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学习理论研习报告总结 小组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552296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16.93KB
成人学习理论研习报告总结 小组文档格式.docx
《成人学习理论研习报告总结 小组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学习理论研习报告总结 小组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成人学习者年纪越大对复杂动作的协调性就越差
二、成人学习理论
(一)行为学派
1、行为学派概述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因环境而导致的行为的改变。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试图解释行为的变化与环境刺激之间建立的关系,即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重复性的反射作用使动物的某种习惯得到强化,并逐步固定下来。
至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形式,行为学习的各派有不同的理论,主要有联结说和工具说两类。
联结说认为,学习,就其本质来说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尝试与错误。
意指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的反应逐渐增加。
另外,要使错误反应逐渐消失,正确反应逐步稳固,取决于三个条件:
一是练习,二是效果,三是准备。
工具说认为,学习,就其本质来说,是有机体在情境中活动时,由于其自发性的反应带来的结果而导致反应强度的增加。
在这一过程中,操作反应发出之后的强化刺激物的呈现十分重要,强化在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2、评价
(1)优势
行为主义只强调外部刺激,并可通过行为目标来检查、控制学习效果。
在许多技能性训练、作业操练行为矫正中确实有明显的作用,对早期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成起到了不可言喻的作用。
(2)缺点
只强调外界刺激而完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它的某些思想却与人们的日常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异,按照这一理论基础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往往忽视了人们认识过程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仅依靠行为主义学派理论设计的培训计划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没有考虑人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习者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习者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3)实用性
①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一个尝试的过程,尝试越少则错误越多,尝试越多则错误越少。
若学习者面临的是新问题,是他以往没有或很少解决过的问题,培训者应该理解学习者的失败,而不是不关心过程只注重结果。
培训者和受培训者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练习频率,而非仅仅关注学习结果的优劣。
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练习,不断熟练的过程。
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能让培训者从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学习者的学习,理解其行为,无论成功与失败。
有助于培训者形成良好的培训心态,良好的培训理念。
②行为学派学习理论中的准备律理论指出:
个体对于刺激正准备反应,让其反应则感满足;
对于某一刺激若不预备反应而被外界强使之反应,则产生烦恼。
依据这个理论,当学习者对
于技能比赛已做好参加的心理准备,培训者应予以支持,否则,学习者会产生消极情绪,阻碍学习者进一步发展。
③行为学派学习理论,当刺激引起反应时,若是伴随着一种满足或奖励的状态,则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加强,用表扬或奖励来巩固良好的行为是十分有效的。
因此,当学习者通过努力取得进步,获得好成绩时,针对学习者的个性特点,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会强化学习者的良好行为,使他们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行为学派学习理论强调:
学习者的学习离不开练习,熟能生巧;
学习者的行为需要必要的强化;
学习者的心向准备是前进的基础。
行为学派学习理论是朴素而实用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工作,为培训者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
理论是思考的根本,是实践的精髓。
3、行为主义学派在员工培训过程中的运用
(1)对于培训急于求成的应对:
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大多数企业对于培训也是抱着最少的投入,最大的收益的期望,希望在培训结束后员工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业务能力提升,立马就能给企业带来收益,自然对于培训后还犯的错误是无法容忍的,在出现这种情况后,大多管理者或领导人员会断定这次的培训没有效果,是一种白白的浪费。
因此行为主义学派的联结说理论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的反应逐渐增加。
这三个条件在员工培训中是绝对实用的。
●举例
对于技术性培训,应注重于技术操作,理论讲解计划少量时间,实际操作计划大部分时间,使得每个员工都有在培训师的指导下操作的机会,同时鼓励员工在培训阶段出错,在出现错误时,培训师要进行错误分析,是基础性的还是有操作难度的,如果是有难度的要表示理解,及时指出错误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作为例子向全部员工讲解,并继续进行操作练习。
学习的过程就是尝试的过程,尝试次数越多犯错越少,对于新的培训内容,犯错了耐心讲解,注重培训学习这个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学习结果的优劣,也是培养培训师良好的培训心态。
(2)对于简单冷漠对待的的对策:
在培训结束后,平时工作中需要应用培训知识,此时管理者需要员工毛遂自荐。
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一些在培训中很好掌握知识的员工默不作声,有一些可能知识运用的不是很好的员工却积极的毛遂自荐,这是要怎么选择,是推举默不作声的优秀员工,还是接受那些积极主动但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的员工,如果选择了这些积极主动的“中等生”,最终结果可能是在工作任务中积极表现,但最终结果却是很一般。
行为学派学习理论中的准备律理论指出:
依据该理论,当员工对于技能比赛已做好参加的心理准备,管理者应予以支持,否则,员工会产生消极情绪,阻碍员工进一步发展。
在技能培训结束后,几家公司联合举行技能比拼大赛,某公司展开报名,但发现在培训中掌握较好的员工没有报名,有几名掌握不是很好的员工积极报名,并多次表示自己想要参加比赛的意愿,想挑战自己、锻炼自己,也为此准备了很久。
此时管理者就犯难了,如果接受这几位准备很久的中等技能的员工,那公司这次比赛就拿不到好的名次,如果推举掌握技能较好但没有主动报名的员工,那这些员工将会受到打击,失去动力。
最终公司选择接受这次的“毛遂自荐”,相信这些员工的能力,同时也是对积极主动的支持,在全公司形成了良好的氛围,结果虽然不是很令人满意,但“毛遂自荐”的员工觉得公司尊重自己的努力,尽管这次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之后更加努力,不辜负公司对自己的信任,为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
(3)对于淡薄结果的对策
