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各朝代斗茶图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437991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010.61KB
欣赏各朝代斗茶图Word格式.docx
《欣赏各朝代斗茶图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欣赏各朝代斗茶图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宣化6号墓壁画:
茶作坊图
描述:
下八里村6号墓壁画--茶作坊图[辽]
作者不详
199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6号辽墓出土。
壁画中共有6人,一人碾茶,一人煮水,一人点茶。
形象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煮茶情景。
辽张恭诱墓壁画:
煮汤图
张恭诱墓壁画(局部)--煮汤图[辽]
河北宣化下八里张恭诱墓出土
壁画中一童正执扇煮水,炉火正红,一男子端茶盘,盘中有茶二盏,桌上还放有茶托、茶盏。
辽韩师训墓壁画:
妇人饮茶听曲图
韩师训墓壁画--妇人饮茶听曲图[辽]
作者不详
河北宣化下八里韩师训墓出土
壁画右侧一女人正端杯饮茶,桌上还有几盘茶点,左侧有人弹琴,形像逼真。
卢仝烹茶图[南宋]刘松年
卢仝烹茶图[南宋]刘松年
绢本着色
该画生动地描绘了南宋时的烹茶情景。
画面上山石瘦削,松槐交错,枝叶繁茂,下覆茅屋。
卢仝拥书而坐,赤脚女婢治茶具,长须肩壶汲泉。
宫乐图(会茗图)[唐]
宫乐图(会茗图)[唐]作者不详
绢本设色
纵48.7厘米,横69.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描绘宫廷仕女坐长案娱乐茗饮的盛况。
图中12人,或坐或站于条案四周,长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长炳茶勺,一女正操勺,舀茶汤于自己茶碗内,另有正在啜茗品尝者,也有弹琴、吹萧者,神态生动,描绘细腻。
周昉:
调琴啜茗图卷
调琴啜茗图卷(听琴图)[唐]周昉
周昉,又名景玄,字仲朗、京兆,西安人,唐代著名仕女画家。
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
画中描绘五个女性,其中三个系贵族妇女。
一女坐在盘石上,正在调琴,左立一侍女,手托木盘,另一女坐在圆凳上,背向外,注视着琴音,作欲饮之态。
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听琴,另一侍女捧茶碗立于右边,画中贵族仕女曲眉丰肌、秾丽多态,反映了唐代尚丰肥的审美观,从画中仕女听琴品茗的姿态也可看出唐代贵族悠闲生活的一个侧面。
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图
萧翼赚兰亭图[唐]阎立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南宋摹本;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北宋摹本
阎立本,唐代早期画家,擅长画人物肖像和人物故事画。
画面有5位人物,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
画面上,机智而狡猾的萧翼和疑虑为难的辨才和尚,其神态维妙维肖。
画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另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
矮几上,放置着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
这幅画不仅记载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实,而且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
该画描绘了唐太宗遣萧翼赚兰亭序的史事。
古籍记载: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于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同当时名士谢安等41人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在水边举行的除去所谓不祥的祭祀)。
当时王羲之用绢纸、鼠须笔作兰亭序,计28行,324字,世称兰亭帖。
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至其七世孙僧智永,智永圆寂后,又传与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得序后在梁上凿暗槛藏之。
唐贞观年间,太宗喜欢书法,酷爱王羲之的字,唯得不到兰亭序而遗憾,后听说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便召见辨才,可是辨才却说见过此序,但不知下落,太宗苦思冥想,不知如何才能得到,一天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荐:
监察御史萧翼,此人有才有谋,由他出面定能取回兰亭序,太宗立即召见萧翼,萧翼建议自己装扮成普通人,带上王羲之杂贴几幅,慢慢接近辨才,可望成功。
太宗同意后便照此计划行事,骗得辨才好感和信任后,在谈论王羲之书法的过程中,辨才拿出了兰亭序,萧翼故意说此字不一定是真货,辨才不再将兰亭序藏在梁上,随便放在几上,一天趁辨才离家后,萧翼借故到辨才家取得兰亭序,后萧翼以御史身份召见辨才,辨才恍然大悟,知道受骗但已恨晚,萧翼得兰亭序后回到长安,太宗予以重赏。
赵孟?
陆羽烹茶图(元)
斗茶图[元]赵孟?
作者赵孟?
