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入厂煤入炉煤采样技术规范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481886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54.08KB
汽车入厂煤入炉煤采样技术规范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汽车入厂煤入炉煤采样技术规范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入厂煤入炉煤采样技术规范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37.2
累年平均最低气压
973.6
2
气温
累年平均气温
℃
12.8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
37.4
累年极端最低气温
-12.4
最热月平均气温
24.9
最冷月平均气温
-0.7
50年重现期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值
50年重现期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值
3
湿度
累年平均(绝对湿度)水汽压
11.8
累年最大(绝对湿度)水汽压
累年最小(绝对湿度)水汽压
11.0
累年平均相对湿度
%
63
累年最小相对湿度
60
2.3电厂建设规模
本工程为扩建工程,新建1×
480t/h锅炉+2×
50MW汽机机组。
2.4煤质资料
本工程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煤质及灰成份分析数据如下:
煤样名称
符号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工业分析
收到基灰
Aar
25
27
收到基挥发份
Var
30
26
收到基固定碳
Fcar
35
39
全水分
Mt,ar
10
8
元素分析
收到基碳
Car
54
50.55
收到基氢
Har
3.2
2.2
收到基氮
Nar
1.4
0.85
收到基氧
Oar
5.6
9.4
收到基硫
St,ar
0.8
2.0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MJ/kg
20700
19237
哈氏可磨指数
HGI
/
煤冲刷磨损指数
Ke
来煤粒度
mm
50
灰成分分析
二氧化硅
SiO2
44.59
三氧化二铝
Al2O3
40.61
二氧化钛
TiO2
1.41
三氧化二铁
Fe2O3
2.78
氧化钙
CaO
5.41
氧化镁
MgO
0.46
氧化钠
Na2O
0.1
氧化钾
K2O
0.28
三氧化硫
SO3
2.99
二氧化锰
MnO2
灰熔融温度
变形温度
DT
×
103℃
>1500
软化温度
ST
半球温度
HT
流动温度
FT
游离二氧化硅
SiO2(F)
锅炉燃煤量如下:
机组容量
项目
一台炉
小时耗煤量(t/h)
66
71
日耗煤量(t/d)
1452
1562
年耗煤量(×
104t/a)
46.2
49.7
注:
1、小时耗煤量按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计算。
2、日运行小时数按22小时计。
3、本期机组年运行小时数按7000小时计。
2.5工作制
2.5.1运煤系统按三班制运行。
2.5.2每班运行时间不大于6小时,每日不大于18小时。
2.5.3设备运行时间:
每天应能持续准确24h运行。
2.6设计和运行条件
2.6.1本期工程日来煤量为1452吨,按日来煤不均衡系数1.1考虑,日最大来煤量1597.2吨。
2.6.2运行班次
入厂煤采制样日运行班次为二班连续运行。
入炉煤采制样日运行班次为三班连续运行。
2.6.3运行使用条件
2.6.3.1入厂煤采样设备共1套,为桥式采制样设备,布置于汽车衡前的卸车作业区内,设备自带防雨、雪措施,安装数量为1套。
运煤车辆采用载重60~120吨的自卸汽车。
来煤粒度≤200mm,进料粒度≤200mm,出料料度≤6mm,粒度大于6mm的煤样不得超过3%。
入厂煤采制样设备应能在煤的全水分8~15%的工况下正常工作。
2.6.3.2车型:
运煤车辆采用载重60吨~120吨(含挂车)的自卸汽车,其最大载重汽车外形尺寸如下:
(请业主填写涂黄处)
底盘高度:
1.2m
宽度:
2.5m
轮距:
2m
汽车最大高度:
4.5m
最大长度:
18m
2.6.3.3本工程入炉煤采制样设备共2套,安装于2号带式输送机栈桥中部的入炉煤采样间内,带式输送机技术规范为:
B=800mm,V=1.6m/s,Q=200t/h,H=1000mm;
皮带机倾角14.2°
,中心距2400mm,为DTII(A)型带式输送机;
