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文开头与结尾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628141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4.54KB
论说文开头与结尾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
《论说文开头与结尾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说文开头与结尾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都是“反入法”。
鲁迅的《拿来主义》,从“闭关主义”说起,也是“反入法”。
马南愚的《燕山夜话》里有一篇《“初生之犊不怕虎”》,主旨是赞扬我国年轻的一代有蓬蓬勃勃的革命朝气,只要能得到正确的指导和扶掖,必能为人民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它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最近在人们谈论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其他成就的时候,常常引用“初生之犊不怕虎”这句成语,来形容中国青少年队伍里不断涌现的新生力量。
我看这句话,作为一般的比喻来说未尝不可,但是仔细一想这个比喻却不很恰当。
因为说的是初生的牛犊,实际上比不得老虎,只是不怕而已,也许是不懂得怕;
而我们的年轻一代经过实际较量完全证明,他们根本不是初生之犊可比,他们的力量比虎还要强。
明明是要说我国年轻一代的力量“比虎还要强”,却从“初生之犊不怕虎”说起,这就是从反面的观点入手。
渐入法这是从一般性(一般的原则或普遍现象)入手,渐次说到文章的论点或主要事实的开头法。
我们还是来看《燕山夜话》中的一篇文章,题为《堵塞不如开导》,这也正是文章的中心。
它的前三段是这样的:
一切事物都有各不相同的种种特征,同时,一切事物又必定有它们的共性。
不停的运动应该算是一切事物的共性之一。
因为一切事物都有不停的运动的力量,所以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采取什么态度,则是决定人们的所作所为成功或失败、正确或错误的一个根本问题。
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也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相反对的。
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一种是积极开导使之顺利发展。
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
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文章接下去就用鲧和禹治水的传说为例进行论说。
而前面的这三段文字,从“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说到“对运动的力量”采取什么态度是个根本问题,再说到一正一误两种态度,扣到题目(也是中心)上来。
这就是“渐渐入题”的方法。
交代法这是一种起首先交代写作的起因、动机、有关人物、事件的背景或文章所讨论问题的影响和意义等等的开头方法。
《(孔乙己)中的一句话》,要分析那“一句话”是必要的,有效果的,开头用丁不少笔墨介绍《孔乙已》的故事内容。
说明那“一句话”所在的位置,以便为后面的分析准备条件。
《“靠山”三议》开头一段说明写作动机(“看看时下情形”,依“靠山”而发迹、显荣者“似乎尚未绝迹”,所以作?
),《学问不可穿凿》开头一段说明写作的缘起(几位应届毕业生在一起讨论治学问题,而征求作者的意见),都是典型的“交代法”开头。
再看下面一篇文章的开头:
我们大家生活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对于北京的今天,人人都很关心,人人都很熟悉,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完全应该的;
而对于北京的昨天。
知道的人就比较少,甚至有的人简直对过去的事情很不了解,这是一个缺点。
其实,对过去的历史了解得多一些,能够体会我们的先人在历代封建压迫下怎样过那痛苦的生活,就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热爱我国工人阶级和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因为今天的中国和今天的北京,乃是历史的中国和历史的北京的一个巨大发展啊!
这是《燕山夜话》中一篇题为《北京劳动群众最早的游行》的开头段。
文章主体是介绍1603年明神宗时北京街头出现的一次大规模的劳动群众的游行,而开头的作用是说明写这种历史事件的意义,也是——种“交代法”。
引出法这是从某种具体的人物、事件、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入手,从而引出所要论说的话题、主旨的开头方法。
本书第二单元的《愿你在事业上自立》一文用的就是这种开头法。
文章的中心正如题目所示,是提倡青年人“在事业上自立”。
而它的开头却从一家餐厅里的几个小青年说起,由此引出要论说的话题。
再看两个例子。
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我们常常看见这样一种“传闻堆”:
一些人汇集在一起,这个说我什么时候看见一件什么事,那个说我什么时候看见一件什么事?
