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相信未来》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620670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99KB
高一语文《相信未来》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一语文《相信未来》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相信未来》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的人文关怀!
能随时发现学生的长处,老师又何尝不善良?
!
生2:
总体来说读得不错,但读得太快了一点,还有个别地方读了破句,还有就是读这首诗应该加进自己的感情。
“读了破句”,说得真好。
所谓“破句”,就是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
不过有一点要补充一下,不仅是“读这首诗”,读所有的诗都应该融入自己的感情。
没有这样的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诵读方面的知识技巧怎能致用?
生3:
个别地方停顿不准确。
如“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指”之间要停顿。
你听得很仔细,不过这个问题我们先打一个问号,等会儿我们再来讨论。
生4:
我觉得感情不够到位,一开始的两节感情投入不够。
你觉得应该怎样投入,如何才算到位?
请你来读一读。
生4读
你觉得你读的时候感情投入比他多?
好象也没有。
(生笑)
有时候想的和表现出来的相差很远,诵读实践的重要可见一斑。
那你再仔细琢磨,等一下我再请你来读。
生5:
段与段之间停顿不够,读得比较平淡,该低下去的没有低,该高起来的没有高。
说得很好。
这首诗总共7段,段与段之间是空白,应该停顿长一些。
你觉得他读起来没有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你能不能找一个小节示范一下?
生5读末节
他有没有高低起伏?
生:
有。
我怎么听起来都很高呀。
(生笑)这位同学的声音很洪亮,很好听,能不能再做处理?
等会儿再叫你读。
既指出了不足,又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还留给机会,一切都是为了诵读啊!
请这位同学再读一读第1段。
生6读第1节
最后几个关键字读得很不错,但前面还是有点平。
如果要我来处理,我将这样:
前两句读得低沉一点,要有点压抑的味道。
第1句“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会有什么感受?
“叹息着贫困的悲哀”,“叹息”就要读出叹息的感觉(边读边叹息)。
第3句有没有发现诗人的感情有了变化?
“铺平失望的灰烬”,变得坚定一些了,所以读的时候语调要升上来,要昂扬一些。
第4句更是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后面四个字,每个字都可以停顿一下,以示范突出强调,这就要做重读处理。
我来读读第1节,我读的是我的理解,每个同学肯能会有自己的理解,但我想大致上应该差不多。
师范读
一举多得。
既是诵读方法指导,又做了示范,顺便解决落实了第1段诵读,还暗中指导了前面那位同学如何处理末节的声韵。
大家在读诗歌的时候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觉得好象有点矫揉造作,读诗歌有时候需要夸张一点,也允许夸张一点,要拿出自己全部的感情来读。
我再请这位同学来读最后一节,酝酿好了没有?
生5读
大家觉得怎么样?
好象高低起伏还是不明显。
比上次好些了,但还不够。
你的感情投入非常好,之所以缺少变化,我想有一个原因是这一段本来就高亢一些,所以对你这样的男高音来说,处理低音反而会有一些困难。
怎样读出那种抑扬顿挫的韵律来?
我想不妨这样:
起音低一点,中间越来越高,到最后四个字“相信未来”,作为结束句,读得要慢,一字一顿,声调降下来,读出超重低音的味道。
有条件的老师应该多作范读,而不应过分依赖录音。
老师范读的机动性强,根据需要,随时可以进行;
能借此真正熟悉课文,找准朗读上的难点和重点,正如前面所说,理论上我们可能知道该怎么读,而实际上读出来的效果却不一定如此;
范读还可增强课堂的亲和力,更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范读也是朗读理论、技巧与实践的最直观的结合,对指导学生诵读和感悟文本都有非一般的意义。
刚才有同学讲到了第3节“手”与“指”之间的停顿,现在我们来看看,到底应该怎样停顿。
其实,如果大家预习时看了后面的练习,可能答案就有了。
练习里倾向于“手”与“指”连读。
但是“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也是可以的呀。
好险!
如果没有学生质疑,这首诗中的这个大难点就这么带过了?
