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语文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489030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69.73KB
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语文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语文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语文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那些具有鲜明个人特征的书信,同样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
C.每一封书信,都能反映写信人真实的情感脉络和生活轨迹。
D.没有家书传之于世,优良的家风和家族精神也就无法传承。
结合下面拓展材料,完成第3题。
1975年冬,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大批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秦简,其中包括秦代士卒遗留下的两封木牍家书。
它们是秦始皇统一战争时期秦国两个士兵写给家中同胞兄弟的家信。
信的主要内容是问候家人,也提到了当时发生在淮阳地区的战斗。
战国末以及秦朝时期,邮驿系统只传递官方函件,不许夹带私人书信。
这两封家书很可能拟由在楚地服役期满的老乡回家时捎带,可惜并未最终送达。
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书信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B.中国古代书信的传递有时缓慢而滞后。
C.书信是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唯一手段。
D.私人信件也可以用作历史研究的资料。
4.材料中谈到了书信具有哪些方面的价值?
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概括。
(3分)
整合相关语文知识,完成5-6题。
(6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要触及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的问题。
B.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先生曾在《若轩文集自序》中说起,自己每晚饭后都要出门走个七八千步。
D.鲁迅认为,小说必须是“为人生”的,要能“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祝福》刻画了底层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
B.《水浒传》是以宋、元话本等文学作品为基础加工而成的长篇章回小说。
C.《促织》选自《聊斋志异》,这部作品集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
D.《装在套子里的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小说作品。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9分)(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节选),完成7-9题。
(9分)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shē
B.奈何取之尽锱铢zīzhū
C.瓦缝参差cāncī
D.戍卒叫,函谷举shù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亦念其家 念:
顾念。
B.族秦者秦也 族:
灭族。
C.秦人不暇自哀 暇:
空闲。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
赏鉴。
9.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
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中四个“后人”的理解,合乎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①②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③是指当时的唐人;
④是指秦人。
B.①②④所指相同,都是指当时的唐人;
③是指唐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当时的唐人,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三、课内诗文背诵与默写。
(8分)
10.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
(选作其中4小题)(8分)
①居则曰:
“不吾知也!
”,?
②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风乎舞雩,。
③六王毕,,,阿房出。
④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⑤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⑥然则诸侯之地有限,,,侵之愈急。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
(一)
(二),完成11-13题。
(10分)
(一)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二)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
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1.将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4分)
12.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意。
13.这两段文字表达了小说中“我”内心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经典作品阅读。
阅读《红楼梦》相关文字,完成14题。
(5分)
贾、史、王、薛是《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
关于这一点,《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有一处文字写道: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处关于四大家族的介绍,在整部作品中有什么意义?
请结合作品简要解说。
第Ⅱ卷
六、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食,弟子有饥色,读书习礼乐不休。
子路进谏曰: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
为不善者,天报之以贼。
今夫子积德累仁,为善久矣,奚居之隐也?
”
孔子曰:
“汝小人也,未讲于论也。
居,吾语汝。
子以知者为无罪乎?
则王子比干何为剖心而死?
子以义者为听乎?
则伍子胥何为抉目①而悬吴东门?
子以廉者为用乎?
则伯夷、叔齐何为饿于首阳之山?
子以忠者为用乎?
则鲍叔何为而不用?
故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岂独丘哉!
“贤不肖者,材也;
遇不遇者,时也。
今无有时,贤安所用哉!
故虞舜耕于历山之阳,立为天子,其遇尧也;
吕望②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
百里奚为秦伯牧牛,举为大夫,则遇秦缪公也。
夫骥罢③盐车,此非无形容也,莫知之也。
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
“夫兰茞④生于茂林之中,深山之间,人莫见之,故不芬。
夫学者,非为通也。
为穷而不困,忧而志不衰,先知祸福之始,而心无惑焉。
故圣人隐居深念,独闻独见。
夫舜亦贤圣矣,南面而治天下,惟其遇尧也。
使舜居桀纣之世,能自免于刑戮之中,则为善矣,亦何位之有?
桀杀关龙逢⑤,纣杀王子比干,当此之时,岂关龙逢无知,而王子比干不慧哉!
