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640108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40KB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在他们有三个孩子,大的卖冰棍,小二拾破烂,小三满地爬。
D、小明看见王大爷家失火后,匆匆地跑来对母亲说:
“火!
冲天大火!
它吞噬了太阳!
它遮住了大地!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在激烈的决赛中,我乒乓健儿经过艰苦拼搏,终于_____对方的攻势,获得了冠军。
(2)不法商人以次充好,用假货来_____利益,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3)社会治安的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______,他们将会在“两会”上提出提案,以便更好地解决。
A、遏止谋取关注B、遏制谋取关心
C、遏止牟取关心D、遏制牟取关注
8、下列各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1)如果佛来思节夫人发觉是一件代替品,她会怎样呢?
怎样说呢?
(a她的朋友会把她当作一个贼吗?
b她不会把她的朋友当作一个贼吗?
(2)他们本来被生活隔开,互相隔绝,(a现在她用热烈的言语把他们鼓动起来;
b现在被她用热烈的言语所鼓动)融成了一个整体。
A、
(1)a
(2)aB、
(1)a
(2)bC、
(1)b
(2)aD、
(1)b
(2)b
9、下列语句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B、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C、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D、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10、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议记录可以是简要记录,也可以是详细记录。
B、计划的落款必须写明计划的制定者和日期。
C、介绍信、慰问信、贺信都是专用书信。
D、简报是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编发的一种内部文件,有时也叫“情况交流”、“动态”。
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数、术这六种学问和技能。
B、“正史”是指清乾隆皇帝诏定的从《史记》到《明史》共24部编年体史书,即二十四史。
C、莎士比亚是英国的戏剧家和诗人。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小说家。
D、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语气轻盈柔和、抒情味极浓的小诗。
曹禺是当代著名的剧作家。
1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访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A、这首诗谋篇构思煞费苦心,诗中三次问答,至少需要六句,而诗人采用寓问于答的方式,精简为二十个字。
B、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于平淡之中见深沉,一问失望之后继以二问,二问生一线希望后继以三问,至无可奈何才罢休,其问虽烦,却益见其情情深情切。
C、诗中“隐者”是济世活人,诗人用白云显其高洁,用苍松赞其风骨,自然地流露出对隐者的钦慕之情。
D、全诗主要表现隐者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13.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国子监街是北京古建筑遗存集中的一条街道。
另外一座牌坊坐落在国子监与孔庙之间的街心处。
①街的东西两端各有一座牌坊
②一处是规模恢弘的孔庙,现已辟为北京博物馆
③街道中部有两处著名的古建筑群
④一处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新中国成立之后,首都图书馆曾高在这里。
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③④②①D.①③②④
14.下列句子中,划横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15.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1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策划者称,将作品取名为《与魔鬼下棋》,旨在表现作家与批评家“棋逢对手”之意。
B.她爱买许多零碎的东西,什么黄花呀、木耳呀、干笋呀、蘑菇呀,满满地装了一篮。
C.什么说是说明文的科学性呢?
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反映正确就是科学的。
反之,就是不科学的。
D.高考是人生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你是懦弱地等待和逃避呢?
还是勇敢地迎接和应对呢?
17.选出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A、这几处的船不是觉得笨,就是觉得简陋、局促;
都不能引起乘客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
B、虽则听死了的老头子说,好像那老祖父逃出长毛营盘的时候,不巧撞着了一个巡路的小长毛……
C、他晓得京西一带,像八里庄、黄村、北辛安、磨石口、五里屯、三家店都有养骆驼的。
D、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
18、选出下列短语结构判断错误的一项()
A、保卫祖国调查事件学习知识保持安静(动宾短语)
B、家乡风俗复习题港我的志愿伟大祖国(偏正短语)
C、雄伟壮丽赏心悦目美丽极了我们高兴(并列短语)
D、人民强大成果辉煌大地振动房屋倒了(主谓短语)
19、汉字的四种造字结构中,( )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
( )是最能产的造字方法。
A、指事、会意 B、象形、指事
C、会意、形声 D、象形、形声
20、对下列复句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种花好,种树更好(选择)
B.他宁可自己多做一点,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并列)
C.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炉火边发呆(递进)
D.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递进)
二、填空和判断(共10分、每题1分)
(一)填空题(7分)
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
2、今宵酒醒何处?
