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58军抗战经历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434608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6.78KB
国民革命军第58军抗战经历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国民革命军第58军抗战经历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革命军第58军抗战经历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颗原子弹落下的这天下午,日本天皇裕仁召集有史以来最凄惨晦暗的会议,会议延长到十日的黎明,终于决定了投降。
八月十日下午八时,东京广播电台,发出了震撼全世界的声音说:
“日本已决定接受波茨坦宣言。
”同时,日本已正式照会委托瑞士政府转致中美英苏,东京电台并即广播此照会的全文——即日皇乞降书。
3.日皇乞降书日皇乞降书全文如下:
“日本天皇切望促进世界和平,早日停止战争,俾天下生灵,得兔因战争之持续而沦于浩劫,日本政府为服从天皇陛下之圣旨起见,已于数星期前,请当时仍居中立地位之苏联政府出面斡旋,俾对诸敌国得以恢复和平。
不幸此等为促致和平之努力业已失败,日本政府遵从天皇陛下恢复全面和平、希望战争造成之不可言状之痛苦能尽速终结起见,乃作下列决定:
“日本政府准备接受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于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在波茨坦所发表、其后经苏联政府赞成之联合宣言所列举之条款,而附以一项谅解曰:
‘上述宣言,并不含有任何要求有损天皇陛下为至高统治者之皇权,日本政府竭诚希望此一谅解能获保证,且切望关于此事之明白表示能迅速获致。
’”中美英苏四国接获乞降书后,分别召集特别会议,四国领袖间保持密切联系。
经协商后,十一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代表四国政府,以复文一件送瑞士驻美公使馆代办转致日本,全文如下:
“代表阁下:
八月十日之照会奉悉。
兹复者美国大总统已嘱鄙人代表美英苏中四国政府致函阁下,经由贵国政府转达日本政府。
关于日本政府来电,接受波茨坦宣言规定,原有下列一点‘附以一项谅解曰,上述宣言并不包含任何要求有损天皇陛下为至高统治者之皇权’,吾人所采之立场如下:
“自投降之时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之权力,即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师之命令。
最高统帅将采取其认为适当之权力来实施投降条款,日本天皇必须援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及日本大本营能签字必须之投降条款,俾波茨坦宣言之规定能以实施。
且须对日本陆海空军当局以及彼等控制下一切部队(不论其在何处)发施号令停止积极活动,交出武器,此外并须发布盟国最高统帅在实施投降条款时所需之其他命令,日本政府在投降之后,应立即将战俘及所扣侨民运至指定之安全地点,俾能迅速登上同盟国之运输船只。
按照波茨坦宣言,日本政府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确定之,同盟国之武装部队将留于日本,直至波茨坦宣言所规定之目的达到为止。
贝尔纳斯(签字)国务卿”盟方复文中规定“自投降之时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之权力,即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师之命令”。
天皇在日本臣民中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日本驻瑞大使接获此复文,异常恐惶,迟至十三日始在无可奈何中转到东京。
东京的官员一时仍不敢上奏。
经过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临时阁会、皇族会议、御前会议,问题始由日皇亲自解决,决定接受盟方规定。
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传到这第一百二十四代,终于打破“万邦无比至上之国体”的尊荣,而表示投降屈膝了。
皇族会议时,哭声震天,宫内草木兴悲。
整个扶桑三岛,沉沦于悲惨的深渊中,“赤子睠念大君,心眼指向宫城,今朝若干赤子啜泣,向御殿而痛心。
”(东京广播中语)
4.接受盟国规定八月十四日,日本政府答复盟国复文,表示接受盟国规定。
全文如下:
“关于日本政府八月十日照会接受波茨坦宣言各项规定、及美国贝尔纳斯国务卿八月十一日以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名义答复事,日本政府谨通知四国政府如下:
“一、关于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之各项规定事,天皇陛下业已颁布敕令。
