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软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552928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3.03KB
P2P网贷软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P2P网贷软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2P网贷软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人力资源风险9
五、上下游行业情况10
1、上游行业基本情况10
2、下游行业基本情况10
(1)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状况10
(2)P2P借贷行业发展状况11
(3)P2P借贷行业规模12
六、行业竞争状况13
1、行业竞争格局13
2、主要行业壁垒14
(1)行业资质壁垒14
(2)行业经验和专业人才壁垒14
(3)资金壁垒14
3、主要企业15
(1)英迈思15
(2)迪蒙15
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相关法律法规
1、行业管理体制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主要职责为:
研究拟定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
拟定本行业的法律、法规,发布行政规章;
组织制订本行业的技术政策、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负责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制定软件企业认证标准并管理软件企业认证。
软件行业内部管理机构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其主要职能为:
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对各地软件企业认定机构的认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
负责软件产品登记认证和软件企业资质认证工作;
订立行业行规行约,约束行业行为,提高行业自律性;
协助政府部门组织制定、修改本行业的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以及本行业的推荐性标准等。
软件产品登记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著作权登记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国软件登记中心。
2、行业主要相关政策法规
软件是信息化的基础及核心,关乎国家的健康发展。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软件行业的发展,并将软件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行业。
为了支持软件行业的发展,国家相继颁布系列政策和法规,从行业规划、战略发展、税收优惠等方面对软件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近年来,软件行业重要政策法规情况如下表:
二、行业发展概况
1、软件行业发展现状
软件行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软件行业不仅能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其强大的渗透和辐射作用,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倍增器”。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软件行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重视软件行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软件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
据IDC(InternationalDataCorporation,国际数据公司)统计,全球软件行业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20%之间。
近年来,我国软件行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2、软件行业发展前景
(1)国内软件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软件行业发展的直接驱动因素是旺盛的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还比较低,软件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还不到30%,而美国这一比重为70%。
由于国内软件市场仍处于普及率和饱和度较低的水平,未来几年软件行业收入将继续保持高速成长。
巨大的需求加之政策驱动、技术进步,以及国际市场的冲击,我国软件行业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推动软件行业的发展长期向好
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对软件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一直较大。
自2000年国务院发布实施《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软件业“18号文件”)以来,我国软件行业保持年均38%的速度迅猛增长,2014年软件行业收入37,325亿元,是2008年的4.9倍。
国家对软件行业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财税政策、鼓励上市融资政策、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和重点专项工程实施等方面。
“十二五”期间,国家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主要内容包括将软件产业税收减免范围从增值税扩大到营业税,并规划和批准了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6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
软件业“十二五”规划细则进一步细化政府对于软件和服务产业的扶持内容,计划在“十二五”末的时候,中国软件业收入规模将超过“十一五”的两倍,达到4万亿,以此推动行业的积极发展。
国务院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了对电子信息和软件行业发展的要求,并制定了诸如财税扶持等相关优惠政策。
未来产业政策的支持显示行业发展将有望迎来新的机遇期。
三、行业市场规模
21世纪以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国内市场规模和国际市场规模都在快速增长。
201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国内市场规模3,355亿元,占软件业务总体收入比例为87.48%,同比增长率为40.9%;
国际市场规模480.1亿元,占软件业务总体收入比例为12.52%,同比增长率为30.21%(数据来源:
《2011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报告》)。
2014年,在全球经济弱势复苏、国内经济持续放缓的背景下,软件产业发展面临企业投资乏力、市场需求疲弱的压力,整体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持续放缓,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235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比上年下降近2个百分点。
尽管在稳增长压力下政府将加大对基础设施、中小企业等投资,但仍无法对冲外部需求疲弱给软件企业国内外市场开拓带来的压力。
加上产业转型调整加速,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尚在培育中短期内无法支撑产业增长,软件产业将延续缓中趋稳的态势,预计2015年增速将在20%以上。
四、行业风险特征
1、行业竞争风险
中国软件市场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随着软件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的增大,众多软件企业正在纷纷进入这个市场并发展相关业务,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由于我国软件行业中低端软件较多,进入门槛低,造成了同质化较为严重。
因此,行业内存在竞争加剧的风险。
2、技术风险
软件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且更新极快。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具,新平台不断产生,产品生命周期短。
系统集成综合技术含量高,往往要求软件制造商在开发软件时有跨行业的多方面技术和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许多优秀软件产品一旦推向市场,就可能被其他商家恶意仿冒、盗版,或出现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
3、人力资源风险
软件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企业间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的争夺,都会引起人才竞争加剧、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也使软件企业面临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流失的风险。
五、上下游行业情况
行业的上游行业为电子元器件行业和计算机、网络设备行业,下游行业为互联网金融行业。
1、上游行业基本情况
本行业与上游行业有一定关联性,设备制造商和平台软件厂商是Oracle、HP、IBM、微软等国际知名厂商,产品质量稳定,货源充足。
