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前二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477122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6.38KB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前二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前二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前二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政治:
宗法分封制度破坏,王室衰微,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诸侯争霸,卿大夫夺权,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各国君主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各国变法,增强实力。
经济:
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
产生了新的土地经营方式,即租佃关系;
出现了新的阶级关系,地主和佃农的关系。
文化:
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现象。
(是我国古代文化繁荣的第一次高峰)
二、孔子
1、政治思想:
①核心:
“仁”和“礼”
“仁者爱人”,要做到爱人,要求统治阶级要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
要实现“仁”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礼是指周礼,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②为政以德。
仁者爱人的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评价孔子思想中积极和消极的成分:
孔子提出仁的主观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进步性:
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
有助于调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协调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这是其思想在后世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原因。
消极的成分:
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保守的一面,当时社会动乱,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这也是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的原因。
2、哲学天命观:
鬼神观上,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其关注点放在人事和现实社会上。
3、孔子对文化教育的贡献:
A、晚年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扩大了教育范围。
B、留下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
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仁不让于师。
”等。
C、整理文化典籍:
《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乐》(佚失)
孔子的言行,其弟子记录在《论语》中。
三、老子
1、道家学派创始人,著《道德经》。
2、老子的思想
①哲学思想:
“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万物,有生于无。
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②辨证法思想(精华部分):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两个方面,但可以互相转化
③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老子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不利于社会发展,有消极的因素,这是其局限性。
评价:
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流派及主张
流派
代表
思想主张
地位
儒
家
孟子
政治主张:
“仁政”、民贵君轻、
人性论:
性善论、
人格:
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
唯物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性恶论、
政治思想:
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思想。
但很长时间
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战国时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学说对中国古代哲学有深远影响。
道家
庄子
齐物论、逍遥人生观、天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
法家
韩非
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国家;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主张变法革新。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着,他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
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是秦治国的指导思想。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
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战国以后不受重视
兵家
孙武
孙膑
《孙子兵法》(春秋)
《孙膑兵法》(战国)
3、百家争鸣出现的意义(10页)
(1)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3)道家思想是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4)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
(5)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
③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
五、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1、汉初的政治统治思想与汉武帝时代比有何区别?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在西汉取得独尊的地位?
儒家的“仁政”主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是一种较为高明的统治政策。
而且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有利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3、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董仲舒思想的特点)
董仲舒把道家、阴阳家、法家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成为时代需要的新儒学体系。
4、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和影响。
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新儒学的思想基础)“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找到合法的依据,使儒学神学化;
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
皇帝必须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
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
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3)强调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
4)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提倡孝道。
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5、
(1)思想来源:
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学说:
君权神授;
(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
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4)思想核心:
大一统(“新”所在)
6、新儒学的评价
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这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
2)“天人感应”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的目的。
3)基本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圈”共同体。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a、儒学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结束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
b、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稳定社会秩序。
C、消极作用:
限制了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但统治者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进步。
7、儒家是怎样成为正统思想的?
①汉武帝时代,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
董仲舒顺应当时的大一统趋势,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汉武帝推行了兴办太学等其它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
汉武帝确立了儒家独尊地位。
8、儒家思想为什么会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因为儒家的“仁政、德治”利于调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
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稳定社会。
后代的儒学家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树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9、战国、秦、西汉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这一历史状况在哲学思想上有明显的反映。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一时期哲学思想界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
(2)分析其发展变化的社会根源。
(3)指出这种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1)发展趋势:
由“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2)社会根源:
①战国时期,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建立,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许多思想家从自己阶层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发表对当时社会变革的不同主张,逐步形成了“诸子百家”。
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②秦统一全国后,建立起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为加强统治和巩固统一,统治者尊崇和应用法家思想,压制其它学派思想。
③西汉前期,王国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巩固。
汉武帝采取措施解除了这一威胁。
儒生董仲舒适应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提出了“春秋大一统”思想,并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3)说明:
思想界的发展变化是由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决定的,而且它又对经济、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10、叙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儒家学派的地位和思想内容所经历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大变革,百家争鸣;
儒家主张仁政,反对苛政,成为当时显学。
(2)秦统一后,以法为教,徭役繁重,刑严酷法,儒家学派为秦朝所不容,秦始皇“焚书坑儒”。
(3)西汉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为适应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推行大一统;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被汉武帝所采纳,从此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1、董仲舒说:
“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又说: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就上述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评价其作用和影响。
(1)言论的核心思想是君权神授、独尊儒术。
(2)汉武帝时面临着一系列社会问题:
南北方边境的不宁;
王国威胁中央集权;
阶级矛盾尖锐。
社会需要一种思想理论来巩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3)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改造以适应封建统治需要并被统治者所接受。
这客观上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六、宋明理学
1、理学兴起的背景
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儒学粗糙的思想无法控制人心;
佛教道教的传播,使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三教相互吸纳渗透,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宋代,实现了三教合一,出现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
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比较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北宋程颢程颐理学的奠基者
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四书章句集注》
南宋:
陆九渊
明朝:
王守仁
思
想主张
A、“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B、求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C、修身:
存天理,灭人欲
A、陆九渊:
“心即理也”,心是世界的本原。
求理的方法:
“发明本心”以求理。
B、王守仁:
“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不同点
对理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在心外。
穷“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认为“心即理也”,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
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阳明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
共同点
1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
2内容上:
都承认“理”的存在,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3影响上:
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3、宋明理学的影响
理学的意义:
把三纲五常解释为天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君主专制统治与封建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消极影响:
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七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明清之际为什么会出现批判君主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思想?
