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陆丰市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546049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4.10KB
广东省陆丰市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广东省陆丰市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陆丰市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女汉子”“伪娘”等。
从表面上看,这种求新求异与求同从众心理是矛盾的,其实这正是人们语言文化心理复杂性的独特体现。
一方面,当人们认同某些新词语时,就会尽力模仿,达到趋同;
另一方面,为了追逐新潮时尚,人们会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力求新、求异。
表人流行新词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当然,这类词语在快速发展中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观性,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现象。
哪些词语能够继续使用下去,哪些应当被淘汰,除了有赖于语言发展规律和交际实际需要之外,也需要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加以理性引导。
《光明日报》(有删减)
1.下列有关“表人流行词语的特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表人新词语是指在汉语新词语中,由表人的语素构成的新词语,表示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如“老王、小张”等。
B.表人流行新词语折射了当前社会现实和大众心理诉求,满足了当前社会指称各类人群精细化的需求,具有信息浓缩化特点。
C.从语音特征角度,表人流行词语可以分为以“成群”的形式出现和以“单个词语”形式出现这两类。
D、表人流行词语都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时尚感,这是它们能够流行的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借用外来词是人们解决有限的词汇与众多新事物、新概念之间的矛盾的首要选择。
B.“草根”和“炮灰”这种通过引申方式产生的表人新词更能刺激人们对于词义的联想和想象。
C.人们为了追求交际过程中的经济性原则,利用现有词语模完全创新生产出大量表人新词。
D.表人新词语满足了人们的某种社会心理需求或情感表达,在记录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人流行新词丰富了现代汉语表人词汇系统,是当前大众语文生活中一种鲜活、引人关注的语言现象。
B.吸收外来词可以丰富和发展汉语词汇,增强汉语的表达能力,体现了汉语强大的包容性,但在吸收的同时也需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C.表人新词的产生及发展不受语言内部因素的制约,需要社会因素的制约以及社会力量的理性引导。
D.人们认同某些新词语时,尽力模仿,达到趋同;
为了追逐新潮时尚,人们会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力求新、求异: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冯恩传
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
登嘉靖五年进士,除行人。
出劳两广总督王守仁,遂执贽为弟子。
擢南京御史。
故事,御史有所执讯,不具狱以移刑部,刑部狱具,不复牒报。
恩请尚书仍报御史。
诸曹郎讙,谓御史属吏我。
恩曰:
“非敢然也。
欲知事本末,得相检核耳。
”尚书无以难。
已,巡视上江。
指挥张绅杀人,立置之辟。
十一年冬,彗星见,诏求直言。
恩极论大学士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之奸。
帝得疏大怒,逮下锦衣狱,究主使名。
恩日受搒掠,濒死者数,语卒不变。
明年春移恩刑部狱。
帝欲坐以上言大臣德政律,致之死。
尚书王时中等言:
“恩疏毁誉相半,非专颂大臣,宜减戍。
”帝愈怒,曰:
“恩非专指孚敬三臣也,徒以大礼故,仇君无上,死有余罪。
时中乃欲欺公鬻狱耶?
”遂褫时中职,而恩竟论死。
比朝审,鋐当主笔,东向坐,恩独向阙跪。
鋐令卒拽之西面,恩起立不屈。
卒呵之,恩怒叱卒,卒皆靡。
鋐曰:
“汝屡上疏欲杀我,我今先杀汝。
”恩叱曰:
“圣天子在上,汝为大臣,欲以私怨杀言官耶?
且此何地,而对百僚公言之,何无忌惮也!
吾死为厉鬼击汝。
”鋐怒曰:
“汝以廉直自负,而狱中多受人馈遗,何也?
”恩曰:
“患难相恤,古之义也。
岂若汝受金钱,鬻官爵耶?