老师直接告知学生一个答案,是对“过程与方法”的忽视,是对教学规律的颠覆。
不过幸好,老师能适时调整。
实际上,此处是大有内容可挖的,从下面学生的思考就可以看出。
有道理。
好象很多同学都是这么想的。
谁来说说不同的意见?
如果按照第一句在“手”“指”之间断开,第二句的“掌”带的宾语就是“太阳”,是“托住”的意思了,这与后面“托住太阳的大海”的“托住”意思重复了。
所以“掌”不是动词,“手”“掌”之间不能断开。
我发现前三句诗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点:
三个词语“手指”“手掌”“笔杆”后面分别带了一个名词性词组“涌向天边的排浪“、“托住太阳的大海”、“温暖漂亮的笔杆”,这说明他们的组合方式应该是一致的。
那么到底该怎么断?
我还拿不准。
虽然你还没有得到最终答案,但离真理只差一步了。
同学们,我们沿着他的思路走下去,既然三个句子的关键部分结构一致,而我们对前两句又有分歧,那么我们从哪里找突破口?
第3句。
好!
我们从第三句来突破。
(师读“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问)“摇曳”的主语是什么?
是“手”。
此处生硬。
笔者认为,找句子的主语并不是最佳切入点。
“摇曳”的对象是什么?
笔杆。
摇曳“曙光”不可以吗?
“笔杆”与“曙光”是什么关系?
生摇头
诗歌语言跟我们学习过的其他文体的语言不一样,诗歌语言有时讲究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实际上“笔杆”与“曙光”之间形成了比喻的关系,那么本体与喻体分别是什么?
比喻的前提是两者具有相似性,我们看这两者有没有相似性。
温暖。
好,曙光给人光明、温暖的感觉,给人以希望。
那么笔呢?
对诗人来说,笔对诗人来说意义可能不同一般,让他看到希望,觉得自己还有可为。
如果我们从形似的角度来考虑呢,我们可以看到笔杆是直直的,而曙光也是一束束的。
既然学生看到了“温暖”的相似性,为什么老师要越俎代庖,“剽窃”学生的智慧火花,而不让学生继续说下去?
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却又总是剥夺他们锻炼的机会;
都知道把课堂还给学生,却又总是霸道地抢过话语权。
只注意自己出彩,让学生无法精彩,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无精打采。
有智者形象地称之为与学生“争风吃醋”,让人深思。
那么以此上推第1句和第2句,“手指”和“排浪”、“手掌”和“大海”也应该是本体喻体关系,同不同意?
(点头)同意
正如前面那位所说,这几句的结构是一致的,那么练习里的断句是合理的。
此处不透。
学生可能还有疑问没有表现:
如由第3句上推前两句的结构,这只是可能性,所以还有必要进行分析。
还比如,为什么结构一样,断句就一样?
这实际上关涉到诗歌语言的重要特点——节奏性、流畅性,老师只是“推断”作结,而没有作进一步的鉴赏指导,甚为遗憾。
现在我们就按照刚才分析的,一起来朗读第3节。
大家觉得这一段要读出什么感觉来?
就像第1句,要读出气势,像排浪一样。
第3句呢?
读出“温暖”的感觉。
很好,现在开始。
生齐读,师再作范读。
在读中悟,悟后再读,螺旋上升。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在前三个小节里,都是以“相信未来”结尾,一个词语反复出现,从修辞角度来讲,是什么修辞?
反复
有什么作用?
就像歌曲的主要旋律,强化情感。
为什么能强化情感呢?
反复出现,产生一种一咏三唱的效果,增强抒情性,而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抒情性强。
那么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对这三个“相信未来”应该怎么处理呢?
要读出变化,要一个比一个高。
下面请大家自己处理,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读,就读这三个“相信未来”的句子。
生女读
是有变化,但也许因为是女同学,后面还是不够高亢。
请这位男高音来读。
生男读
好的,变化有了,音调也上去了,感情也高昂一些了。
朗诵确实有性别因素,指出这一点,是有必要的。
但如果仅仅只读三句,值得商榷。
感情需要有积累铺垫,需要有所凭借,如果只读这三句,要读出理想的效果,似乎有点像由无源处求水的感觉。
关于诗歌的读法,我们暂时谈到这里。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食指,熟悉吗?
