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卷三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603745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1.81KB
法律职业资格《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卷三Word格式.docx
《法律职业资格《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卷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职业资格《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卷三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恢复会员国资格
D、会员国除名
9、目前组成安理会的成员国的有(C)
A、9个B、11个C、15个D、17个
10、国际常设法院(A)
A.、是联合国的司法机关
B、是国际联盟创立的国际司法机构
C、是国际常设仲裁法院
D、是欧洲联盟的法院
11、《联合国宪章》的生效日期是(A)
A、1945年10月24日B、1946年10月24日
C、1948年10月24HD.1950年10月24日
12、联合国成立于(D)
A、旧金山会议开幕之日
B、《联合国宪章》通过之日
C、《联合国宪章》签字之日
D、《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之日
13、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C)
A、莱茵河委员会
B、多瑙河委员会
C、国际联盟
D、联合国
14、联合国的主要机关中,对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负主要责任的是(B)
A、联合国大会
B、安全理事会
C、秘书处
D、国际法院
15、联合国大会对重要问题决议的通过,应是(B)
A、全体一致通过B、2/3多数通过
C、过半数通过D、3/4多数通过
16、联合国允许的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属于(D)
B、联合国安理会
C、安理会授权的国家
D、手侵略或威胁的国家
17、联合国专门机构是因(A)
A、独立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的机构
C、联合国的附属机构
D、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机构
18、联合国的经费主要由(C)
A、会员国自愿分摊
B、会员国根据本国经济能力分担
C、会员国依大会分配限额负担
D、会员国筹措负担
19、联合国的会员国必须是(A)
A、爱好和平的主权国家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国家
C、签署《联合国宪章》的国家
D、得到各国欢迎的国家
20、联合国的人权委员会是(C)的一个机构。
A、联合国大会B、安全理事会
C、经济及社会理事会D、国际人权组织
21、被称为国际人权公约的是(B)
A、《世界人权宣言
B、《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盟约》和《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盟约》
C、《联合国宪章》
D、《人权委员会章程》
22、国际人权可分为个人人权和(C)
A、平等权
B、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
C、集体人权
D、生存权
23、集体人权主要包括民族自决权和(B)
A、管辖权B、发展权
C、平等权D、经济权
24、被成为国际人权宪章的是(C)
A、《联合国宪章》、两个国际盟约
B、《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C、《世界人权宣言》、两个国际盟约
D、两个国际盟约
25、国际人权保护的报告及审查制度是指(A)
A、各缔约国将履行人权公约的情况向有关机构提交报告,由有关机构审查
B、有关人权机构将各国履行人权公约的情况向所有缔约国报告并由其加以审查
C、缔约各国相互将履行人权公约做出报告并加以审查
D、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将各国履行人权公约的情况向所有缔约国报告,并由其加以审查126、人权问题全面进入国际法领域是在(B)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通过之后
D、1966年两个国际人权公约通过之后
27、国际不当行为的客观要件是(C)。
A、违反国内法B、违反国际惯例
C、违反国际义务D、违反国际关系准则
28、国家对其国际不当行为承担责任的形式有(D)。
A、接受驻军
B、国家将领海出让给别国
C、割让领空
D、道歉
29、国际不当行为的判断依据是(A)
A、国际法B、国内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D、道义上的是非
30、下述哪种行为不能免除国家责任?
(C)
A、经他国同意违背对它承担的国际义务
B、因领土遭受武装侵略而进行自卫反击
C、一国造成重大事故,使外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伤害
D、一国在发生紧急状态的情况下,为保护本国的生存而违背国际义务
1、缔约者是否具有缔约能力决定于(A)。
A、国内法B、国际法C、条约规定D、国际活动参与能力
2、我国加入多边条约和协定,分别由(A)决定。
A、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国务院B、国务院或外交部
C、外交部或主管部门D、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
3、一项条约有意为第三国创设一项义务,若要该第三国承担该项义务,必须由(C)
A、该第三国明示接受B、该第三国明示或默示接受
C、该第三国以书面明示接受D、该第三国至少要默示接受
4、下列活动不属于缔约一般程序的是(B)
A、谈判B、出示和相互校阅全权证书C、签字D、批准
5、下列各项中,与使馆职务不相符合的是(D)
A、在接受国中作为派遣国的代表B、与接受国政府办理交涉
C、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利益D、以一切手段调查接受国的状况并向本国报告106、驻外使馆内的外交人员包括(C)
A、办公室主任、档案管理员、翻译等B、司机、信使、炊事员等
C、馆长、参赞,一、二、三等秘书等D、受使馆私人雇佣人员
7、我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规定,与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D),享有规定的特权与豁免。
A、如果是中国公民B、如果不是中国公民C、如果是外国人D、如果不是外国人
8、下列人员中,哪一种不属于《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规定的领馆馆长?
