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岛湖江滨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542522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634.71KB
绿岛湖江滨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绿岛湖江滨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岛湖江滨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⑸抽水试验:
在场地内选取3个钻孔进行抽水试验,确定土层渗透系数和抽水影响半径。
⑹勘察钻孔进行岩芯照相,24小时后测量地下水相对稳定水位。
1.4勘察执行标准与规范
⑴《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⑵《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⑷《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⑸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⑺《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⑻《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⑼《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⑽《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
⑾《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⑿《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2011
⒀《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5工作情况
接受勘察任务后,我院于2013年11月10日组织9台XY-1型工程钻机进入场地,按上述任务和要求施工,于2014年01月02日结束外业南部场地内钻孔的钻探工作,所完成工作量详见表1.5。
各钻孔概况详见附表1。
表1.5工作量一览表
序号
工作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1
孔位测量
个
181
2
钻探
孔数
进尺
m
8164.00
3
原位测试
次
1423
标准贯入试验
4
样品采取
及试验
岩石样
件
664
土工样
241
易溶盐
水样
5
水文观测
孔
抽水试验
6
岩(土)芯彩色照片
7
勘察技术手段采用回转全取芯法钻进,采用泥浆护壁措施,原位测试为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落锤法进行锤击。
土工样品及工程水化学分析样测试由我院实验室完成,岩石抗压样由佛山市科衡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测试。
本次勘察对细粒砂土、可塑~硬塑状粘性土,采用厚壁取土器以重锤少击的方式采取原状土样,对软土采用薄壁取土器,敞口方法取样,土试验等级为Ⅰ~Ⅱ级。
取样后及时封存、运输、送试验室。
并在部分钻孔中采取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试验,取样的数量满足有关现行规程、规范的要求。
场地采用坐标系统为佛山市统一坐标系,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系统。
钻孔位置依据委托单位提供的控制点,由测量专业工程师采用全站仪测放,精度满足勘察要求。
2场地周边地质背景
2.1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部。
地貌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第四系以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为主,原为渔塘、水田农作物,填土后地势起伏平缓,现地面标高1.90~7.45m,交通方便。
气象
佛山市禅城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珠江三角洲中北部,毗邻广州,属南亚热带多风气候;
主要特点是:
雨热同季,春湿多阴冷,夏长无酷热,秋冬暖而晴旱。
据佛山市气象局资料,年平均气温为22.2º
C,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13.5º
C,每年的极端最低气温多数在3º
C以上,最低记录为-1.9º
C(1967年1月17日)。
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8.9º
C,最热的记录是39.2º
C。
多年平均总降雨量1641.4㎜,全年总雨量在1400~1900㎜之间,最大记录2257.3㎜(1961年),最小记录1075.7㎜(1991年)。
4~9月为雨季(汛期),总降雨量占全年的八成。
月降雨量最大值为662.0㎜(1959年6月),日最大降雨量279.8㎜(1999年8月23日受9908号台风影响,造成的特大暴雨降水)。