此皆不遇时也。
故君子务学,修身端行而须⑥其时者也。
子无惑焉。
(取材于《韩诗外传》卷七)
【注】①抉目:
指忠臣被诛杀。
抉:
剔出。
②吕望:
姜子牙。
③罢:
通“疲”,受累于。
④兰茞(chǎi):
香草名,比喻人有美质。
⑤关龙逢:
夏朝明相,以死谏闻名。
⑥须,等待。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天报之以福//子以廉者为用乎
B.奚居之隐也//亦何位之有
C.使骥不得伯乐//使舜居桀纣之世
D.忧而志不衰//南面而治天下
16.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汝小人也,未讲于论也。
你这个见识浅陋的人,没有研习(圣人的)主张。
B.子以义者为听乎?
您以为有道义者(的建议)一定会被国君听从吗?
C.遇不遇者,时也。
能不能得到(贤明的国君)任用,是时运的事情。
D.夫学者,非为通也。
那些学习的人,并不是为了通晓日常生活的道理。
17.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处境艰难仍然不辍读书习礼乐,这引发了子路的质疑。
B.孔子认为要想有所作为,除了要具备智、义、廉、忠,也离不开伯乐举荐。
C.孔子认为在困境中一定要坚守自我,智慧通达,不从众不趋俗,静待时机。
D.孔子借生于茂林深山的兰茞难以为人所识的遭遇,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
18.上文中,针对子路的提问,孔子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认识。
请结合原文,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作简要赏析。
七、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
(7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9-20题。
虞美人·
听雨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
南宋词作家。
生活在宋、元换代之际,宋亡后,隐居不仕。
19.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年听雨歌楼上”,情怀与“少年不识愁滋味”有相似的地方。
B.“断雁”一句,用离群的大雁喻指那些与亲人们断了音信的游子。
C.“歌楼”“客舟”“僧庐”的转换,暗示出词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化。
D.“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借看淡悲欢离合来表达一种乐观旷达。
20.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依次推出了三种“听雨”的情境,刻画了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境遇和感受。
请任选其中一个情境作赏析。
八、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
(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21-24题。
辛弃疾的黄沙古道
倘若提及黄沙岭,想必鲜有人知。
但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则近乎家喻户晓。
这条从南宋走来的古道,因了辛弃疾的这首词而得名,成为江南一个美丽的注脚。
黄沙古道是古时从上饶通往铅山石塘的必经之路。
辛弃疾四十三岁那年,被谏官弹劾,惹得龙颜大怒,罢官,携家在信州上饶定居。
辛弃疾被迫离开战场,由一个抗金英雄改行当专业词人。
这期间,辛弃疾常往返于上饶和铅山,写下有关上饶的词,多达两百首。
可见,上饶是个多么有气场的地方。
一个文人的气养足了,胸襟开阔豁达,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沿着上饶黄沙村出来,徒步数里,人烟逐渐稀少。
山涧如一把天工神斧,凭空将黄沙岭斫为两半。
山岬摆着形状不一的造型踅进山的皱褶里,给山平添了几分森严。
流水潺湲,泠泠作响,让人想起古琴的声音,但绝不是古筝。
古筝俗了些,是高朋满座用以表演助兴的热闹。
古琴则不然,是独坐幽篁轻拨琴弦,弹奏一曲寻觅知音的绝响。
读辛弃疾与陈亮,或与朱熹,或与陆游等人的唱和诗词,总觉得辛弃疾是值得朋友推心置腹的。
可以与他一起对雪煮酒,一起泛舟九曲,一起穿行松林,谈谈“富贵千钧如发”,谈谈“玉女峰前一棹歌”,谈谈铁马金戈梦——旁逸斜出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这样真诚的辛弃疾,真是可爱至极。
路愈加崎岖,进入山石古道,山涧全被寒芒和灌木丛覆盖。
