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547112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58.35KB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为动机;
C:
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理论:
作为行为科学理论的奠基者——美国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条原则:
工人是“社会人”,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中并存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注:
所谓非正式组织就是指人们在共同的劳动过程中,由感情因素形成的联结,它对生产率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职工满足程度的提高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2.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40年代)
人类需要理论:
它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
美国的马斯洛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把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先后次序排成:
“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
美国的赫茨伯格提出了“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
弗鲁姆提出了“期望理论”,他认为,激励因素的大小取决于某一行动成果的绩效对职工的价值以及职工认为该行动成功的可能性的程度。
3.人性管理理论:
它侧重研究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
<
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
Y理论认为人不是被动的,只要给予一定的外界条件就能激励和诱发人的能动性,在目标和动机的支配下努力工作,就能取得成就;
主张出现问题时要多从管理本身去找妨碍劳动者发挥积极性的因素。
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现在企业和劳动组织把职工束缚在“不成熟”阶段,人为抑制职工的“自我表现”就会伤害人的积极因素,造成劳资双方的对立。
解决的办法是:
建立以职工为中心的、参与式的领导方式;
扩大职工的工作范围;
加重职工的责任;
D:
依靠工人的自我控制和自觉行动。
4.群体行为理论:
它侧重研究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1)勒温提出“团体力学理论”;
(2)布雷德福提出“敏感性训练”;
5.领导行为理论:
它侧重研究企业中领导方式的问题。
(1)坦南鲍姆和施米特提出“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
(2)利克特提出的“支持关系理论”;
(3)布莱克、穆顿提出的“管理方格法”。
三、现代管理理论:
(这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1.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认为社会各组织由三个要素组成:
协作的愿意;
共同的目标;
信息的联系;
2.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3.系统管理学派——这一学派侧重于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以提高生产效率。
4.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德鲁克和戴尔”,主张注重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以此作为当代经济管理理论的基点。
5.权变理论学派——这一学派认为管理中不存在“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应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6.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伯法”,管理就是运用数学手段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从而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
7.除以上学派外,还有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
第二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一、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是人脑的机能,又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心理现象,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映。
二、心理过程又分为三个方面:
1.认识过程:
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
感知。
知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阶段。
记忆。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阶段。
2.情感过程
所谓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
(1)由基本需要引起的情感:
如“爱好、快乐、嫌恶和悲哀”是基本的情感;
(2)由社会需要引起的情感:
如“社交、尊重、承担责任”是高级情感。
情感与情绪不同于其他心理活动,它的任何一种表现形式都包含:
自我体验;
生理变化;
外部表现
3.情感与情绪的分类
按基本表现形态,可分为:
激情;
心境;
热情
按社会性内容,可分为: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4.情感的两极性
情感或情绪往往表现为肯定或否定的对立的两极性。
人的情感和情绪不但与身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人的行为也有密切的关系。
三、意志过程
1.意志的一般概念:
所谓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的特征:
确立目的;
能动性;
行为调节;
心理调节;
坚持的作用;
3.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意志行为的结构:
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为,是意志行为。
4.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分为:
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第三节人性假设理论
一、“经济人”假设
认为: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
(典型代表是“泰罗”),X理论的基本观点:
“每个人都具有”:
1.天生懒惰、逃避责任;
没有大志、不负责任;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
满足安全和生理的需要;
多数属于上属情况,只有少数人能鼓励自己、控制冲动。
2.X理论的管理措施
重点是提高生产率而对人的情感和道义,则是无关紧要的。
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无关。
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二、“社会人”的假设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
(典型代表是“梅奥”)
1.“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
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会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作为领导者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
2.“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管理人员注重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应把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
管理人员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从而“提高士气”。
管理人员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1.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才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意。
(典型代表是“马斯洛”)
2.麦格雷戈总结了马斯洛、阿吉里斯其他人的观点提出了:
“Y理论”,
3.Y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都是勤奋的;
控制和惩罚不能实现组织目标;
人主动寻求责任;
有高度的想象力、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
在现在工业条件下,一般人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