多年平均总光照时数1729.5小时,全年总日照时数约1500~2100小时,2~3月多阴雨天气,月日照总时数只有50~90小时,也是最潮湿的季节。
季风气候在南海区表现为,秋冬季盛行偏北风,春、夏季盛行东南风,风力4~5级。
7~9月常有强热带风暴侵袭本区,风力常达7~9级。
多年平均风速为2.2m/s,历年最大风速24.0m/s。
主要灾害天气是:
寒潮、低温阴雨、暴雨、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热带气旋、高温、旱涝和灰霾、雾。
2.2区域地层
据1:
10万《广东三水盆地石油地质图》资料和场地附近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本场地内及周边的地层主要有古近系始新统华涌组和第四系全新统三角洲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
从老到新简述如下:
华涌组(E2h)
上段:
由黄色砂砾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细砂岩及紫红色、灰绿色泥岩组成,厚度大于76.3m。
中段:
上部为浅黄色砂砾岩、浅红色中细粒砂岩、泥岩等;
下部为紫红色、灰绿色花斑状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含砾砂岩,夹膨润土4~6层;
底部为砂砾岩,厚度大于192.7m。
下段:
由紫红色砂砾岩、砾岩、含长石砂岩和泥岩组成,夹粗面质凝灰岩,玄武岩等,厚度818.4m。
第四系三角洲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Qmc)
上述古近系华涌组和第四系全新统三角洲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与本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关系比较密切。
2.3区域地质构造
三水盆地位于云开~增城~梅州挤压、推覆构造带的中段,属北西向张性断陷盆地,盆地内东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比较发育,它们多被第四系覆盖,多属隐伏断裂。
场地周边各断裂的分布情况详见图2。
简述如下:
北北东向罗村断裂(F1):
该断裂展布于石碣――罗村――王借冈――西樵山一线,属恩平――苍城深大断裂带向北东方向的延伸部分。
走向约20~30°
,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约35~50°
,地貌上为低缓丘陵台地与冲淤积平原的分界线。
在石碣村见构造角砾岩硅化带宽约20m;
在横岗村南约1km处古近系始新统宝月组(E2by)红层破碎带也具有强烈硅化现象;
在王借冈、西樵山该断裂被北西向断裂切割,断裂交汇处为古近纪火山喷发活动提供了通道。
1683年10月在罗村附近发生过5.0级地震,1644年4月9日在吉利龙津发生过4.0级地震,显示该断裂近代仍有活动。
属压扭性活动断裂。
该断裂从本线路西侧约1km处通过,其活动性对本线路内的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设防。
1990年1:
300万《广东省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佛山位于华南地震区东南沿海地震亚区,属频率较低的中强度地震活动带7度区。
图2场地周边地质图
3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拟建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地处佛山市禅城区西部。
场地开阔平坦,西侧、南侧为在建高层住宅,地貌上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场地地面标高为1.90~7.45m之间。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地基土由人工填土(Qml)、第四系三角洲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Qmc)及古近系华涌组(E2h)基岩等组成。
人工填土层以素填土为主,第四系主要由淤泥质土、粉砂、中砂、粉质粘土等组成,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
基岩由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凝灰岩等组成,其工程地质特征参阅工程地质剖面图(附图2~附图24)和钻孔柱状图。
现将钻孔揭露的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自上而下综述如下:
人工填土层(Qml)
素填土:
全场地分布。
其厚度随原地形起伏而变化。
厚度1.00~7.30m,地面标高1.90~7.45m。
灰褐色,以粘性土为主,含碎石、砼块,个别钻孔以松散状细砂为主,上部多含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基本未完成自重固结。
填土时间小于3年。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91次,实测击数N′=4~12击,平均7.6击,标准差1.71,变异系数0.23,击数标准值7.3击。
详见附表2。
本层取土工测试样21件,砂类共6件,分别定名为粉砂、砾砂、圆砾;
