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水乡》精品教案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501502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61KB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水乡》精品教案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水乡》精品教案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水乡》精品教案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乐句(合句)采用戏曲拖腔的手法将乐句扩充为三小节,这样既突破了乐段的方整性,又增强了乐段的收束感。
歌曲的第二段B是对比段,由三个乐句构成,属于非常规乐段。
B与A的对比是多方面的,包括节拍、演唱形式、节奏、句式等。
结尾句中使用了第一段的拖腔,在变化中求得了统一。
歌曲的第三段A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前两个乐句的旋律仍是完全再现,真正的变化再现是第三、第四个乐句,这里不仅旋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还伴有乐句结构的扩展:
由于歌词的内容和句式的变化,以及情感表达的需要,第三乐句扩展为3小节;
第四乐句扩展为6小节。
最后结束句的拖腔仍然回到A段的音调上,体现出了再现的意义。
也表达了歌中主人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2.歌曲《采菱》
《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釆用六声宫调式,曲调流畅、婉转,歌曲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
以及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歌曲是一段体结构,为五个乐句组成。
第一乐句(引子后第1・4小节)和第二乐句(第5-8小节)都是方整的4小节乐句,对称呼应;
第三乐句(第9-14小节)分裂为由间奏隔开的两个乐节,显得更为活跃,生动;
第四乐句(第15・18小节)节奏拉宽,运用了“”这样的切分节奏,前后模进,模拟了划船时有力的重复的动作节奏;
最后乐句扩充为6个小节,旋律较多地出现在高音区,酣畅地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3.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
《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儿童歌表演特点的歌曲。
2/4拍,F大调。
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Z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
歌曲蕴含了科学常识,是一首具有表演情节和科普意义的儿童歌曲。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掌握力度记号:
mf(中强)、mp(中弱)。
2.掌握D.S.反复记号的作用,并准确运用于歌曲之中。
3.在学唱中认识中强、中弱的力度记号,并会在歌曲中运用。
教具准备:
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钢琴)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第二课时:
学唱《采菱》
第三课时:
学唱《癞蛤蟆和小青蛙》;
聆听《水乡船歌》
课题:
第三课《水乡》第一课时
欣赏《洪湖水,浪打浪》
1.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感受歌曲浓郁的湖北洪湖地区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
学生可边听音兀,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2.引导学生用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通过这一咅乐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
1.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演唱和表表演能力。
2.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导入。
2.提问:
这首歌曲主题是什么?
表现什么故事情节?
二、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1.作品简介
歌剧是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艺术,起源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
欧洲传统歌剧分为:
正歌剧、意大利忠歌剧、法国音歌剧和法国大歌剧等几种体裁。
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歌曲就是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洪湖水浪打浪》。
歌剧《洪湖赤卫队》是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地主恶霸、反动势力的殊死斗争。
主要内容为1930年前后,湖北沔阳县委把赤卫队撤离后,当地白极会头子彭霸天在国民党部队的支持下企图卷土重来,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队长刘闯的率领下继续袭击敌人。
刘闯有勇无谋,枪打密探而暴露目标。
韩英在掩护队伍撤退中,与分队长王金标一同被捕。
后来王金标叛变,韩英宁死不屈。
敌人把韩英的母亲找来劝降,韩英母女互相勉励,坚贞不屈。
敌人把叛徒王金标放回,想诱骗赤卫队进入伏击圈。
此时彭霸天的副官表露了地下党员的真实身份,以自己的生命掩护韩英逃脱。
韩英冋到赤卫队枪毙了叛徒,配合红军作战,消灭了彭霸天。
2.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3.学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4.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再次聆听感受咅乐。
6.音乐活动(分组进行)
⑴根据歌曲意境用笔描绘出你所感受的画面。
⑵根据音乐编排儿个简单的舞蹈动作。
7.课堂展示
⑴请美术组同学展示白己的作品
⑵请舞蹈组表演舞蹈动作
8.课堂回顾教师总结
9.作业
课后背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并把握其含义。
10.在音乐声中愉快下课!
教学反思:
《洪湖赤卫队》是我国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歌剧,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和地主恶霸、反动势力的殊死斗争。
歌剧的音乐主要以湖北天沔花鼓戏及天门等地一带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既有30年代的时代气息,乂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这部歌剧上演至今,经久不衰。
其中不少唱段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便是一首最受人欢迎的歌曲。
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全曲由三个段落组成。
前奏的曲调悠扬轻快,描绘了洪湖的水波荡漾,也象征了韩英的心潮起伏。
歌曲的第一段是两人齐唱,由起、承、传、合的四个乐句组成,优美精致,流畅动听。
第四句“晚上回*鱼满舱”以其美妙的拖腔使旋律更为动人。
这个拖腔也岀现在歌曲各段的末尾。
歌曲的屮段是二重唱,共四句。
旋律由低咅区开始,婉转起伏。
两个声部交替出现,相互陪衬,最后又变为齐唱。
这是韩英和秋菊发自内心的赞叹。
歌曲的第三段也是一段二重唱,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
主旋律由高音部唱出,低音部延后两拍在下四度上模仿进入。
然后两个声部时而交错,时而补充,各自独立又彼此交融,生动地表现了革命根据地的兴旺景象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歌曲的三个段落结尾都使用了同样的拖腔,三个段落Z间又用了相同的间奏,使歌曲既有对比,又显得完整统一。
歌中衬词的使用,也让人听来倍感亲切。
第三课《水乡》第二课时
1.认识D.S.反复记号
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Z屮。
2.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从而受到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D.S.反复记号的作用,并准确运用于歌曲Z屮。
2.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菱》。
3•准确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2.准确创编新歌词,并试唱。
一、情境导入:
设问导入:
谁吃过菱角?
