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化学用语课后作业评估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509632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1.27KB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化学用语课后作业评估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化学用语课后作业评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化学用语课后作业评估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项错误;
Mg2+结构示意图为
,C项错误;
D项为乙烯的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
答案选A。
A
3.[2012·
山东高考]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次氯酸钠属于强电解质,A项错误;
HCl是共价化合物、NaCl是离子化合物,C项错误;
根据电极反应2H++2e-===H2↑可知,当生成1molH2时,转移的电子是2mol即2NA,D项错误。
4.[2014·
河北联考]图中逻辑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
本题考查物质分类知识。
液溶胶是胶体的一部分,A错误;
氧化还原反应有的是放热反应、有的是吸热反应,B错误;
Na2SO4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C错误。
D
5.[2014·
容城模拟]正确掌握化学用语和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B.金刚石、CH4、NH
粒子的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
晶体硅、碳化硅均为原子晶体
该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A中的苯酚和苯甲醇不是同一类有机物,二者不能互为同系物,A不正确;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因此H
O、D
O、H
O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C不正确;
D中氯化铵的电子式应该是
,D不正确,答案选B。
6.[2014·
郑州一模]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 )
①一种核素变成另一种核素
②一种离子变为另一种离子
③一种分子变为另一种分子
④一种单质变为另一种单质
⑤一个质子变为一个中子
⑥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⑦有毒有污染的物质转变为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⑧共价化合物转变为离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⑤D.②④⑥⑧
一种核素变成另一种核素、一个质子变为一个中子都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其他转化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
C
7.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
B.有种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反应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D.将Mg(HCO3)2溶液加热,最终得到Mg(OH)2沉淀,由此可知溶解度Mg(OH)2>
Mg(HCO3)2
如CO2+C
2CO中,C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A错。
如反应CO+CuO
Cu+CO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故B正确。
+1价H能形成两种氧化物H2O和H2O2,类似的还有Na2O和Na2O2,故C错。
溶解度:
Mg(OH)2<
Mg(HCO3)2,故D错。
8.[2014·
福建联考]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
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________。
①氢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氧化物
(2)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这种元素是A、B、C中的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该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分类。
(1)两种元素不能形成碱,根据图示D和E溶于水得到相应的溶液,所以不能是氧化物。
(2)A为固体,B和C为气体,金属只能为A。
(3)E是一种强酸,所以E为HCl。
(1)③⑤
(2)A 因为B、C为气体,不可能为金属
(3)HCl
9.[2014·
重庆六校模拟]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SOCl2等中学化学教材中出现过的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________。
(2)淡黄色固体最终位于________组,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它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Ⅱ组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B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有8×
6.02×
1023个电子转移,则有________g该物质参与反应。
(6)Ⅱ组另有一种物质滴入水中后与水剧烈反应,常用于某些盐的脱水以制取无水盐,写出该物质与AlCl3·
6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可知甲组为单质,乙组为化合物,A组为F2,B组为Na和Fe,C组CO和NO,D组为NH3、Na2O2、NO2、SO2、SOCl2,Ⅰ组为NH3和Na2O2,Ⅱ组为NO2、SO2和SOCl2。
(2)淡黄色固体Na2O2最终位于Ⅰ组。
(3)CO是炼铁过程中的还原剂。
(4)Ⅱ组中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NO2,3NO2+H2O===2HNO3+NO,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都是氮元素,质量比为2∶1。
(5)B组中Fe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
Fe3O4+4H2,若转移8mol电子,参加反应的Fe为3mol,3mol×
56g/mol=168g。
(6)Ⅱ组中能与水剧烈反应的只有SOCl2,由题意可直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树状分类法
(2)Ⅰ Na+[
]2-Na+
(3)3CO+Fe2O3
2Fe+3CO2
(4)2∶1
(5)168
(6)AlCl3·
6H2O+6SOCl2===AlCl3+12HCl+6SO2↑
10.某兴趣小组在网上查阅一种由五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X,信息如表所示;
为了探究抗酸药X的成分,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
抗酸药X,【药品名称】X,【规格】2g/袋×
20袋/盒。
【用法用量】直接口服或温水冲服,1~2袋/次,3~4次/天。
除非另有医嘱,一般成人在餐后1~2小时、睡前或胃不适时服用。
病情严重者遵医嘱增加剂量。
儿童遵医嘱服用。
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时,在症状缓解后,至少维持4周。
【适应症】1.急、慢性胃炎。
2.胃、十二指肠溃疡。
3.反流性食管炎。
4.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烧、酸性嗳气、饱胀等。
5.预防非甾体类药物引起的胃黏膜损伤。
取30粒X磨成粉,取一部分粉末加入蒸馏水,粉末不溶解;
另取一部分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强热,经检测除产生无色无味气体A外,还生成液态氧化物B和白色固体(C和D的混合物),白色固体能部分溶于NaOH溶液。
已知B、C、A、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6∶1∶1,且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
(2)写出X的化学式:
___________。
(3)写出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X能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5)将白色固体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Y,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Y的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信息推测X是一种抗酸性胃药,则可能是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类物质。
经检测除产生无色无味气体A外,还生成液态氧化物B和白色固体(C和D的混合物),白色固体能部分溶于NaOH溶液。
说明药物含有H、O、Al、Mg、C五种元素,B、C、A、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说明B是水,C是MgO,A是CO2,D是Al2O3。
根据X→12H2O+6MgO+CO2+Al2O3可推测出X的化学式为Al2Mg6CH24O23。
(1)
(2)Al2Mg6CH24O23
(3)Al2O3+2OH-===2AlO
+H2O
(4)2Al(OH)3·
5Mg(OH)2·
MgCO3·
4H2O+18HCl===2AlCl3+6MgCl2+CO2↑+21H2O
(5)取少量沉淀Y于试管中,再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为氢氧化镁;
若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为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的混合物
11.FeCl3的水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以Fe(OH)3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1)该红褐色胶体中Fe(OH)3粒子的直径大小范围是________。
(2)FeCl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Fe(OH)3红褐色胶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分散系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FeCl3溶液中溶质离子可以通过半透膜,Fe(OH)3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则不能通过半透膜
(1)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2)FeCl3水解生成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能发生电泳现象,Fe(OH)3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但FeCl3溶液中的溶质能通过半透膜。
向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能发生聚沉现象。
(1)1~100nm
(2)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3)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复习 专题 物质 组成 性质 用语 课后 作业 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