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522825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42.49KB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Word下载.docx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Word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有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制;
(2)将交通管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城市交通问题专题
会议;
(3)设立工作制度健全、责任明确的综合协调常设机构;
(4)机构负责人为政府主要或分管领导,成员包括规划、建设、公安交通、交通运输、教育、园林、市政、城管执法等部门人员;
(5)组织协调、跟踪落实与监督考核机制完善;
(6)具体工作有措施、有落实、有成效。
表2交通综合协调机构分级表
P2
指数
[90,100]
[80,90)
3、交通影响评价
P3定义:
建成区内实际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占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项目的比
例。
%
表3交通影响评价分级表
A类城市
[85,95)
[75,85)
[65,75)
[0,65)
B类城市
C、D类城市
[85,100]
[75,85)
[65,75)
[55,65)
[0,55)
4、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机制
P4定义:
建立多部门合作、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决策科学的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机制。
(1)利用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
(2)定期开展交通拥堵节点和交通秩序乱点排查工作;
(3)制定交通秩序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实施计划,任务分解、工作责任及进度目标明确;
(4)重大交通建设和改善项目征求公众意见;
(5)持续开展严重违法行为整治行动;
(6)建立严重交通违法与银行信贷信用考评、机动车保险费率挂钩制度。
单位:
表4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机制分级表
满足二项
少于二项
道路通行条件指数
1、道路网密度
P5
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城市道路)。
km/km2
表5道路网密度分级表
≥9.5
[8.0,9.5)
[6.5,8.0)
[5.0,6.5)
[1.0,5.0)
C类城市
≥8
[7.0,8.0)
[6.0,7.0)
[5.0,6.0)
D类城市
≥7
[6.0,7.0)
[4.0,5.0)
[1.0,4.0)
[70,80)
2、人均道路面积
P6
市区拥有的道路面积(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与市区人口(包括农业人口)的比值。
m2/人
表6人均道路面积分级表
[10,15]
[7,10)
[5,7)
[3,5)
[0,3)
[11,16]
[8,11)
[6,8)
[4,6)
[0,4)
[13,18]
[10,13)
[4,7)
[14,19]
[11,14)
[4,8)
[70,80)
3、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
P7
根据城市特点(除部分山区城市外),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建设了步行道(人行道)系统、非机动车道系统和无障碍通行系统,综合考虑连续性、舒适度和安全性,加强系统的规范化管理。
(1)城市建成区内主次干道两侧均设置了步行道、非机动车道,且系统连续,路权有保障;
(2)步行道上设置盲道,并进行了无障碍坡道处理,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设置无障碍坡道引道;
(3)步行道、非机动车道上必要的设施设置符合规范要求,没有被其他市政设施、车辆等非法占用;
(4)步行道、非机动车道有适当的提示标识或警告信息,标线施划准确、清晰;
(5)按标准设置了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
(6)制定了步行道、非机动车道维护及管理办法。
表7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分级表
P7
4、百辆汽车社会公共停车泊位数
P8定义:
市区平均每百辆注册汽车(折算成当量小汽车)占有建成区内社会公共停
车场(不包括路内停车泊位)的机动车泊位数
个/百辆
表8百辆汽车社会公共停车泊位数分级表
P8
≥20
[15,20)
[10,15)
[5,10)
[0,5)
5、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
P9
建成区内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不含体育场馆)、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用房等大型建筑单位面积平均配建的机动车停车位数。
个/百平方米
表9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分级表
[0.8,1.2]
[0.5,0.8)
[0.3,0.5)
[0.1,0.3)
[0,0.1)
B、C类城市
[0.6,1.0]
[0.4,0.6)
[0.2,0.4)
[0.1,0.2)
[0.5,0.8]
[0.2,0.3)
[90,100]
6、路内停车系统
P10定义:
建成区城市道路路内停车管理的规范程度及水平。
(1)城市道路禁止或允许停车的标志标线设置完善,指引信息准确、连续;
(2)路内停车泊位设置位置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3)路内停车泊位数量占所有停车泊位数量的比例不超过15%;
(4)主干道双向违法停放的机动车数在4辆/km以下;
(5)实施差别化的停车收费措施。
表10路内停车系统分级表
P10
7、交通管理设施规范设置率
P11定义:
建成区内规范设置的标志、标线、信号灯、行人过街设施、中央隔离设施等交通管理设施占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总量的比例。
评价内容:
(1)交通标志的规范设置率在95%以上;
(2)交通标线的规范施划率在95%以上;
(3)交通信号灯的规范设置率在85%以上;
(4)行人过街设施的规范设置率在80%以上;
(5)中央隔离设施的规范设置率在80%以上。
表11交通管理设施规范设置率分级表
P11
三、绿色交通发展指数
1、公共汽电车万人拥有量
P12定义:
公共汽电车标台数量与市区人口(万人)的比值单位:
标台/万人
表12公共汽电车万人拥有量分级表
≥15
[13,15)
[8,10)
<
8
≥12
[10,12)
[7,8)
7
≥10
[7,6)
6
[6,7)
[5,6)
5
[0,60)
2、公共交通覆盖率
P13定义:
建成区内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公共交通站点为圆心、以300米为半
径的圆;
相交部分不得重复计算)占建成区面积的比例。
表13公共交通覆盖率分级表
≥60
[55,
60)
[50,55)
[40,
50)
40
≥55
[50,
55)
[45,50)
[35,
45)
35
≥40
40)
[30,35)
[25,
30)
25
≥35
[30,
35)
[25,30)
[20,
25)
20
[80,
90)
[60,
70)
3、公共交通分担率
P14定义:
近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例。
其中总出行量包括机动化出行和自行车出行,不包括步行。
