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鱼雷防护系统概述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453155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15KB
战列舰鱼雷防护系统概述文档格式.docx
《战列舰鱼雷防护系统概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列舰鱼雷防护系统概述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进一些的燃煤器可以布置于“双层底”结构之后、煤仓之外,这样战舰就不用在煤仓内侧的舱壁上打眼了。
但不幸的是,要通过改装来获得布置燃煤器的空间仍然十分困难,因而这种布置的战舰也很少。
在这种设计中,煤的地位相当重要。
一些设计师认为,在煤块被冲击波粉碎的同时,自身也会吸收冲击中的大量能量。
但是,战舰上的煤炭毕竟是消耗品,其存量多少即影响到防护效果。
而让一艘战列舰随时装满煤毫无疑问也是不现实的。
同时,煤炭粉尘在面对爆炸时也是对战舰生存的一大威胁。
之后,设计师们逐渐认识到,以煤为燃料实际上阻碍了鱼雷防护能力的提升。
同时,根据一步步的摸索,设计师们确定了鱼雷防护系统的基本设计要求:
1.它必须能吸收爆炸气体与海水混合的泡沫中的强压。
2.它必须能抵挡住雷头弹片或由爆炸产生的结构破片侵入被保护区域。
3.它必须防止受保护的区域不被进水淹没。
根据实际情况与在设计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设计师们总结了这样几点:
1.消耗爆炸能量最佳的方式是使超压泡沫迅速进入一个空舱。
2.液体可以有效吸收能量,同时还可以扰乱冲击波的传导。
3.装甲舱壁必须能防止破片的侵入,但同时也要具有一定弹性,这样可以作为一道高强度舱壁消耗能量。
4.防止进水的最佳方式是在侧面舰壳后布置一道完整的、无开口的水密舱壁。
不论其他部位设计如何,这一点是决定TDS防护效果最重要的因素。
在石油取代煤作为战列舰主要燃料后,无畏舰开始装备一种按某种形式布置的层状鱼雷防护系统。
这种布置一般有一个空舱,一个液舱以及至少一道装甲舱壁。
这时,装甲舱壁还被作为水密舱壁。
这种布置的缺陷在于,一旦装甲舱壁被破片击穿或被爆炸损坏,受保护区仍然会被淹。
但比起早期的煤舱防护系统来,这种布置的效果已经好多了。
比起煤,石油燃料至少有以下优点:
它们是液体、易于处理、放热效率高……同时,作为TDS的一部分,液舱在燃料用尽后可以充入密度相近的海水,从而保持了系统防护效果的稳定性。
另外,这种空舱液舱的合理化布置以及适当的深度也使之效能大大增强。
一旦爆炸发生,超压泡沫首先会几乎不受限制地进入布置于最外层的空舱。
空舱可以大大吸收能量,但这种设计也会使舰壳严重破损,并破坏战舰的外层空间。
同时,它还无法起到防御破片的作用,并使得爆炸刚一发生就要面临较为严重的大面积进水问题。
如果将液舱布置于最外层,尽管可以延缓冲击的传递,但会有更多的能量传递到内部的防护结构上。
一战开始后,设计师们开始从实战的战例中获取经验,力图设计出最有效的TDS。
初期,欧洲大陆上打得热火朝天,而大洋另一侧的美国仍然处于和平状态。
1915年。
美国谨慎而保守的设计师开始在田纳西级战列舰上使用一种比以往的鱼雷防护系统都更有效的布置。
在田纳西级上,美国人使用了涡轮机电力传动系统,使得动力舱需要占用的宽度大幅削减。
因此,设计师可以获得更大的深度来布置他们设计的、被称为“五层系统”的鱼雷防护系统。