(B)
A.、总领事B、副总领事C、领事D、领事代理人
9、我国任命总领事的机关是(B)
A、外交部B、国务院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家主席
10、外交团是(A)方面的团体。
A、外交礼仪B、外交使团C、领事D、私人
11、使馆馆舍可用于(D)。
A、保护政治犯B、关押本国人C、关押犯罪的侨民D、开展使馆职务工作
12、领事馆是(D)。
A、全权外交代表机关B、使馆的分支机构C、外交使团D、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
13、战争开始后,交战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B)
A、中止B、完全断绝C、外交关系断绝,领事关系保持D、仍然保持
14、外交人员的家属指()
A、配偶及子女B、父母兄弟C、同户家属D、父母、配偶及子女
15、使馆馆长分为三级,除大使、公使外,还有(B)
A、临时代办B、代办C、参赞D、副大使
16、互派代办级外交代表的外交关系是(C)
A、正式的外交关系B、非正式的外交关系C、不完全的外交关系D、国民外交关系117、享有全部各项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人员包括(B)
A、使馆行政和技术人员B、外交人员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C、使馆服务人员D、领事
18、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B)
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
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
19、领事的的职务中有(B)
A、与驻在国政府进行谈判B、以一切合法手段观察了解接受国情况,并向派遣国具报
C、在接受国中代表派遣国D、在接受国全境内保护侨民
20、领事派遣国应将(B)送至接受国,接受国同意后即发给()。
A、领事证书领事委任书B、领事委任书领事证书C、全权证书领事证书
D、领事证书全权证书
21、保护环境措施适用(B)
A、国民待遇原则B、差别待遇原则C、同等原则D、对等原则
22、发生海上污染的危急情况时,(B)有权采取干预措施。
A、船旗国B、沿海国C、船主国籍国D、营运国
23、根据1969年修订的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的规定,禁排区(D)
A、距海岸50海里以内海域B、距海岸100海里以内海域
C、距海岸150海里以内海域D、所有海域
24、地面温室气体排放与工业活动有关,(C)应承担更多责任。
A、工业国B、科技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D、发展中国家
2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缔约国对气候变化的保护承担(D)。
A、绝对责任B、企业所属国C、共同责任D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26、条约的加入一般发生在(A)
A、多边条约B、双边条约C、边界条约D、封闭性条约)
27、对多边条约提出的保留要在保留国与同意之间生效,接受保留国家应有(D)
A、所有缔约国B、2/3缔约国C、1/2缔约国D、至少一个缔约国
28、缔约国在条约的执行与解释发生分歧时,解决的方法是(D)
A、国际法院解决B、仲裁法庭解决
C、联合国秘书处解决D、按条约规定的争端程序解决
29、违反(A)的条约是无效的条约。
A、国际法B、国际义务C、国内法D、国际道义
30、我国宪法规定由(B)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A、国家主席B、国务院C、外交部D、国务院总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C)。
A、24海里B、30海里C、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D、6海里
2、对于宽大陆架国家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多可划到(B)。
A、500海里B、350海里C、400海里D、200海里
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毗连区(C)
A、属于国家领海的一部分B、属于公海的一部分
C、既不属于领海也不属于公海D、既是领海也是公海
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公海实行自由制度,各国享有的自由是(B)。
A、四项自由B、六项自由C、七项自由D、五项自由
5、在公海上航行的船舶只受(A)的法律管辖。
A、船旗国B、沿海国C、海洋国D、船长国
6、大陆架是毗连于领海而在领海底土外界以外的区域,其宽度从(A)算起。
A、领海基线B、领海底土外界C、海岸D、大陆坡
7、沿海国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享有(B)。
A、主权B、主权权利C、优先权D、独占权
8、沿海国在其领海行使(B)。
A、主权权利B、主权C、海关权D、捕鱼权
9、船舶和它的国籍国应有(C)
A、法律上的联系B、事实上的联系C、真正的联系D、密切的联系