“二、天皇陛下准备授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及日本大本营签订实行波茨坦宣言各项规定之必需条件,天皇陛下并准备对日本所有海陆空军当局及在各地受其管辖之所有部队,停止积极行动,交出军械,并颁发盟军统帅所需执行上述条件之各种命令。
”十五日正午,日丽中天,太阳发出了万丈光芒,但日本的太阳旗却黯然失色。
东京宫外桥前挤满了成千成万的民众,他们聆听日皇广播痛哭流涕的敕书:
[为万世开太平之御广播]:
“猥以天皇陛下欲为开万世太平,十四日政府乃对美英中苏四国通告受诺波茨坦宣言,换发大诏,宣示帝国不得已受诺四国共同宣言之原因,尤属异例者,为十五日猥以大御心而广播大诏,拜察此未曾有之事,惶恐至极。
吾等臣民,唯心谨大诏之旨,誓为护持国体与保持民族之名誉,誓奉决死之奉公。
”《诏书》:
“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及帝国之现状,以非常之措置,欲收拾时局,兹告忠良之尔臣民。
“朕令帝国政府对美英中苏四国通告受诺其共同宣言。
“抑为图帝国臣民之康宁,偕万邦之荣之乐,依皇祖皇宗之遗范,换所拳拳不置者,曩于对美英二国宣战理由中,亦实出乎帝国自存与东亚安定之所期,至如排他国之主权,侵其领土,因非朕志,然交战已阅四载,朕之陆海将兵之勇战,朕之百僚有司之励精,朕之一亿黎庶之奉公,虽尽其各自之最善,然战局因尔,而世界大势亦于我不利,加之敌新使用残虐之爆弹,频杀伤无辜之老幼妇孺,惨害之所及者,洵至不可计,而尚令继续交战乎?
则不但终将招来我民族之灭亡,且将破却人类之文明。
如斯则朕以何保亿兆之赤子?
奉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至于令帝国政府受诺其共同宣言也。
“朕以帝国对始终协力东亚解放之诸盟邦,不得不表遗憾之意。
念及帝国臣民死于战阵、殉于职域、毙于非命者及其遗族,五内为裂。
且关于负战伤、蒙灾祸、失家业之厚生,乃朕深所轸念者。
惟今后所应受之苦难,自非寻常;
尔臣民之衷情,朕者知之。
然朕命运所趋,忍人之不能忍,尚欲为万世开太平。
“朕兹能护持国体,深慰于忠良之尔臣民之赤诚,当与尔臣民共存。
若夫激于情,而滥滋于事瑞,或拘于既往,而自相排挤,或轻举妄动,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最戒者。
宜举国一家,子孙相传,确信神洲不灭。
念及任重而责巨,倾总力于将来之建设,笃道义,坚志向,誓发宏国体之声价,期无迟世界之进运,尔臣民其应克体朕意。
”5.胜利者的命令接着日本政府下令所有武装部队停战,盟国任命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统帅,接受日本投降,并率领大军进驻日本。
同时,盟国协议,“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以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
”蒋委员长即于十五日急电驻南京的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指示六项投降原则。
我方接受日军投降的大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于二十日自渝飞芷江准备一切。
冈村宁次的参谋长今井武夫于二十一日遵命飞往芷江洽降。
在华日军的正式洽降从此开始。
二十一日,日机在我空军的监视保护下,抵达芷江机场。
芷江民众万人空巷,争往机场,观看日军投降使者的神色。
今井武夫下机前向我方接待的陈少校立正,问可否下机。
陈氏回答可以后,检查名单,并由宪兵检查行李。
下午,今井一行在中美宪兵监护下前往陆军总司令部谒见萧毅肃参谋长。
萧毅肃将军先说:
“本人是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中将,今天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来接见贵官。
”随后萧将军介绍了两位随行军官,“这位是本总司令部的副参谋长冷欣中将,这位是在中国的美军作战司令部参谋长柏德诺将军,他们两位是陪同我来接见贵官的。
”今井举首周视后,萧氏续问:
“请贵官说明身份,并交出身份证明书。
”今井答:
“本人是日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派来晋见中国最高统帅负责代表,任务是在停战协定之前,与贵部准备联络,鄙人是中国派遣军总参谋副长,右边这位是桥岛参谋,左边这位是前川参谋,这二位都是我的随员。
”这时萧氏命其交出身份证。
今井称:
“仅有受任之命令书。
”萧氏称:
“命令书亦可拿出来看。
”今井立即亲自呈出。
萧氏续说:
“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委员长,在八月十八日下午六时致冈村宁次将军之电令曰,贵官随带驻中国、台湾及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所有日本陆海空军之战斗序列、兵力位置及指向区分系统表册,想贵官已带来,请即交出。
”今井说:
“中国派遣军仅负责指挥中国战区的日军,关于台湾、越南,因不属本军指挥,故不十分明了。
”今井此时即令桥岛交出日军在华兵力配备图。
萧氏又问:
“冈村宁次将军还有其他文件交贵官带来么?