政治上:
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日趋落后;
经济上: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思想上:
西方的科技、思想传入中国。
阶级矛盾:
农民起义不断。
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
思想
代表作
李贽
《焚书》
《藏书》
①鞭挞程朱理学、批判孔孟儒学,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②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认为人皆有私,私欲是合理的,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③、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
否定万物生于理,否定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王夫之
《船山遗书》
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了唯物思想体系:
a哲学的本体论:
“理在气中”b认识论:
“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c人性:
“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肯定了人的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欲的合理性,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
黄宗羲
《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a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法治”。
b认为君臣关系不是奴仆而是平等的。
c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d工商皆本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a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b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c经世致用思想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主张的共同点
(1)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
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为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
(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
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为本”,应该受到保护。
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应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
(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经世致用的思想。
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4、中国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
这两种思想都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深刻批判,也就是说都是反封建的。
2)不同点:
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有限。
法国启蒙思想,彻底批判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提出了三权分力等资产阶级国家蓝图,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5、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事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惊惧。
2)反对封建专制。
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
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八.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儒家思想
设问一:
阅读材料(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依据材料,分析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
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
1)、“大一统”思想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有积极作用。
2)、“仁”、“仁政”及“以德治民”等观点,有助于防止暴政,缓和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
3)、“仁义”、“孝道”等观点,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
设问二:
阅读材料陈独秀尖锐地指出: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
……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依据材料,指出儒家思想有哪些消极影响?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消极影响。
其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重理轻法观念等都产生过消极影响。
儒家思想对钳制人们思想、阻碍科学发展等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设问三:
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
批判性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坚持发展创新的观念,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九.儒学的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
儒家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何积极的借鉴意义?
答:
有助于形成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
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君子养心莫善于诚”等内容
弘扬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对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有何影响?
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振兴.如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孔子学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儒家思想在营造良好的国际关系方面有哪些积极作用?
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礼尚往来.人怀礼而亲,家怀礼而近,国怀礼而和
设问四:
在时尚新潮、复杂多变的信息时代,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人的为人处世可提供哪些借鉴?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坦荡荡;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
第八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书写材料的演变:
①商周:
甲骨文、金文
②战国秦汉时期:
竹木简牍和丝织品
③西汉;
可能发明书写用纸:
④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发明新的书写材料——蔡侯纸
⑤魏晋南北朝时期:
纸的质量和产量提高,纸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时间
发明者
成就
世界地位
四
大
发
明
西汉
东汉
蔡伦
造纸术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
纸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人传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唐朝
雕版印刷术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北宋
毕升
活字印刷
唐宋
火药
在14世纪经()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的震动。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指南针
北宋时运用于航海;
13世纪传入欧洲,在()中起了重要作用。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天
文
学
战国
甘德
《甘石星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石申
《石氏星表》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浑象仪地球是圆的
地动仪
比欧洲早1000多年
僧一行
黄道游仪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位置的变动
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元
郭守敬
简仪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多年
《》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数学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春秋战国
九九乘法口决、度量衡、筹算计算法
珠算法
九章算术
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标志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南朝
祖冲之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七位
比世界领先1000多年
农学
强调应用
南北朝
贾思勰
《》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元朝
王祯
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朝
徐光启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徐光启被称“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医
《黄帝内经》
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麓版 历史 必修 三前二 单元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