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全文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597576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15KB
企业统计全文文档格式.docx
《企业统计全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统计全文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
企业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
我"
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
因此,统计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在企业改革、重组、调整中,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精简、下岗的较多;
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进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治理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企业应运而生。
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GJ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三是统计人员的素养普遍不高。
如射洪县现有企业统计人员除几个大中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多数企业统计人员为兼职,以会计或其它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
这些人员或学历较低,素养较差,或因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也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有的只懂会计知识而不懂统计知识和统计业务,有的既不懂会计又不懂统计,只是被动应付填几张报表而已。
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很少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治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企业经营治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
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企业治理者和部分统计人员或是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
这些“不够”与“不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
二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企业负担越重;
三是认为统计对企业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四是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企业经营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有依赖于财务与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
二、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与认识,我们有必要明确,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进展规律。
统计信息有两个鲜亮的特点。
一是数量性。
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
而诸如此类信息,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
二是综合性。
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
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RM生活的各个方面;
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治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养,强化了统计治理,对企业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
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
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进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或称市场营销)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
还可预测未来趋势。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
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
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
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进展和增长情况;
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进展与增长情况;
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
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一些质量特性。
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
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
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
本企业的情况,前面已经明确。
与本企业有关的情况,则范围很广、内容很多。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有联营、合资或者协作、配套关系的企业的情况;
二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
三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及信息反馈;
四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已经占据或将要开拓的市场的各种信息;
五是国内外范围内,对本企业经营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关社会经济进展的综合信息。
三、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治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
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治理的进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养,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治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一)、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的治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长期以来,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各种统计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
这种治理体制及运行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
如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治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更谈不上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即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至于部分近年来新成立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建立统计制度,仅是由财会或业务人员代报统计报表,当然更难以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加强企业统计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笔者认为,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
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
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以下职能: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
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治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
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
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
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
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
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
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
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进展前景进行预测。
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
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养,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治理知识。
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进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
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
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
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
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治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二)、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统计工作,使统计资料实现为企业经营治理所用与为统计部门所用的有机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进展要求。
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
我们必须根据企业治理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要克服贪大求全的作法,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的关系,删繁就简,讲究高效务实。
如大中型科技统计中,科技人员按职称学历分组中再按性别分组,科技项目按项目统计人力、物力、财力等这类指标企业微观治理都不需要、宏观治理又无多大作用的要坚决删除。
企业增加值核算,从生产法角度核算,核算很完备的大型企业都很难满足其核算要求,改成分配法核算于企业核算有利,于统计数字质量有利。
在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既满足GJ宏观的要求,也要满足企业微观的要求。
一是全面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企业业务进展状况,企业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情况,企业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
二是规范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取数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力求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化;
三是及时性原则。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业务的不断出现,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要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
统计指标的设置,应以满足整个企业特别是业务进展部门的需求为主,坚持适度超前,并不断扩大统计指标规模,力争以规模效应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支撑;
四是客观性的原则。
指标体系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本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业务的进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三)、以科技为手段,加快统计信息XX络建设,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进展,信息XX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XX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XX络与部门统计XX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XX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GJ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进展和经济效益情况。
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
总之,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治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目前,政府统计部门的信息XX络和企业的信息XX络建设都很快,但现在还是两条互不交叉的平行线,即使有交叉也只停留在报报表的单向交流上,政府统计XX站为宏观决策考虑的多,为企业服务的少,如何利用政府统计XX站为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信息公布、信息查询是统计部门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企业与政府之间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XX络,企业所需的大量信息,能从统计渠道取得,政府统计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统计的功能也会增强,地位也会提高。
(四)、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养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制上级布置的报表。
简单的工作任务,使不少企业安排业务素养不高的人员担任统计,时过境迁,他们面对市场经济之波澜,或无动于衷,或望洋兴叹。
有些统计人员,虽是科班出身,却因统计工作的简单化,而被惯成方法滞后,成为缺少创意的少有作为者,面对市场经济所给予的新任务,他们又难以适应。
然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却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
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存经验,为企业治理做出更大、更快捷的贡献。
如果责任心不强、上进心不足、业务素养低下,势必贻误正常工作。
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同时,企业单位,行业系统,尤其是企业集团需要具有责任心、富有时代感,并有开拓创新精神与较高业务素养,能带领同事一道学习与工作的统计负责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统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