10、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的(C)享有主权权利。
A、生物资源B、非生物资源C、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D、矿物资源
11、我国的《领海与毗连区法》规定领海和毗连区的宽度分别为(B)。
A、12海里和24海里B、12海里和12海里C、6海里和6海里D、3海里和12海里
12、所有国家的船舶在群岛水域享有(B)
A、航行权B、过境通行权C、无害通过权D、捕鱼权
13、制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是(C)
A、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B、第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C、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D、海牙国际法编纂会议
14、《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所指的国家航空器是(D)
A、国家所有的航空器B、国家经营的航空器
C、国家批准的航空器D、用于国家公务的航空器
15、目前现行有效的国际民用航空法典是(B)。
A、《巴黎航空公约》B、《国际民用航空公约》C、《海牙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
16、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外国航空器在一国领空(B)
A、享有无害通过权B、不享有无害通过权C、享有“两项自由”D、享有“五项自由”
17、《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年在(D)签订的。
A、1919巴黎B、1919芝加哥C、1944巴黎D、1944芝加哥
18、修改后的《华沙条约》在航空损害赔偿方面采取(B)
A、主观责任制B、客观责任制C、国家责任制D、国际责任制
19、一国有权拒绝其他国家的航空器在其领土内装载乘客,邮件和货物运往其境内的另一地点,这种权利被称为(A)
A、国内载运权B、国家安全权C、设定“禁区”的权利D、领空主权
20、航空器的国籍是指(C)
A、航空器所有人的国籍B、航空器承租人的国籍
C、航空器登记国的国籍D、机长的国籍
21、空中劫持是(A)行为。
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使用暴力B、为政治目的利用航空器
C、为经济目的抢劫航空器D、对航空器人质进行狭持
22、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目的应该是(A)
A、为全人类谋福利和利益B、为扩大本国开发资源的领域
C、为提高本国的威望和实力D、维护本国的主权和利益
23、下述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A.、外层空间是“无主地”B.、外层空间供各国为和平目的而使用
C、各国不得在外空进行军事演习D、各国不能在外空主张主权
24、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D)。
A、营救协定B、赔偿责任公约C、东京协定D、外层空间条约
25、各国都有权自由探索和利用(D)。
A、中国领空B、月球C、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D、外层空间
26、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文件是(B)
A、《外层空间宣言》B、《外层空间条约》C、《营救协定》D、《责任公约》
27、《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规定对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者是(B
A、经营人B、发射国C、经营人和发射国D、联合国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
28、各国在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活动应(C)
A、维护本国的主权和利益B、防止他国的侵犯和损害
C、加强国际合作和互助D、统一行动计划
29、对地球进行遥感,(A)。
A、必须取得地面国同意B、不必取得地面国同意
C、必须与地面国合作进行D、遥感国无须提供相关资料给受感国
30、空间物体发射国应将其发射的物体报告给(C)
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C、联合国秘书长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1、国籍法是(A)
A、国内法B、国际法
C、既是国内法又是国际法D、包括国际法与国内法在内的综合法
2、一个人的国籍根据他的出生地确定,这是(A)
A、出生地主义B、血统主义C、混合主义D、国籍主义
3、受庇护的外国人地位(D)
A、优于本国公民B、与本国公民相同C、低于普通外国人D、与普通外国人相同
4、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国家有(A)
A、域外庇护权B、领土庇护权C、领水庇护权D、领域庇护权
5、下述哪种情况的犯罪是可引渡的?