来煤粒度≤10mm,出料料度≤6mm,粒度大于6mm的煤样不得超过3%。
2.6.3.4采制样设备应能满足长期短时、经常启、停频繁的运行要求;
启动、运行和停机应平稳并安全可靠,应能长期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
2.6.3.5附图
3.设备规范
入厂煤、入炉煤采样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验收应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应满足下列规范和标准:
DL/T5187.1-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GB50660-2011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985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DLJ52-81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
JB/ZQ4000.3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GB986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GB/T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3323
钢熔化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II类混合区评价标准
GB3367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
GB/T5837
液力偶合器型式与基本参数
JB/ZQ4000.7
锻件通用技术要求
JB/ZQ4000.5
铸件通用技术要求
GB6402
钢锻材超声纵波探伤方法
ZBJ19009
圆柱齿轮减速器通用技术条件
JB8
产品标牌
GB755
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分类
GB1764
漆膜厚度测定法
GB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JB/ZQ4000.2
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ZQ4000.9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JB/ZQ4000.10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ZQ4286
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J55
工业与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设备设计规范
GB9239-88
刚性转子平衡品质允许不平衡的确定
GB4026
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及字母数字系统的应用通则
GB5014
弹性柱销联轴器
GB10095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GB474-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475-2008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
GBT19494-2004
煤炭机械化采样
上述标准均应为招标截止日时的最新版本。
在上述标准、规程(规定)发生矛盾的情况下,按较高标准执行。
4技术要求
4.1总的技术要求
由于来煤为未经处理的原煤,其中不可避免地含有部分大石块、大煤块、大木块、矸石、草袋和其它杂物,煤的含水量和粘结程度、冻结与否均难以控制,亦无法避免煤中硫和硫酸盐可能对设备的影响,投标方需考虑上述因素,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4.1.1汽车入厂煤采制样设备和入炉煤采制样设备的设计、制造、包装、运输、储存、验收应符合有关国家机械﹑电力部的标准,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及文件制造。
4.1.2各部分性能稳定可靠,故障率低,能够充分保证采制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充分满足国家GB475--2008《商品煤样采取方法》和国家GB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的要求。