粘性土类15件,定名为粉质粘土、粘土。
主要物理性质指标详见附表3及土工试验报告。
第四系三角洲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Qmc)
⑵粉质粘土:
局部分布,为原地表硬壳层。
层厚1.00~10.20m,顶界标高-1.79~3.29m。
灰色,灰黄色,可塑,土质均一性差,稍具粘性,含粉粒。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4次,实测击数N′=5~13击,平均7.3击,标准差2.65,变异系数0.37,击数标准值6.5击。
本层取土工测试样10件,定名为粉质粘土、粘土、粉土。
⑶粉砂:
局部分布,场地内仅5个钻孔见及该层,层厚1.20~5.10m,顶界标高-7.60~3.08。
灰色,松散~稍密,饱和,含粘质较多,分选性差,含中砂。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5次,实测击数N′=8~12击,平均10.2击。
本层取土工测试样2件,定名为粉砂、中砂。
⑷淤泥质土:
大部分钻孔见及该层,层位稳定,为场地内浅层软土层,具有承载力低、高压缩性、高灵敏度、抗剪能力差等特点。
厚度差异性较大。
层厚0.4~20.5m,顶界标高-8.8~3.52m。
深灰色,流塑,粘滑,污手,含少量粉砂。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96次,实测击数N′=2~5击,平均3.1击,标准差0.90,变异系数0.29,击数标准值3.0击。
本层取土工测试样66件,定名为淤泥质土、淤泥。
⑸粉质粘土:
半数钻孔见及该层。
层厚1.10~10.20m,顶界标高-17.35~2.47m。
灰黄色,浅灰色,可塑,稍具粘性,含粉粒,局部可相变为粉土。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45次,实测击数N′=5~16击,平均8.7击,标准差2.55,变异系数0.29,击数标准值8.3击。
本层取土工测试样41件,定名为粉质粘土、粘土、粉土。
⑹粉砂:
场地内少数钻孔见及该层,层厚0.70~8.80m,顶界标高-13.26~-0.37。
浅灰色,稍密~中密,饱和,分选一般,含粘质。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1次,实测击数N′=7~23击,平均13.6击。
标准差3.47,变异系数0.26,击数标准值12.6击。
本层取土工测试样12件,定名为粉砂。
⑺中砂:
场地内半数钻孔见及该层,层厚1.70~20.40m,顶界标高-17.63~-2.90。
浅灰色、灰黄色,稍密~中密,饱和,分选差,含石英细砾,次圆状,砾石分布不均,局部相变为砾砂,含泥质。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36次,实测击数N′=10~27击,平均16.8击,标准差3.68,变异系数0.22,击数标准值16.4击。
本层取土工测试样49件,定名为中砂、粗砂、砾砂。
⑻淤泥质土:
局部分布,仅7个钻孔见及该层。
层厚1.80~4.50m,顶界标高-20.72~-4.28m。
深灰色,流塑,粘滑,污手,多呈半固结状。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7次,实测击数N′=3~5击,平均4.4击。
标准差0.79,变异系数0.18,击数标准值3.8击。
本层取土工测试样2件,1件定名为(淤泥质)粘土,1件定名为(淤泥质)粉质粘土。
⑼粉质粘土:
局部分布。
层厚1.00~8.60m,顶界标高-25.06~-4.80m。
灰色,浅灰色,可塑,稍具粘性,含粉粒。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6次,实测击数N′=6~19击,平均13.1击,标准差2.60,变异系数0.20,击数标准值12.5击。
本层取土工测试样15件,定名为粉质粘土、粘土。
⑽粉砂:
局部分布,场地内仅3个钻孔见及该层,层厚1.60~4.60m,顶界标高-19.06~-15.35。
浅灰色,稍密~中密,饱和,含粘质较多。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次,实测击数N′=13~17击,平均14.5击。
本层取土工测试样2件,定名为粉砂。
⑾粗砂:
局部分布,场地内仅3个钻孔见及该层,层厚2.00~3.00m,顶界标高-21.29~-17.10。
灰色,中密,饱和,含粘质,分选差,含石英细砾,砾径在0.2~2.0cm之间,次圆状,砾石分布不均,局部可相变为砾砂和圆砾。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次,实测击数N′=19~23击,平均22.0击。
本层取土工测试样1件,定名为圆砾(代表性差)。
古近系华涌组(E2h)风化基岩
⑿全风化基岩(W4):
层厚0.70~10.70m,顶界标高-28.02~-0.26m。
褐红色、褐黄色等。
岩性主要为泥岩、细砂岩。
岩石风化完全,泥质岩呈坚硬土状,细砂岩、呈密实砂土状,遇水易崩解。
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26次,实测击数N′=31~48击,平均38.4击,标准差4.64,变异系数0.12,击数标准值37.7击。
本层取土工测试样12件,其中全风化泥岩10件(定名为粉质粘土),全风化砂岩2件(定名为粉砂、中砂)。
⒀强风化基岩(W3):
多数钻孔均有揭露,厚度变化大,层位变化复杂。
层厚0.90~16.80m,顶界标高-39.14~-1.1m。
岩性主要为泥岩、砂岩、粉砂质泥岩等。