“除长官发给本人前来联络的命令外,无其他文件。
”萧氏说:
“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现有中华民国八月二十一日中字第一号备忘录一件,是致送冈村宁次将军的,由我交给贵官,请贵官交给冈村宁次将军。
请贵官先行阅读,读完后,请在接收备忘录证书上签字,并请负责转交冈村宁次将军。
”萧氏说完,即宣读备忘录全文,复令今井细阅一遍。
今井要求对内容有所说明,萧氏允予另行派员洽谈。
萧氏又促:
“在上项中字第一号备忘录内,说明中国陆军总司令部要先在南京设置一前进指挥所,由冷欣将军作主任。
此种措施可使日军投降事项顺利实施,所有本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人员,附同空军机场设站人员,将乘中国飞机与贵官同时飞往南京,请贵官转告冈村宁次将军妥为保护,并妥为招待。
“当代为转达。
“何应钦上将将不待冈村宁次将军签订投降书,即于最短期内输送军队前往南京、上海、北平等各地接收,请贵官转告冈村宁次将军。
”今井允以转告。
“为使以后接洽便利起见,何应钦上将愿与冈村宁次将军直接通电,兹特规定对方电台呼号波长及通报时间表一份,交与贵官,请贵官于回南京后,立即转送冈村冈次将军实行。
”今井接受后并出示日方之通报时间表一份。
“何应钦上将还另有许多问题,另派中美专家向贵官问讯。
中美专家将分别前往贵官的住所,请贵官据实详细答复。
“本人来此,纯系联络任务。
日本天皇已接受波茨坦宣言,现日本代表在马尼剌与盟军最高长官议定最高原则。
故未奉到最高命令之前,日军不能随便行动。
惟日军深知蒋委员长,故愿先派人来。
自道义方面说,本应速来与中国联络。
”“贵官回南京的时间另行通知。
”至此,萧参谋长宣告会见完毕。
今井代表飞返后,我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冷欣中将一行于二十七日由芷江飞南京设立前进指挥所,与冈村宁次举行会议,顺利接洽一切。
6.米苏里号军舰上签降日本正式向盟国投降,是九月二日在横滨港美舰米苏里号上签字的。
盟国出席代表,美国为麦克阿瑟元帅、尼米兹元师、海尔赛上将;
中国代表为徐永昌上将等;
同盟各国代表也参加。
各国战地记者赶来参加这辉煌的场面并记录这伟大历史一页的,共有二百八十人之多。
日本降使是重光葵外相及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等一行。
降表的内容是:
一、余等兹对合众国、中华民国及大英帝国各国政府首脑于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于波茨坦宣布、尔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参加之宣言条款,根据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之命令,代表受诺之。
右开四国以后称之为联合国。
二、余等兹布告,无论日本帝国大本营及如何地位所有之日本军队及日本支配下地恐吾带之一切,对联合国无条件降伏。
三、余等茲命令无论如何地位之一切日本帝国军队及日本国臣民,即停止敌对行为,保存所有船舶及军用财产,且防止损毁,并服从联合国最高司令官及其指示,对日本国政府各机关须课之一切要求以应诺。
四、余等兹命令日本帝国大本营,对于无论如何地位之一切日本国军队,及由日本国支配下之一切军队之指挥官,速即发布其本身或其支配下之一切军队无条件降伏之命令。
五、余等兹对所有官厅、陆军及海军职员,命令其遵守且施行联合国最高司令官为实施此降伏文件,认为适当而由其自己发出或根据其委任发出之一切布告命令及指示,且命令右开职员除由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或根据其事务委任解除其任务以外,均须留于各自原有地位,且仍继续行使各自之非战斗任务。
