并坚持用联想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
他认为联想有两种:
同时性联想和相继性联想,认为传统的三大联想规律均可归结为一个规律,即接近律。
说接近律是联想的根本规律。
除此之外,哈特莱又提出了三条次要的联想律。
哈特莱认为,不仅感觉、观念会互相联结,感觉与运动,观念与运动,运动与运动,都会互相联结。
总之,一切心理现象都是联想作用的结果。
并用神经振动说来解释联想的生理基础。
2、布朗
布朗(1778-1820)是苏格兰学派的代表。
主要心理学著作有:
《人的心灵哲学》。
首先,布朗用"
提示"
(Suggestion)代替"
的概念。
分为两种:
一种是简单提示,即别人所谓的联想,如听到朋友在隔壁说话声而想到他的面容;
另一种是关系提示,即知觉或设想两个对象时立即觉察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看两个东西时觉得这个比那个大。
其次,布朗提出了九条联想副律。
再次,布朗提出了一个"
心理化学"
的见解。
布朗认为,由"
而引起的复杂心理状态;
不只是集合而是溶合。
最后,布朗还提出了关于空间知觉的学说。
主要有两个内容:
一是强调知觉不只在于联结感觉资料,主要在于人具有掌握关系的潜能。
二是指出肌肉感觉在空间知觉中的重要性。
3、詹姆斯·
穆勒
詹姆斯·
穆勒(1773~1836)是一个重要的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传播者。
首先,他对心理现象的来源和元素作了分析。
他从经验论和联想主义的传统出发.认为一切心理现象都起源于感觉,并力图增多联想的元素。
其次,他对联想的种类作了剖析。
他认为,联想有两种:
一种是同时性联想,如看到一块石头总是把它的硬度、颜色、形状、大小和重量联合为一体来知觉,这是屡见不鲜的。
另一种是相继性联想,其次,他坚持"
接近律"
为联想的主律,并补充解释了生动性和频率等两条联想副律。
最后,他坚持"
力学心理学"
的观点。
他认为,复杂观念不是化学的结合,而是机械的结合。
4、约翰·
穆勒(1806一1873)是詹姆士·
穆勒的儿子,是一个哲学家、经济学家和联想主义心理学家。
小穆勒和他父亲在联想主义问题上,起码有两点区别:
一是他反对忽视联想的主动性,把联想看作是主动的联结。
他吸收了心的统一性、主动性这一思想,二是他反对心理力学说,主张心理化学说。
其次,他对联想律也发表了他的看法。
最后,他对心理学科独立性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为此要注意从心理现象本身出发研究各种心理状态间的规律,并注意分清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界限。
5、培因
培因是联想主义心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也是从哲学心理学思想向实验心理学过渡的一位承前启后的心理学家。
首先,培因是个身心平行论者,对建立生理心理学起了很大作用。
他根据当时流行的能量守恒定律,以为身体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物质系统,身心互相平行而不互为因果,按照能量守恒的原则自行运动着。
其次,培因对联想律和联想种类提出了新见解,他不同意詹姆士.穆勒把相似律和对比律并入接近律之中,主张联想律应包括控近律和类似津两项,还特别提出"
复合联想"
构造联想"
的问题。
七、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心理学思想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就是坚持人是机器的论断,主张从生理学和脑的机能的观点来看心理的产生、发展和转化;
并把感觉主义心理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起源于笛卡儿,以拉·
美特利为主要代表;
另一个是起源于洛克,以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和孔狄亚克为代表。
1、孔狄亚克
埃蒂耶纳·
博诺·
德·
孔狄亚克(1715-1780)是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者,是感觉主义心理学的代表。
把洛克唯物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发展成为感觉主义心理学思想,这是孔狄亚克心理学思想的特点。
首先,他坚持洛克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承认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其次,他排除了洛克关于"
反省"
是观念的第二个来源的错误意见。
在他看来;
观念只有一个来源,即感觉。
他坚持了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原则,克服了洛克的不彻底性。
但是,他又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把各种心理过程都归结为变相的感觉。
2、拉·
美特利
茹利安·
奥弗雷·
拉·
美特利(1709-1751)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早期代表。
首先,他提出"
人是机器"
的著名诊断。
他赞扬笛卡儿"
的机械唯物论的思想,但是认为笛卡儿没有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底,因此他进而肯定"
人也不过是一架机器"
他在贯彻笛卡儿唯物主义的同时,完全抹煞了人的社会性与能动性,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境地。
其次,他肯定心理是一定物质的属性。
最后,他坚持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他反对笛卡儿的"
天赋观念"
说和洛克的"
说。
总的来说,他的心理学思想还是属于机械唯物主义的范畴,其中也包括一些辩证法的因素,如关于有机界来自于无机界、动物来自于植物、人来自于动物的猜测等。