A、依请求引渡国法律被认为犯罪B、依被请求引渡国法律被认为犯罪
C、依请束引渡国和被请求引渡国的法律都认为犯罪D、依第三国法律被认为犯罪
6、引渡的罪名特定原则是指(B)
A、法院只能审理特定罪名的刑事案件
B、请求引渡国只能就其请求引渡时的特定罪名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审判和处罚
C、前南刑事法庭只能审理特定罪名的刑事案件
D、只能根据国际公约规定的特定罪名要求引渡
7、最惠国待遇是指(D)的待遇。
A、高于本国国民B、等于本国国民C、等于第三国国民D、不低于第三国国民
8、国民待遇是国家在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公民相同的待遇。
A、一定范围内B、一切方面C、经济、公民和政治方面D、民事、诉讼及政治方面
9、一国是否允许外国人加入本国国籍,是(B)
A、国际社会管辖之事B、一国主权管辖内之事
C、由有关国家共同协商解决之事D、联合国决定之事
10、按照中国国籍法,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定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国外,(A)
A、具有中国国籍B、不具有中国国籍C、可以获得双重国籍D、无国籍
11、“归化”是指取得国籍(C)
A、因出生B、因婚姻C、因申请D、因收养
12、颁发“南森护照”的目的是(A)
A、使难民具有旅行证件B、使难民改变国籍
C、使无国籍人取得国籍D.、支持各国难民事务部门的工作
13、下列(B)不属于通洋运河。
A、苏伊士运河B、伏尔加运河C、巴拿马运河D、基尔运河
14、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是(C)
A、割让B、征服C、先占D、添附
15、国际河流通常由(B)管理。
A、沿岸国分段B、国际组织委员会C、流经国共同D、航行国共有
16、国际地役是根据(B)确定的。
A、国际惯例B、国际条约C、对等原则D、公平原则
17、中印两国以喜马拉雅山为界,其界限是(B)
A、确定边界线B、传统边界线C、无形边界线D、人为边界线
18、乌苏里江和鸭绿江都是(B)
A、我国内河运河B、界河C、国际河流D、多国河流
19、时效的占领对象是(A)
A、无主地B、占领地C、他国土地D、殖民地
20、《南极条约》规定,缔约国此前对南极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应予
A、确认B、放弃C、冻结D、重申
21、确定现行南极法律制度的主要条约是(C)。
A、华盛顿公约B、东京公约C、南极条约D、海牙条约
22、按照《海洋法公约》规定,一国的领海宽度为(D)
A、12海里B、少于12海里
C、等于或少于12海里D、由该国自由决定,但不得超过12海里
23、按照国际惯例,适用过境通行制的区域是(A)
A、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B、群岛水域C、领海D、专属经济区
24、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C)
A、内海B、历史性海湾C、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D、群岛水域
25、我国领海基线采用的是(B)
A、正常基线B、直线基线C、平行基线D、混合基线
26、关于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的法律地位的正确表述,应是(C)
A.、人类的共有物B、无主物C、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D、可以自由占取之物
27、古罗马时期,海洋被视为(A)
A、共有物B、无主物C、公海D、领海
28、(D)不能行使紧追权。
A、军舰C、军用飞机C、政府船舶D、民用商船
29、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于(B)。
A、内水B、领海C、毗连区D、专属经济区
30、现行的国际海底开发制度实行(C)。
A、单一开发制B、协商开发制C、平行开发制D、自由开发制
1.依照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银行可以拒绝付款的情况为(AD)
A.运输单据与信用证不符B.货物质量与合同规定不符
C.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火灾灭失D.保险单据与运输单据不符
E.货物数量与合同不符
2.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由卖方办理出口结关手续的是(ABCDE)
A.FASB.FCAC.FOBD.CFRE.CIF
3.有效发价应具备的条件是(ABE)
A.向特定人发出B.内容十分确定
C.规定有效期D.采用书面形式
E.表明如发价被接受,则发价人受其约束
4.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买方违约,卖方可以采取的补救方法是(CDE)
A.减价B.要求交付替代物
C.要求损害赔偿D.宣告合同无效
E.要求履行义务
5.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关于风险转移的表述,正确的是(BC)
A.在货物特定化之前,风险就可以转移
B.风险转移的含义是风险造成损失的承担的转移
C.谁承担风险,谁就承担风险造成的货物损失
D.风险转移到买方承担后,货物损坏,买方可以无条件解除付款义务
E.卖方根本违约,但风险已转移给买方,买方即不能宣告合同无效
6.下列有关信用证开证行的表述,正确的是(ABD)
A.开证行负首要付款责任B.开证行对受益人有付款义务
C.开证行付款时须获得开证申请人的同意D.开证行付款时遵循严格相符原则
E.开证行是出具汇票的银行
7.成文化的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包括(ADE)
A.《华沙—牛津规则》B.《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C.《托收统一规则》D.《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E.《1941年修订的美国对外贸易定义》
8.根据关税征收的目的不同,可将关税分为(DE)
A.进口关税B.出口关税C.普通关税D.财政关税E.保护关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经济法 法律 职业资格 国际 经济法 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