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二轮复习学案15高考题型解读及解题策略全国通用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499687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333.25KB
高中生物高考二轮复习学案15高考题型解读及解题策略全国通用文档格式.docx
《高中生物高考二轮复习学案15高考题型解读及解题策略全国通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高考二轮复习学案15高考题型解读及解题策略全国通用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同时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也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感觉的高级中枢,不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够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
⑤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⑥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
A、②③B、①⑥C、①④⑥D、①④⑤⑥
【答案】C
二、选择题的高考题型解题策略
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
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象非选择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所以审好题是解题关键,1、找准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或主旨所在。
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析题的关键处、解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审题时要努力挖掘题目中显性的或隐性的题眼。
例1烈日下,钙不容易被运输到发育的果实中,其原因是()A.蒸腾作用的速率下降
B.有氧呼吸的速率下降C.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D、果实的新陈代谢不需要钙的参与【解析】这道题,同学往往不清楚命题者的意图{考查的方向}。
细读题干就会发现,这道题的题眼是“运输”.考查的是矿质元素的运输这一知识点。
蒸腾作用可以促进矿质元素的运输,烈日下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因而钙的运输过程变慢。
正确A2、识别陷阱:
在命题过程中,为了考查考生思维的准确性,增加试题的难度,命题者常会故布疑阵、巧设陷阱,有时一道选择题中会设一个或数个陷阱。
考生一不留神就会误入其中。
这就要求在审题过程中要抓住题目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仔细推敲,方能识别陷阱之所在。
例2在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A、核酸
B、脱氧核糖核苷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核糖核酸【解析】绝大多数同学错选A。
错误的原因在于这些同学牢记了“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但忽视了题干中“在细胞中”这一条件限定语。
命题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
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陷阱。
正确C3、辨明词义: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在字面上非常相近的概念或名词,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相差很大,如胚囊和囊胚、极体和极核、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氧化分解和水解等。
命题者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考生对这些概念、名词理解的深刻程度。
所以,不仅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在审题时对概念和名词应格外留意。
例3蛋白质完全水解后的终产物是()A、多种氨基酸
B.各种分子量不等的多肽C.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D.包括以上三项
【解析】考查时很多同学选错C,原因是没有辨明“水解”和“氧化分解”这两个名词的内涵。
正确A4、排除干扰
设置干扰是一项重要的命题技术。
设置干扰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题干中设置干扰性语句;
二是在备选项中设置干扰项。
就是备选项本身所阐述的知识内容正确的,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考试中,考生对于错误选项容易排除,但对于干扰项的排除难度较大。
例4下列有关植物所需的几种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N元素是叶绿素的成分,也是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需酶的成分;
B.Mg元素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C.P元素有参与光反应中ATP形成的作用;
D.C元素是叶绿素、酶的成分,也参与暗反应的过程。
【解析】按照上面介绍的解题方法,应先将题目认真阅读一遍,再将题中的“矿质元素”、“光合作用”、“关系”等关键词找出并标出(如上),然后分析并选择供选答案。
可是分析发现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如果这是能回头去稍微关注一下题目中的“矿质元素”,也许就能排除干扰,因为C元素并不是矿质元素。
正确D5、克服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的最大特点在于:
善于区分新认知对象和旧有经验之间的差异。
仅仅凭借旧有经验就直接套用在新认知对象上,常常跳不出旧有的“框架模式”.使思维误人歧途。
所以在面对考题时,要对题目的背景和条件详加考察,进而确定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否在此运用。
例5在缺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用于本细胞的光合作用.至少要通过几层生物膜()A2
B4
C6
D8【解析】此题考查时得分率极低。
很多学生读完题目之后,由于思维定势的作用.立即作出“二氧化碳产生于该细胞的线粒体”这样的错误判断,而对“在缺氧条件下”这一条件视而不见。
故误选B。
正确A6、挖掘潜在因素
潜在因素是题目本身没有指明而又隐含其中的因素。
审题时,考生若不能找出这一因素,那么解题过程就会陷入困境或误人歧途。
因此在审题时应认真研读考题,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在因素,使之显性化。
例6据统计,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种,而西部多山地区则有23种。
在棉尾兔的物种形成中,下列哪种因素可能起到重要作用()A、变异
B.遗传
C.地理隔离
D.生殖隔离【解析】考生选D者甚多。
这些考生认为题目中每一种棉尾兔都分别是一个物种,因而错选。
其实题目中已作了暗示,由“在棉尾兔的物种形成中”可见,所有的棉尾兔都属于同一个物种。
其潜在因素是:
东部的8种和西部的23种棉尾兔都是该物种的不同亚种。
认识到这一点.答案也就不难确定了。
正确c
题型2:
信息材料题、图表曲线题题型解读及解题策略
一.常考题型归类:
高中生物的图表曲线类常见的题型分两大类:
1.图形类:
包括模式图、结构图、原理图、概念图。
2.数据表格类:
包括饼图、柱形图、条形图、数据表格、座标曲线等。
类型
例举
图形类
实物图
模式图
必修1《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模》、必修2《DNA分子结构模式图》;
必修1《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等
流程图
必修3《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
《体液免疫示意图》等
原理图
必修1《光合作用图解》、《有氧呼吸过程图解》;
必修2《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图解》等
概念图
许多生物学知识都是通过概念图的形式高度浓缩地再现出来的
数据类
饼图
必修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等
柱形图
必修3《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条形图