表14公共交通分担率分级表
≥50
[43,50)
[36,43)
[29,36)
[0,29)
≥36
[29,36)
[21,29)
[14,21)
[0,14)
≥21
[17,21)
[14,17)
[11,14)
[0,11)
≥17
[9,11)
[0,9)
[60,70)
4、步行分担率
P15
近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全方式)中,选择步行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例。
表15步行分担率分级表
≥30
[20,25)
[15,20)
[0,15)
≥35
[0,20)
5、自行车分担率
P16定义:
近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全方式)中,选择自行车(包括普通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例。
表16自行车分担率分级表
≥15
[11,13)
[9,11)
≥20
[17,20)
≥25
[21,25)
[13,17)
[0,13)
[26,30)
[22,26)
[18,22)
[0,18)
6、公共交通专用车道设置率
P17定义:
城市主干道上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的道路长度占主干道总长度的比例单位:
表17公共交通专用车道设置率分级表
≥25
[10,15)
[0,10)
[16,20)
[12,16)
[8,12)
[0,8)
≥11
[5,8)
≥6
[4,5)
[3,4)
[60,70)
7、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P18定义: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主要评价内容:
(1)公共交通车辆高峰时段平均运送速度在16km/h以上;
(2)公共交通车辆的准点率在80%以上;
(3)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率在20%以上;
(4)公共交通车辆安全运行间隔里程在100万公里/次以上;
(5)实施合理的公交票价体系;
(6)建立公交综合查询和信息服务系统;
(7)建立智能化公共交通车辆运营调度系统。
表18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分级表
满足七项
少于四项
四、交通科学组织管理指数
1、路口渠化率
P19定义:
建成区内合理渠化了的交叉路口的数量占应渠化交叉路口(车行道宽度在
6米以上道路的路口)数量的比例。
表19路口渠化率分级表
[85,90)
[80,85)
[75,80)
[0,75)
[85,100]
[80,85)
[75,80)
[70,75)
[0,70)
[80,100]
[65,70)
[75,100]
[65,70)
[60,65)
[70,80)
2、交通指挥系统应用
P20定义:
建立由综合信息系统、执行系统、通信系统和指挥系统平台有机结合构成的交通指挥系统,具有对交通数据采集、处理、整合、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具有组织协调、指挥调度辅助决策能力。
(1)具有区域或线协调信号控制功能;
(2)利用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定期巡视路况,及时发现交通事件和违法行为;
(3)建立基于P-GIS的具备应急指挥调度、组织协调、决策支持和执行监督能力的集成指挥平台且有效发挥功能;
(4)建立警用车辆定位和单警定位系统且有效发挥功能;
(5)建立交通流和交通事件采集系统且有效发挥功能;
(6)具有交通信息发布功能;
(7)基层警队建立具有局部指挥、调度、控制和诱导功能的勤务指挥室。
表20交通指挥系统应用分级表
A、B类城市
3、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率
P21定义:
建成区内采用协调控制方式的信号交叉口占所有信号交叉口的比例单位:
表21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率分级表
≥75
[65,75)
[45,55)
[0,45)
-10-
≥70
[60,70)
[50,60)
[40,50)
[0,40)
≥65
[55,65)
[35,45)
[0,35)
[50,60)
[30,40)
[0,30)
4、交通诱导设施设置
P22
利用各种诱导设施对交通参与者出行、停车等行为进行诱导,有效均衡道路网上的交通需求。
(1)依据重要道路、交叉口、停车场分布情况,科学设置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
(2)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设置清晰、连续,设置点位覆盖率高;
(3)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布交通信息;
(4)利用互联网发布交通信息,或可以利用手机、语音呼叫中心、车载终端等方式发布交通信息;
(5)发布的交通信息包括路况、交通管制、道路施工、停车场位置、停车状况信息等内容;
(6)发布的交通信息及时、准确。
表22交通诱导设施设置分级表
A、B类城市
5、占用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
P23定义:
长时间占用城市道路的施工作业,应采取有效的交通组织措施,保障施工现场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有序,不引发严重交通拥堵。
-11-
(1)占路施工作业控制区范围设置合理,修建了临时便道;
(2)施工作业控制区周边道路设置施工预告标志、绕行标志和其它临时指路标志,引导车辆通行;
(3)施工作业区周围设置了连续封闭的围板、路栏或锥形交通路标等设施;
(4)施工围挡上设置了高亮度施工警告灯,并在傍晚及雨、雪、雾天气时开启;
(5)加强施工监管疏导,在施工现场设置了交通引导员;
(6)占用道路范围较大、时间较长的施工作业在施工前制定了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表23占用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分级表
6、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率
P24定义:
市区范围内按照简易程序处理交通事故的起数(含自行协商解决事故)占事故处理总数(含自行协商解决事故)的比例。
表24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率分级表
P24
≥90
[70,
80)
7、交通管理勤务机制
P25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警力配置合理、考核目标明确、具有较高接处警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
(1)建立警情分析制度,警力根据警情动态部署;
-12-
(2)实施科学、合理的执勤民警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3)重要道路交叉口、路段和出入口见警率高;
(4)路面执勤民警主动疏导交通,积极查处违法行为;
(5)建成区内从接到报警到民警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白天在10分钟以内,夜间在
15分钟以内;
(6)执勤民警路面执法行为文明规范。
表25交通管理勤务机制分级表
P25
五、道路交通运行安全状况指数
1、高峰时段建成区主干道平均车速
P26定义:
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建成区主干道上机动车的平均行程速度单位:
km/h
表26高峰时段建成区主干道平均车速分级表
[22,25)
[19,22)
[16,19)
[0,16)
≥28
[25,2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道路 交通管理 评价 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