褐红色、灰色等,半岩半土状,下部稍硬的为强~中风化岩过渡层。
局部夹厚薄不一的中风化岩,软硬相间,岩性变化相对较复杂。
工程地质剖面图上其岩层结构变化比较复杂。
本风化岩带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56次,实测击数N′=52~83击,平均62.8击,标准差7.36,变异系数0.12,击数标准值61.8击。
⒁中风化基岩(W2):
全场多数钻孔有揭露。
层厚0.70~16.50m,顶界标高-43.26~-8.25m。
基岩顶界起伏大。
岩性大部分为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等。
砖红色、紫红色、灰色、浅红色。
泥岩多为薄层状,细砂岩呈中厚层状,岩质较硬,岩石风化均一性较差,软硬互层现象非常普遍,可见厚薄不一的微风化岩或强风化岩夹层。
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部分呈碎块状。
中风化基岩受岩性及岩层产状控制,岩层结构复杂。
本层取岩石抗压样501件,统计时剔除离散值太大数值,其中属中风化岩278件,其天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fr=3.0~9.3MPa,平均值6.11MPa,详见表3.1-1。
属极软岩~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⒂微风化基岩(W1):
大部分钻孔揭露到该层(部分钻孔未揭露到该层)。
揭露厚度0.70~13.20m,顶界标高-44.73~-13.63m,基岩顶界起伏大。
岩性以细砂岩为主,次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凝灰岩等。
细砂岩呈灰白色、浅灰色,泥岩呈褐红色、粉砂岩呈浅红色,凝灰岩呈深灰色。
岩层多为中~厚层状,岩层倾角约15°
~20°
,岩芯呈长柱状、短柱状,岩质较坚硬。
局部夹中风化岩。
本层取岩石抗压样145件,统计时剔除离散值太大数值,其天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fr=10.4~29.6MPa,平均值18.0MPa。
详见表3.1-1。
总体属软岩~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表3.1-1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统计结果表
统计项目
岩石抗压强度值(MPa)
中风化基岩W2
微风化基岩W1
W3夹层
W2
W1夹层
W1
凝灰岩W1
统计个数
63
278
131
112
最小值
0.4
10
10.4
11.5
最大值
2.9
9.3
55.4
29.6
52
平均值
1.93
6.11
16.50
18.00
35.18
标准差
1.852
5.229
变异系数
0.303
0.290
修正系数
0.969
0.953
标准值
5.93
17.16
本场地共取中、微风岩饱和、烘干抗压样26组,分组计算其软化系数,详见表3.1-2。
从表3.1-2可看出,泥质粉砂岩软化系数其范围值在0.19~0.82之间,为软化岩石;
粉砂岩软化系数其范围值在0.20~0.70之间,为软化岩石,细砂岩软化系数其范围值在0.21~0.78之间,为软化岩石,泥岩软化系数0.45为软化岩石,凝灰岩软化系数0.92,为不软化岩。
表3.1-2岩石软化系数计算表
岩样编号
天然抗压
饱和抗压
烘干抗压
软化系数
判别
岩性
ZK5-4
23.9
16.2
0.57
软化
粉砂岩
ZK7-8
2.3
8.9
8.5
1.05
ZK12-1
18.3
15.3
25.6
0.60
细砂岩
ZK18-5
5.7
17.1
15.2
1.13
ZK47-3
25.9
3.9
19.9
0.20
ZK62-3
12.3
13.4
0.92
凝灰岩
ZK64-3
15
13.7
27.8
0.49
8
ZK71-5
6.6
5.9
21.7
0.27
9
ZK75-6
7.3
2.5
11.9
0.21
ZK79-4
9.4
9.1
19
0.48
11
ZK79-7
4.6
0.34
12
ZK81-7
8.4
11.1
14.2
0.78
13
ZK82-8
15.5
1.72
14
ZK84-10
4.8
9.5
17.4
0.55
ZK84-7
18
0.37
16
ZK85-9
7.2
5.6
8.6
0.65
17
ZK90-6
12.9
26.3
ZK93-6
4.1
3.1
泥质粉砂岩
ZK95-2
26.2
0.45
泥岩
20
ZK100-5
12.1
18.2
0.26
21
ZK101-4
0.9
6.33
22
ZK125-5
9.8
2.8
14.7
0.19
23
ZK135-4
10.9
40.6
24
ZK144-3
10.1
7.5
9.2
0.82
25
ZK145-4
19.4
21.3
30.4
0.70
26
ZK164-2
6.1
1.3
4.69
4场地地质构造
据钻孔资料,场地内之基岩为古近系华涌组褐红色、紫红色、中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及凝灰岩互层。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场地内工程地质剖面图可以看出,岩层走向北北东,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岛 江滨 地块 岩土 工程 勘察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