必修3《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P78分析说明题
数据表格
必修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
坐标曲线
必修1简答题、《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K的需要量》、《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P的需要量》;
必修3《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等
二.解题要领:
※熟记课本所有模式图,包括模式图所有的结构名称及图形特征。
※熟记各结构的化学组成。
※熟记各结构的功能。
※正确理解结构与功能、数目与功能、行为与功能的统一性。
※正确区分辨别模式图与具体结构的区别。
类型一模式图、示意图:
图文转换实质考查考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生物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图、实验图像,其表现形式有实物图、模式图、示意图、系谱图等。
解这类题时要求能辨认出图中所反映的形态、结构,正确理解生理过程的规律,并能联想和运用与图示信息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思考,表述出正确答案。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图五
例1:
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
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_____________。
【分析】考查了细胞结构的有关知识。
从题中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来看,甲细胞与乙细胞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
甲细胞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属于原核细胞;
乙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各种复杂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
二者的共同点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
乙细胞中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透性,而细胞膜则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解答】
(1)原核细胞
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
(2)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
(3)纤维素
8、10、11、12
【变式训练】下图是动物细胞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内填入标号):
(1)若这是人体的骨髓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S期,则该细胞核内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若这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中的细胞器〔 〕_________较多,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_________多。
(3)若这是一个人体的肠腺细胞,那么与其合成功能直接相关的细胞器〔 〕_________的含量会多一些,该细胞器的形成与核内的〔 〕_________有关。
(4)若这是人体最大的细胞,则其最大的特点是在〔 〕_________内_________分子数是肠腺细胞内的_________。
(5)若这是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该上皮细胞的游离面有_________,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
(6)洋葱根尖生长点的间期细胞与该动物细胞不同的结构是_________。
【答案】
(1)DNA含量倍增 组蛋白含量相应增加
(2)1
线粒体 能量
(3)3
核糖体 7
核仁
(4)6
细胞核 DNA 一半
(5)微绒毛
(6)没有中心体而有细胞壁(错一个不给分)
类型二结构图:
特点:
文字图形化、复杂简单化。
这就要求我们作答时:
1.用生物专业术语准确描述图形的含义
2.用生物学知识准确描述各部分、各环节、各步骤的关系
例2:
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
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_________。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_______的变化。
【分析】考查了神经兴奋传递的有关知识。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
图1中A是皮肤中的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D.是神经中枢内的突触结构,F属于效应器。
当A受到刺激时,兴奋在反射传递有两种方式:
沿神经纤维的传导和通过突触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进行的,在静息电位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荷分布发生逆转,变为内正外负。
这样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传导兴奋。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时,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电流不能直接传至下一神经元,此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在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的电荷分布发生改变,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该过程中,兴奋的传递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再转变为电信号。
(1)突触;
突触后膜
(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反射;
大脑皮层
(3)内正外负
(4)兴奋;
膜电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变式训练】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
电位状况是:
。
(2)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
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如图),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b—bd),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流计是否偏转?
。
(3)另取一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置于纯氮环境中,数小时后仍可完成兴奋的传导,然后才逐渐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
恢复氧供应,兴奋性和传导性则立即恢复。
上述现象说明:
[参考答案:
(1)外正内负
(2)相反(3)偏转(4)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直接能源可来自无氧代谢,而兴奋后的恢复过程需要O2(或:
O2对兴奋的传导并非绝对必须,但对于恢复过程则是必须的)
例3:
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
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D和d,E和e,F和f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
交换过程示意图(左:
交换前的染色体;
右:
交换后的染色体)
(1)请问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几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
并分别写出基因型。
(2)如果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的配子有几种基因型?
并写出基因型。
(3)如果上图是该生物的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请问由它产生的配子类型有几种?
