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630778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3.10KB
新学期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学期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学期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位,千万别忘了,回到地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
”他环顾四周笑着说:
“所以我是由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
大家在笑声中,都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成功不必在我,团队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
你会不会欣赏同事的成就呢?
你愿不愿意从心里给她热烈的掌声?
“成人之美”不但是一个修养,更是一项美德。
这个故事体现了一种团队精神,我们这个集体需要这种精神。
说实话,一学期下来,我们大家都做了许多工作,但也许我们只会提到部分老师的成绩,这就需要大家的理解,需要大家学会欣赏同事的成功。
⑵一个真实的案例——一支香烟100元。
这个故事发生在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学校的总校长是卢志文,对于学校管理非常有道。
这篇是他们学校的包春华副校长写的。
听了下面这个案例,我想大家会悟出“制度在于执行”。
来翔宇教育集团已经有三年了,有些人有些事在我刻意记住的过程中慢慢被遗忘了,然而也有些事不因时间而淡忘,却因时间而生出更多的感慨。
在翔宇宝应实验初中的大门口,有一块绿底白字的宣传牌,上书:
“我校是无烟学校,进入校园请勿吸烟。
”由于我从不吸烟,故对此也没有太多的在意,同时也是因为我在许多学校门口看多了“无烟学校”的铜牌,而在校园里、接待室、会议室见惯吸烟者。
记得一年前,宝应实验初中的一位老师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时,按捺不住香烟的诱惑,看四周无人便点燃一支,刚美美地吸了一口,就被沈寿鸿校长逮个正着。
而另外一位老师,面对家长敬献的一支香烟,动了“陪同家长吸一口”念头,正巧被路过的沈校长看见。
根据学校禁烟规定,员工在校园里吸烟一支扣除奖金100元。
从这以后,本来就很少看到的在校园吸烟现象,就此销声匿迹了。
几个“烟鬼”嬉笑地对我说:
“一支香烟100元,咱们抽不起。
教师在校园内抽烟,在学生群中抽烟,在教室里、讲台上抽烟,其危害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对他本人的危害暂搁置不谈,单对学生的危害就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觉。
一是教师抽烟,学生便因此成了被动吸烟者,香烟燃烧时释放的大量毒素就被他周围的学生吸入体内。
而学生主要是未成年人,他们肌体的抵抗能力还很差,长期在烟雾中生存,久而久之,很可能因为被动吸烟而染上各种疾病。
二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极容易受周围环境和人群的影响,尤其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更大的“示范”作用。
越是容易亲近学生的老师,学生也越容易仿效他们的言行。
如果这些教师不能意识到自己在抽烟问题上对学生的危害,我行我素,完全有可能让部分学生争相效仿,这不但会让他们在小小年纪就染上抽烟恶习,而且有可能引发如偷盗、抢劫等其他严重不良行为。
而教师在此时此刻要自我辩解说:
“教师能干的事学生都能干吗?
”这恐怕不但苍白无力,而且已经于事无补。
第三,严重影响师道尊严,降低教育效果。
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与他自己的德行有着直接的关系。
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抽烟,教师也向学生大讲特讲抽烟的危害性,对他们的抽烟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而在他们自己身上,这些理论却被搁置一边,这些行为却被视为“潇洒”。
在学生看来,学校和教师的“禁烟”理论全变成了骗人的鬼话,于是教育效果被严重削弱。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学生是从骨子里相信香烟对人体的危害作用的,但相信的结果,是对自己的老师愈来愈反感,与老师的关系愈来愈冷漠,并因此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无法产生积极的正面意义。
宝应实验初中对教师的校内抽烟行为进行严管严罚,我是十分赞赏的。
因为唯有如此,学校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烟区”,教师、学生中的抽烟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制止。
许多时候,当学校出台一项改革或者一项新制度的时候,我们往往有很多人来研究制度的条款,追究它们的合情与合理性。
诚然,制度的建立健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
因为管理工作的细节是建立在管理细节固化的组织流程和制度之上的,而执行力的保障也正是来自这样的基础。
因此,当今天回忆起“一支香烟100元”故事的时候,我更多地领悟到了其中“让下属100%执行”的领导艺术。
⑶一所成功学校的工作经验——“纪律严明,快乐无限”,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
苏格兰最佳学校的成功秘密。
今年3月,苏格兰皇家督学发布的年度教育督导报告显示,一所规模颇小的天主教教会小学——圣马克小学史无前例地在15项评估中获得了11个“优”,当之无愧地成为全苏格兰最好的学校。
圣马克小学位于东伦弗鲁郡格拉斯哥市附近的巴海德,生源并无特殊之处,在其招生区域中,贫富学生参半。
圣马克小学的教师透露,他们的成功之道非常简单——纪律严明,快乐无限。
校长帕特里亚?
