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明4号关于开展春泥计划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635121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3.27KB
安文明4号关于开展春泥计划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
《安文明4号关于开展春泥计划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文明4号关于开展春泥计划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视“春泥计划”实施工作的经费投入,把它作为政府为未成年人提供社会教育的公共产品,切实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同时,积极调动全社会力量,发挥“双百结对,共建文明”等载体的作用,运用多种渠道筹集“春泥计划”专门资金。
四、主体活动
1、开展孝德实践活动。
在家庭以“孝心献父母”为主题,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系列道德实践活动;
在学校以“关心献同学”为主题,开展“和谐校园、你我共建”系列道德实践活动;
在社会以“爱心献社会”为主题,开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系列道德实践活动。
2、开展生态感受活动。
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社会体验。
以“3.25”生态日、“6.5”环境日等为契机,开展认捐清水鱼苗、种植爱心树、保护母亲河等生态公益活动。
引导农村未成年人走向田间地头、河流山川、环境教育基地,感受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了解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垃圾处置、自来水净化等工作原理和程序,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倡导生态文明行为。
3、开展文体娱乐活动。
发展未成年人天性,塑造阳光心态。
利用传统游戏,结合当地民俗,开展“趣味运动会”、“农村星光大道”、“家庭才艺比赛”和球赛、拓展等适合未成年人的集体游戏和亲子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游戏中找到玩伴,在玩耍中感受温暖,在快乐中开阔视野,培养开朗的性格和健康人格。
结合“种文化”新苗工程,在农村未成年人中开展针对性培训,建设文化传人队伍。
4、开展能力提升活动。
培育现代理念,养成良好习惯。
开展法律知识、交通安全、灾害自救、紧急救护等安全教育,树立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生活自理、自我保护、紧急避险等能力。
深化少年交警队、少年税校、少年柜台、少年军校、少年农校、新四军少年研究院等“少年系列”,笋芽儿导游团、笋芽儿记者团等“笋芽儿系列”等特色队伍建设。
5、开展社会体验活动。
以传承优秀村落文化为主线,利用传统节日,将书画、剪纸、舞龙、扎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业和传统文化活动引进来,开展“学家乡一技”、“玩家乡一绝”、“搜家乡一个民间传说”和“访村史”、“干农活”等社会体验活动,培养农村未成年人爱家爱乡的情感,让农村未成年人接受健康、良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对家乡的热爱,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五、工作要求
1、健全领导体制。
各乡镇(街道)、县级机关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对实施“春泥计划”的领导,明确职责,研究制定政策措施。
各乡镇(街道)要确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帮助解决突出问题。
各村要落实实施“春泥计划”的工作班子,确定专门工作人员,建立多种热心人士构成的辅导员队伍,成立家长学校和未成年人组织,切实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2、完善管理机制。
制定“春泥计划”达标村考核标准,建立督查考评、协调反馈等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督促检查,把实施“春泥计划”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美丽家庭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纳入各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核,作为文明村镇(街道)、文明单位评选的重要考核内容。
3、加大宣传力度。
县级新闻单位要高度关注“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及时报道实施过程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深入关注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宣传农村未成年人的良好风貌,积极为全面实施“春泥计划”和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
1、“春泥计划”相关部门责任分工;
2、“春泥计划”实施村考评标准;
3、2010年“春泥计划”实施村名单;
4、“春泥计划”实施工作活动载体参考菜单。
安吉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10年7月12日
主题词:
精神文明建设“春泥计划”通知
送:
市文明办。
安吉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7月12日印发
(共印100份)
附件1:
“春泥计划”相关部门责任分工
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
制定全县“春泥计划”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
综合协调、检查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展工作;
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开展“种文化”新苗工程建设。
县关工委:
指导、帮助各实施村成立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作用;
指导、帮助各实施村建立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
县教育局:
出台政策,指导各学校参与实施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做好实施村与其所在学校中小学挂钩结对工作,为各实施村推荐、选派2名事业心强、能力强、善做德育工作、经验丰富的学校领导或德育骨干担任“春泥计划”教育顾问;
做好实施村教育顾问的管理、培训、考核,提高其工作水平;
鼓励退休老师担任实施村关工委成员,发挥余热;
督促有关学校采取措施,鼓励实施村学生参加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并将其在家、在村表现作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优秀学生评选、入队入团等的重要依据;
设计、推行良好的活动载体,开展“春泥计划”优秀活动案例评选;
参与指导帮助实施村开展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
县妇联:
加强家长学校建设;