不熟悉?
(介绍)注解里有一点介绍,我想补充的是:
他是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的,他的诗歌主要是在知青、城市青年里传诵,直到90年代才得到认同,他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同时他也是一位永不绝望的诗人,我们只要看看食指20岁的时候创作的这首《相信未来》就能感觉到。
他的命运比一般人要坎坷,他有精神分裂症,长期病痛缠身,但他凭借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着,写作着,可以说,诗人用他的一生为我们有力地诠释了这四个字——相信未来。
言为心声,作品是人格的反映。
此处知人论诗,与作者对话,将读者与作者,与作品自然地实现了沟通。
那么诗人为什么对未来有那么坚定的信念呢?
——看诗句,哪里有所体现?
我们一起回答。
师生: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它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它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他相信历史一定会还给人们一个——,联系后面——
客观公正。
第4节大家要关注“拨开”“看透”这几个词语。
“拨开历史风尘”,就好象要“拨开”乌云见青天;
“看透岁月”,需要后人去“看透”,看到本质,看到真相,那又是怎样的一段历史,一段岁月呢?
看文末,这首诗写于1968年。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
关于“文革”,大家了解哪些?
整天贴大字报,批斗,很多翻译外国作品的文人,都被打倒,是一段痛苦的岁月。
文革持续了多少时间?
十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灾难,大浩劫。
人与人之间普遍遭遇信任危机,没有任何信任可言,黑白混淆,没有是非观念。
批斗,主要是批斗知识分子,比如老师,很多学校都不上课了,老师都戴着高帽子,被抓去批斗,游街了。
食指就经历过这一切。
学校的教务主任被凌辱,食指站出来劝阻,自己也遭到围攻。
作为诗人,他也挨过批斗,这首《相信未来》就被指为“一首灰色的诗”。
像这样的时代特点,在诗人的诗句里有没有体现呢?
腐烂的皮肉、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社会萧条,满目凄凉,人们迷惘,不知道路往哪里走,——一种精神的苦痛。
给予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文革时期对知识分子极端看不起。
我们还可以看看第6节,“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梁骨,那无数次的探索、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这里其实暗含一个意思,未来人们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那么现在呢?
不客观、不公正。
这就是时代特征。
还有,我们到第1、2节看看还有哪一些。
无情,贫困,悲哀,凄凉。
这些词都很直白地体现了当时的情形特点,现在再请大家找出一些比较含蓄的词或者句子。
可以看出,课堂将进入意象分析的阶段。
上面这一环节安排,非常巧妙合理。
对一个高一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到“意象”,要真正理解,掌握是有一定难度的。
老师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作一些必要的铺垫,层层推进。
由作者介绍到历史背景,到体现时代特征的直白的语词,再到含蓄体现的词句。
这一安排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先解决掉相对次要简单的点,然后以此为基础,集中突破重点难点——意象。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你能说说这两句话的大概意思吗?
自己的命运是由别人主宰。
那么这种含蓄的意思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紫葡萄,深秋的露水,依偎在别人情怀里的鲜花。
如何研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
如何深入作品内部去领悟,去鉴赏?
就像剥笋一样,刨根究底,才能品尝到精妙甜美的内涵。
先形成大致印象,再由流溯源,追问为什么,挖掘出精妙处,作深入的分析理解,我想这是很好的路子。
像这些词语,在诗歌里都称为——意象。
那么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怎么去理解?
它们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紫葡萄”说明已经成熟了,代表果实。
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金黄的稻谷可以象征丰收的果实,紫色的成熟的葡萄应该也能代表这样的意思。
这一追问,产生了巨大的生成成果。
不但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清晰明白地展现出来,对其他同学更是莫大的启发。
语文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思维能力的高低,其实就是思维过程的清晰,思维方法的得当。
学生呈现出了他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老师才有可能引导或纠正。
太棒了,大家要注意他说的“象征”这个词语,分析诗歌的意象,揣摩它可能具有的象征意义,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一个人有了劳动的果实,也可以说,他取得了成功,所以我觉得“紫葡萄”也可以象征成功。
我觉得理解为才华也可以。
果实也是一种希望,所以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希望。
他是这么理解的。
大家说可以吗?