4.1.3所有设备均正确设计和制造,符合国家有关机械、电力的标准,在正常工况下均能安全、持续运行,无过度的应力、振动、温升、磨损、腐蚀、老化等其它问题。
4.1.4汽车入厂煤采制样设备的结构形式为桥式,两台并排布置,应有可靠的防雨、雪的设施和低温(-40℃)下的防冻措施,保证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入炉煤采制样设备的结构形式为中部采样,每台采样头对应一套破碎缩分设备。
4.1.5外购配套件,应选用目前优质名牌、节能先进的产品,并有生产许可证及生产检验合格证。
4.1.6对易于磨损、腐蚀、老化或需要调整、检查或更换的部件提供备用品,并能比较方便地拆卸、更换和修理。
所有重型部件均具有便于安装和维修需要的起吊或搬运的条件。
4.1.7所用的材料及零部件(或元器件)均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且是新型的和优质的,并能满足当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4.1.8所使用的零件或组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4.1.9各转动件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润滑部分密封良好,无油脂渗漏现象。
轴承温升不超过35℃,轴承温度不超过70℃。
4.1.10外露的转动部件均设置防护罩,且便于拆卸。
人员易于达到的部位设置防护栏。
对需要维护的工作点有足够的空间和立足点,必要时设平台;
当高度≥1.5米时,都装设栏杆,但不妨碍维修工作。
4.1.11设备中的结构件钢材在下料前应进行喷丸预处理,金属构件焊缝均无任何裂缝、夹渣、气孔、未熔合及未焊透等缺陷。
4.1.12设备及部件的噪声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4.1.13设备标志
4.1.13.1设备铭牌应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板制造。
4.1.13.2铭牌安放在运行人员容易看到的地方。
4.1.13.3铭牌上刻有耐磨损的下列内容:
制造厂国别;
制造厂名称;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主要技术参数;
出厂日期编码;
出厂检验编码。
4.2汽车入厂煤采制样设备技术要求
4.2.1采样机
4.2.1.1采样机应能快速﹑可靠﹑安全地对运煤车辆进行采制煤样作业。
汽车入厂煤采样设备能独立完成采样、制样工作,且具备采样、破碎、缩分、制样和余煤回收功能。
采制样精确度A应达±
1.5%。
系统应无物料损失,水分损失<
1.0%。
4.2.1.2一个车箱实施三点采样、放样的时间周期应小于130秒。
4.2.1.3采样头必须能对原煤进行全断面采样,保证所取煤样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不堵塞,易清除残煤,能对冻煤、大块煤进行破碎取样。
采样头具有三维方向移动的能力。
4.2.1.4采样头进给机构先进可靠,维护简易,进给速度能随进给阻力的变化而变化。
4.2.1.5采样头要尽可能实现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易维护。
4.2.1.6采样机应满足我国公路限界的规定,并给汽车提供红绿灯信号及两台机明显各不相同的音响警示信号。
4.2.1.7采样头外壳及护罩采用不锈钢耐磨材料。
采样头使用寿命不小于5000h。
4.2.1.8采样头有机械和电气过载保护设备,遇到切割不动的硬物时,采样头应能自动退让,能避免煤中石头、木头、大快煤、金属物品等,以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要设有防范采样头钻破车底部的设施,整个系统有可靠的防堵措施,发生堵塞现象有报警信号,整个系统便于检修。
4.2.1.9液压站及液压元件采用力士乐产品、美国派克,液压管道采用不锈钢。
液压系统低温下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工作性能。
电气元件采用施奈德产品、ABB或其它知名品牌。
4.2.1.10所有编码器、限位开关安装位置应便于检修更换。
4.2.1.11采样机应能在传感器损坏的情况下手动或半自动工作。
采样头结构上应设有过载保护装置和断电情况下的手动提升装置。
4.2.1.12相关采样数据应有记录且便于打印输出。
4.2.2制样系统
4.2.2.1自采样器出来的样煤必须在无外部人为因素影响的密闭情况下传输,破碎至要求的粒度,缩分至所需的重量。
4.2.2.2样煤传输和制样过程的路线应尽可能短,在煤种变更时,易于清残,不混样。