开展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组织开展评选优秀家长或家庭教育示范户活动;
建立留守儿童俱乐部,深入实施“爱心妈妈”关爱行动。
团县委:
指导、帮助各实施村成立未成年人大中小队,开展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发挥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统筹安排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赴实施村开展集中服务活动;
负责培训未成年人大中小队干部,提高组织、管理工作能力;
组织开展流动青少年宫进实施村活动;
组织开展争当文明小使者和科技小能手主题实践活动。
县文广新局:
做好送书、送演出、送电影进实施村等活动,丰富实施村未成年人文化生活;
选配联村文化指导员,实施“小传人”活动项目,开展传习活动;
引导、组织实施村未成年人参与文化特色村、文化示范户创建,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参与的展演展示活动;
加强管理,净化文化市场。
县司法局:
在实施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活动。
结对文明单位:
给予实施村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支持。
附件2:
“春泥计划”达标村考评标准
序号
项目
具体要求
分值
备注
一
组织领导
1、建立“春泥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村妇代会主任、团支书、大学生村官、家长代表等为成员;
2、规范家长学校,学校教学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3、成立未成年人中小队组织,未成年人能够通过该组织积极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4、建立村校通报机制,未成年人在村表现与学校综合素质评定有机结合;
5、聘请施教区中小学2名老师担任教育顾问和辅导员,指导实施村设计、组织活动;
6、有一支由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五老”队伍、民间文化艺人组成的较为稳定的辅导员队伍,能定期组织开展活动;
7、在暑期,有一支大学生志愿队集中开展服务。
35
二
规章制度
1、健全领导小组、未成年人自治组织、家长学校管理章程;
2、明确教育顾问、辅导员工作职责;
3、建立村校共建、村企共建、城乡结对共建等管理办法;
4、建立未成年人花名册、登记台帐、活动组织、器材场地使用、安全防范等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填写“春泥计划”工作手册。
20
三
活动开展
1、全年活动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2、双休日、节日、假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未成年人犯罪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4、学生参与面广,家长满意度高。
四
阵地建设
1、建有“春泥计划”室内活动场地和室外活动场地,各活动场地在节假日期间正常开放;
2、建有村荣誉室或村史陈列室,将农产品种植基地、传统文化展示馆、农家书屋等阵地作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
3、引导未成年人担任村广播、墙报、宣传栏的小主人,争当文明使者。
15
五
资金保障
1、村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春泥计划”;
2、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发挥结对单位的作用,多种渠道筹集“春泥计划”专项资金。
10
注:
每项得分不得低于该项目总分的60%,合计总分在80分以上为达标村。
附件3:
2010年“春泥计划”实施村名单(70个)
开发区(递铺镇):
横山坞村、剑山村、霞泉村、碧门村、义士塔村、石鹰村、高坞岭村、赤芝村、三官村、长乐社区、塘浦社区
梅溪镇:
章湾村、石龙村、马村村
昆铜乡:
长林垓村、独山头村、干溪桥村、上舍村
溪龙乡:
徐村湾村、后河村、黄杜村、新丰村
高禹镇:
吟诗村、南北湖村、吴址村
良朋镇:
迂迢村、良朋村、乌泥坑村、西亩村
鄣吴镇:
玉华村、鄣吴村、景坞村
杭垓镇:
姚村村、杭垓村、唐舍村
孝丰镇:
潴口溪村、下汤村、老石坎村、城北社区、城东社区、大竹村
报福镇:
石岭村、洪家村、彭湖村、景溪村、深溪村、报福村、上张村、中张村、统里村
章村镇:
长潭村、章村村、郎村村、高山村、章里村
皈山乡:
洛四房村、皈山场村、观音桥村、孝源村、尚书垓村
上墅乡:
刘家塘村、大竹园村、龙王村
天荒坪镇:
大溪村、余村村、港口村、五鹤村
山川乡:
高家堂村、马家弄村、船村村
附件4:
“春泥计划”实施工作活动载体参考菜单
一、孝德实践类
1、给爷爷奶奶洗一次脚;
2、给妈妈洗一次头;
3、给爸爸剪一次指甲;
4、去养老院、老年协会义务劳动一次;
5、义务清扫公共区域;
6、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村”宣传活动;
7、捐一支笔、一本书给贫困孩子;
8、和留守儿童一起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9、“鲜花送军人”服务烈军属、欢送新军人活动;
10、评选小孝星。
二、生态感受类
1、“小记者看中国美丽乡村”采访活动;
2、生态公益月爱心鱼苗认捐放流活动;
3、“小树伴我成长”植树活动;
4、公共绿地包干认养活动;
5、“报纸服装秀”;
6、收集废电池;
7、收集过期药品;
8、“节水一日行”体验活动;
9、“关灯半小时”体验活动;
10、废弃物制作玩具比赛;
11、节约小窍门征集活动;
12、美丽家庭创建活动。
三、文体娱乐类
(一)文化学习类
1、经典诵读;
2、作业结对互助活动;
3、才艺家庭争创活动;
4、“图书漂流”活动;
5、书画比赛;
6、墙体公益宣传画比赛;
7、手工比赛;
8、制作个人网页;
9、制作个人博客;
10、制作电子贺卡。
(二)重温儿时类
1、滚铁环;
2、打陀螺;
3、跳皮筋;
4、造房子;
5、踢毽子;
6、踩高跷。
(三)体育健身类
1、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等球类比赛;
2、象棋、围棋、军棋、五子棋、跳棋等棋类比赛;
3、团体操培训;
4、舞蹈培训;
5、套路拳培训。
四、能力提升类
(一)安全自救类
1、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2、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3、游泳安全宣传教育;
4、用电安全宣传教育;
5、避雷避震宣传教育;
6、用药安全宣传教育;
7、蛇犬动物伤害防治培训;
8、防网络沉迷教育培训。
(二)生活自理类
1、辨别农作物、蔬菜、瓜果;
2、做一天家务;
3、当一天家庭小财务;
4、举办闲置物品拍卖、交换超市;
5、网上推销家乡农副产品。
五、社会体验类
(一)村落文化类
1、“看非遗,学非遗”活动;
2、“种文化”新苗活动;
3、竹文化、孝文化、昌硕文化、邮驿文化、农耕等传统文化在我村案例收集活动;
4、寻访地方谚语;
5、搜集地方传说;
6、追溯“我家的移民史”。
(二)传统节日类
1、春节写春联;
2、元宵做花灯;
3、清明祭扫烈士陵园;
4、端午包粽子;
5、教师节写一张贺卡给老师;
6、中秋问候孤寡老人;
7、重阳登高比赛;
8、除夕写封感谢信给父母。
(三)关心发展类
1、“我看家乡新变化”座谈活动;
2、“我为家乡发展献一计”讨论活动;
3、“老照片,新发展”家庭相册展示活动;
4、低收入农户跟踪调查活动;
5、“啄木鸟行动”——我身边的不文明现象评判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明 关于 开展 计划 实施 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