“五层系统”由两层空舱与三层液舱组成,最外层和最内层为空舱,中间的三层为液舱。
这一系统创新性的使用了三道较薄的高弹性钢作为防雷壁,布置于内侧的四层之间,并在内层空舱后布置最后的水密舱壁。
每道防雷壁都经过仔细认真的设计,可在其被冲击撕裂前提供最大的阻力。
三道防雷壁彼此隔开,因此如果其中一道被破坏并不会影响到另外完好的几道,最后一道防雷壁被破坏也不会影响到水密舱壁。
在三层防雷壁与五层隔舱全部被破坏后,冲击波才会到达水密舱。
因此,整个系统在面对爆炸时可发挥它们的极限,以其最大的阻力抵抗水下爆炸。
这一系统的实战表现较为优秀。
从水下爆炸的角度看,唯一的缺陷可能是最初破坏外层空舱导致的进水会使战舰横倾,但这一点可通过反向注水的方式轻松纠正。
在珍珠港事件中,西弗吉尼亚号(BB-48)被日军空投鱼雷多次击中,但其最内层水密舱壁始终保持完好。
之所以沉没并非TDS未发挥作用,而是鱼雷命中位置偏上,造成TDS之上的地区大面积进水。
而加利福尼亚号(BB-44)的TDS也完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因为毫无准备、损管不足而坐底沉没。
1915年11月,英国在声望级战列巡洋舰上设计出一种更为创新的鱼雷防护系统。
设计师为战舰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水下膨出部,这样可大大增加TDS的深度。
这种设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设计吃水下,结合声望级的倾斜主装甲带,其剖面的水线宽度几乎是全舰最窄的部分,而水线面积也很小,这无疑不利于战舰的稳定——尽管声望级的较大的船舷外倾使得实际吃水要更深。
1917年,英国人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可惜问题也更大。
R级战列舰的拉米利斯号(HMSRamillies)第一次被装上了内有所谓“防水材料”的水下膨出部。
这种“防水材料”实际上是一个个内部装有木浆的、直径8至9英寸的密封金属管。
按理论说,这些金属管在空舱进水后仍能起到保持浮力的作用,同时设计师也希望爆炸在摧毁它们的同时会耗损大量能量。
但实际中,金属管的密封大约是得不到保证。
内部不是进水就是发霉,使之丧失了保护浮力的作用,也丧失了其存在价值。
因此,这种设计也只在R级上使用过了。
拉米利斯号与决心号在二战中都被鱼雷重创,而皇家橡树号则在斯卡帕湾内被鱼雷击沉,大约也能显示出这种布置十分有限的效能。
1922年的纳尔逊级是第一个吨位受到条约限制的设计,但仍然采用了传统的分层式鱼雷防护系统。
不过,纳尔逊级采用了内置主装甲带的布置,在受到攻击时可能会导致TDS上部被水淹没,从而降低其效能。
随后,意大利人接下了创新TDS的任务。
1934年,他们在新战列舰维托里奥·
维内托级上使用了特殊的被称为“普列赛系统”的鱼雷防护结构,并将其安装到了进行大规模改装的的老式战列舰上。
其设计是一个庞大的、高强度的双层圆筒,这无疑使人想起拉米利斯号的金属管——而这可是超大号的。
按照普列赛的理论,鱼雷的爆炸将会在使圆筒解体的过程中耗费巨大的能量,从而没有力量再去侵入之后的防雷壁。
但在实战中,这一设计被证明十分失败,因为高压并不会按预想的摧毁圆筒,而是集中破坏其结构上最大的弱点,圆筒与舰体的连接处的内向内凹陷的舱壁。
而这道舱壁的形状使之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为什么?
小学玩过铅笔戳蛋壳吧?