在培训中,部分员工积极表现,培训时专心认真,与培训师及时沟通,最大程度地将培训知识内化,但有些公司对此行为会“默不作声”,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在培训过程中应对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强化这种行为,否侧可能导致员工的消极思想,在之后的培训中消极对待,影响整个培训结果。
据行为学派学习理论,当刺激引起反应时,若是伴随着一种满足或奖励的状态,则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加强,用表扬或奖励来巩固良好的行为是十分有效的。
某公司组织了一次团队建设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选派相关负责人对参培员工表现进行评价记录,在培训结束时还组织了一次培训成果检验,结合在培训期间的表现,将员工进行排名,召开表彰大会,对名列前茅者进行表彰,发放优秀培训结业证书,同时对于培训结果检验不合格者进行再培训计划,经二次检验,合格者予以培训结业证,还不合格者不予参加此次活动机会。
对于优秀表彰,员工更加积极工作,表现优秀,对于不合格者,也感受到了压力,积极配合二次培训,争取拿到合格结业证书。
(二)人本学派
1、概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于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它以人的整体性研究为基础,崇尚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要研究对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
它立足于人本主义人性观,旨在强调充分发挥人的学习潜力和价值,探索怎样使一个人成为具有完美人格的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起者是马斯洛(A.H.Maslow),近些年来影响较大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C
.R
.Rogers
)。
(1)学习的实质
Ø
学习即形成与获得经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与获得经验,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经验的过程。
学习即潜能的发挥
罗杰斯认为在多变的教育环境中,要把学生教育成能够充分发挥潜能的人。
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学习是对学习者有价值的学习
罗杰斯强调,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只有当学生正确地了解所学内容的用处时,学习才成为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
(2)学习的原则
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力。
学习者觉察到材料有意义而且学习内容与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自己看法)的学习是具有危险性的,往往受到抵制。
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时,就比较容易觉察并同化那些威胁到自己的学习内容。
对自我的威胁很小时,学生就会用辨别的方式来知觉经验,学习就会取得进展。
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
主动自发的并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涉及学习者整个人的自发学习才是最持久、最深刻的。
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时,独立性和自主性才会得到促进。
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对经验始终持开放态度,并将自己结合进变化过程的学习。
(3)学习的方法
创建真实的情境
提供学习资源
使用合约
利用社区
同伴教学
分组学习
探究训练
程序教学
交朋友小组
自我评价
①重视人的价值与自我发展
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发展潜能,主张自我发生的学习是最符合人类天性的学习,强调了人的自我发展,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对学生内在的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别差异等,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对于教育事业的革新与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②丰富了学习理论,有助于消除行为主义片面性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力冲击了行为主义的机械学习论与精神分析的悲观发展论,促进了美国当时的教育革新。
人本主义大量的教育试验和研究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与成果也是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同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我国学校教育与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③对学生的本质持积极乐观态度
罗杰斯倡导的学习核心就是让学生自由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风格的最好学习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倡教育目标应该是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才。
④对教师的态度定势与教学风格的重视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比较重视师生关系、课堂气氛及群体动力的作用,特别是促使教师更加重视与研究那些涉及人际关系与人际感情、持续学习等问题;
促使教师从学生的外部行为理解其内在动因;
促使教师在讲授知识中深入理解讲课内容的同时,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
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于教师心理的理论研究,对完善教师的态度定势与教学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2)劣势
①过分强调学生中心地位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要以学习者的自由活动为中心,这样必然会忽视教学内容的系统逻辑性和教师在学科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影响教育与教学质量。
②过于突出学生兴趣与爱好
人本主义学习论对于满足学生个人自发的兴趣和爱好过于重视,忽视了良好的社会与学校教育对他们健康发展的作用。
③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忽视环境与教育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教育、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选择性、创造性是正确的,但认为这些心理特点都是先天的潜能,忽视社会和文化环境的重要作用,是一种片面强调遗传决定发展的观点,是违背人的发展的客观现实的。
过分强调学生天生的潜能,只会导致放任自流式的“自由学习”。
④低估教师的引导作用
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作用是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自觉乐意地积极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核心,学生自主地接受课程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管理,有教学时间的自由选择权和支配权。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合理的,但由此而让教师迁就于学生的想法,则是不可取的。
(3)适用性
