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气温的变化教学案讲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533217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12.82KB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气温的变化教学案讲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气温的变化教学案讲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气温的变化教学案讲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红的姐姐芳芳家住广州,上周末(11月19日)来叶县探望小红一家,结果下车时,只见芳芳竟只穿了一个长袖!
小红惊讶极了!
一问才知,姐姐家此时还很暖和,没想到叶县会这么冷!
这种情况可能吗?
为什么?
一、预习提纲: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自主学习(略读课文,建立知识树,撑起自信的天空)
(一)基础知识
1、组成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_____和_____。
2、气温的变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
3、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______,在一年当中的变化叫______。
合作探究:
4、读图C,各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北京一天中什么时候气温最高?
什么时候气温最低?
(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请算出该地的气温日较差。
5、读图D、说说北京四季的景观差异,并分析引起景观差异的原因。
6、读P71表格E,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表E给出的气温数据,在P71下方图中绘出北京的气温年变化曲线
(2)北京一年中哪个月气温最高?
哪个月气温最低?
(3)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年较差。
请计算一下北京的气温年较差。
7、读F“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各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O0C等温线并在图中描出来,说出它大致经过哪些地方?
(2)观察海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北极等六个城市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图例和注记找出这些城市的气温分布有何规律?
(3)黑龙江省北部和海南岛1月平均气温大约各是多少摄氏度?
南北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由此得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冬季气温这样分布的原因吗?
8、读图G“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再次观察海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北极等六个城市的气温分布情况,你能否分析出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9、在夏季,为什么只有青藏高原的气温不高?
二、精讲点拨
1、(学生再次通读课文后,回答自主学习部分的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4—7题
2、对于气温的日变化,可让同学们结合身边的现象来举例说明
3、把问题分到各组后,在第一大片内找一学生到台上画出“北京某年10月1日气温变化曲线”并标出气温最高点和最低点,借此能纠正其他同学可能犯的错。
4、在其他同学讨论时,再找一学生到台上画出北京某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来锻炼同学们的读图、绘图能力。
5、让学生观察P72页图,比较黑龙江和海南岛的冬季,加深学生的印象
6观察海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北极等六个城市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图例和注记找出这些城市的气温分布有何规律,再找出我国最南端、最北端的气温差异,依此得出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气温的分布
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即由南向北递减。
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指导大家用彩色笔描下来,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
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
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材料。
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在分析气温的空间变化时,我首先引导同学们观察“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并得出海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北极等六个城市的分布情况是由南向北,且他们的气温是在逐渐降低的!
并且最南端和最北端的温差比较大,从而得出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
用同样的方法再逐步引导同学们得出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
三、用学达标
1、小明上八年级还未见过雪,他生活在()
A、北京B哈尔滨C郑州D海口
2、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冬季全国普遍寒冷B夏季全国到处气温很高
C冬季气温南北相差不大D夏季气温南北相差不大
1、小刚准备在元旦时候去广州度假,请问她需要带什么衣物?
()
A、毛衣B棉衣C雨伞D长袖衬衫
4、影响我国气候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季风
5、下列城市1月平均气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
(1)哈尔滨
(2)北京(3)郑州(4)海口
四、梳理小结
说说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同学们亲自动手绘气温曲线图,更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读图、用图的能力。
在学习气温的空间分布时,利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建立了一定的空间感,并进一步训练他们的读图分析能力。
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读图能力,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增强了小组之间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也体现了我校提出的加强小组合作的要求,提高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不足之处:
有些问题自己引导的不到位,导致学生们理解的较慢。
有时怕学生听不懂,就讲解的多了些,因此学生的活动和讨论时间就显得不太充足!
第三节天气和气候教学案(第一课时)
七年级地理刘晓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侯。
2、通过对天气特点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养成收看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
2、懂得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方法
讲解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引导法、填图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天气不错是吧!
那么如果让你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你会怎样描述呢?
一、预习提纲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略读课文,建立知识树,撑起自信的天空)
自主学习(完成第1、3题)合作探究(完成第2、4、5、6题)
1、什么是天气?
什么是气候?
2、(探究)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一般来说,在卫星云图上,绿色部分表示____,蓝色部分表示____,白色部分表示____。
云团越白,表示______,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
4、(探究)探究:
如何看懂天气预报图?
5、(探究)请说出下列天气符号的含义。
6、(探究)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天气预报?
1、天气反映的时间长度有什么特点?
试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结合生活实际从某一时刻、一天、几天,等不同尺度,举例说明
2、有人这样说:
“天气就像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这是描述了天气的什么特点?