野草贴着地面向路中央蔓延,仿佛是占山为王的土匪,横冲直撞,霸道地挡住我们的去路。
我们小心避开,脚踝依然被剐出许多道血痕。
山里露水重,轻轻蹭一下,裤脚便被露珠沾湿,走起路来格外笨重。
艰辛和疼痛,在很多时候,一直像人生设置中的隐喻,喻示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踏向远方的路上,总是充满曲折坎坷。
山上树木极多,一棵挨着一棵,整个树透着静气,迥异于城里的树木。
每一棵树都沉得住气,不懂得谄媚天地,也不懂得取悦他人,淡定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久居城市,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历经沧桑的草木,都有一股倔强劲,即使被忽视,被践踏,也会拼全力绽放人生。
它们是一个个智者,指点我们的迷津。
起用、晋升、贬职、隐居,起起落落,贯穿辛弃疾的一生。
辛弃疾和苏东坡一样,共同演绎宋朝的悲怆。
两人虽身处逆境,却总有一股浩然正气,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人生的真谛,从而让自己“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
林语堂《苏东坡传》中写道:
“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悦,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
”辛弃疾何尝不是如此。
两人都是豪放派的词人,在词中有交集,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
苏东坡在参佛悟道之中,秉性更趋于温润敦厚。
他尽情享受人生,过着随遇而安的快乐生活。
辛弃疾毕竟是以武起事,是真正的勇士,敢于为屈辱的南宋发出慷慨的怆痛呼喊,有一股平常人不可企及的燕赵侠士之气。
辛弃疾的心里住着千军万马,随时脱缰策马奔腾,气吞山河。
他的灵魂在忧国忧民中苦苦地挣扎,有壮志难酬的长叹之意。
古道蜿蜒,犹如龙脊。
越往上走,草越茂密,没人膝盖,无处下脚。
行至半山腰,见有一座凉亭,专供行人歇脚。
石块垒就,墙体的石灰剥落,漫漶着黄色的水渍,东一块,西一块,让行人窥探到时间的方向。
数百年来,古道朝迎暮送了多少纷沓而至的身影?
漫漫长路,一座凉亭,抚慰了多少旅途中孤独落寞的心?
南宋的某个夏天。
当夜幕降临,各种属于白昼的声音都在黑暗中消失。
踢踏踢踏,远处传来马蹄声,敲破夜色的沉寂。
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很低很低,几近挨着黄沙岭。
虫鸣次第响起,月光洒下缕缕清辉。
良驹甩了甩长长的鬃毛,嘶鸣数声。
辛弃疾站在山岗上,轻抚马背,高大的身影被月色浸染成一座圣洁的雕像。
辛弃疾沿着司南的指向,由北至南,从故乡到异乡,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在乡野,自始至终都在经营一个精神国度,让后人在接受宋词文化浸润的同时,也沿着孤独者的光芒前行。
我想铅山人是懂得这个怀有赤子之心的爱国词人的,他们在为辛弃疾建立雕像时,让他永远面朝北方。
山道幽静,落满阴凉,陡坡下去,七星桥横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之上。
一棵古老的枫杨默默守在桥边,像是在等待故人。
桥的四周,长长的藤蔓缠着一个个充满古意的诗句。
回想一路的景致,意兴盎然,不由得脱口吟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取材于王俊同名散文,有删节)
21.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注脚:
指黄沙古道因辛弃疾的作品成了一道江南美景。
B.静气:
指黄沙岭上的树木顺应自然生长而保持的本真。
C.迷津:
指久居城市的人们因生存压力过大而失去方向。
D.交集:
指辛弃疾通过诗词创作而得以与苏轼相识相交。
2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饶的山水环境给予辛弃疾一种丰盈的内心滋养,这使他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有大量词作传世。
B.第五段写野草,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形象地刻画了古道野草的茂密,也暗示出行程的艰难。
C.肆意蔓延的野草、历经沧桑的草木以及墙体剥落的凉亭,无不显示出时过境迁、英雄落寞的无奈。
D.作者对辛弃疾倍加推崇,不仅在于他有精彩作品传世,也在于他在命运多舛时仍不动摇爱国之心。
23.文中在写辛弃疾的时候还联想到苏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24.从辛弃疾的黄沙古道走过,作者有哪些感悟和思考?