4.2.2.3要尽可能减少制样过程的堵塞(由生产厂家提供防堵措施)。
特殊情况下的堵塞不能影响采样。
4.2.2.4样煤传输、破碎、缩分设备要可靠,腐蚀磨损件易更换。
4.2.2.5储煤、输煤设备与煤接触的表面,机上所有落煤管道均应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内衬表面光滑的耐磨合金衬板以保证不堵煤,采制样设备在来煤水份15%时应能正常工作。
4.2.2.6留样应在密封的容器内,重量不少于8kg。
样品筒为不锈钢制。
4.2.2.7制样设备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样品的水分不损失、煤粉不飞扬、系统不堵塞,密封式皮带给料机能保证均匀地给煤,有调整给煤量、清扫、防尘及避免影响煤样水分的设施,缩分器不发生堵煤,运行平稳可靠、无噪音,且缩分比可任意调,缩分精度≤0.37A无系统误差,子样收集器用于存放样品,并具有防潮、防尘功能。
样品按不同煤种及产地采用自动换罐的电动集样器,定位准确,取瓶方便,全密封,数量12瓶。
4.2.2.8制样前应对煤样进行除铁和除杂物处理,防止煤样中的铁件和杂物损坏制样设备。
4.2.2.9碎煤机对进料中偶然进入的难碎异物应有反排功能,以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样品破碎后,粒度应小于6mm。
4.2.2.10样品破碎机锤头和破碎板的使用寿命不小于8000h。
在破碎过程中,轴承等部件不应发生过热现象。
4.2.2.11缩分器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二分与其它型式的缩分原理相结合的方式,以减少缩分误差。
缩分器的缩分比应符合煤样缩制时其最小重量与粒度间关系。
缩分后粒度小于3mm的留样量应大于等于3.75kg。
并配有余煤处理系统,余煤应全部弃回到运煤车内。
4.2.2.12采样机钢结构部分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运行时不得有晃动和抖动现象出现。
4.2.2.13采样机机上平台和钢梯应设踢脚板和栏杆,分别高120mm和1200mm。
4.2.2.14汽车入厂煤采样设备缩分比不小于1/100。
4.2.2.15汽车入厂煤采样设备采样精度在±
1.5%范围内。
4.2.2.16整机和各部件噪声等级不大于85db。
4.2.2.17给料机
4.2.2.17.1给料机采用无级变速,并应带有胶带清扫机构。
4.2.2.17.2给料机采用密闭带式给煤机,工作性能可靠,并能有效地防止粉尘散发、减少系统水份损失,系统水份损失率<
1.0%。
给料机的设置,应使进入破碎机物料流均匀,并减少破碎机的压力。
并可手动调整带速机出料挡板高度,根据需要调整给料流量。
4.2.2.17.3整个系统的进煤口、出煤口及其间连接落煤管皆采用不锈钢耐磨材料。
4.2.2.17.4整个系统应设有进煤口、出煤口的堵煤报警保护装置。
4.2.2.18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应保证人身安全和劳动保护条件。
4.2.2.19采样精密度需经六分样法检验合格。
4.2.3.余煤返回装置
4.2.3.1余煤返回装置要求采用全密闭式输送设备,定点定时排放。
4.2.3.2全密闭式输送设备外壳要求采用不锈钢耐磨材料。
4.2.4司机室
4.2.4.1采样机上应设司机室,司机室必须安装牢固,室墙保暖隔热,墙厚不小于200mm,其位置应保证操作员视线良好,司机室的门设有闭锁设备。
4.2.4.2司机室应具有良好的密封防尘、防水性能,防晒隔热保温、消防齐全。
司机室内设置合理,保证操作员方便、快捷、准确地进行操作。
4.2.4.3司机室内装设电铃、话筒及扩音设备、通讯设备、冷暖空调器(美的、海尔)、灭火器、工作台﹑工作椅等。
带独立的控制间。
4.2.4.4司机室面对车辆的正前方和左右两侧均设置中空大玻璃窗,以满足司机观察视线宽阔和冬季玻璃防霜的要求,有良好的照明措施满足夜间工作需要。
设有上下钢梯,钢梯及司机室不影响汽车的通行。
4.2.4.5机上应设风速报警信号和连续声光报警信号。
4.2.4.6机上应设工作照明投光灯,功率不低于1kW,在机上制取样平台处应设置照明灯具,其照度不低于100LUX。
所有灯具均要求防水﹑防尘﹑防振。
4.2.4.7平台、栏杆
检修各部分设备的平台应结构合理,表面荷载不小于4Kpa。
平台四周设高度不小于1.2m的栏杆。
上下平台的钢梯倾角一般不大于45°
。
4.2.5噪声:
≤80dB;
(A声级,离设备1m处测量)。
4.2.6粉尘:
符合TJ36的规定。
4.3入炉煤采制样设备技术要求
4.3.1采样头:
4.3.1.1采样头的采样方法及原理应符合国标商品煤样采取方法规定。
4.3.1.2采样头的结构应合理,其尺寸应优化,布置时不应占用运行通道。
采样头在运行中应不堵煤不撒煤,采样头应能采出煤流全断面煤样,但不能损伤胶带,采煤板的宽度应不小于入炉煤最大粒度的3倍。