六、余等为天皇、日本政府及其后继者承诺:
着实履行波茨坦宣言之条款,发布为实施该宣言之联合国最高司令官及其他特官、联合国代表要求之一切命令,且实施一切措置。
七、余等兹对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命令,急速解放现由日本支配之所有联合国俘虏及被拘留者,且探取对彼等之保护、津贴、给养及对指定地点之即速运输等措置。
八、天皇及日本国政府统治国家之权限,置于为实施降伏条款采用认为适当措置之联合国最高司令官之限制下。
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时四分于东京湾米苏里号舰上签字之,并根据大日本帝国天皇陛下及日本政府之命令,且以其名义,重光葵根据日本帝国大本营之命令,且以其名义;
梅津美治郎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时四分于东京湾,为合众国、中华民国、联合王国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及为与日本国存在战争状态之其他联合国之利益受诺。
联合国最高司令官代表者、中华民国代表者、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代表者、澳洲联邦代表者、荷兰代表者、纽西兰代表者。
7.历史无情的清算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月九日举行。
典礼地点是在南京陆军总司令部,即原来的中央军校。
各色各样的联合国旗,闪耀着缤纷的彩色与明亮的光辉。
“和平”、“胜利”巨大的字样,嵌缀在鲜红的横额上,发出金黄色的光亮。
二门口也有“和平永奠”的大字,在冷静地注视日本降使的低头走过。
冈村宁次大将等七名日军将领,穿过了我雄纠纠地站立在门口的宪兵行列,穿过了高高地迎风招展的五十四面联合国旗,低头缓缓地跨进了签降会场。
会场上严肃而和平地坐着受降官员和观礼代表及新闻记者共约千人。
何应钦总司令坐在受降席上的正中,左为海军上将陈绍宽及空军上校张廷孟,右为陆军二级上将顾祝同、陆军中将萧毅肃。
日方代表为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陆军大将冈村宁次、驻华日军总参谋长陆军中将小林茂三郎、驻华日军总参谋副长陆军少将今井武夫、驻华日军参谋陆军中佐小笠源清、中国海面舰队司令长官海军中将福田良三、台湾军参谋长陆军中将泽山春树、第三十八军参谋长陆军大佐三济吕雄等七人默默地坐在投降席上。
盟国代表有四十七人参加,此外则是我国长官、中外来宾、中外记者。
冈村宁次等七个光头戎装的日军将领成了万目睽暌注视的目标。
签降典礼开始,中日代表对坐不语。
何总司令宣布照像五分钟后,命令冈村宁次呈缴身份证明文件。
小林参谋长即代冈村取出证件,走到何总司令面前,一鞠躬呈上。
随后,萧毅肃参谋长便把预备好的日本降书递给冈村。
冈村恭恭敬敬地起立鞠躬,读完后便用笔签字,再亲自递呈何总司令签字。
冈村接受何总司令递交的蒋委员长第一号命令后,这人类历史上一幕庄严伟大的戏剧便宣告完成。
接着我政府逮捕日本战犯及汉奸,罪行重大的一律处死,也就是历史无情的清算。
8.胜利的狂欢中国将士喋血苦战八年,终于迎接到了光荣的胜利,中国人民忍苦含垢八年,终于得到了光荣的和平,大家都沉醉在空前未有的狂欢情绪中。
罗家伦在《凯歌》中描写这狂欢情绪道:
胜仗!
胜仗!
日本跪下来投降!
祝捷的炮像雷般响,满街爆竹,烟火飞扬。
万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
向东望,看我们百万雄师,配合英勇的盟军,浩浩荡荡!
扫残敌,如虎驱羊,踏破那小小的扶桑!
日月重光!
胜利的大旗,拥护着蒋委员长。
我们一同去祭告国父,在紫金山旁。
八年血战,千万忠魂,才打出这建国的康庄。
这真不负我们全民抗战,不负我们血染沙场!
