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文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523577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9.72KB
评论员文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评论员文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论员文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越是攻坚克难,就越要汇集众智、凝聚人心,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
回顾今年,“中国梦”成为时代强音,“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让无数人为之鼓舞奋发;
中央领导同志走进港口码头、田间地头、企业社区察实情、听民意,让决策部署接地气、得人心;
中央多次就经济工作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起草过程中收到了各方面的数千条意见建议,充分说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有利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有利于调动各方、形成合力。
面对成绩,我们自豪而不能自满;
面对种种挑战风险,更需迎难而上、闯关夺隘。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万事开头难,起跑决定后程。
让我们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在新的一年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更为精彩的答卷。
把握大势,保持定力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二
《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2日01版)
因势而谋,才能谋定后动;
顺势而为,才能有效作为。
从去年情况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近年少有。
一方面是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形势可谓变幻莫测。
面对于此,中央冷静观察、从容应对,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换来的是增长、就业、物价稳中向好,速度、结构、效益同步改善。
回头再看,把握经济大势,保持调控定力,这是我们赢得良好开局的一个重要原因,彰显了我们党驾驭复杂局面、推动经济发展的娴熟能力。
上半年,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
到6月份,出口出现了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仅增长6.3%,中央财政上半年同比仅增1.5%,这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情况。
是否出手干预,十分突出地摆在中央面前。
综合分析形势,中央认为,外部需求仍有新兴亮点,内部需求仍有广阔纵深,应对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必须拿出历史耐心。
反之,如果一看个别指标波动便患得患失,贸然出台新一轮刺激政策,虽然短期内经济增速会上升,但长期会加重微观经济主体对经济刺激政策的依赖,加剧产能过剩局面,造成不良市场预期。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面对经济发展中这样那样的困难,关键是要发挥现有政策和机制作用,更好进行宏观调控。
去年,中央果断决策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只要增速不滑出底线、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就不对经济运行进行强力干预。
在财政政策方面,坚持不扩大赤字,调整支出结构,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
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定力,管理好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这样的沉着应对、稳中有为,稳住了局面,保持了经济运行秩序。
在把控经济平稳运行的过程中,中央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对经济运行适当预调微调,推出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措施,使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得以协调推进。
根据经济发展潜力和实际,中央科学确定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
同时,制定与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相配套的宏观政策框架,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和改革红利,以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增长的内生力量。
这样的调控创新,使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有所改善,经济的内在结构与增长质量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事实是最有力的说服。
与上半年相比,去年三季度投资、消费、出口等关键指标都有回升。
11月新登记注册企业25.14万户,比上月增长41.85%;
前11月城镇新增就业已达1242万人,全年实现“四连增”。
从总体上看,我国实体经济活跃,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市场信心增强,社会预期向好,保持了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
在推动发展的进程中,继续把握大势,保持定力,我们就必能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使我国经济社会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市场增活力,各方有动力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三
《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4日01版)
释放活力,就会有蓬勃的发展动力;
调动各方,就能汇聚起磅礴的发展合力。
回顾2013年,内生动力的勃兴,成为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关键所在。
源头活水从哪里来?
实践给出了答案。
一年来,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随着3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的取消下放,随着各地各部门在中央部署下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去年前11个月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5%,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创业热情和市场动力由此生发。
这说明,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是我们赢得良好开局的重要经验,体现了我们党对市场和政府、中央和地方等重大关系的科学认识和有效把握。
经过35年改革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能在相当程度上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各展其长,中央和地方明确分工、各尽其责,就可以激发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正是在这样的统筹谋划下,一年来,我们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审批“瘦身”推动流程再造,准入门槛降低点燃投资意愿,“营改增”如火如荼使企业减负上千亿元,为民间资本打破各种“玻璃门”、“弹簧门”的掣肘……一系列举措,着眼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着力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
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让“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让政府之外的各类主体各尽其能,经济发展的引擎自然动力充沛、活力迸发。
市场力量的兴起,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转变。
“宽进严管”为市场秩序夯实基础,“非禁即入”政策激扬起一些行业的新脉动,创新驱动战略让“宽带中国”上路、“4G标准”落地,开拓着新兴产业成长的蓝海……正是在“看得见的手”的有效作用下,政府的职能定位和工作重点越来越清晰: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支持创新等,从而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卓有成效的政府治理,需要让中央和地方分工得到更好体现。
回首一年,简政放权过程中,中央决策与地方执行上下贯通,全力做好整篇文章。
化解产能过剩攻坚战中,中央的决心与部署,化为各地“壮士断腕”的勇毅笃行,河北忍痛“砍”下上千万吨落后产能,浙江奋力由“低小散”向“高新尖”转型。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
上下同欲,无往不胜。
通过合理分工、责任分担,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是我们得以攻坚克难的重要制度优势,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支点。
“善战者,求之于势。
”走过不平凡的一年,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相得益彰,中央与地方协作共进,成就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展望新的一年,做好政府与市场的大文章,奏响中央与地方的交响曲,我们就一定能把握大势、顺势而为,书写更为精彩的答卷。
从最坏处准备 向最好处努力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四
《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6日01版)
改革发展之路从无坦途,靠什么穿越激流险滩,奋力攻坚克难?