4.Y理论的管理措施
管理重点的改变;
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
奖励方式改变;
管理制度的改变。
四、“复杂人”假设(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的)
根据“复杂人”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称为“应变理论”,有人把他称为“超Y理论”。
1.主要观点: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人的需要和动机在同一时间内结合成统一整体;
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一个人在不同部门会产生不同需要;
没有一套适合任何时代的管理方法。
2.超Y理论的管理措施:
在管理中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
如果企业的任务清楚、分工明确,则可以较多地采取授权形式。
在企业任务不明确、工作混乱的情况下,需要采用较严格的管理措施,才能使生产秩序走上正轨。
第三章个性与管理
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及其特征
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的特征:
独特性:
即人的心理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整体性:
个性不是一个孤立的心理特征,而是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倾向性:
心理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出来一定的倾向性。
二、个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1.个性的形成过程:
婴幼儿期;
学生时期;
社会时期;
2.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先天遗传因素;
家庭因素;
文化传统因素;
阶级和阶层因素;
三、个性的理论
1.特制论:
就是从人的心理特征性来研究人的个性,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阿尔波特认为,个性必需有能够进行测定的因素。
卡特尔认为,个性基本结构的单元是特征。
艾森克认为,个性表示行为的一种组织层次,他提出个性特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描述:
(1)情绪稳定—神经过敏;
(2)内向—外向;
2.社会学论:
认为环境中事物通过现象成为自己行为的模式,而个人的行为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这种理论代表人物有:
米勒B:
达乐C:
罗特D:
班图拉
3.心理分析论;
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括着三个部分:
“本我、自我、超我”。
荣格认为,个性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人本能的冲动,而是由于个人为达到自我实现的内在潜力所引导。
自我又取决于两种“态度”或倾向:
一种为外向;
另一种是内向;
由于人的不同特性划分为:
敏感型B:
感情型C:
思考型D:
想象型
阿德勒则强调个人争取优胜意识才是人的行为的主要内动力。
4.个性类型论:
代表人物是荣格和麦迪。
注:
麦迪认为人有四种个性结构:
外向——
(1)高忧虑“紧张、激动、情绪不稳定、爱社交、依赖”。
(2)低忧虑“镇静、有信心、信任、适应、热情、爱社会、依赖”。
内向——
(1)高忧虑“紧张、激动、情绪不稳定、害羞”。
(2)低忧虑“镇静、有信心、信任人、适应、温和、冷淡、害羞”。
第二节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
1.所谓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神经过程的三个特征:
强度B:
均衡性C:
灵活性。
2.气质的类型
多血质。
又称为“活泼型”;
其特征是“活泼好动、反映迅速、喜欢与人交往”。
粘液质。
又称为“安静型”;
其特征是“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注意力稳定”。
胆汁质。
又称为“兴奋型”;
其特征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激动”。
抑郁质,又称为“抑制型”;
其特征是“孤僻胆小、行动迟缓、忍耐力较差”。
二、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
1.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
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
2.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气质的应用必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
(2)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互补性。
(3)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性,也要注意气质的发展性。
第三节性格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结构
1.所谓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性格与个性是有区别的,个性反映一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性格则标志了这个角色的特征。
3.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在于:
气质更多地体现神经类型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是神经类型在行为活动中的直接表现;
而性格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外来影响,是在神经类型的基础上形成的暂时联系系统。
二、性格的特征结构
A:
态度特征B:
意志特征C:
情绪特征D:
理智特征
三、性格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1.性格的类型:
所谓性格的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按人的心理机能分类:
理智型B:
情绪型C:
意志型
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
“外倾型、内倾型”。
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类:
“顺从型、独立型”。
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类:
(注:
美国的心理学家“弗洛伦斯。
妮蒂雅在《性格分析学》的分类)A:
活泼型性格B:
力量型性格C:
完美型性格D:
和平型性格
2.性格的应用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
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
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
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
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
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健康成人的特征有六个方面:
自我广延能力;
与他人交往能力C:
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
具有现实性知觉;
E:
具有客观化的表现;
F:
具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第四节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能力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
1.所谓能力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或是指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2.制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素质:
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的特性。
教育:
是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
是发展人的能力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勤奋:
是一个人能力获得较快和较大提高的必由之路。
兴趣:
所谓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二、能力的结构、差异及其应用
1.能力的结构:
我国学者一般从三个角度进行分类:
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
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2.能力的个别差异:
能力的类型差异;
能力的水平差异;
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3.能力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人尽其才”。
在招聘人员时,注意职业对能力要求的发,做到“因事设岗、避免大马拉小车”。
在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的互补性,以发挥“团体的协作作用”。