可以。
所以说,诗歌含义丰富,语言极富多义性,诗歌不能做唯一性的解读。
由于读者的个性、阅历、修养的差异,对同一首诗歌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完全正常,当然,这种理解总有一个大致确定的方向,不能违背作品最本质的“真”。
我们都知道传统教学的一个弊病就是“重知识轻能力”,但这并不是说,“知识”就不重要。
解决这一对矛盾的可行之法就是,让知识的传授有所依托,将之建立在语言实践基础上,在实践中,适时归纳,获得知识,内化知识,最终转化为能力。
根据前面那位同学提出的寻找象征意义的方法,“深秋的露水”“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又该怎么理解?
“露水”晶莹透亮,给人以美好的感觉。
我不完全同意他的看法,“露水”还有一个特点,生命短暂,几乎转瞬即逝。
我刚才说了,诗歌可以有多义解读,你为什么要反对他的看法呢?
如果单单讲露水的特点,他说的没错。
但放在这首诗里,参照上下文,这么理解就不妥了。
你能具体说说吗?
这首诗歌说了一段灰色的历史,而“晶莹透亮”这个意思显然与它不符。
第1节的一些词语就给人沉闷压抑的感觉。
再说后面还有“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这样的诗句。
根据你的回答,(面向全体)我们在欣赏诗歌甚至任何文学作品时都要注意具体的语境,是不是?
同学们,我们要感谢他,他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阅读的宝贵经验或者说方法。
(再面向该生)根据你对“露水”的理解,整句话又怎么分析呢?
语文学习有自觉行为和不自觉行为,学习效果也有自觉效果和不自觉效果。
老师的作用,就在积极引导学生的自觉行为,并不失时机地将不自觉的行为和效果提升一个高度,进行归纳或总结,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并产生自觉效果。
老师在这里将学生欣赏诗歌的不自觉行为——联系上下文(语境),作为诗歌欣赏的重要方法进行着重强调,既是规律的总结,又是启发诱导。
从后面学生的回答思考看,其效果是很不错的。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的成就、我的果实、我的才华、我的希望很快就化为虚无,破灭了。
为什么会这样?
也许是被窃取了,也许不被承认,也许因为地位的剧变,在这样一个时代,黑白颠倒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大家满意他的说法吗?
(生点头)我也很满意。
“露水”让我想到泪水,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指自己的才华,成果却成了负担,痛苦和悔恨。
“露水”前面的修饰语“深秋”应该也有深意。
深秋时候,天气已凉,甚至给人冰冷的感觉,这种冰冷的感觉既可以说是外界对他的成果、才华的反应,也可以说是对自己遭遇的一种内心感受。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很受启发。
这也正印证了我们前面所说的,诗歌可以作多义的解读,但大致方向是确定的,不能违背作品最本质的“真”,否则真是“颠倒黑白”了。
由“紫葡萄”、“露水”这些意象我们能得出这么多不同的理解,而这些不同的理解都指向了混淆是非、黑白颠倒的历史现实和人生际遇,由此更可见诗歌含义的丰富性,当然我们也不得不佩服作者在选择意象上的匠心。
那么下一句怎么理解?
意思与前一句差不多。
为什么?
课堂上需要老师多问几个为什么。
问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通过问,把握课堂走向;
通过问,调动学生思维;
通过问,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通过问,使问题明确,探讨更深入……总之,问是过程的呈现。
鲜花给人的感觉是美丽、美好,而紫葡萄所代表的这些含义也有这个意思。
“依偎在别人的情怀”说明美好事物被别人夺走,不再属于自己了。
有没有不同意见?
大家都同意,我也没意见。
回过头来,第1节有没有含蓄地体现时代特征的词语的?
蜘蛛网、炉台、灰烬。
这些意象怎么去理解呢?