“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核心教育原则,教师应当充分地尊重、了解学生,创设自由的、宽松的、快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的“做”中学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如何学习的观点是十分可取的,它有利于在教育中消除老师与学生、学和做、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距离和对立,使学习成为乐趣。
这种观点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制定,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有利于克服我国教育中仍然存在的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作用,忽视实践活动价值的偏向。
3、人本主义学派在员工培训过程中的运用
(1)坚持以学员为中心原则
培训者的培训中不仅要注意听取员工的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而且在与员工交往时要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对员工为学习付出的努力和学习取得的成绩要给予充分肯定,为其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氛围,使其感到被接受和尊重。
(2)允许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
比如培训者想了解员工对培训的期望或他们所希望的学习群体应建立的规范时,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小组活动,这样一方面可给他们带来社交和环境的安全感。
另一方面员工在小组中发表意见时,培训者可听到不同的意见。
(3)根据兴趣和能力进行开发指导
员工通常对自己的需求不是很清晰,为掌握学员的需求,应让培训公司根据企业情况设计专门的培训需求调查表,真正掌握员工的培训需求,再设计相关的培训内容,结合员工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案组织实施培训。
(三)建构学派
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学习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构建自己对现实世界和客观环境的了解与解释。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个体知识的建构,一个是个体与社会文化的交互与内化。
四大要素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①强调学习者个人的主动性建构学派强调学习者主动对已有经验与知识的建构,要求学习者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与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内化能力。
同时也是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②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该学派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应该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与外界的信息进行多次的交流与内化,形成动态持续的交流过程。
③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强调交流合作建构学派强调意义建构,而这个过程是在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中实现的。
④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以及培训成果的转化知识的学习不在于获得的知识的数量积累,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迁移应用。
学习者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对知识的应用和培训成果转化。
①对学习者要求较高一方面,建构学派要求学习者能够自己完成对知识进行转移-建构-内化-应用的过程,另一方面,建构学派强调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以及外界环境的交流,这需要学习者必须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与较高的学习能力,若学习者能力一般,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低于预期。
②学习过程复杂,周期较长认知建构与社会建构都需要将外界的信息与原有经验进行多次交流互动,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成年人的价值观等已经成熟,接受外界大量的信息并与原有经验相结合,难度较大且需要一定时间,不适合短期的培训与学习。
建构学派适用性较强,在该学派中,教师、学习者、外界环境三者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良性互动,可使学习者提高学习积极性与思考问题内化知识的能力,有很强的适用性,适合在成人教育中大范围推广应用。
3、运用
(1)培训方法在培训方法上,可采用管理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拓展训练以及培训师和培训对象双向互动等方法,这几种方法强调学习者与外界环境的交流与其他学习者的合作,并且要求学习者必须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符合建构学派的理念。
另外,应采取在职培训的方法,加强知识学习与实际工作的结合。
(2)培训时间培训时间应该在两个月-半年,由于建构学派对学习者能力要求较高,且需要知识的建构与内化,因此培训应该有足够的时间。
(3)培训资源多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且培训场所不应局限在会议室等室内,加强与外界文化的互动。
(四)认知学派
1、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
(1)介绍
①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
A.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如图6-1所示,人的学习和记忆包括一系列的信息加工流程,首先从外界接收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感觉记忆进行初步加工,识别编码以及保存,形成短时记忆,同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有关内容联系起来,等到需要此类知识的时候再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
B.学习的基本阶段:
注意→目标预期→提取先前知识→选择性知觉→语义编码→作出反应→反馈强化→提取应用
在这八个阶段中,前三个阶段是学习的准备活动,以形成对学习的动机和期望;
接下来的四个阶段是学习的核心,是实际上完成学习任务的阶段;
最后阶段是学习的升华和迁移。
为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得和保持,应该促进他们对学习的理解深度并且帮助他们用多种表征方式来理解和运用,尽量使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以促进知识的迁移。
2、认知结构理论
A.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皮亚杰指出,认知结构是以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成功地将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这儿个概念引入了心理学。
所谓图式就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环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
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能够主动利用已有的图式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