”因历数其事,诋鋐不已。
鋐益怒,推案起,欲殴之。
恩声亦愈厉。
都御史王廷相、尚书夏言引大体为缓解。
鋐稍止,然犹署情真。
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
皆叹曰:
“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
”因称“四铁御史”。
又明年,行可上书请代父死,不许。
其冬,事益迫,行可乃刺臂血书疏,自缚阙下,通政使陈经为入奏。
帝览之恻然,令法司再议。
尚书聂贤与都御史廷相言,前所引律,情与法不相丽,宜用奏事不实律,输赎还职,帝不许。
乃言恩情重律轻,请戍之边徼。
制可。
遂遣戍雷州。
而鋐亦后两月罢矣。
越六年,遇赦还。
家居,专为德于乡。
穆宗即位,录先朝直言。
恩年已七十余,即家拜大理寺丞,致仕。
复从有司言,旌行可为孝子。
恩年八十一,卒。
(选自《明史》,有删减)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御史有所执讯讯:
审问
B.不复牒报牒:
文书
C.非专颂大臣颂:
赞扬
D.请戍之边徼徼:
边关
5.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冯恩“刚烈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恩请尚书仍报御史
②恩日受搒掠,濒死者数,语卒不变。
③患难相恤,古之义也
④鋐令卒拽之西面,恩起立不屈
⑤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
⑥家居,专为德于乡
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⑥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恩在任南京御史时,处理案件不依惯例,引来官员们的非议,但冯恩认为应该了解事情原委,尚书也无话可说。
B.十一年冬,皇帝下书诏求直言,冯恩上书指出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之奸,使这三人被抓入狱。
C.冯恩在接受汪鋐的审讯时立而不屈,斥责汪鋐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言辞激烈。
百姓都称他是“四铁御史”。
D.冯恩被判死刑,其子上血书代父受刑。
尚书聂贤与都御史王廷相也在皇上面前替冯恩说情,最终免除冯恩死刑,遣戍边徼。
7.请把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明年春移恩刑部狱。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所引律,情与法不相丽,宜用奏事不实律,输赎还职,帝不许。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初见嵩山
张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
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8.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请结合全诗简析。
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多情自古傷離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2)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乙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个染布的。
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
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
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我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
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
“呆瓜!
”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我爷爷。
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
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铜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
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
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
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
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
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
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
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
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
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
要不,这后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
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色。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
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
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
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
没钱,就赊账。
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
大染坊被抵了赌债。
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我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
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
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
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
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
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
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
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
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
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
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
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嚎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
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
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
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我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
不过,我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
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
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
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了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
不久前,一次慈善大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
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
有记者问我。
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好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
B.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长得快;
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
C.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
D.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旁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
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
人物的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2)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
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概括。
(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
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克罗齐的求索
事业成功的种子往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