边说边胡乱地评论,听的人也随声附和,此长彼短,于是乎吵吵嚷嚷,天南海北,无所不传,无所不议,连许多有关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事都成了他们传闻的内容。
这是题为《审言》的一篇文章的开头。
文章的主旨是提倡“要加强思想修养,学会‘审言”’。
而这个中心是由开头所写的“现象”中引出来的,“引出”之后才展开论述。
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和风细雨”好》,主旨是主张政治思想工作要“和风细雨”,它的开头段是这样的:
春天来了,细雨蒙蒙,和风习习,春意盎然,一片生机。
面对大自然的奇景幻化,一副春联暮然涌上心头:
“细雨点破红梅枝头玉,和风吹开绿柳叶中金。
”细加品味,感到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音韵铿将,而且包含着一定的哲理,耐人寻味。
你看,细雨和风,貌似柔绵无力,实则绵中有刃,柔中寓刚,居然能开“金”破“玉”,拨动大自然的生机,实在神奇。
作者这样绘春景、析春联之后,在第二段才说:
“由此联想到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
毛泽东同志曾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所应采取的正确方法和正确态度,用“和风细雨’几个字来概括,确是很有道理的。
”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引入法”开头。
设疑法这是起首就提出疑问或值得研讨的情况、摆出不同意见的开头方法。
第三单元的《“人比人,气死人”吗》一文,开头就是摆出值得研讨的言论并问:
“这句话对不对?
”这就是设疑法。
第二单元有一篇《在义与利之外》,也用设疑法开头: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
’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着义利二字打转。
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再看一个例子:
曾经看见一些剧本,当他们写到古代的英雄人物,比如写到曹操等等的时候,就好像在写现代的大政治家一样,甚至于就写成是一个革命领袖的样子,说的话也和现代的政治术语一样或差不多。
还有一些剧本写到农民起义,比如写到太平军起义等等的时候,又写成好像与现代的人民解放军一样,无论描写他们的纪律,还是联系群众的作风之类,都或多或少地套用了人民解放军的纪律和作风,甚至有许多术语也是生搬硬套的。
这种现象好不好呢?
我看很不好。
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好的,至少是不算坏。
(马南邯《燕山夜话·
最现代的思想》)
这个开头先摆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再摆出两种对立的意见,是个典型的“设疑法”开头。
上述六种开头法,各有各的长处:
直入法简洁明快,反入法跌宕曲折,渐入法居高临下,交代法亲切自然,引出法生动具体,设疑法引人入胜。
这些方法是从文章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在实际运用中自然也是可以灵活变通的。
同一篇文章设计怎样的开头,既要看文章内容,又要看自己的习惯、自己的学识;
有的时候,一个开头又兼用不同的方法,等等,这都有变通的余地。
在经过一定训练后,有了一定的开头“设计”意识,连我们所立的这些名目也尽可以不去管它,那就真进入了“无法”的自由境界了。
文章结尾,如同开头一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结尾好,能使文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发人深思,能激人热情。
结尾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也只提出六种基本类型。
斩截法主体结构说完就完,斩钉截铁戛然而止,这等于是“零”式结尾。
第一单元中的《从“战胜自我”想到的》,第二单元中的《我们的党是不可战胜的》,第三单元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节选)等都是这种结尾法。
总结法即对全文内容进行总括、归纳的结尾法。
第一单元中的《呆气》《谈“比较”》,第二单元中的《良心无价》《学问不可穿凿》,第三单元中的《“人比人,气死人”吗》《是谁不道德?
》,等等,都是这种结尾法。
回应法这种结尾主要是对题目或开头进行回顾、照应。
第二单元的《人才无价》《人才抢夺》除了有总结作用外,还都照应了开头;
第三单元的《阿q的心理》则是以照应开头为主。
引申法即是利用结尾引申出一层新的意思略加交代,或由个别而一般,或由此而及彼,这都能起到引人深思的效果。
第二单元中的《“指鹿为马”人物析》的结尾就属这种类型。
文章的主体是以“指鹿为马”故事中的三类人物类比现实中的三类人物,主旨在于告诫人们这些人施危害极大,不得不防。
到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主体结构已经完成,而结尾另出新意:
“如果有人到戏里来对对号、照照镜子,并不是什么坏事。
”这是说给剧作者听的,更是说给“三类人”听的,
很有味道。
再比如,《燕山夜话》中有一篇《马后炮》,本在评述“马后炮”一语的意义变化,指出现在“马后炮”在一般人的口头语中,总是带有消极的涵义,而它原来的涵义是积极的。
结尾却引申开去,由个别说到一般:
“从积极的涵义转为消极的涵义,这个变化太大了。
然而这类事情也是常有的,岂只马后炮而已哉?