4.3.1.3采样头刮煤板的采样速度应大于或等于输煤皮带的速度,并保证所采煤样全部落入集煤槽内,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且便于操作。
采样头的采样周期可在0.3-30分钟任意设定,并可根据采集子样数进行调节,每个子样量不少于5kg。
4.3.1.4采样头护罩采用不锈钢耐磨材料,材料厚度不小于3mm。
4.3.2碎煤机:
4.3.2.1投标方应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碎煤机的型式。
4.3.2.2进料粒度≤30mm,出料粒度均≤6mm,所采样煤经碎煤机破碎后,粒度大于3mm的煤样不得超过3%,并且其破碎粒径应可调。
4.3.2.3在破碎过程中不得引起煤中水分的损失。
4.3.2.4碎煤机结构应合理,不应出现堵煤、粘煤、漏风等现象。
碎煤机对进料中偶然进入的难碎异物应有自停或反排功能,以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对不能破碎的物料,应设收集机构,可由人工清理排除。
4.3.2.5碎煤机的易损件应更换方便。
碎煤机的磨煤部分应为耐磨材料,其破碎锤头和破碎板的使用寿命应不小于8000h。
在破碎过程中,不应发生过热现象。
4.3.3缩分器
4.3.3.1投标方应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缩分器的型式。
缩分器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二分与其它型式的缩分原理相结合的方式,以减少缩分误差。
缩分器的缩分比应从1/20-1/50可调,并应符合煤样缩分后留样重量与粒度的关系。
4.3.3.2缩分器结构应合理,不应出现堵煤、粘煤、漏风等现象。
4.3.3.3缩分器下部的取样桶取、放应方便,且每台缩分器应配一套取样桶。
4.3.3.4缩分器下部余煤应回收至带式输送机上。
4.3.4给煤机
4.3.4.1给煤机采用密闭带式给煤机并应具有胶带清扫机构。
4.3.4.2整个系统的进煤口、出煤口及其间连接落煤管皆采用不锈钢耐磨材料,材料厚度不小于3mm。
4.3.4.3整个系统应设有防跑偏、进煤口、出煤口的堵煤报警等保护装置。
4.3.5余煤回收设备:
4.3.5.1余煤返回装置布置于两路皮带机外侧,要求采用密闭式带式给煤机给入斗式提升机系统,再由斗式提升机提高后返回主皮带机系统中。
余煤回收设备的结构应合理,不应出现堵煤、粘煤、撒煤等现象。
4.3.5.2余煤回收设备的出力应与采样头的出力相匹配。
斗式提升机应设有防跑偏、防卡、防堵等机械、电气保护措施。
4.3.6集样器
采用自动换罐的电动集样器。
集样器应定位准确,取样方便,全密封。
样瓶数量8瓶。
4.3.7落煤管
所有标准和非标落煤管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标准落煤管按《D-YM96典型设计选用手册》规定的尺寸制造。
4.3.8平台、栏杆
检修各部分设备的平台应结构合理,表面荷载不小于4kPa。
4.4供电和控制要求
4.4.1投标方应提供入炉煤采制样设备所需的全部动力、控制设备,招标方仅提供交流380/220V电源。
4.4.2就地设控制柜,采制样装置具有远程控制(可随输煤系统皮带机的程序启动而启动)和就地手动控制功能。
投标方应提供信号电缆并保证传输信号的准确性。
投标方应提供信号电缆的型号、规格及长度,电缆选用C类阻燃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缆,即ZRC-YJV系列。
招标方负责电缆敷设。
设就地控制箱(不锈钢制作)。
4.4.3控制方式:
就地手动控制和程序控制。
控制采用可编程控制器,要留有与输煤系统设备联锁的功能。
投标方有义务配合运煤系统程控承包商完成此功能。
4.4.4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间应能方便可靠灵活的切换。
4.4.5电气一二次元件产品须包含施奈德或ABB或其它知名品牌三个品牌,DCS应采用施奈德公司或其它知名品牌三个品牌产品。
投标方报价时应开列进口部件清单,注明产地、型号、数量及单价。
4.4.6投标方设备所带的可编程控制器的选择须包含施奈德或西门子或其它知名品牌三个品牌。
4.4.7采样系统发生故障时,应能向输煤程控室报警并自动停机,但不能影响主皮带机的正常运行。
4.4.8投标时应列出控制系统的I/O点清单(注明用途)。
控制系统的机柜应留有10%插槽备用位置,I/O点应设有20%的余量。
4.4.8安装在输煤皮带机廊道内电动机的防护等级为IP56,其余电动机的防护等级为IP54。
全套装置为连续工作制。
电动机等设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入厂煤入炉煤 采样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