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
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而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
板书歌曲《采菱》
二、寓教于乐
1•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
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
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2•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过渡语:
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
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
(播放音乐,学生回答)
3.教师范唱歌谱。
(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
4.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⑴教师教唱2遍。
(2)生随琴视唱。
(3)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4)随琴完整视唱曲谱。
5.学唱歌词
(1)听音乐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
师生一起随琴唱词
(2)随琴加前奏演唱歌曲。
有进步,同学们在唱歌曲吋,你发现歌曲里有你不认识的新朋友了吗?
生:
有!
D.So(3)认识反复记号D.S.
师:
这首歌曲只有一段,但有了反复记号D.S.,我们就要再唱一遍。
(4)请同学们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
自己写一段旋律用上D.S。
(5)现在我们就完整的把这首歌曲唱一遍。
师小结:
同学们唱得不错,看来大家已经和D.S.反复记号交上朋友了,请
你不要把这位新朋友忘了!
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
1.分句处理歌曲
(1)大家看歌曲的前两句都唱了些什么?
(创设水乡情景)
水乡的孩子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家乡,应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演唱?
(抒情)
(2)“动听的泉水”,应怎样唱?
(愉快、欢快的心情来演唱。
)学生唱一唱。
(3)请大家听听老师唱第四乐句,看有什么感觉?
(教师范唱“啊划呀划”,并稍加身体动作。
有种流动的感觉)
(4)最后一句乂重复了第一
(5)师有感情的范唱。
注意表情内心的结合。
2•随琴完整的唱歌曲。
(要求:
面带微笑,有感情)
四、表演
1.过渡语:
同学们的歌声真是太美了!
从大家的歌声中可以我们可以感到,今年的水菱肯定是大丰收,让我们一
2.简介:
湖中有美丽的荷花和水菱,有许多小船和木盆散落在湖中,“采菱”就是菱角成熟时,人们划着小船或洗澡的木盆去湖中把菱角采摘回来。
采菱时人坐在木盆里,用手轻轻拖拉着菱叶,可以随意进退。
采菱吋,用手把菱叶翻转过来,两指轻轻一捏,菱就采到了。
3.学生表演试一试。
4.小组合作:
女生采菱,男生划船,
5.听咅乐演唱歌曲,体验江南菱角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五、小结
同学们学习这首歌曲以后,不但认识了新朋友D.S,而且能有感情的演唱
歌曲,最让老师欣慰的是你们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歌词,用自己创作的歌词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表达艺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用舞蹈,也可以用绘画,还可以用相声小品等不同的形式,创作你的家乡表达你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Z情。
布置课后用不同形式创作,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赞美。
下一节课请同学们展示创作。
教学反思:
第三课《水乡》第三课时
1.欣赏《水乡船歌》
2.学唱《癞蛤蟆和小青蛙》
1.感受歌曲所具有的江南水乡特色,引导学生能够听辩出乐曲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并比较乐曲几部分之间的异同。
2.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
听辩出乐曲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并比较乐曲几部分Z间的异同。
一、初听
设问:
(1)在这首乐曲屮你听到了哪些乐曲?
演奏主旋律的是什么乐器?
(2)复习笛子、二胡、筝、琵琶等民族乐器的知识,出示《水乡船歌》
二、复听,
1.让学生轻声跟着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听后讨论:
(1)请根据音乐的情绪,分别用“抒情优美的”“活泼欢快地”来表示乐曲的不同部分。
并说说咅乐让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2)唱一唱主题12,再听听音乐,说说它们之间除了情绪上不同之外还有什么不同?
(3)第三段旋律和哪一段相同?
(4)教师在学牛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乐曲的曲式结构图
2.在学生熟悉乐曲的结构和乐曲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聆听,当笛子演奏主题旋律时,还伴随着其他乐器演奏的旋律,你能听岀来吗?
3.小结:
这是一首具有江南音乐风格的器乐曲,作品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
三、学唱歌曲引入
说说癞蛤蟆和小青蛙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引入歌曲。
四、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
(1)歌曲中的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你觉得这首歌曲具有怎么样的风格?
(3)与平时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2.学唱歌曲
(1)一句一句教唱。
(2)注意弱起
(3)唱准2・61-64・2等音程。
3.了解力度记号,并学会运用。
4.表演唱
(1)讨论角色的特点。
(2)与同桌创编神态、动作、表情来演唱。
5.上台表演,相互评论。
五、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了小动物,虽然它们长的很
相似,但却是完全不同的种类,我们要热爱小动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乡 人音版 小学 四年级 下册 单元 精品 教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