”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呢?
这其中有何规律、有何教益呢?
作者点到为止,并不说下去,这就够读者思考的了。
建议法即在结尾中针对现实或号召,或建议,或启发,总在对读者有一种感召或期待,从而激发读者起而响呸,付诸行动。
第一单元中的《论“笨鸟先飞”》《不幸与幸运》,都是这一类型的结尾。
补充法即利用结尾补充说明某种情况,某种意见,或时带交代写作的缘起、动机等等。
韩愈《师说》结尾交代写作缘起,第一单元中的《重奖“活雷锋”的困惑》结尾?
唠叨上几句”,暗离对学雷锋只是“季节”性活动的讽刺,与前面的主旨相关但不相属,这都是“补充性”结尾。
有一篇题为《谈“风度”》的文章,批评某些青年人不学无术,而只想靠几件艳丽的服装显示所谓“风度”,着重回答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风度的问题。
而结尾是这样写的:
“当然,总的来说,我们国家服装的颜色和式样,还比较单调,需要不断改进。
而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年人穿得整齐大方、收拾得干净利索并无可厚非。
”这一“补充”,就避免了片面性,避免了引起误解的可能。
结尾的诸种方法,也是来源于实践,用之于实践的,在掌握了基本法式之后,从实际需要出发,完全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论说文开头与结尾(下)
下面再读几篇文章,着重从开头、结尾方面加以研究。
例1
清除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
——青年腼腆的心理分析
有一个20岁左右的大学生犯有腼腆的毛病。
他一说话就脸红,一发言就心跳加急,两腿发软,呼吸困难,浑身哆嗦,说话变调,有时说话声音竟像哭一样的难听。
为什么会出现腼腆呢?
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腼腆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
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等形式。
自我意识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特别是由于言语和思维的发展,逐渐地把自己当主体从客体当中分出来,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自己的义务等等,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儿童两三岁时,能独立说出自己的名字,学会说我、你,或是四五岁时能记事了,就算有自我意识的萌芽或者开端。
但儿童与少年对自己的认识,往往不如对周围环境认识得清楚,而且容易受外力影响而改变自己的主意,他们的自我意识往往比较笼统、肤浅、不确定、不大有力量。
而青年时期的自我意识则大大增强了。
青年不仅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生活,而且绝大多数
能主动根据社会要求去不断认识和发展自己。
表现在:
愿意独立思考,独立观察、分析和体验社会;
对未来生活进行考虑、设想;
希望摆脱对父母、师长的依赖;
也希望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评论中了解自己,他们关心自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正因为如此,青年人往往担心和怀疑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到别人的承认。
这种心理状态,加上缺乏临场经验,就使得一些青年在社交活动中,特别是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中往往表现出腼腆和怯场。
其次,腼腆还与个人的性格、气质有关。
在对性格的类型分类中,有一种应用得最普遍、按个体心理活动倾向分类的方法:
把开朗、活跃、善于交际的人归为外倾型;
把沉郁、安静、不善交际的人归为内倾型。
一般来说,属于内倾性格和抑郁型气质的人,较多地出现腼腆情况。
再次是自卑感。
自卑感的核心是自惭形秽,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自卑感在相当多的青年身上都有表现。
可以想象,一般青年人,自问对于世事所知不多,什么都缺乏经验,所以,一旦出现于人们面前,往往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语不能得体。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稍受人家注意,便局促不安,以为言语和行动有失,禁不住怯场起来。
其实,越感羞怯就越显得失措。
仔细分析起来,很多青年的自卑之心是由于怕人家笑话或瞧不起他而引起的。
越是自卑便越显得腼腆。
如何克服腼腆的毛病呢?
