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可行性调研.docx
- 文档编号:1653950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80.22KB
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可行性调研.docx
《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可行性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可行性调研.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可行性调研
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可行性调研
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摘要: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地发展,同时又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实践证明,传统农业解决不了这一问题;现代石油农业的生物学产量大为提高,但给农业环境带来的问题在某些方面更为严重。
因此利用生态循环农业的组合技术,也就是各种单项技术的优化组合和装配来提高农业的生物学产量的研究已成为必然。
根据杭州市的生态建设规划,杭州市要在十二年内建成一个生态城市,其中农业的生态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如何根据杭州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质、地貌、土壤资源等特点,通过调研筛选出一个适合杭州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从而以点带面,全面的推进杭州市的生态农业建设,促进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农业;传统农业;循环模式组合技术
第一章 绪 论3
1.1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3
1.2调研的动机与目的3
第二章国内外生态农业循环的主要模式4
2.1 按循环的范围进行分类4
2.1.1农田内循环模式4
2.1.2种养间的循环结构5
2.2基于农业的大循环5
2.2.1农业经营实体之间的循环5
2.2.2城市工矿和农村之间的循环5
2.2.3农业与地球生物化学循环6
2.2按接口技术的连接方向不同分类6
2.2.1时空结构型6
2.2.2食物链型6
2.2.3时空食物链综合型6
2.3按产生能源的要求设计的生态农业模式7
2.3.1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农业模式7
2.3.2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农业模式7
2.5.3西北“五配套”能源生态农业摸式7
第三章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方式与存在问题9
2.1杭州市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状况9
2.2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呈现的特征9
2.1.1“种养”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9
2.1.2杭州市“种养”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10
2.1.3竹林(果园)—鸡共生生态模式20
2.1.4生态庭院模式21
2.1.5综合生态水产养殖场模式22
2.1.6加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22
2.1.7秸杆还田生态循环模式23
2.1.8“草莓—网纹瓜(蔬菜)”间作套种模式24
2.1.9塑料薄膜回收24
2.1.10农药、肥料的使用24
第四章结论和建议25
第一章 绪 论
1.1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
它不仅高度地涵盖了各种先进农业的理论和模式,而且又使各种先进的理论和模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三个效益”的统一,是农业理论和农业生产上的一大突破。
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八个方面:
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利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1.2调研的动机与目的
根据杭州市的生态建设规划,杭州市要在十二年内建成一个生态城市,其中农业的生态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因此,如何根据杭州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质、地貌、土壤资源等特点,通过调研筛选出一个适合杭州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从而以点带面,全面的推进杭州市的生态农业建设,促进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国内外生态农业循环的主要模式
生态农业的实质是在系统观和战略观点指导下,把生态效益尽可能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实现高产、高质、高效、循环、再生的农业方式。
循环既是生态农业赖以实现的方式,又是生态农业运转的必然结果。
通过对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及主要管理关键的了解,将能够更好地明了当地生态农业发展的选择,确定循环农业的主要努力方向。
生态农业模式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有几种。
2.1按循环的范围进行分类
2.1.1农田内循环模式
1、间套种:
例如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的间套种,就有不同物种间的养分交换,产生养分在作物间的循环;
2、秸秆还田:
通常是上一茬的作物秸秆,通过秸秆还田成为下一茬作物的养分,也有通过堆肥成为下一茬作物的养分;
3、农田养殖:
稻田养鸭、养鱼、养蟹、养青蛙等动物取食农田杂草和小动物,动物粪便回田成为作物肥料;
4、坡地水保措施:
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坡地养分和水分可以更多地在林地、果园和梯田中循环利用。
例如果园种草(生物措施)可以使养分留在果园内循环,水平梯田(工程措施)和水窖建设可以减少水分和养分离开坡地,增加循环;
5、接种根瘤菌或菌根菌:
利用作物根系分泌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物质相互作用,达到互利和循环的目的;
6、施肥控制:
通过平衡施肥、控释肥、精确农业等措施控制肥料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减少养分投入和流失,可以增加系统内的利用效率和循环比例;
2.1.2种养间的循环结构
1、种养直接连接:
植物饲料-动物肥料关系,例如饲料作物(玉米、大豆、苜蓿、象草、苏丹草、黑麦草、三叶草)种植与养牛、养猪、养鸡、养鱼的结合,作物秸秆喂饲动物,动物粪便肥田;
2、加沼气环节:
猪-沼-果模式,四位一体(养猪-沼气-种菜-温室)模式;
3、加食用菌环节:
(养殖业粪便+种植业秸秆=培养基)→培养食用菌→菌渣做农田肥料;
4、加蚯蚓环节:
通过蚯蚓处理作物秸秆、动物粪便、污水处理厂污泥等,使废物资源化后再重新利用,例如利用蚯蚓进行秸秆堆肥、粪便堆肥、污泥堆肥等;
5、加鱼塘环节:
著名的桑基鱼塘就是基上种桑养蚕,蚕沙下塘养鱼,塘泥回基肥桑的循环模式,今天已经演化出花基鱼塘、蔗基鱼塘、草基鱼塘、塘边养鸭、塘边养猪等循环体系;
2.2基于农业的大循环
2.2.1农业经营实体之间的循环
种植业公司+养殖业公司,种植业农场+养殖业农场,种植业专业户+养殖业专业户等经营实体之间的循环模式,例如专业果场向养鸡企业定期购买鸡粪,种茶专业户向种蔗专业户购买蔗叶覆盖茶园、向养牛专业户收购牛粪等;
2.2.2城市工矿和农村之间的循环
七十年代前工业不发达,城市垃圾主要是有机物,大多数直接返还农村做有机肥。
八十年代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固体废物以填埋焚烧为主、废水集中处理为主,截断了返还农村的通道。
现在逐步提倡垃圾分类收集,其中的有机成分鼓励更多循环到农林业。
由于推行工业污水的达标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分离、有害物质的处理技术进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更多可以适合循环使用;
2.2.3农业与地球生物化学循环
农业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身就是全球物质循环的一部分,其中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对增加碳的循环吸收量,稳定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有重要作用。
2.2按接口技术的连接方向不同分类
2.2.1时空结构型
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
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2.2.2食物链型
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
2.2.3时空食物链综合型
这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
2.3按产生能源的要求设计的生态农业模式
2.3.1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农业模式
在农户庭院或田园,选一处坐北朝南、背风向阳的空地,建一个200-6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其内部一端(南侧除外)是20平方米的畜禽和1平方米的卫生厕所,畜禽舍下部是6-10立方米的沼气池,就组成了一个“四位一体”,农村能源生态模式。
主要形式是养鸡—鸡粪喂猪—猪粪进入沼气池—沼气用于生活燃气照明、沼气液渣作肥料生产大棚蔬菜,实现了养殖粪便的循环再利用,既改善生态循环,又增加了效益。
2.3.2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工程技术:
猪舍建造技术、沼气池工程建设技术、贮肥池建设技术、水利配套工程等。
运作方式:
沼气用于农户日常做饭点灯,沼肥(沼渣)用于果树或其他农作物,沼液用于拌饲料喂养生猪,果园可以套种蔬菜和饲料作物,从而保证了育肥猪的饲料供给。
农户除养猪外,还包括养牛、养鸡等养殖业;果业也可包括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
核心技术:
养殖场及沼气池建造、管理技术,果树(蔬菜、鱼池等)种植和管理等。
2.5.3西北“五配套”能源生态农业摸式
“五配套”能源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模式。
其主要内容是,每户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看营房。
“五配套”模式以农户庭院为中心,以节水农业、设施农业与沼气池和太阳能的综合利用作为解决当地农业生产、农业用水和日常生活所需能源的主要途径,并以发展农户房前屋后的园地为重点,以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等为手段,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副)、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
据陕西省的调查统计,推广使用“五配套”模式技术以后,可使农户从每公顷的果园中获得增收节支3万元左右的效益。
第三章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方式与存在问题
2.1杭州市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状况
杭州市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八山、半水、分半田”,淳安、建德、桐庐、临安基本属于山区,富阳、萧山和余杭的一部分也属于山区。
杭州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温同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1600毫米,以春雨、梅雨和台风雨为主,常年梅雨量350~550毫米,约占全年的25~31%;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000小时。
2.2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呈现的特征
由于杭州各市县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地理状况和经济状况的差异,各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发展类型为多样性。
目前,按产业类型分,主要有种植主导型、畜牧养殖主导型、水产养殖主导型、综合开发利用型等。
具体分以下几种类型:
2.1.1“种养”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
该模式是针对蓄禽养殖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杭州市 生态农业 循环 经济 模式 可行性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