(____________)
3、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4、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生命》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6、送信给加西亚的人是(--------)
7、王选的第(————)次选择是他人生中最智慧的选择。
(二)判断正误(8分)
1、我国古代阴阳五行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
()
2、《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史书。
3、京剧、国画、中医,并称中国三大国粹。
()
4、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5、唐代诗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唐、中唐、晚唐。
()
6、《像山那样思考》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理论学家:
奥尔多·
利奥波德。
7、《一碗清汤荞麦面》一文,讲述了母子三人五次去面馆吃面的故事。
8、松下幸之助是日本著名跨国公司“松下电器”的创始人,被人称为“经营之神”。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共16分)
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
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
《雷雨》中,曹禺把20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把两家30年来错综复杂的
和
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同是炎黄子孙,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情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却一直不能将驾驭生命的缰绳紧握在自己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蹂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
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
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
“老爷,没有事了?
”这简短的话语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A
和B
的心情,当侍萍说“老爷,想见一见她么?
”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
“不,不,不用。
”三个“不”字,便将他人性的C
和灵魂的D
暴露得淋漓尽致。
当周朴园得知面前这个两鬓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玩弄过的漂亮的使女时,他色厉内荏,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并声称“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将肮脏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迸发出血泪控诉: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这一撕,撕碎了周朴园甲
的假面具,撕碎了资本家乙
的信条,撕出了侍萍丙
的性格,撕出了她30年风雨中磨炼出来丁
的精神。
1、“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一句使用的修辞方法是(2分)
【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移就
2、选文第一段两个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血缘关系,恨爱纠葛
B.暖昧关系,阶级矛盾
C.家庭不和,父子冲突
D.劳资冲突,恨爱凌辱
3、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混血儿”?
(40字内)(2分)
4、剧中人物都有自己个性的语言。
侍萍这简短的话语中,展示了什么样的心情;
周朴园的三个“不”勾画了他什么样的人性和灵魂?
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4分)
鲁侍萍:
A________
B________
周朴园:
C________
D________
5、侍萍撕了周朴园的支票后又冷冷地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充分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什么样的感情?
(20字内)(2分)
6、本段文字末尾,剧评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有力地评论了侍萍这一很有个性和表现力的动作和语言,试根据上下文,填写这些方框里的词语。
(4分)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
丁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每题3分,共9分)
恐龙时代的两栖动物--三燕丽蟾
①最近,一只古老的蟾蜍“跳入”了人们的视野。
它就是新近在我国辽宁西部发现的,我国已知的时代最早的一只古蛙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两位学者将它命名为“三燕丽蟾”。
这种动物生活在距今1.25亿年前的中生代中晚期,它与各色各样的恐龙、早期鸟类以及一些小型的原始哺乳动物生活在同一时代。
②这块罕见的中生代古蛙化石,发现于我国东北辽西著名的化石产地--四合屯。
随着三燕丽蟾的发现,四合屯地区发现的动物化石涵盖了脊椎动物中的所有主要门类,即在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之后,又有了两栖类的代表。
③在分类学上,三燕丽蟾是一种原始的盘舌蟾类。
辽西这块完整的骨架化石,不仅是我国盘舌蟾类化石的首次发现,也是该类群在亚洲的最早化石记录,且为世界仅知的第二种具有完整骨架的中生代盘舌蟾类。
有关资料表明,在西班牙同时期的地层中,也有一种保存了完整骨架的原始盘舌蟾类,称为始盘舌蟾。
它发现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40余年来一直被当作该类群最原始的代表。
由于辽西的新发现保存了完整的骨骼,使研究者可以把这两种盘舌蟾类进行直接的对比。