国外设备制造业和平台软件厂商的发展时间长,产品同质化竞争倾向明显,呈现价格逐年下降、性价比逐年提高的趋势。
2、下游行业基本情况
(1)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状况
互联网金融,是指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行业所开展的业务,包括互联网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的支付结算、融资、投资理财保险等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给小额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理财选择。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5.57亿人。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以电商金融、创新性理财工具、移动支付、P2P借贷、众筹和个性化保险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中的P2P借贷行业更是延续2012年的高速发展势头,平台数量和年度交易额均有数倍的增长。
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的爆发之年,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这是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互联网金融,也因此成为自诞生以来最快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新词汇之一。
(2)P2P借贷行业发展状况
P2P网络借贷是一种依托于网络而形成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性质上属于小额民间借贷,其方式灵活、手续简便,为个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是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自2007年8月中国第一家P2P贷款网站——拍拍贷成立以来,多家P2P网络借贷平台相继涌现,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数额日益增长。
P2P借贷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
其一,网络借贷一般为小额无抵押借贷,覆盖的借款人群一般是中低收入阶层。
而银行对个人信用贷款的条件要求较高、手续复杂且信贷额度有限,个人从银行贷款面临不少困难。
P2P网络借贷为需要资金的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是银行信贷体系必要和有效的补充。
其二,网络借贷平台一般不参与借款,只是依托网络提供信息匹配、平台支持等服务,因而整个借贷过程与传统民间借贷不同,透明程度相对较高,融资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促进小额贷款交易额的扩大。
其三,P2P网络借贷拓宽了个人投资的渠道,提高了社会闲散资金的使用率和收益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四,P2P网络借贷主要是以个人信用评价为基础的贷款,其发展有助于体现个人的信用价值,促进社会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
据第一网贷的监测,截止2014年年底,全国各类线上P2P借贷平台的数量接近1,613家,较之2012年的110家增长了近15倍多,较之2013年增加了900家以上。
年度交易额约为3,291.94亿元,较之2013年的892.53亿元增长了286.83%。
2014年全国P2P网贷参与人数日均为7.65万人,较之2013年上升了201.18%,说明行业的成长速度较快,投资者的参与热情逐年上升。
(3)P2P借贷行业规模
2013年以来,P2P借贷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业务规模等各项指标均突破历年增幅。
截至2014年12月底,据初步统计,全国各类线上线下P2P借贷平台至少已达2,358家。
根据2,358家P2P借贷公司的注册信息,广东省以360家居全国之首,浙江省紧随其后,共有198家。
山东、北京、上海和江苏四个省市分别有186、180、143和83家。
六个地区共计1150家,占统计样本总数的48%以上。
比较2013年,P2P借贷公司依旧主要聚集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但四川、安徽、湖南等中部省区主流城市P2P借贷平台的数量已经开始明显增多。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P2P网贷模式为代表的创新理财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该行业有望延续近几年良好的发展态势。
六、行业竞争状况
1、行业竞争格局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软件开发市场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的,市场整体发展历史较短,但基于对市场前景的良好预期,许多厂商纷纷进入以争夺市场,目前市场总体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
市场内主要的参与者有两类,一类是综合大型软件厂商,产品覆盖多个领域,企业规模较大,主要是在电信运营商的BOSS系统建设和产品服务中建立了一定优势的厂商,并借此通过电信运营商向外延伸至互联网金融软件开发领域;
一类是专注于互联网金融软件开发和服务领域的厂商,企业规模较小,但在该细分领域凭借先入优势和技术优势取得一定的领先,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
公司显然属于后者。
2、主要行业壁垒
(1)行业资质壁垒
行业内一些企业业务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ISO20000、ISO27001、信息安全和CMMI等相关行业资质,这些相关资质认证代表着企业的综合实力,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项目积累、管理水平提升才能取得,是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2)行业经验和专业人才壁垒
开发行业应用软件需要在对客户的业务、组织结构、行业特点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客户管理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
因此,不仅需要配备既有行业知识背景又掌握软件研发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还需要配备具有丰富管理经验、掌握先进管理思想的专家型团队,行业经验已成为行业选择软件提供商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才是软件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企业研发、项目管理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长期积累的过程,是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
(3)资金壁垒
软件产品的研发、系统集成业务和市场开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资金投入成为制约软件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特别是国内软件企业融资困难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集中在中小软件企业身上。
虽然国家在软件行业相关政策及十二五规划都提到了融资的问题,但是比较而言,大型软件企业更容易获得投资。
实现资本市场融资,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是软件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资金壁垒也是阻碍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主要企业
(1)英迈思
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1000万,经营范围:
文化活动策划(不含经营卡拉OK、歌舞厅);
文化科技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与销售;
信息技术开发和销售;
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与销售;
信息系统的设计及技术咨询;
集成电路的研发;
经营电子商务;
电子游戏软件的开发与销售;
游戏衍生产品的研发与销售;
品牌策划;
企业管理咨询(不含人才中介服务);
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
货物及技术进出口;
教育培训,音乐声乐培训;
软件产品开发。
(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批准的项目除外)从事广告业务。
其开发的P2P网贷系统——晓风安全网贷系统,是一款基于云计算技术而来的网贷平台系统,该平台以安全著称。
(2)迪蒙
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1111.1111万,经营范围:
电脑软件、网络产品、计算机软硬件、通讯设备的技术开发和销售及其他国内贸易,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文化活动策划;
广告业务。
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覆盖范围:
广东省。
不含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前置审批或专项审批的服务项目)。
其开发的P2P网贷系统——迪蒙网贷系统,是一款基于云计算的安全网贷系统,是国内比较早出现的网贷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2P 软件 行业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