1883年,卡萨米西奥拉大地震夺去了贝尼代托•克罗齐的双亲和妹妹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下的他侥幸得救。
当时他17岁,温馨的生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顷刻灰飞烟灭。
这场灾难给青年时代的克罗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景况。
1886年克罗齐辍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
他一度潜心于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以及欧洲的历史研究,期望能在喜欢的学术事业中求得情感的解脱。
期间,他结合自己从未放弃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
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额事实;
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发生过的一切。
1902年,克罗齐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美学》,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曾作过专章介绍。
意大利哲学家金蒂雷赞赏克罗齐不仅发现了想象的规律,而且引入了心灵发展的概念。
在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理论探讨中,克罗齐和金蒂雷的友谊也由此得到发展。
在《美学》中,克罗齐重点对过去时代的“错误的美学”,尤其是“自然主义美学”和“唯理主义美学”进行批驳,肯定了艺术的“心灵性”和“非逻辑性”等特点,把艺术和美学从对道德与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
然而,学术上的创获并未是克罗齐摆脱椎心的痛苦和深刻的孤独。
在潜意识里,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
1903年他开始创办涉及文学、历史与哲学的文化刊物——《批评》。
克罗齐在《自传》中曾说:
“创办《批评》杂志标志着我的生活中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他主要负责文学与历史,前期曾邀请金蒂雷负责哲学。
在长达42年的办刊过程中,克罗齐渐渐达到了他所期待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理想。
1920年6月至1921年7月,克罗齐担任意大利教育部长,发起了意大利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进行社会活动的同时,克罗齐不断修正完善他的理论学说。
他在一次交流活动中说:
“正如每一个对自己所做事情感到要负责的人一样,我喜欢反复思索我写过的并发表过的那些东西,喜欢经常回味和审查它们,以求看一看是否可以发现一些不妥之处,是否可以进一步加以展开……‘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
’这就是说,他所懂得的事情只是慢慢才学会的;
似乎还应当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
因此,人往往要像前几年那不勒斯的一位外科医生所做的那样,他也是我在参议院的一位同事,有一次做手术时他突然感到不舒服,觉得自己要死了,于是把手术刀交给一位同行,说‘请你来干下去’。
”
克罗齐不仅勤奋钻研,而且注重研究方法,方法是抵达学术高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在办刊前期,克罗齐完成了“心灵哲学”的系统阐发工作。
在他看来,历史是人的创造,体现为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要受心灵的支配,因此把握历史的关键在于把握心灵活动。
哲学不过是历史学的方法论,追求美、真、益、善的心灵哲学,作为心灵活动形式与规律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为创造历史和阐释历史提供方法论的依据。
在克罗齐的心中,意大利民族始终具有美丽的形象。
它从遥远的古罗马走来,创造过文艺复兴的灿烂文化。
但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的历史脚步踏上“迷途”。
身处残酷的历史情境,克罗齐怀着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执着坚守,坚持以著述和主编的刊物抵抗法西斯专制主义。
1923年,金蒂雷加入了法西斯党。
克罗齐以巨大的道义勇气,与宣扬极权主义理论的金蒂雷展开针锋相对的公开论战,彼此持续几十年的友谊宣告破裂。
1925年,克罗齐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反对恐怖政策,并征集到数百名知识分子的签名。
他的寓所在1926年几次遭到法西斯党徒的洗劫。
1944年,金蒂雷被击毙于佛罗伦萨街头,克罗齐闻讯,曾长久地倚在寓所的门框上,遥望北方深邃的蓝天……
“我将死于工作。
”这是晚年的克罗齐在他人问及自己健康状况时一句平静的回答。
创造性的努力、自由的激情以及深刻的公民责任感,既是意大利民族性格的基本素质,亦折射出克罗齐的人格理想。
(摘自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克罗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
B.克罗齐把克罗齐把艺术从对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而他对艺术的认识又有别于世俗的理解,他认为艺术不是用来娱乐的。
C.本文择取了克罗齐的重要人生阶段,记述了这位20世纪前半期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兼社会活动家,以史带论,史论结合。
D.文中“我将死于工作”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克罗齐终生的创造性努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
E.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
(2)克罗齐是如何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
请结合全文概述。
(3)“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
”克罗齐在其后又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
如何理解克罗齐这一拓展的内涵?
请结合原文简析。
(4)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资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B.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
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
C.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
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300多人只能睡在阴湿的地上,没有铺的就找来谷草,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绝大多数人挤在一起和衣而睡。
B.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
C.图书馆、影剧院、篮球场、老年活动室,这些城里有的文化娱乐设施,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对村民免费开放。
D.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
,,,;
。
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
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于弥补这个缺憾。
①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
②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
③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
④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
⑤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
⑥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
A.③⑥④②⑤①B.③⑥④⑤②①
C.①③⑥④⑤②D.①③⑤⑥④②
16、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
要求:
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
(Ⅱ分)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
其中,______
(1)________。
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
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______
(2)_______,也同样要“望”。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在园林建筑艺术中,______(3)________,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
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______(4)______,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
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
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______(5)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最近收到一位朋友寄来的一团干草,他说这个叫“沙漠玫瑰”,将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会完全复活;
把水拿掉的话,又会渐渐干掉,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陆丰市 语文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