④比较的结果十分令人鼓舞,辽西的三燕丽蟾在很多特征上比西班牙的始盘舌蟾更原始。
比如它有9个荐前椎,具尾杆骨横突,上颌骨及前颌骨具有牙齿,无髂骨背突,荐椎横突十分扩展等等。
这就更加增强了辽西这一新发现的分类学意义。
因为这种原始性,使研究者可以在解剖学和骨骼学特征上探讨盘舌蟾类乃至无尾两栖类的进化历史。
⑤现在我们可尝试恢复三燕丽蟾的一些生活习性。
三燕丽蟾骨骼从吻端到臀尖的距离为94毫米,如果把肌肉系统考虑在内,它应是一只体长约10厘米的中小型蛙类。
既然它是盘舌蟾家族的成员,它很可能也象其它现生盘舌蟾类一样,具有粗糙的皮肤。
遗憾的是化石上没有提供任何关于皮肤形态的信息。
从对三燕丽蟾化石骨骼的研究我们得知,它的骨骼形态已经与现生无尾两栖类十分相似,即:
具有发育的髂骨和伸长的后肢,这表明三燕丽蟾已经具有相当的跳跃能力。
同时也说明了蛙类跳跃能力的获得,应该比三燕丽蟾生活的时代还要早很多。
三燕丽蟾的上颌边缘长满了细细的梳状排列的牙齿,而我们现在见到的蛙类大多没有牙齿,所以具有牙齿是一种原始特征的表现。
根据这一特征判断,三燕丽蟾的舌部捕食机能及身体的运动能力可能还不够强,牙齿在辅助捕食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因此,三燕丽蟾在食性及取食方式上与无齿的种类也应该有所不同。
⑥由于其骨骼形态的原始性,三燕丽蟾化石还提供了很多关于蛙类起源和早期进化的重要信息。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正努力地工作,试图揭开一个个古蛙演化之谜。
(节选自1999年第7期《科学大观园》)
7、第①段首句说:
最近,一只古老的蟾蜍“跳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句话意在表明什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新近发现的“三燕丽蟾”是我国已知的时代最早的一只。
B、这只古老的蟾蜍并非真正“跳入”人们的视野,而是指已被人们发现。
C、新近发现的“三燕丽蟾”具有重大意义,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D、“跳入”即发现,是形象的说法;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人们发现了一只古老的蟾蜍化石。
8、第②段第二句说:
“随着三燕丽蟾的发现,四合屯地区发现的动物化石涵盖了脊椎动物中的所有主要门类,即在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之后,又有了两栖类的代表。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四合屯地区发现的动物化石涵盖了脊椎动物中的所有主要门类,即在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之后,又发现了两栖类,三燕丽蟾就是两栖类的代表。
B、随着三燕丽蟾的发现,四合屯地区发现的动物化石涵盖了脊椎动物中的所有主要门类,即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
C、四合屯地区发现的动物化石,随着三燕丽蟾的发现,涵盖了脊椎动物中的所有主要门类,即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
D、随着三燕丽蟾的发现,四合屯地区又发现的动物化石涵盖了脊椎动物中的所有主要门类,即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两栖类。
9、第④段中说:
“这就更加增强了辽西这一新发现的分类学意义。
”“更加增强了”的“分类学意义”是指什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三燕丽蟾化石,不仅是我国盘舌蟾类化石的首次发现,也是该类群在亚洲的最早化石记录,且为世界仅知的第二种具有完整骨架的中生代盘舌蟾类。
B、由于辽西的新发现保存了完整的骨骼,使研究者可以把这两种盘舌蟾类进行直接的对比。
C、辽西的三燕丽蟾在很多特征上比西班牙的始盘舌蟾更原始。
D、使研究者可以在解剖学和骨骼学特征上探讨盘舌蟾类乃至无尾两栖类的进化历史。
四、古诗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二)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3——5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3、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今之众人(许多人)
4、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5、找出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C.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五、作文(60分)
(一)应用文请找出下面应用文中的五处错误:
(10分)
通知
家长同志:
兹定于2015年7月2日下午在我校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议,传达今年全省高考改革的要求,同时汇报我们高三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届时请务必到会参加。
此致
敬礼
×
×
中学
2010年7月1日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
(二)大作文(5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生命的个体都很重要,相互关联着的生命个体对彼此很重要,生命中遭遇的许多人、许多事也很重要。
例如,“老师,你的赞赏对我很重要”“你的笑对我很重要”“世界杯对我很重要”“家对我很重要”等。
请以“ 对我很重要”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基础选择(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和判断(15分)
(一)填空(7分)
1、
2、
3、
4、
5、
6、
7、
(二)判断(8分)
1、(
)2、(
)3、(
)4、(
)5、(
)6、()7、()8、()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2、()(1、2题各2分,共4分)
(2分)
4、A、
B、
C、
D、
6、甲、
乙、丙、丁、(4分)
(每题3分,共9分)
7、()8、()9、()
四、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
五、作文、(60分)
(一)修改通知:
1、
2、
3、
4、
5、
(二)大作文(50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学期 期末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