(4)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你认为哪一种分裂方式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
为什么?
【分析】此题综合考查对细胞学和遗传学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构建知识网络和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用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遗传学现象进行推理、作出合理解释和正确判断的能力。
(1)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如题图所示的交换,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两条染色体是随机移向细胞两极的,因此可以出现两种情况:
若产生了DdEeFF子细胞,同时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DdEeff,若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DdEeFf,同时产生的子细胞为DdEeFf。
(2)若不考虑互换,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必将产生两种基因组成的配子,即DEF和def。
(3)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发生了如题图所示的互换,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会产生四种配子分别是:
DEF、def、DEf、deF。
(4)由于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能够影响到后代,而有丝分裂只能影响部分细胞,因此减数分裂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大。
(1)2种或1种(有2种可能,一种可能出现2种基因型,一种可能出现1种基因型)。
DdEeFF和DdEeff或DdEeFf。
(不考虑字母顺序)
若答案为:
有2种可能,每种可能出现2种基因型,基因型写为DEF/deF和DEf/def或DEF/def和DEf/deF,才给分。
提供这种答案是考虑到考生可能运用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效应知识回答该问题。
(2)2种。
DEF和def。
(不考虑字母顺序)
(3)4种。
DEF、DEf、deF、def。
(4)减数分裂的贡献更大。
因为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重组配子能遗传到下一代,而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只是对个体的局部有影响。
【变式训练】下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
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合成多肽链的原料来自_________。
(2)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部分。
(3)图中(Ⅰ)是_________。
按从左到右次序写出(Ⅱ)_________内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的排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4)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
)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脂肪细胞
(1)肠道吸收(食物)
人体自身的合成
(2)翻译
细胞质(或核糖体)
(3)tRNA(转运RNA)
核糖体
TGATTCGAA
(4)C
类型三流程图
解题原则:
①仔细识别图中各结构或物质的作用,理顺各部分的关系,按照由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方式,理解图意;
②要抓住动态过程中变化的主体,明确主体变化的特点、原因、意义等,特别要明确动态过程中相关“点”(特别是一些特殊点)及其顺序关系,还要注意动态过程中有关“量”的变化;
③充分运用课本中相关的知识,快速进行知识迁移;
④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利用图形准确作答。
下面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中A、D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_________阶段,能生成大量ATP。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完全相同的阶段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__。
(4)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这是因为每一阶段所需要的酶不同,而这些酶存在的部位不同。
第一阶段: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中,脱下少量的氢,释放少量的能量;
第二阶段:
丙酮酸脱下全部的氢,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少量的能量;
第三阶段:
前两阶段脱下的氢再传递给氧生成水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
(1)O2;
H2O
(2)三
(3)葡萄糖;
丙酮酸
(4)与H结合生成H2O
【变式训练】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据上面的图解回答:
(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
(2)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
(3)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
(1)①、②、④
(2)呼吸作用产生水
(3)②
类型四概念图
概念图是由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中的每一个点表示某一领域内的各个概念,连线则表示点中概念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概念图是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要素之一,与传统简单的选择题、填空题相比,概念图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扩大对知识的考查面,还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解程度,所以这类新题型在高考或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中经常出现。
下列①~③分别是根据甲乙丙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则c代表细菌,d代表原核生物
②若乙中3个圆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则最容易绝灭的生物是b
③若丙中a和b代表应激性和反射这两个概念,则a表示反射,b表示应激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⑨
【分析】甲图中,如果a为乳酸菌,a完全属于c细菌,而b蓝藻不属于细菌,但是都属于d原核生物,所以正确。
乙图中,如果三个圆圈标示三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由于a的生活范围完全与c重合,因此a更容易灭绝。
丙图中,如果a表示反射,则反射属于b应激性,因此正确。
【答案】B
类型五条形图、柱形图、饼形图
※要认真读图,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要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联系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对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
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的含量。
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和Cl-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吸收方式叫____________,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和Ca2+排出细胞的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_,它们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
(4)法囊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的特点,同时还考查了识图和解读图表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应分析出阴影和白条之间的差距说明什么含义,并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解答,法囊藻中K+和Cl-与海水中不同,说明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具有选择性。
K+和Cl-进入细胞,以及Na+和Ca2+排出细胞都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两个基本条件,载体和能量,但从细胞膜的结构上看就是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1)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主动运输;
载体、能量(ATP)
(3)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主动运输
(4)细胞膜的载体种类和数量
饼图最主要的用于反映各成分所占比例关系。
【变式训练】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B.甲、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高考 二轮 复习 15 题型 解读 解题 策略 全国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