这些思想,当时有力地打击了宗教神学。
3、狄德罗
德尼·
狄德罗(1713-1784)是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杰出代表。
首先,他肯定感受性是物质普遍具有的特性。
他认为,每个物体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整个自然界就是处在生灭不已的运动变化之中。
其次,他提出意识是人脑的属性,人脑是思维的器官。
最后,他坚持唯物主义的感觉论。
他不仅坚持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还强调自然界是感觉的普遍的原因。
同时,他还看到了感觉与思维的区别和联系,把人的认识过程看作是"
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
的过程。
但是,他把思维和感觉的差别还只是看到量的不同而不是质的区别,当然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感觉和思维的辩证关系的问题。
4、爱尔维修
克劳德·
阿德里安·
爱尔维修(1715-1771)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家。
首先,他坚持一切心理活动来源于感觉的思想。
主张心理活动的来源只能是外部客观世界,并认为感觉能力本身乃是高级组织的物质的反映。
但是,他又断言,人身上的"
一切都可以归结到感觉"
片面地夸大感觉的作用,把一切心理现象都归结为感觉的堆积的思想,是典型的机械唯物论的感觉主义心理学思想的表现。
其次,他指出了情绪和需要的联系及其对行为的推动作用。
他认为,需要产生欲望,人对欲望满足与否的体验;
则产生各种情绪。
最后,,他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决定作用。
爱尔维修反对先天素质的决定论,认为人生下来的时候,或者是根本没有任何倾向,或者是带有各种趋于一切对立的罪恶和美德的倾向。
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但是他不懂得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至于把改革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教育,就必然要陷入"
教育万能论"
的历史唯心主义的境地。
5、霍尔巴赫
保尔·
亨利·
霍尔巴赫(1723-1789)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首先,他提出了观念是"
对象的映象"
他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理出发,进一步探讨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具体过程。
其次,他坚持了心理是脑的机能的观点。
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和我们的器官相适应的。
最后,他非常重视感觉在整个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为感觉是在我们活人身上看到的第一种机能,也是派生出其他一切机能的那种机能。
法国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为机械唯物主义提供了重要的论证,并成了当时反封建教会统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力武器。
这种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应用于心理学中,虽然是不科学的,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具有进步性的。
它坚决摒弃了灵魂的实体,坚持了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原则,把心理活动看作是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部环境、教育的产物。
其中,提出的一些理论问题:
如人与机器的关系,心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映象与对象的关系,心理与生理、脑的关系,感觉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关系,情绪与需要的关系,意志与动机的关系等等,对波纳和卡巴尼斯的生理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二章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菜布尼兹和沃尔夫的心理学思想
1、莱布尼兹
哥特弗利德·
威廉·
莱布尼兹(1646--1716)是德国在古典哲学的先驱,是近代德国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始祖。
首先,"
单子论"
是莱布尼兹关于心理本质的理论基础。
他以为单子是能动的客观精神实体,是一切事物的基础。
由于单子是一个封闭的自为世界,按其自身的内部规律活动着,它"
没有供世界出人的窗户"
,不能接受外界的作用和影响,因而单子只能象镜子一样具有照射周围事物的特性。
实质上,莱布尼兹关于心理本质的单子论是一种典型的客观唯心论.其次,"
预定和谐说"
是莱布尼兹关于身心关系的理论。
他反对笛卡儿的交感论,提出了"
的平行论的主张。
他认为,单子是孤立的、封闭的、互不影响、互不作用的,但由于上帝率先的安排,整个世界的单子在发展过程中,是协调一致的。
否认了精神产生于物质的唯物论的因果观。
第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高觉敷 西方 近代 心理学史 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