在人员培训时,注意处理好“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系,以提高培训效果。
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述
一、知觉的概念与过程
1、知觉:
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知道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之所以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是因为在知觉之前已经有了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感觉,并在大脑中储存着相应的感觉信息组合。
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3、知觉与思维的关系:
知觉要获得一定的意义,必须依靠思维的力量。
思维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形式。
思维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抽象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知觉是思维的“窗口”,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
思维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知觉组织起来,使知觉获得一定的意义。
4、知觉的过程:
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
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3)对象的组合
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如下原则:
(1)接近原则
(2)相似原则(3)闭锁原则(4)连续原则
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1)需要和动机
(2)兴趣和爱好(3)个性特征(4)过去经验(5)知识结构
第二节 社会知觉及其效应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与分类
1、社会知觉:
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47年提出并使用的)
2、社会知觉的分类
(1)对人的知觉(主要指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的动机、感情、意图等的认识)
(2)人际知觉(即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3)角色知觉(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效应
1、第一印象效应(主要是获得被知觉者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服装等方面的印象,一般来说第一印象是消极的)。
2、晕轮效应(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
3、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优先效应是指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它与第一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
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
4、定型效应(指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
第三节 社会知觉的归因分析
一、归因的概念及其内容
归因:
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
归因的内容:
1、心理活动的归因2、行为的归因3、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
二、归因的模式
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85年提出来的。
1、海德的两归因模式:
情境归因和个人倾向归因。
海德是基于人类总是试图从周围世界得出某种意义这一考虑而提出归因模式的,是从(外归因)和(内归因)来建构他的归因模式的。
2、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式:
知觉者本人的特点,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者与知觉对象进行交往时所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是从变化分析的角度来提出他的归因模式的。
他指出在对人的知觉过程中可把人的行为归结为三方面的因素:
(1)知觉者本人的特点
(2)知觉对象的特点(3)知觉者与知觉对象进行交往时所处的情境。
3、韦纳的成败归因模式:
研究重点是人们在成功时和在失败时存在的不同归因倾向。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从成功和失败的角度提出归因模式。
他认为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方面因素:
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
三、归因偏差及其克服
1、常见的归因偏差: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C、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
2、归因偏差的克服:
A、要引导组织成员学习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的特殊性,避免拟人化归因。
B、要引导组织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归因外在因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
C、要引导组织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归因,少从内在的稳定因素(能力)归因,克服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低的归因偏差,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四节 自我知觉、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
一、自我知觉
1、自我知觉:
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
2、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关系: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广义的社会知觉包含了自我知觉。
A、自我知觉往往是在社会知觉中进行的,离开社会知觉,就不存在自我知觉。
B、在社会知觉中必然发生自我知觉,自我知觉对社会知觉具有影响作用。
二、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
也称自我,它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2、自我意识的构成
A、物质自我(也称生理自我,个体的躯体是其中心部分)
B、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反映,是个体自我的中心部分)
C、精神自我(是个体对其心理活动的觉知与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特征)
3、自我意识与自我知觉的关系
自我意识与自我知觉的关系,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两者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互相作用、相得益彰。
自我意识是在自我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自我意识的形成也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对自我知觉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能够根据自我意识来选择,调节和控制自我知觉,提高自我知觉能力,使自我在作为被意识的同时成为意识的主体。
三、自我管理
1、自我管理:
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调节、控制或约束。
2、自我管理的内容:
①自我思想管理(是自我管理的首要内容,对自己的思想实行管理使自己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②自我心理管理(即自我心理保健和自我心理调节)。
③自我行为管理(人们通过自我管理来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朝着对自身和对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方向发展)。
3、自我意识对自我管理的意义: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所构成。
A、自我意识为自我管理提供根据B、自我意识决定了自我管理的方向C、自我意识使自我管理获得了一致。
第五章 价值观与态度
第一节 价值观及其作用
一、价值观的概念与形成
1、价值观:
是个人事物、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含义:
(1)价值观决定了事物或行为对于个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心理学 复习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