请分条概述。
九、语文活动与语文表达。
25.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完成语文表达。
班级某次主题拓展活动有一个环节安排为,根据所抽取纸片上的提示完成任务。
其中有两张纸片上的提示如下。
第一张纸片上,写着几个词语:
花坛,月亮,沙包。
第二张纸片上,是一幅漫画,见右图:
选择其中一张纸片,根据提示写一个有关家庭教育的小故事,150字左右。
第Ⅲ卷
十、写作。
(50分)
26.以“和解”为题,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不少于700字。
2021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语文
参考答案
一、(18分)
1.(3分)B2.(3分)B3.(3分)C
4.(3分)书信的信息价值、情感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评分参考:
答出其中三点给满分。
意思对即可。
5.(3分)D6.(3分)C
二、(9分)
7.(3分)C8.(3分)D9.(3分)B
三、(8分)
10.(8分)
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②浴乎沂咏而归
③四海一蜀山兀④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⑤非兵不利战不善⑥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
评分参考:
每空1分。
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四、(10分)
11.(4分)参考答案:
“我”在祝福之夜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四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12.(3分)参考答案:
在现在这样的人世间,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死去,使讨厌见到他的人不再见到他,这样一来对大家就都不错。
这是作者愤激而沉痛的反语。
“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使讨厌见到他的人不再见到他”以及“愤激而沉痛的反语”,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13.(3分)对祥林嫂的同情,对不合理社会制度及其帮凶的(憎恨)厌恶。
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五、(5分)
14.(5分)答案示例:
这处文字所指的是护官符(官场的护身符)。
“护官符”的存在,表明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是当时社会豪强势力的代表,彼此之间又用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互相维护。
四大家族是当时整个社会统治的一个缩影,也是《红楼梦》中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的典型环境。
五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六、(15分)
15.(3分)C16.(3分)D17.(3分)D
18.(6分)答案示例:
①事实论证:
孔子通过比干、伍子胥、伯夷、叔齐、鲍叔等人的不幸遭遇,证明君子怀有才德而不遇于时是人生的常态,不必为此困惑、焦虑。
连用大量事实,使文章气势流畅,增强了说服力。
②比喻论证:
孔子以良马有千里之才却受累于盐车(兰茝芬芳却因为生于深山茂林而无人识见)设喻,论证君子怀有才德而不遇于时是人生的常态,不必为此困惑、焦虑。
比喻论证,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③对比论证:
孔子先以舜得遇尧任用而成为天子从正面论证有明君之可贵,接着以关龙逢、比干衔冤被杀从反面论证社会缺少明君之弊,揭示出得遇明君对君子成就伟业的重要意义。
正反对比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④假设论证:
孔子先用舜得到尧任用的事实,论证“遇时”的重要性;
继而假设如果不能为尧所任用,舜连善终都很难作到。
运用假设论证,发人深省,增强了说服力。
任选一种展开赏析,均可。
方法、文字体现以及效果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七、(7分)
19.(3分)D
20.(4分)答案示例:
①少年听雨在歌楼上,“红烛”“罗帐”等温馨的画面,烘托出欢声笑语的甜蜜时光,写出了出青春年少时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
②壮年听雨在客船中,江阔云低、西风孤雁的画面,烘托出萧瑟凄凉的意境,反映出词人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③暮年听雨在僧庐下,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倾听着夜雨,画面极其单调,表现了词人尝遍悲欢离合的人生滋味后的极端孤寂的心境。
三处任选一处均可。
每处答案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八、(18分)
21.(3分)D22.(3分)C
23.(6分)参考答案要点:
①辛弃疾和苏轼都胸襟坦荡仕途坎坷,创作风格相近。
②有别于苏词坦然超俗、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辛弃疾更多一些沉郁悲壮的家国情怀。
③写苏轼可以更好地突出辛弃疾的爱国之心,表达作者对他的钦佩之情。
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24.(6分)参考答案要点:
①自然山水可以滋养文人的内心,使他们获得创作的灵感;
②做人应该真诚坦荡,这样才能收获友谊;
③人生之路总是曲折坎坷,但我们要拼尽全力绽放人生;
④人生应该顺应本心,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每个要点2分,答对三个要点,给满分。
若有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九、(10分)
25.(10分)(略)
十、(50分)
26.(50分)(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孔子被围困在陈国、蔡国之间,七天都吃不上饭,弟子们都露出了饥饿的面色,(但是孔子)依然在不停地读书、修习礼乐。
子路上前劝谏孔子说:
“做善事的人,上天会用幸福来回报他;
做不善之事的人,上天会用灾祸来回报他。
现在先生您积累德行和仁义,做善事已经很久了,为什么处境这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西城 一下 期末 语文 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