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八上110课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516198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3.50KB
政治八上110课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
《政治八上110课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八上110课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化的意义)(怎样理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③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含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表现: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等。
4、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④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
6、请你谈一谈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2.1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三方面)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借助互联网,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a.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b.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②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a.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b.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3、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a.歪曲事实,误导大众;
b.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
c.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
d.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a.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
b.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c.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危害:
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4、网络谣言的危害。
①扰乱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②破坏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③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络秩序;
④引发社会动荡,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影响社会利益。
5、如何遏制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
政府: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严惩不法网站;
互联网平台:
①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依法规范经营,主动承担相应责任;
②加快建立网络谣言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置网络谣言;
网民:
①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文明上网;
②坚持理性上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易错点汇总:
1、网络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2、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是最好的方式。
3、网络里面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或都不真实。
)4、网络一定会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
5、网上预约、订餐诚信度和安全性不高,不可发展。
6、网络信息真精彩,无所顾忌任我游。
7、互联网将完全取代人们的生活。
8、上网会成瘾,我们应排斥网络。
9、现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已经无法生存。
10、互联网是公民建言献策的唯一途径。
2.2合理利用网络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
)
①正确认识网络的双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②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
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③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④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⑤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等。
只有自觉遵守道徳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3.1维护秩序
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
①含义:
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种类:
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社会秩序的作用有哪些?
(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①对社会: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社会秩序能够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保障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②对个人: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
3、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
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道德、纪律、法律等
4、社会规则的作用?
(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
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包括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和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5、请你列举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不遵守社会规则)的现象。
在学校:
①课堂上不遵守纪律;
②上下楼梯时追逐打闹;
③升国旗不行礼。
在家里:
①顶撞父母;
②不尊重老人。
在公共场所:
①随地吐痰;
②乱扔垃圾;
③观看体育比赛时大喊大叫,乱扔矿泉水瓶;
④在车站购票时插队;
⑤外出旅游时,践踏草坪,破坏公共设施;
⑥露天烧烤,占道经营。
3.2遵守规则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東。
我国完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如何坚定维护规则?
①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②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5、如何积极改进规则?
①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②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
③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1尊重他人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2、如何尊重他人?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②平等对待他人。
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b.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④学会欣赏他人。
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4.2以礼待人
1、什么是礼?
体现:
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主要表现:
语言文明、仪表端上、举止文明。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①个人: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②社会: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③国家: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
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①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4.3诚实守信
1、什么是诚信?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2、为什么要做到诚信?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贏得客户;
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诸;
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
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如何做到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②运用诚信智慧。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4、请你为建设诚信中国提出合理化建议。
国家:
①加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制度;
②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公信力;
③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诚信的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
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媒体的宣传、监督工作,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学校:
①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②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诚信的重要性。
公民:
①坚守诚信美德,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②积极参与各种诚信宣传活动;
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
5.1法不可违
1、法律的含义和作用?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作用:
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2、为什么会出现违法行为?
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3、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分类: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4、三类违法行为的区分
所属违法类别
违反的法律
承担法律责任
对社会危害程度
列举实例
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
(物权法)
民事责任
较轻
(一般违法行为)
①欠钱不还;
②拾到他人遗失物不还;
③损坏他人名誉④非法占有他人私人物品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
行政处分或
行政处罚
①闯红灯;
②在旅游景区乱涂乱刻;
③打架斗殴;
④寻衅滋事;
⑤酒驾
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刑事责任
严重
(严重违法行为)
①抢劫;
②杀人;
③制毒贩毒;
④醉驾
5、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2预防犯罪
1.什么是刑法?
地位: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什么是犯罪?
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3.什么是刑罚?
刑罚,即犯罪的法律后果,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4、未成年人为什么要预防违法犯罪?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5.如何预防犯罪?
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的“雷区”。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5.3善用法律
1、遇到侵害时,如何依法求助?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什么是诉讼?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3、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4、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5、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护好作案现场。
6、青少年如何做到遵法守法?
①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②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7、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
①对国家和社会:
影响社会公共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国家安全。
②对他人:
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他人人身、财产上的损失。
③对家庭:
破坏家庭和谐,使家庭成员经济和精神遭受损失。
④对自己:
荒废学业,失去自由,影响自己的前途
8、为成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1)国家:
①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严格执法,坚决制裁、取缔非法营业场所;
②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场所要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学校:
①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②加强与司法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共同营造良好氛围,履行学校的保护职责。
(3)家长:
①自觉履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
②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行为。
6.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1、责任的含义和来源(P65)
(1)含义: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来源:
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补充:
列举生活中的责任及其来源(P65探究与分享)
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P66)
(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3、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和意义:
(1)表现: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勇担过错等
(2)意义(原因):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据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4、为什么要自觉履行应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 110 知识点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