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它,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时,这就是顺应。
他认为,学习不在被动地形成反应,而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由一系列过程组成,要重视研究学习者的学而教学应注意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B.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其基本观点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a.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b.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
c.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教学一方面要考虑人的已有知识结构、教材的结构,另一方面要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内在动机。
他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
因此,他提倡发现学习法,以便使学生更有兴趣、更有自信地主动学习。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的作用有四点:
提高智慧的潜力;
使外来动因变成内在动机学会发现:
有助于对所学材料保持记忆。
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内容的结构、学生独立思考等的重要作用。
因此,认知发现说是值得特别重视的一种学习理论,对培育现代化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3、评价
(1)优点
①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
②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③重视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
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
准备是任何有意义学习赖以产生的前提。
④重视强化的功能。
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
⑤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
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论就强调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发现性。
它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和实验,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提倡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
强调通过发现学习来使学生开发智慧潜力,调节和强化学习动机,牢固掌握知识并形成创新的本领。
⑥重视了学习之前的准备,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基本结构的了解。
E.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涉及到人脑对于信息的加工编码,知识储存和转化过程,相比更具有自然科学所带有的科学性。
认知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
学习心理是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
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对学习起直接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学习起间接作用。
只有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才能使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
而认知学习理论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
三、成人学习理论的新进展
(一)质变学习
(1)内涵
质变学习(TransformativeLearning)又称转化学习或嬗变学习,其理论研究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梅兹罗(Mezirow)提出。
所谓质变学习是指个体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和途径检视、质疑和修正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适应新情境,学习新经验。
也就是个体在面对新的生活困境时,能够在磨难中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反思自己,进而能够持续的提高自己的一个过程。
(2)本质
①成人质变学习是基于经验的学习
不同的教育背景、文化背景、人生经历等综合形成了成人不同的人生经验,从而也在其内心构成了不同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人教育即是在这些既有经验和观点基础上的教育,这些经验和观点是一把双刃剑,良好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观点,会使成人更易于融入企业和社会,其能力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对成人产生消极的影响,使成人对其在企业或社会存在的价值感产生质疑。
②解决问题是成人质变学习的核心
儿童的学习,首先从知识入手,由知识转化为能力,以适应未来在社会上的生存;
反过来,作为已经在社会上生存的成人,为了使自己生存得“更好”,需要发现并解决其在生存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入手来进行学习。
而问题的产生,或许是由能力不足引起的,这需要通过学习知识继而提高技能来解决;
也或许是由观念不适合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引起的,这就需要通过成人的质变学习来检视、反思其自身原有的观念,尝试运用新观念,以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因此,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生存是成人质变学习的核心所在。
(3)成人质变学习的过程
触发事件的发生;
梳理总结原有观点;
觉察与反思原有观点;
修正旧观点,得出新观点;
尝试实践新观点,评估效果;
运用新观点,采取新行动。
(4)影响质变学习过程的关键要素
成人质变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要素:
原有观点、引发对原有观点产生质疑和反思的契机或触发事件、新观点。
在成人质变学习中,质疑原有的观点是进行质变学习的起点,批判性反思是进行质变学习的动力,而触发事件则是进行质变学习的关键要素。
2、评价(实用性)
成人质变学习理论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
(1)重新确定成人学习者的范围
质变学习理论提出成人学习者更多是在面临两难困境时才会发生质变学习,因此随着质变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我国的成人教育主要侧重于在职成人的学历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成人职业教育等等,常常忽略了这部分边缘群体中成人的教育,而这些边缘群体更应该受到教育的关注,因此我国的成人教育实践需要重新确定成人学习者的范围,拓宽成人教育的对象,使成人教育面向社会全体成人、面向不同阶层、不同群体,贯彻民主、公平的精神,对社会弱势群、边缘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突破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人学习理论研习报告总结 小组 成人 学习理论 研习 报告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