一是要清除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
为此,就要注意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自我改造。
二是要有自信心。
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美。
当我们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也都相信我们、爱护我们时,这种美就会展现出来。
有了这种自信心,就不会去过多地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
从一班大学生中挑一个最不招人喜爱、她自己也最自卑的姑娘,让全班同学以假作真地把她当作最漂亮聪慧的姑娘来争先恐后地照顾她、称赞她、陪伴她。
结果,不到一年,这位姑娘大大增强了自信心。
她不仅不再腼腆、自卑了,而且变得落落大方、举止优雅,真的成了一个讨人喜欢的姑娘了。
三是要有坚强的毅力,进行自我修养。
希腊著名演说家狄摩西尼斯,小时候性格懦弱,十分腼碘,在众人面前说话口吃。
但他有坚强的毅力,有很强的自信心,经过刻苦锻炼,终于克服了自己的不利因素,成了一个著名的演说家。
当然,要克服腼腆的心理,还有些具体的方法。
比如,要根据自己的气质养成自己的风格。
你是一个沉郁、安静、不善交际的人,也不必勉强装出活跃的样子。
你应当认识到,在与人交往中,稳重与含蓄也体现着一种内在的美。
再如,要使自己在人前出落得安详大方、态度自然,就要虚心观察一些泰然自若、善于交际、活泼开朗的人的言谈、举土、风度,随时少正自己的弱点。
此外,多结交一些朋友,多接触一些公众场合,也是必要的。
因为通过实践,经验丰富了,信心加强了,勇气和胆量也大起来了。
总之。
腼腆并非病态,更不是和一个人的生理有关。
这是一个心理问题、思想问题。
首先解除这方面顾虑,就可以慢慢地学得不腼腆了。
(选自《心理现象分析百例》)
这是一篇阐释性论说文,针对犯有腼腆毛病的青年人,回答了“为什么”和“怎么办”两个问题。
从整体看,是“起一承一合”的结构,在“承”的部分用分论点充分展开。
开头用“引出法”,从“一个”大学生的毛病引出要解决的普遍性话题;
而结尾用总结法,不仅总结了“为什么”的问题,而且总结了“怎么办”的问题,语言概括,比较简明。
例2
人未必如文
有一篇杂文提出,不能把“文如其人”当作普遍规律,否则会上当受骗的。
文章说,“‘文如其人’,此说始于何时,我不清楚,总之,其来也久矣。
”这里,我想提一下“文如其人”的由来,有助于说明它不是普遍规律。
“文如其人”出自苏轼。
苏轼在读了张文潜的文稿后,给张写信称赞张的文章写得好,和他兄弟苏辙的文章很相象。
接着写道:
“子由(苏辙字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
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苏轼文集·
答张文潜丞相书》)可见,“文如其人”这一成语的缘起,只是讲苏辙的文章深沉恬静不易为人赏识和他的不愿人知的性格相符而已,并没有概括多少历史现象。
说不上是什么规律。
语言是一种历史现象,其含义是不断交化、发展的。
后事“文如其人”被用来描述文章风格与作者性格品德相符,大概民因为苏轼之后确实涌现出一批批“文如其人”的作者。
例如,宋朝的岳飞,写了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他30多岁就转战千里,收复大片失地,准备直捣首黄龙;
宋末的文天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和气贯长虹的《正气歌》。
他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以身殉国,人与作品同传千古。
对岳飞、文天祥来说,确实是“文如其人”。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提出“听其言而观其行”的孔老先生,嘴上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却四处奔波,游说列国,三月无位则惶惶不可终日,应该说是“人不如文”了。
明末的阮大铖,写了那么曲折动人的《燕子笺》。
却先依附魏忠贤,名列阉党;
后降清朝,身为贰臣,美与丑,在他身上格格不能相入,算得上是“人不如文”的典型。
可见,“人不如文”古已有之。
因此,郭沫若就曾感叹过:
“文如其人”是很少见的。
当今文坛,文章好,心灵也美,“文如其人”的固然不少。
但“人不如文”,甚至“文”“人”相悖的也并非罕见。
声言要塑造感人肺腑的形象以教育读者、而为争名夺利打官司者有之;
写文章指导青年修养、自己私下里偷鸡摸狗者有之;
甚至有人一再阐扬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暗地里却千方百计窃取国家珍贵文物。
还有的人,公开写文章批评极“左”,在他那个单位里却继续维护“左”的“通灵宝玉”。
对这类文人,读者当然应该提高警惕,以免上当。
当然,要求不甚了解真情的读者“知人论文”,那就未免过苛,也实难办到。
我们不主张以人废言,也反对宣扬腐朽没落的东西败坏社会风气。
对那些写皇皇巨著的作者,不仅要他“文须有益于天下”,也要有好德行。
对“文”“行”相悖,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怎么办?