1254—1322年),元代画家。
该画是茶画中的传神之作,画面上四茶贩在树荫下作“茗战”(斗茶)。
人人身边备有茶炉、茶壶、茶碗和茶盏等饮茶用具,轻便的挑担有圆有方,随时随地可烹茶比试。
左前一人手持茶杯、一手提茶桶,意态自若,其身后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壶。
作将壶中茶水倾入杯中之态,另两人站立在一旁注视。
斗茶者把自制的茶叶拿出来比试,展现了宋代民间茶叶买卖和斗茶的情景。
饮茶图
佚名
团扇绢本设色
纵35.8厘米横35.9厘米
(美)弗利尔美术馆藏
图中画一侍女双手捧茶盘,一妇人伸手盘中拿茶具。
右边一贵夕3面向她们而立,仪态端庄娴静。
后随侍女双手捧一锦盒。
画风承唐代周吩,典雅浓丽。
旧题南唐周文矩画,然观其时代气息,应为宋人所作。
刘松年:
撵茶图(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刘松年,宋代宫廷画家。
浙江杭州人,擅长人物画。
该画为工笔白描,描绘了宋代从磨茶到烹点的具体过程、用具和点茶场面。
画中左前方一仆设坐在矮几上,正在转动碾磨磨茶,桌上有筛茶的茶罗、贮茶的茶盒等。
另一人伫立桌边,提着汤瓶点茶(泡茶),他左手边是煮水的炉、壶和茶巾,右手边是贮水瓮,桌上是茶筅、茶盏和盏托。
一切显得十分安静整洁,专注有序。
画面右侧有三人,一僧伏案执笔作书,传说此高僧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书圣”怀素。
一人相对而坐,似在观赏,另一人坐其旁,正展卷欣赏。
画面充分展示了贵族官宦之家讲究品茶的生动场面,是宋代茶叶品饮的真实写照。
斗茶图
斗茶图卷[唐]阎立本
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唐代民间斗茶的情景。
画面上有6个平民装束的人物,似三人为一组,各自身旁放着自己带来的茶具、茶炉及茶叶,左边三人中一人正在炉上煎茶,一卷袖人正持盏提壶将茶汤注入盏中,另一人手提茶壶似在夸耀自己茶叶的优异。
右边三人中两人正在仔细品饮,一赤脚者腰间带有专门为盛装名茶的小茶盒,并且手持茶罐作研茶状,同时三人似乎都在注意听取对方的介绍,也准备发表斗茶高论。
整个画面人物性格、神情刻画逼真,形象生动,再现了唐代某些产区已出现的斗茶情景。
赵原:
纸本设色
纵27.0厘米,横78.0厘米
该画以陆羽烹茶为题材,用水墨山水画反映优雅恬静的环境,远山近水,有一山岩平缓突出水面,一轩宏敞,堂上一人,按膝而坐,傍有童子,拥炉烹茶。
画前上首押“赵”字,题“陆羽烹茶图”,后款以“赵丹林”。
画题诗:
“山中茅屋是谁家,兀会闲吟到日斜,俗客不来山鸟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
品茶图[明]文征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画中茅屋正室,内置矮桌,文征明、陆子傅对坐,桌上只有清茶一壶二杯。
侧尾有泥炉砂壶,童子专心候火煮水。
根据书题七绝诗,末识:
“嘉靖辛卯,山中茶事方盛,陆子傅对访,遂汲泉煮而品之,真一段佳话也。
”
会图[明]文征明
纵21.9厘米,横6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画面描绘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时节,文征明同书画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饮茶赋诗的情景。
半山碧松之阳有两人对说,一少年沿山路而下,茅亭中两人围井阑会就,支茶灶于几旁,一童子在煮茶。
画前引首处有蔡羽书的“惠山茶会序”,后纸有蔡明、汤珍、王宠各书记游诗。
诗画相应,抒性达意。
山窗清供图[清]薛怀
此画以线描绘出大小茶壶和盖碗各一,明暗表现的十分好。
画上自题五代诗人胡峤诗句:
“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候。
”另有当时诗人、书家朱显渚题六言诗一首:
“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到经中,总待新泉活水,相从栩栩清风。
”茶具入画,反映了清代人对茶具的重视。
復竹炉煮茶图[清]董诰
明代王绂曾作《竹炉煮茶图》遭毁后,董诰在乾隆庚子(1780年)仲春,奉乾隆皇帝之命,复绘一幅,因此称“復竹炉煮茶图”。
画面有茅屋数间,屋前几上置有竹炉和水瓮。
远处有山水,。
画右下有画家题诗:
“都篮惊喜补成图,寒具重体设野夫。
试茗芳辰欣拟昔,听松韵事可能无。
常依榆夹教龙护,一任茶烟避鹤雏。
美具漫云难恰并,缀容尘墨愧纷吾。
”画正中有“乾隆御览之宝”印。
煮茶图[明]丁云鹏
纵140.5厘米,横57.8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收藏
图中描绘了卢仝坐榻上,榻边置一煮茶竹炉,炉上茶瓶正在煮水,榻前几上有茶罐、茶壶,置茶托上的茶碗等,旁有一须仆正蹲地取水。
榻旁有一老婢双手端果盘正走过来。
背景有盛开的白玉兰,假山石和花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欣赏 朝代 斗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