“蜘蛛网”可以理解为当时的文革分子,“炉台”可以看做是学校。
合起来就是文革分子查封了我们的学校。
这么具体啊?
(生笑)大家能接受吗?
能接受,我也勉强能接受。
还有谁来说说?
“蜘蛛网”指社会上的不好的人或势力;
“炉台”可以指文学青年的创作热情。
也可以。
理解一个意象的内涵,还有一条捷径——辨别它的色调。
“蜘蛛网”给人的印象是灰色的还是鲜艳的?
灰色的。
灰色的往往象征着那些消极的,不好的东西。
刚才同学说,“蜘蛛网”可以指文革分子,可以指不好的人或势力,其实也就是指那些恶的、黑暗的破坏势力。
“炉台”是生火取暖的的地方,带有亮色。
它可以象征希望、美好的事物。
所以刚才两位同学说的也可以接受。
同学们,我们着重讲了三句话里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含蓄地体现了时代特点和情感,这就是诗歌的语言。
还有,刚才我们在解读这些意象的时候,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理解,这就说明,我们在理解一个意象的时候,不必把它固定地理解为某一个意思,可以多义解读,或者把它理解为某一类意思或情感,甚至朦朦胧胧的,都是可以的。
而这正是朦胧诗歌的特点:
用意象表情达意。
这首诗就是一首朦胧诗。
有了学生的感受的差异作基础,对朦胧诗概念和特征的把握就容易多了。
但此处似乎还欠点火候,如果进一步强化“意象”对诗歌表现情意,对读者鉴赏诗歌方面的作用就好了。
从诗歌的一、二两节,我们了解了现实的残酷和黑暗。
正因为现实残酷和黑暗,食指高歌“相信未来,相信未来的人们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价”,才显得那么的难能可贵。
大家要知道,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有很多人忍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而走上了不归路。
我们熟知的人中就有:
傅雷夫妇,吊死在自家的钢窗上;
老舍,投湖自杀;
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跳楼自杀,随后他的另一个儿子也自杀等等。
我们不能指责他们,他们是那么的无助、无奈;
我们只能说,食指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写下这首诗,大声呼喊“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是多么不容易。
在这首诗写下的第二年,江青看到了这首诗,写下了这样的批示:
“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同学们,这是一首灰色的诗吗?
不是,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要人们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情感。
所以,这不是一首灰色的诗,相反,它是一首金色的诗,绿色的诗。
对现实的否定倒是有的,因为现实太残酷,应该否定。
最后让我们充满感情一起齐声诵读这首诗。
生读诗结束。
点评
此一补充使得对本诗的认识再上一个台阶。
课堂在诵读中开始,在诵读、高潮中结束。
诗歌教学的有效模式是什么?
正如这堂课所展示的,诵读是切入点,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
对意象的探究与把握是基石,是突破点。
但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
我想,我们的诗歌教学应该还有一个目标指向——语言的实践能力和诗歌鉴赏的应用能力。
遗憾的是,这堂课在这方面没有引起重视。
就语言实践能力来说,它包括与生活语言的相互印证能力和对优美隽永语言的模仿与再创造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吃准诗歌语言的能力增长点。
比如,对诗歌第三节前两句的断句分析,老师是花了大量气力的。
对“掌”的意义与词性的理解,听者总还有不明晰之感,我想,这时候适时抛出生活中的一句歌颂老师的常用语“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不是很清楚了吗?
然后,让学生把这一段组合成一句生活语言,再用这一句话去反观原文,不但停顿明确了,意义也更明了了。
再者,这首诗的语言形式既有独特的一面(如前三节),又有常规性的一面,课后让学生仿写喜欢的句式,甚至仿写一首诗,是非常有价值的呀。
从诗歌鉴赏的应用能力培养来讲,这堂课重点探讨了诗歌意象,生成一些鉴赏诗歌意象的技巧和方法。
但这些方法是不是能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就有必要进行诗歌意象鉴赏方面的拓展训练,酌情举几首意象典型而丰富的诗歌为例,来强化已获得的知识,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相信未来 语文 相信 未来 教学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