(多变)
3、“东边日出西边雨”反映了天气的什么重要特点。
如何描述气侯?
气侯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主要注意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
一个地方的气侯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展示不同温度带的景观照片,看几位小朋友对当地气侯是怎样描述的,归纳气侯所关注的时间、要素:
学生概括深州气侯特点,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自记事以来,这种气侯特点有没有改变过。
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受着天气的影响,也就是说“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
电视、电话、手机、广播、报纸、上网,看云识天气………学生们各抒己见
1.下列的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A.小楼一夜听春雨B.秋高气爽,水碧林红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挑花始盛开D.四季无寒暑,一雨变成秋
2.“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
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农业生产B.人们生活C.交通D.旅游
3.画出,表示多云的天气符号()
4.华山海拔2000多米,夏天到那里去爬山也得多穿衣服原因是()
A.山上蚊虫多,穿衣服可以保护B.山上树多,可以防治擦伤皮肤
C.海拔高,气温低可防寒D.山顶光线强,可防紫外线
5.“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A.日常生活B.交通出行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
6.下列地区,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A.赤道地区B.青藏高原C.亚洲北部D.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7.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则比较湿润,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洋流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纬度因素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2、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意义
3、主要天气符号的含义
关于今天所学习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主要天气符号的含义。
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谈感兴趣的现象,有意识的让学生从自己所谈的现象中总结规律。
同时设计多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脑,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着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表达能力,合作意识。
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课堂效果良好。
但在活动中,仍存在着个别同学浑水摸鱼、不积极参与讨论的现象。
第三节天气和气候教学案(第二课时)
七年级地理刘晓敏
1.掌握我国的气候特征
2.了解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三个主要原因。
3.掌握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的风向及来源,以及对我国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4.能够说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总结气侯特征。
2、通过对气侯特征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懂得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1.我国的气候特征
2.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三个主要原因。
3.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的风向及来源,以及对我国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4.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三个主要原因。
2.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的来源,以及对我国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2、我国气温分布的时空规律是什么?
3、我国降水分布的时空规律是什么?
自主学习(完成第1.2.3.4.6.9.10.12题)合作探究(完成第5.7.8.11题)
1.我国的气候特征是①②
读课本P83图E,回答下列问题。
2.认真观察这几幅图,完成下表。
城市
月平均最高气温
月平均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总量排名
乌鲁木齐
北京
上海
海口
拉萨
3.我国都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乌鲁木齐、北京、上海、海口、拉萨分别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4.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三个主要原因:
①②③
5.(探究)复杂多样的气候对我国有哪些影响?
第二部分季风气候显著
读课本P84图F/G思考:
6.冬季我国盛行的是什么风?
夏季我国的盛行风向发生了什么变化?
7.(探究)冬季风来自于哪里?
是海洋还是陆地?
夏季风来自于哪里?
8.(探究)根据冬季风的来源地想一想冬季风有哪些特征?
夏季风呢?
9.在我国,称为季风区,把
称为非季风区。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致以
一线为界。
10.受冬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呈现的气候特征。
11.(探究)想一想,非季风区内的气候属于哪种类型?
12.季风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是什么?
主要根据P83图E中5个城市的气候状况得出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以及课本P84图F/G得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2.冬季风、夏季风
这一部分须着重指出冬季风、夏季风的风向及来源,以及对我国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通过对比P84图F/G,得出冬季风、夏季风的来源后,分析两者的特征以及所导致的我国气候的特点
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_____的____季风,我国_____都受其影响。
其次,来自______的_____季风对我国____地区也有较大影响。
冬季风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
是否明显受到__________的影响。
划分界线:
__________岭-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山-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山脉。
3.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是因为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B夏季普遍高温C气候复杂多样D雨热同期
拓展题:
4.明朝的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安排在冬季起航,下机返航?
1.我国的气候特征
(关于今天所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
)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我国的气候特征,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我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生活环境出发,学习来自生活的地理,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谈感兴趣的现象,有意识的让学生从自己所谈的现象中总结规律。
又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第三节天气和气候(第二课时)
七年级地理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的气候特征
学习重难点:
学习过程:
合作探究
1.(探究)我国的气候特征是①②
2(探究).认真观察这几幅图,完成下表。
3.(探究)我国都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6.(探究)冬季我国盛行的是什么风?
9.(探究)在我国,称为季风区,把
10.(探究)受冬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呈现的气候特征。
12.(探究)季风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是什么?
二、用学达标
4.明朝的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安排在冬季起航,下季返航?
三、梳理小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版 年级 上册 地理 第三 三节 气温 变化 教学 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