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542505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7.55KB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
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0、心理测验就是拿些量表来测测学生。
心理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
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1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现代社会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1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十三四岁到十六七岁是个体发展的少年期。
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搞得惊惶失措。
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对这一阶段的少年如果管教过严,会使他们出现逆反心理。
要尊重、支持和引导少年独立的要求,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理想。
1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1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确定课程目标,首先应该处理好课程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
其次,要对学生的特点、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
16、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就是为取得教师资格证。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运用中,能够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师资格证只是从事教学的资格证明,不能狭隘地把它作为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
1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8、人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特点。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其二,定向性和顺序性。
其三,不平衡性。
其四,差异性。
1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对社会、对自然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20、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2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2、课程只包括智育的内容。
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23、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24、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教育内容单一,方法较严厉。
题干所指是斯巴达的教育。
25、生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这是新时代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6、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是绝对的,不可因人而异。
二者是相对的,同样一种问题解决的方式,对甲可能属于常规性的,对乙可能就是创造性的。
27、态度是通过遗传继承的。
态度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非天生的。
28、只要有强迫观念,就有神经症的表现。
大多数人都有过强迫观念,但只有当它干扰了我们的正常适应时,才是神经症的表现。
29、学生对真实性的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以间接指导。
因为事实性的问题不能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因此对这些问题应给以直接指导。
30、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
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
31、评价量表和行为检查单有一定的关系。
二者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判断,可以在观察过程中或结束后使用。
但二者的评价标准不同,检查单只需要做定性的判断,而等级评价量表要做定量的判断。
32、阐述规则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简单明了的。
阐述规则时,新教师往往是含糊其辞的。
3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4、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
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2岁,4~5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35、学习是导致有机体行为变化的唯一因素。
行为的变化除学习可以引起外,别的因素如疾病、疲劳均可导致。
36、德育就是品德教育。
二者不完全等同,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品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37、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方面的素养要求就是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
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也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等。
38、教材就是教科书。
教科书只是教材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其他内容。
39、教学无论效果怎样,都具有教育性。
只有有效的教学才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教育影响。
40、备课就是备教材。
备教材仅仅是备课的一方面,此外还有备学生、备教法。
41、教学中应用首尾时间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整理材料之类的事。
学习活动开始和结尾效果较好,因为它们只受倒摄抑制或者前摄抑制的单重影响,所以不应处理琐碎的事而应学习重要的新概念。
42、思维越灵活,相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提出越多的合理假设。
在这样的前提下问题解决的可能性较大。
43、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行为。
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二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44、行为塑造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题干阐述的是代币奖励法的优点。
45、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对课堂气氛没有影响。
课堂里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
4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教给学生知识是重要的,但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重要。
47、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
题干所指是雅典的教育。
48、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
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
49、杜威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论也被称为教师中心理论。
杜威强调的是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论也被称为儿童中心论。
50、西方古代教育以埃及和雅典最为典型。
西方古代教育以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典型。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2.只要升学率提高了,学校就实现的素质教育目标。
3.学校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4.课堂情境结构对课堂纪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上。
5.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1.【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错误。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因为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环境的关系。
2.【考查妻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升学教育以升学为唯一目标,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违背素质教育的理念。
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
3.【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的途径”,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
【参考答案1错误。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q-占时间最多,而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4.【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课堂情境结构对课堂纪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以及学生座位的分配方面,而并非是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上。
5.【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正确。
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证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的+i-奠s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2.与粘液质的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开朗型。
3.备课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时教师应把全部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
4.在同化性迁移中,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是在最初的学校中建立起来的。
5.人们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对英雄人物的赞扬,这些情感内容是理智感。
1.【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理解。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
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2.【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气质与人格的关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与黏液质的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应该是安静型。
3.【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备课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
但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需要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的工作,而不是把全部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
4.【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同化性迁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因为原有经验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5.【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情感的分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题干所述为美感。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的美的特征的体验,即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事物的美的评价而产生一种肯定、满意、喜悦、爱慕等情感。
1.卢梭是一位“自然教育”思想家。
2.教育现代化就是这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3.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适应良好两方面。
4.从迁移的性质来看,倒摄抑制属于逆向负迁移。
5.智育就是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1.【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卢梭的教育思想”,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卢梭是最有影响的启蒙教育家,主张以培养自然人为教育目的,主张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
2.【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的现代化”,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因为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
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3.【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健康的标准”,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归纳起来,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心理状态。
4.【考查要点l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迁移的分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学习的内容的阻碍和干扰作用。
在迁移中,根据迁移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起促进作用,负迁移起阻碍作用。
又根据迁移时间顺序,先学习的内容对后学习的内容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反之则是逆向迁移。
倒摄抑制既符合时间上的倒序性,又符合消极影响,因此属于逆向负迁移。
5.【考查要点l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智育的内涵”,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智育主要是指包括各门学科的知识教育,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发展,各种智力培养的教育活动。
第16题备课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时教师应把全部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第17题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智技能的特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
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进行的,不必像操作技能那样把每一个动作实际外显出来,也不必用外部言语将每个动作逐一展现出来。
第18题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因此,并不是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第19题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获得的环节”,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
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学科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第20题李四同学一进校门就恐慌不安,总是千方百计地逃学旷课,这是学习焦虑症的表现。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
李四同学的表现为学校恐怖症。
学校恐怖症的主要症状就是害怕上学。
而学习焦虑症的主要表现是畏惧学习,比如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一提到写作业就头疼等。
第16题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技能的含义”,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
程序性知识虽与活动动作的执行密切相关,但它仍只是一类专门叙述活动规则和方法的知识。
第17题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如解决一般问题时,定势可能会起促进作用;
而对特殊问题,定势很可能起阻碍作用。
第18题技能是习惯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技能的内涵”,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
所以技能不是习惯。
第19题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强化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负强化和惩罚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提出来的。
强化的意义在于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而惩罚的意义在于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这是两者在本质上的区别。
第20题知识经验越多,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可能性越大。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创造性思维”,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要确保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知识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知识经验是思维的原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知识经验越多,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16题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操作技能的学习”,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定向是第一个阶段,模仿以及后续的阶段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具有盲目性,制约着操作技能的学习效率。
第17题在同化性迁移中,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是在最初的学校中建立起来的。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同化性迁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第18题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新课程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
第19题教育目的即教育方针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
教育方针包括:
教育作的指导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不是一回事。
第20题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课程的实施”,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国家课程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
第16题教育现代化就是这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的现代化”,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第17题政治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与政治制度的相互作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正义的政治制度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民主政治对教育权利的保障。
非正义的政治制度则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专制政治对教育权利的践踏。
第18题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第19题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育的含义”,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关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部分。
第20题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观,苏苏从红、黄、紫、青、绿中辨别出红色;
从圆锥、圆柱、梯形、四边形中辨别出了圆柱体,这属于认知策略的学习。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知识 能力 辨析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