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如何把握大势、把控大局,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站在2014的新起点上回望2013,我们深感成绩何等来之不易。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注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类问题,排忧解难、稳中求进。
面对经济波动,我们既防范经济增速滑出底线,又理性对待经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面对民生期待,既尽力而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民生工作,又实事求是地量力而行,让社会预期更加理性。
面对种种难题,我们既高度关注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群体性事件等风险点,又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
正是因为有党中央的科学研判、沉着应对、统筹谋划,我们才能迎难而上、化危为机,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抓住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下好深化改革的先手棋,首先就要稳妥处理各类风险挑战。
2013年的不平凡历程说明,对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认识越充分,现实工作就越有针对性;
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越是敏锐感知,应对措施就越能细致周全。
无惧于做最坏的打算,所以能砥砺“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心与勇气;
执着于付出更多努力,所以爬坡过坎不喊苦,闯关夺隘不停顿。
增强问题意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这不仅是我们赢得良好开局的经验总结,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目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矛盾和风险比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时更多更复杂。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
不做通盘考虑,缺乏妥善应对,如何走出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
不拿出那么一股子劲儿乘势而上,何以牢牢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更加感到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实干之迫切。
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的,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
跨入新的一年,迎来新的征程,让我们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万众一心、不懈奋斗,共同谱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稳定社会预期增强发展信心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五
《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8日01版)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只有在一个可预期的环境中,才会去从事创造和创新活动。
为市场和社会创造一个稳定的预期,不仅对坚定信心非常重要,也是衡量发展能力的标尺。
过去一年,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复杂局面,面对国际社会一些人“唱衰中国”的论调,中央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有针对性地消除舆论误判误读,既正视困难和问题,又以客观数据说明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
既承认短期局部风险,又加强分析风险、明确政策的导向,增强干部群众和市场主体对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的信心,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经济的光明面,稳定了社会预期,实现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在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多发易发的情况下,避免社会冲动、易变、浮躁的“羊群效应”,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至关重要,也殊为不易。
稳定社会预期,既要把握经济大势,保持战略定力,也要研判社会舆情,实现因势利导。
说到底,就是要不断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准确解读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变化和结构调整趋势,让人们在转变中看到希望,让市场在转型中激发信心,从而形成预期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比如,对普遍关注的中国经济增速有所趋缓问题,中央明确指出,这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2013年上半年7.6%的增长,完全在我们的预期目标之内。
事实上,实现我们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7%的增速就够了。
“经济增长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正如中央领导反复强调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
有这种转方式、调结构的历史主动,有这种对中国自身负责、对世界负责的使命担当,可以有效稳定社会预期,增强发展信心。
再比如,通过转型升级释放发展潜力的同时,中央也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内生动力:
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这将释放多么巨大的消费潜力?
中国新一代劳动者成长为素质更高、视野更广、技能更强的现代化、专业化人才,这将又是多么巨大的人才红利?
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民生改善力度不减反增,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正是看到“中国经济爆发出来的可持续能力”,一度唱衰中国经济的外国投行,在2013年下半年纷纷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而中国一年来的发展,也进一步印证了这种乐观预期。
让社会预期与经济发展彼此促进、良性循环,这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展望2014年,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60项改革任务,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六大任务,党和政府正在以魄力和行动,稳定着人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预期,增强着国内外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我们深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中国将拥有一个更值期待的未来。
用好作风凝聚正能量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六
《人民日报》(2014年01月12日01版)
社会发展转型深水区,面对多元的思想观念和激烈的利益冲突,靠什么凝聚人心、激发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面对复杂的社会格局和庞大的治理规模,又靠什么提升能力、攻坚克难?