)意大利人的较差的制作工艺也使其性能进一步降低。
在塔兰托的空袭中,加富尔伯爵号被一枚鱼雷击沉,卡欧·
杜里奥号也在被命中一枚鱼雷后被迫抢滩,利托里奥号在三枚鱼雷打击后舰首搁浅。
在此之后,维内托级又多次在海上发生因鱼雷命中而严重进水的情况,这并非是一艘现代战列舰应该表现出的防护能力。
同时,普列赛系统需要占用大量空间,且使得主装甲带水下延伸不够,让炮弹有可能从水下击入。
这个事例再次证明,并非每一次创新都代表进步。
最后的发展出现在1937年日本的超级战列舰大和级上。
在大和级上,日本人将侧舷的装甲带延伸至舰体内部,一直到与舰底连接,形成一道防雷壁。
尽管与主装甲带相比,这层防雷壁要薄不少,但与其他国家比较、特别是美国1915年鱼雷防护系统的设计比较,这层装甲已经非常厚了。
但是,过厚的防雷壁一样存在问题。
在作为防雷壁时,日本人厚重的装甲的形变能力明显不够,而刚性过强。
这导致爆炸的高压在面对防雷壁时会集中到它们的连接、支撑部位去,造成防雷壁被局部破坏,导致进水。
更糟糕的是,在大和级上,装甲带与防雷壁的接合处存在强度不足的问题,容易被冲击破坏。
而一旦被破坏,产生的结构碎片就可以穿透内部薄薄的水密舱壁。
美国人在南达科他级与衣阿华级战列舰上也使用了这种设计,同样也存在刚性过强的问题,导致鱼雷防护系统实际上还达不到防护700磅炸药爆炸的设计要求。
因此,在蒙大拿级上,美国人又走回了传统设计的老路。
但是,经改进后的传统的TDS设计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
在二战采用传统布置的现代战列舰中,防雷壁大部分都是垂直于舰底的平行布置。
考虑到鱼雷命中的一般深度,防雷壁上缘往往离爆炸重心更近,而下缘在较远,整块防雷壁不可能平均受力。
因此,爆炸的强压就可能集中在最脆弱的部位:
防雷壁的上下两端的刚性连接点。
当然,限制鱼雷防护效能的另一点是随着鱼雷防护系统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的各型水下攻击武器。
正如针对一个时段的装甲防护设计能被将来更强大的火炮击穿,未来更强大的鱼雷也可以轻易破坏现在的TDS。
如果要事后增强鱼雷防护,只有两个选择。
一,像意大利人一样对老式战列舰进行昂贵的、大规模的重建;
二,像美国人、日本人与英国人一样在外侧加装一个膨出部,以增加防护系统的总深度与水密舱壁。
从鱼雷防护系统的设计来看,所有的设计目的都是尽可能削减而不是直接对抗爆炸产生的强压。
因此,最有效的提高防护效能的方式仍然是尽可能的增大鱼雷防护结构的深度。
法国的黎塞留级战列舰的鱼雷防护系统往往被认为是最为高效的,但主要原因仍是其TDS深度极大,而在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多特别的设计。
但即使是黎塞留级,因为受到舰形的限制,TDS的深度也不能保证一样。
比如在靠近舰首和舰尾的部分,其深度就大大下降,但却必须保证对弹药库有足够的防护(只好增厚防雷壁)。
美国的快速战列舰往往为追求速度而限制舰首的宽度,这样的不良后果就导致两端的TDS效能下降。
因此,北卡罗来纳号(BB-55)被潜射鱼雷命中时严重进水(当然,也需要承认,这次爆炸是超过了其设计防护要求的)。
类似的事还发生才南达科他级上,导致其舰尾鱼雷防护系统的效能大为降低。
最后,鱼雷防护系统从来不可能完全防护一艘战舰,特别是首尾两端。
但这些命中一样会造成严重影响。
无TDS的舰首被命中会导致严重进水,迫使战舰减速。
如果命中舰尾,则有可能会损毁重要的传动轴与舵机。
因此,一艘战列舰从来不可能受到全方位的完善保护,设计师最多能做到的,是如何尽可能多的保持舰首舰尾的浮力,在首尾严重进水的情况下不使战舰沉没。
这在美国是设计的基本标准(在英法意也一样),但德国的一战的吕佐夫号与日本二战的武藏号显然没能做到这一点。
如果鱼雷防护系统被突破,那么最后一道屏障就是内部的水密分舱了。