9.分区受降日本分布在中国各地的军队,则分别由各地区将领受降。
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致冈村冈次第四号备忘录中,指定受降主官、受降地点,日军代表投降部队长官及投降部队集中地点,计:
一、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在河内受降,日投降部队集中越南北部,由三十八军司令官土桥勇逸代表投降。
二、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在广州受降,日军集中广州、香港、雷州半岛及海南岛之琼山,由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久一代表投降。
三、第七战区长官余汉谋在汕头受降,日军集中汕头。
四、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在长沙受降,日军集中长沙、衡阳,由二十二军司令官坂西一良代表投降。
五、第九战区长官薛岳(五十八军鲁道源军长代)在南昌受降,日军集中南昌、九江,由十一军司令官笠原幸雄代表投降。
六、第三战区长官顾祝同在杭州受降,日军集中杭州、宁波、厦门,由一三三师团长野地嘉平代表投降。
七、第三方面军司令一恩伯在上海、南京受降,日军集中沪京,由十三军司令官塚井太久郎及第六军司令官十川次郎分别代表投降。
八、第六战区长官孙蔚如在汉口受降,日军集中武汉、沙市,由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代表投降。
九、第十战区长官李品仙在徐州受降,日军集中徐州、海州、蚌埠、安庆,由六十五师团长森茂树代表投降。
十、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在北平受降,日军集中天津、唐山、北平、保定、石家庄,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下村定代表投降。
十一、第十战区副长官李延年在济南受降,日军集中青岛、济南、德州,由四十三军司令官细川忠康代表投降。
十二、第一战区长官胡宗南在洛阳受降,日军集中开封、新乡、郑州,由一一0师团长代表投降。
十三、第五战区长官刘峙在南阳受降,日军集中南阳,由十二军司令官森李代表投降。
十四、第二战区长官阎锡山在太原受降,日军集中山西省,由第一军司令官澄田植四郎代表投降。
十五、第十二战区长官傅作义在归绥受降,日军集中热、察、绥三省,由蒙疆军司令官根本博代表投降。
以上所列日本投降部队各集中地点,得依情况,由中国陆军总司令及各地区受降主官临时酌量变更,至于日军向集中地之开拔日期及行军路线,由各地区受降主官编定之。
第二十九章南昌受降
1.最后的笑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中旬,五十八军军长鲁道源将军正率领所部向沿赣江北撤之敌追击,十三日到达樟树,即在清江途次从广播中知道敌人宣布投降。
敌人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十六日,鲁军长奉薛司令长官之令组建第九战区南昌前进指挥所,由鲁将军兼任指挥所主任,准备推进到南昌,代表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受降。
劫后的樟树镇,在惊魂甫定中,听到敌人投降的消息,立刻掀起了一阵狂热。
街上劈劈拍拍的爆竹声,狂鸣不已;
路上的行人,如醉如痴。
人们扬起眉毛吐出郁积八年的闷气,也有人们在谈论着美丽的战后计划,许多人都抑不住嘴上的笑声。
吉安《民治日报》驻樟树特派员汪金龙谒见鲁军长,叩询对日本投降的感想,鲁军长说:
“日本终于投降了,八年的鲜血没有白流,大家的辛苦总算得到了一个结果。
”鲁军长接着愉快地述说,“当南京沦陷时,敌人在东京开庆祝大会,热烈狂欢。
当时我就说过:
谁会笑,谁最后笑。
八年苦战,我们都处在戒慎恐惧中,坚持严肃的战斗。
现在,最后的胜利来了,该是我们笑的时候了。
”2.胜利的进军五十八军新10师推进到南昌附近,28团1营营长张体贤奉命派情报员与日军接洽,约定日军代表在南昌县属上谌店会面。
18日,日军代表大贯参谋率一排士兵到达上谌店张营营部。
大贯先对五十八军作战的英勇表示称赞,但他说只接到和平命令,并未接到交出南昌防务的命令。
张营长称已奉命坚决进驻南昌。
大贯参谋经请示后才勉强答应。
鲁道源将军接到关于上谌店交涉的报告,恐怕遭遇困难,为计出万全,特命令各部控制南昌外围,必要时即可攻入南昌。
然后他令新10师先行进入南昌。
首先进入南昌的是新10师由黄学文团长率领的28团和龚绍武团长率领的30团。
9月5日,28团一营张体贤部为先锋,二营欧准部、三营王泽民部随后进入了南昌,30团也于同晚进入。
是日大雨滂沱,日军派出宪兵到郊外迎导。
进入市区后,官兵眼见昔日热闹繁华的南昌满目疮痍,房舍大多倾圮,街景寂然,一派凄凉,不觉心生恻然。
民众闻讯,不顾日寇武装未除,淫威犹在,争先涌出迎接王师,鼓掌欢呼,高喊口号。
市民与官兵相拥,喜极而泣者不知凡几。
夜间,日军设宴款待我方军官,并招待观剧,一切均称顺利。
不过这当中也曾发生一幕插曲:
指示大贯参谋允许我先头部队进入南昌的敌军一位联队长,后来被一位更高级的敌军部队长诘问他为什么未奉命令就准许我军进入南昌,这位联队长只说了一句:
“对不住天皇,对不住国家!