肯尼迪说,圣马克小学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学校。
这里的教师都非常风趣,大家都喜欢每天到学校里来。
但与此同时,“我们不会放过孩子的任何错误,无论是迟到,还是在家庭作业、行为举止或穿着方面出了问题。
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
此外,这里的孩子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感”。
肯尼迪校长说,学校的成功在于所有教职员工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什么样的教育,就努力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
“如果圣马克小学有成功的秘密,那就是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在想着为学生提供希望自己孩子应获得的教育,即尽可能好的教育。
督学的评估报告是对圣马克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所有学生、家长以及全教区、学区的莫大肯定。
苏格兰教育部长休?
亨利专程来到圣马克学校祝贺他们取得的成绩。
亨利部长说:
“我们希望所有学校都是优秀学校,圣马克小学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只有发挥团队精神,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
圣马克小学只有264名学生,招生范围跨越巴海德的奥肯巴克和斯普林西尔两个地区,22%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有获免费午餐的资格。
这所学校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追捧,事实上,三分之一的学生都不是来自学校的招生区域。
圣马克小学获得最高等级“优”的方面包括:
教学、学生的学习经历、英语成绩、教牧关怀、风气和人际关系、对学生的要求与学生进步情况、公平与公正、与家长的合作、校长的领导水平、自我评估以及整个学校的管理状况。
剩余的4项指标获得“非常好”,它们是课程结构、数学成绩、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住宿条件与教学设备。
圣马克小学的学生还因友善、自信、热爱学习、举止得体而受到表扬。
督学们认为,内容丰富、搭配合理的课程为学生的精神塑造及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有人认为圣马克小学地处富人聚居的郊区,理应做得较好。
但东伦弗鲁郡的教育负责人玛丽?
蒙泰戈表示,圣马克小学的成功靠的并不是它的地理位置,因为学生的家庭状况及社会背景各不相同。
圣马克小学之所以表现得比更富裕地区的学校好,靠的是学校高质量的工作,以及当地教育部门给予的支持。
孩子们对学校的评价可以证明一切。
一年级的5岁男孩马克说:
“学校总是很忙碌。
很高兴能跟朋友们在一起。
” 二年级的雷切尔说:
“我喜欢在课堂学习各种各样的主题。
9岁的艾顿说,他喜欢在学校写故事和踢足球。
而10岁的劳伦说,他跟自己的老师相处得很好。
肯尼迪校长还说,她为每一位学生感到骄傲。
教师告诉孩子们,只要他们努力学习,他们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圣马克小学还鼓励孩子们加入学生委员会,了解不同的文化,学习种族平等与贫困等全球问题。
苏格兰每年的教育督导报告都会评出一所最佳学校,去年的冠军是同样来自东伦弗鲁郡的圣母教堂小学。
这所小学在皇家教育督导报告中获得了9个“优”。
圣马克小学所在教区的主教菲利普?
塔特格利亚表示:
“圣马克小学是天主教成功办学的具体体现。
⑷一则新闻:
云南发生踩踏事故17名小学生受伤
记者从云南省曲靖市委宣传部获悉,XX年8月28日,曲靖市马龙县一所小学发生踩踏事件,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其中2名学生伤势比较严重。
记者采访了解到,28日上午9时50分左右,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的一些男生下课后,到教学楼二楼上厕所。
突然,一名学生大叫“我的鞋子掉到厕所里了”,导致其余在场学生惊慌失措,纷纷向厕所外跑。
在相互推搡中,一些学生被挤倒在地,发生踩踏。
当时的踩踏事件令17名学生受伤,其中2名伤势较重。
受伤的学生大多是低年级学生。
事故发生后,校方马上组织人员把受伤学生送到马龙县医院进行抢救和治疗。
据马龙县副县长李昌忠介绍,两名受伤较重的学生当时被压在人群最下面,头部受创,送到医院后曾经出现昏迷,经过及时救治,现在已经能坐起来吃饭,并能和人进行交流。
“医生告诉我们,这两名学生只需经过约10天治疗、休养便能够上学了,其他15名学生虽然目前还留在医院观察,但也只需2天至3天便可康复。
教师们,学校安全重于一切,怎么严格管理都不为过!