许多战舰为使破坏范围降低到最小,在一个大舱内布置一道或数道纵向隔舱,但若一侧进水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横倾。
另一些战舰采用了巡洋舰风格的所谓“单元结构”,不布置纵向水密舱。
这样固可以防止横倾,但也使水可淹没整个大舱,瘫痪更多的重要设备,进水问题也会因为过多而进一步恶化。
历史证明,对无畏舰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几千米外射来的炮弹,而是来自水下。
原文的附表如下
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在战斗中被雷击的简要统计
船名
命中日期
中雷
造成的结果
人操鱼雷和船底的炸弹
MM联合力量
1918-11-1
1
沉底
HMS伊丽莎白女王
1941-12-19
2
沉底,打捞
HMS勇士
KM提尔比茨
1943-9-22
3
瘫痪,机械损毁
水雷触击
HMS大胆
1914-10-27
SMS戈本(亚沃兹)
1914-12-26
留守
HMS不屈
1915-3-18
丧失机动
SMS塞得利茨
1916-4-24
损坏
SMS东弗里斯兰
1916-6-1
损毁
HIJMS榛名
1917-夏
SMS拜恩
1917-10-12
SMS国王
SMS马克格拉夫
1917-10-29
保持行动
1918-1-20
1+
丧失机动,原地打转
西班牙(阿方索十三世)
1937-4-30
HMS纳尔逊
1939-12-4
KM格耐森诺
1940-5-5
KM沙恩霍斯特
1942-2-12
暂时停船
MM朱利奥·
恺撒
1955-10-29
沉底(和平时期在苏联)
潜射雷击
让·
巴尔
1914-12-21
SMS大选帝侯
1916-11-5
SMS王储
SMS莫尔特克
1915-8-19
SMS威斯特法伦
1916-8-19
1918-4-25
HMS皇家橡树
1939-10-14
KM格耐森诺
1940-6-20
HMS决心
1940-9-25
HMS马来亚
1941-3-20
HMS巴哈姆
1941-11-25
MM维托里奥·
维内托
1941-12-14
HMS拉米雷斯
1942-5-7
1-2
USS北卡罗来纳
1942-9-15
HIJMS大和
1942-12-24
HIJMS武藏
1944-3-29
库尔贝
1944-8-17
HIJMS金刚
1944-11-20
1-4
水面雷击
HMS莫尔伯勒
1916-5-31
SMS塞得利茨
SMS吕佐夫
炮击后自沉
圣伊斯特万
1918-6-11
叶卡捷琳娜二世
1918-6-16
2+
彼得巴普洛夫斯克
1919-4-17
KM沙恩霍斯特
1940-6-8
KM俾斯麦
1941-5-27
5
丧失机动,炮击沉没
HIJMS比睿
1942-11-13
中雷+炮击,自沉
1943-12-26
4-6
HIJMS扶桑
1944-10-25
HIJMS山城
4
沉底,炮击沉没
航空雷击
MM加富尔公爵
1940-11-12
沉底,报销
MM卡约·
杜里奥
部分触底并捞起
MM利托里奥
1941-3-28
1941-4-6
1941-5-24
1941-5-26
HMS纳尔逊
1941-9-27
USS内华达
1941-12-7
USS俄克拉荷马
7-9
USS加利福尼亚
USS西弗吉尼亚
9
HMS反击
1941-12-10
HMS威尔士亲王
7
1942-6-15
6
瘫痪
USS马里兰
1944-6-22
1944-10-24
20
1945-4-7
13
USS宾夕法尼亚
1945-8-12
感应起爆的深水炸弹
敦刻尔克
1940-7-6
42
沉底,捞起
黎塞留
1940-7-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战列舰 鱼雷 防护 系统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