”然后就举刀切腹自杀了。
这就是基于武士道精神的勇敢、服从、谢罪的作风,应该是日本军队有高度组织、能不避牺牲的神髓所在。
南昌前进指挥所于九月二日正式成立,鲁军长兼任主任。
五日,鲁军长派龚副参谋长带领参谋处燕登稷课长和日文秘书蒋宗琰等前往南昌,致送薛岳长官命令及备忘录,令日军退出市区,撤到牛行附近集中候命。
六日,召集营长以上人员举行筹备会议,鲁军长指示下列各点:
一、命新10师萧师长转知日军上堪店及瓜山之警戒。
二、通知南昌日军守备司令:
我方前进指挥所即将进入南昌,该地区一切防务交新10师接收,并命其集中牛行附近地区,派高级人员来指挥所办理投降手续。
三、通知日本第十一军团长:
本指挥所七日进驻小港口,八日到达莲塘,九日进入南昌。
四、呈报薛长官嘱交备忘录已派员送达。
五、新10师接防南昌以后,应注意该地西、北两方之警戒。
六、遵照何总司令命令之规定,由鲁元参谋长拟定党政军各界应遵守之规则,并呈报印发。
七、蒋主席规定接收后地区必达之十项戒条,由军法处布告周知。
八、部队仍须有作战之准备。
八日,前进指挥所进驻莲塘。
日军第十一军团长派田中中佐来迎,送呈日军南昌、九江地区联队长以上姓名册及无线电呼号。
3.欢迎抗战英雄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月九日,鲁道源将军率领前进指挥所进驻南昌。
日军派汽车数辆在中途迎迓。
抵城郊,南昌市民再度自发涌上街头夹道欢迎,数逾十万。
他们蒙尘数年,备受煎熬,无日不在企盼光复。
黎明终于在长夜的尽头不知不觉间到来了,大家庆祝自己重新返回祖国的怀抱,今见将军率国军威武入城,百姓群情沸腾,高呼口号喜庆狂欢,燃放爆竹不断,纸屑铺满街衢。
鲁军长看到这情景,内心也极为激动,代表政府频频对欢迎民众予以抚慰。
指挥所驻中央银行后,日军第十一军团随即派出代表——独立步兵第七旅团长生田寅雄晋见鲁军长。
鲁将军用和平而严肃的态度,告以日军务必切实遵照投降规定条款,明日起,先派出必要人员前来接洽安排所有投降程序,如有必要请求,可以提出报告。
当晚鲁军长即命梁得奎副军长组织接收委员会,计划接受日军缴交的军械、军需物品,并安排受降的具体事宜。
9月10日,生田寅雄率领随员及军团高级军官大贯中佐、七中中佐、夏国少佐、中森少佐、九江宪兵队长官高纳副官、清水法务大尉、山崎大尉等,前来接洽候命,鲁军长委派鲁元参谋长负责接见。
鲁参谋长率燕登稷课长和日文秘书蒋宗琰在指挥所礼堂接见了日方代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民革命军 58 抗战 经历 13