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大家认真思索一下,在思索的过程中,我们也对照自己找找差距,并把思考的结果化成行动。
分析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师表形象。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自己的形象,也代表着学校的形象。
教师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后勤人员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人必须端正自己的位置,无论在哪一个位置上,都是服务。
但是在工作中,个别人员少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对待工作冷漠,对待学生粗暴,对待家长蛮横,教育是个良心工作,很多人都明白,没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怎能做好工作呢?
关于业务能力。
有极少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业务上搞花架子,不做扎实、细致工作,只做表面工作,作业批改马虎潦草,不做详细分析。
在教育工作中,只教学科教学,不管教育学生;
只管课堂教学,不管课外、课间活动;
只教书不育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定数量的学科教师缺少了管理学生的意识,个别学科教师在此方面问题较为严重。
有的教师对待“课改”更是不闻不问,怎能在课程改革中担负起新型的教学任务呢?
值得我们冷静思考。
关于劳动纪律。
有的人在工作上无热情,工作纪律松散,上班期间“溜号”(思想或行为)。
上班时精神萎靡不振,工作效率低下,只讲学校照顾,不要工作奉献;
只听表扬,不听批评指正。
同时个别人有意识创造了不良影响,该说不说,不该说的乱说,学校不说,校外乱说,有意见不向学校提,到处张扬,唯恐天下不乱。
我希望大家不要瞎猜测、不要乱说,有意见可以畅开言路,这样才是对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学校教师有好处的。
为了学校的更高更强更快地发展,我呼吁全体教职员工:
一要具有“学校困难,我的责任”的历史使命感。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总是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难,每位教师要敢于直面,要积极想办法克服,要坚决支持学校行政的工作,观望、推卸、退缩是不行的,阻挠更是不容许的!
“学校困难,我的责任”,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切实负起责来,我们的力量才强大,我们才能战胜困难,解决矛盾,促进学校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要站在学校发展的大局,正确处理学校、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学校利益,在个人利益同学校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牺牲个人利益。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大公无私是圣人,公私兼顾是好人,先私后公是庸人,损公肥私是坏人”,我们至少要当一个好人吧。
三要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
面对不正之风只期待别人去说,面对不正之风绕道走,面对不正之风同流合污,这不是一个合格教师的正确做法!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事虽关己,还是挂起!
长此以往歪风邪气占了上风,成了主流,学校将不成为学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有责任的。
“校园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我们当老师的要永远牢记: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给学生做榜样,我们必须规范我们的行为。
四是要严格遵守学校纪律。
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一言一行在学生中起表率作用。
新学期送给大家“四会”“五气”,与大家共勉:
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大家在“四会”上多做点,即:
会做人;
会做事;
会生活;
会思考。
会做人,生存的前提。
一个宽容的人,大度的人,不怕忙碌的,懂得欣赏别人,为自己喝彩同时也会为别人喝彩的人,一定是个成熟而快乐的人。
会做事,业务好,生存的基础。
多学习,多充电,多吸收(海绵一样),多实践,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体会享受工作的乐趣,体验生命的过程,体验中享受生命的价值,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一个传播文化的使者。
会生活,多一点“亲情”意识,多一点“健康”意识。
用洪昭光教授的话来解释就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作风,八项注意。
一个中心;
以健康为中心;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希望大家有自觉多锻炼的意识,加强锻炼。
两个基本点:
糊涂一点;
潇洒一点;
(胸怀宽一点,胆量大一点)
三大作风:
助人为乐;
知足常乐;
自得其乐(这样才能永保快乐)。
八项注意: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里平衡;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最好的药物是时间;
最好的心情是宁静;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希望大家人人健康,家家和睦,这样才有更好的身体,有更快乐的心境投身于工作之中。
会思考:
古人曰:
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一日三省,才可神名自得,圣心备焉。
生活离不开思考,思考带来进步,思考带来收获,有思考才能成熟。
强调“五个气”:
第一,正气。
相对于邪气而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学生楷模的教师,一定要有浩然正气;
第二,朝气。
它相对于暮气而言,谨防未老先衰;
尤其是对我们年轻的教师来说,对任何事情都要永远充满无限的激情;
第三,灵气。
它相对于呆气而言,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要有主动性,创造性;
第四,大气。
它相对于小气而言,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开阔的胸襟,做人不能太“精”,太斤斤计较;
第五,书卷气。
它相对于世俗气而言,不要整天问读书有什么用。
读书在许多时候是非功利性的。
“认真做事能把每件事做对,用心作事才能把每件事做好”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把每个人的每件事做对做好。
庸者失去机遇,弱者等待机遇,强者抓住机遇,智者利用机遇。
以上“四会”“五气”算是我新学期送给大家的寄语吧,与大家共勉。
谢谢大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学期 第一次 全体 教师 大会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