编辑、出版部门不仅要善于鉴别作品的优劣,对作者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对那些具有“双重人格”而又不愿改正的人,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领导,除了必要的批评教育之外,恐怕还得想点办法不让他们再继续欺世盗名才好。
(选白1984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释“人未必如文”,用的是“起一承—余一合”的论说模式,全文重心落在“转”上。
开头是“交代法”与“直入法”的结合,先交代写作缘起,紧接着亮明全文主旨。
倒数第二段是论说结构中的“合”,对上文做了总结,而另写一结尾,提出对“文”“行”相悖,具有严重人格的人怎么办的问题,略加申说,这就是“引申会”的结尾。
例3
良药也要慎用
在医院,对剧毒药物的使用是慎之又慎的。
毒药有专人保管;
医生开处方时总是思之再三,锱铢必较;
处方开出后还必须经过领导批准,才能拿出药来。
因为人们知道,这种药物如果使用不当,是要惹出大乱子的。
可是,对那些人们认为有益无害的良药,有些医生用起来就不那么注意了。
可惜,恰恰是在这方面,常常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
就拿人参来说,药典上说它“补元气、生津液,主治虚脱、虚喘、崩漏失血、惊悸,以及一切元气虚弱、气虚津少等症”。
可是,不但因服用人参而加剧了病情的不乏其人,个别的甚至因此而丧了命。
所以,高明的医生懂得,不但毒药要慎用,良药也要慎用。
这之中包含的哲理,也适用于带兵。
比如,“以表扬为主”是一剂良药。
可是这剂“药”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衍生出不少问题。
下面几种情况,在部队中恐怕是不鲜见的:
表扬面过宽。
表扬时念一大串名单,对谁都照顾到了,满以为这样可以使大家都受到鼓励。
岂不知大家都受到了表扬,等于谁也没受表扬。
把那些该表扬的和不该表扬的“一锅煮了”,先进的得不到褒奖,自然滋生怨气;
后进的看不到差距,仍旧故步自封。
这样,就会表扬得越多,部队越疲沓。
表扬的标准过低。
许多事本来是职责内必须干的,或无须花费多大努力就可以干好的,也要郑重其事地表扬一番。
长此以往,人们对表扬就不珍惜了。
用心理学的术语说,表扬的刺激量就渐趋为零。
表扬的次数过于频繁。
大会表扬小会表扬,月表扬周表扬,上级表扬完了下级再表扬?
渐渐使一些人形成了一种“表扬嗜好症”,一时听不到表扬,心里就受不了,怀疑领导对自己有了什么看法,发牢骚,闹情绪。
一些所谓只能“哄着来”的年轻干部战士,大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再比如,“重视物质利益原则”也是一剂良药,可是,正如同大家已经看到的,“服”这剂“药”产生异常反应的大有人在。
有的单位一味地搞物质奖励,结果使有的战士在干活前先要问问“给多少钱”,有的甚至堂而皇之地花钱请别人替自己站岗,等等。
这种情况大概可以称之为“良药中毒”。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
不管什么“药”,既然是“药”,使用时就要区别对象,选择良机,讲究分寸。
有时还要讲究“配方”,和其它“药”结合起来用。
比如表扬,就要掌握标准,选准对象,注意“刺激量”;
进行物质奖励,则要同时提倡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使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选自《带兵艺术探微》)
这是一篇谈“带兵艺术”的短文,写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说文 开头 结尾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