一年来,从实施八项规定到提出六项禁令,从反对“四风”到强调“过紧日子”,中央以坚定的决心、扎实的举措,打出了一系列深入转变作风的组合拳。
事实证明,“打铁还需自身硬”,良好的作风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
缩减会议经费、禁止新建楼堂馆所、管住天价月饼、叫停公款贺卡……转作风也是转型的契机。
以餐饮业为例,2013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虽下降,但通过调整结构、改变形态等措施,餐饮总体收入仍增长8.9%。
长期来看,回归理性消费、杜绝资源浪费、打破畸形结构,才会有长时段繁荣、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福建去年上半年“三公”经费支出减少近5亿元,安徽去年前8个月“三公”经费减少3.8亿元……转变作风、厉行节约,不仅可以形塑健康的消费规则和市场导向,而且可以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上。
“营改增”为企业减负上千亿元、数百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取消下放……好作风更能提高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的运行效率,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
截至去年11月30日,全国已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21149件、处理25855人。
作风建设的持续给力,体现反“四风”、抓作风的魄力,折射党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彰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
作为领导着13亿人民行进在现代化之路上的执政党,只有不断修炼内功,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才能凝聚信任、赢得支持,推动事业的不断前行。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是基本前提。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注重实效、取信于民,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积小胜为大胜。
如果没有良好的作风,怎么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怎么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在一天天好转?
以作风建设引领改革发展,会让我们更有底气、更为硬气、更具勇气。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抓作风建设,正体现“畏小”与“治大”的结合,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展望新的一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旗已经扬起。
“人心就是力量”,只有通过作风建设,扫除沉疴积弊、不断除旧布新,才能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变为现实,共同谱写伟大祖国发展进步的时代新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一论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6日01版)
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三农”问题让中央更关切、让老百姓更关心。
那片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广阔天地,需要怎样的牵引力和助推力,才能和全国一道同步走向全面小康、迈入现代化?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作出重要部署。
着眼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
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上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开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重中之重”,这是中央确立的全党工作中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位置,充分突显了“三农”工作的分量。
这些年来,在中央出台一系列“三农”政策的持续作用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农业产品产量跃升至世界前列,实现了从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今年农民增收有望超过1000元,实现“十连快”;
粮食产量突破6亿吨,实现“十连增”。
中国人靠自己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质的提高。
也要清醒地看到,尽管乡土中国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局,但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我们强调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农村就是这一基本国情的最大实际;
我们说还有1.2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绝大部分就在农村。
这就是为什么中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的原因所在,就是为什么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这口气松不得、这个劲懈不得的原因所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这句生动而深刻的话,就是希望全党同志看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懂得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这个道理。
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不能掉队。
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7亿农民的梦想构筑。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样的铿锵语句中,彰显的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的“三农”诉求,蕴含的是中央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今天,惟有着眼全国发展大局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长远问题,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使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我们整个大局才有保障,各项工作才会比较主动。
35年前,我们的改革从农村起步拉开大幕,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崭新时代。
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同样要尊重和激发7亿农民的首创精神,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从现在起距离全面小康目标,只有7年左右的时间。
时不我待,任务繁重。
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我们就必定能让广袤农村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论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3日01版)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谋划,四个“最”铿锵有力,一个“确保”掷地有声。
这样的宣示与承诺,对农产品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回应了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切,更彰显了党和政府勇于担当、为民纾困的坚强决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中央着重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各级干部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下最大气力抓好。
食品安全涉及的环节和因素很多,但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
农产品生产是第一车间,源头安全了,才能保证后面环节安全。
抓食品安全,必须正本清源,抓好农产品质量这个基础性工程。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
长期以来,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和生活各种排污,破坏了生产食品的环境,对食品安全形成威胁。
只有土地干净、清洁生产,才会有优质农产品。
大力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就能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
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就能把住农产品生产安全关。
不管是整治生产环境,还是重塑生产过程,从根本上说,都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夯实基础。
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
面对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各类风险交织的形势,靠人盯人监管难以奏效,多头分管、责任不清、职能交叉等问题也消解了监管效力。
这就要求我们创新管理、凝聚合力,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抓紧建立健全追溯体系,从而织出一张确保食品安全的天罗地网。
徒法不足以自行,面对管理有漏洞、执法不作为、违法成本低等突出问题,针对农村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更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让利欲熏心者得不偿失,让诚信守法者受惠获益。
食品安全是个社会问题,捍卫“舌尖上的安全”,需要方方面面付出不懈努力。
产品有品质、品牌有信誉,人们的信心就会逐渐提振;
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让犯罪分子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才能形成维护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
实践证明,抓和不抓大不一样,真抓和虚抓大不一样。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把中央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让“盘中餐”令人放心,让生活质量更上台阶。
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
——三论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7日01版)
古人常讲“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在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2万亿斤、实现“十连增”的大好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反复强调,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我国13亿多张嘴要吃饭,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农业形势好的时候,往往容易麻痹松懈,认为粮食已经不成问题;
在取得发展成就的时候,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以为经济全球化时代可回旋的余地很大。
算起来,我们挥别粮票的历史也不过20年。
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
因为,一旦出了问题就会非常被动。
习近平总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评论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